高一年級語文學習方法

字號:

高一新生要根據自己的條件,以及高中階段學科知識交叉多、綜合性強,以及考查的知識和思維觸點廣的特點,找尋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今天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一年級語文學習方法》,希望對您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一年級語文學習方法
    一、寫一手好字,講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
    寫一手工整規(guī)范的漢字,說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不僅體現語文的基本功,也是高考的需要,現在高考作文要求中明確規(guī)定每一個錯別字扣一分,上不封頂;卷面不潔也要適當扣分。而造成卷面不潔、錯別字多的主要原因就是書寫潦草、書寫不認真??捎械耐瑢W對這個問題卻不以為意,本來字寫得就不好看,寫字時還連蹦帶跑,缺撇少捺,難以辨識。老師幫他指出問題,還振振有詞說自己到正式考試就會認真寫。
    其實,如果你平時沒有養(yǎng)成認真書寫的習慣,在考試的特定的緊張情緒中,當你想起要認真書寫的時候,可能作文已經要接近尾聲了。所以,我們平時寫字時就要態(tài)度認真,一絲不茍。把字寫得各部分均衡勻稱,大小比例適當,規(guī)范大方,不寫錯別字,不亂涂改,不忽視標點,保證紙面(卷面)清潔。如果你的字現在沒有寫好,現在開始練習還來得及。俗語說,"練字不過百日"就是說,用一百天就能練一手好字,同學們不妨現在就去買一本好字貼,現在就開始練字。
    如果說寫一手好字,關系到一個人的臉面,那么講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就體現了一個人素養(yǎng)。說丹東話并不能說明我們愛家鄉(xiāng),更何況我們丹東話并不太好聽,也影響我們語文語感的形成,而語感對于我們理解課文平時考試地都有很大作用,平時做題時,有時說不清為什么,但卻選對了答案,就是語感和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所以,對于普通話,我們不僅要在課堂上說,而且在生活中也要說,規(guī)范自己的語言習慣,體現出自己較高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
    二、養(yǎng)成零打碎敲勤積累的好習慣
    我們每位同學都要準備一個積累本,這個本一定要保存好,高三復習時它就有大用途了,不夸張地說,到時千金不賣。平時我們要在本子里記下咬不準音、形、義的字詞,需要背誦的古詩詞,老師總結出來的方式方法,比較新奇的題型,可以說,無論是教材的還是試卷的,無論是報刊的還是雜志的,無論是談話的還是閱讀的,只要是自己拿不準的,只要是高考考的,都是我們應該積累的。積累的方法就是隨時隨地地有需要就分門別類地記在本上。對于學習,歐陽修善于利用"三上"的時間,即"馬上、枕上、廁上",鄭板橋則利用"舟中、馬上、被底"的零星時間讀書背誦。古人勤奮讀書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鑒。
    2.高一年級語文學習方法
    第一,要目光長遠,不可急功近利。
    當你在高一迅速站穩(wěn)腳跟,展現出良好的適應能力后,應該要樹立考取的目標,甚至北大、清華等2+7。那么,我們可以反推一下,要考取這些,各科至少要考多少分。
    了解這一情況后,在高一學生做要做的就是全面扎實基礎。這里所說的基礎指的是高考所要求的基礎,它要比課本內容高很多,而此時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正是在由課本走向高層次基礎中遭遇挫折。
    即使目標是拔高,但是基礎務必要先行,而且要做到融會貫通,這可不是個容易事。為此,要耐住性子做好基本功,比如良好的閱讀習慣、運算習慣、積累習慣等,對今后都大有好處。
    第二,及時預見有可能出現的相對弱科,特別是語文和英語。
    語文英語,高考中的兩門語言學科,共計300分,也是不能靠突擊就可以拿下的300分。如果你以前十名大學為奮斗目標,那這兩門課的成績平均要在125以上,而且還要參考試題難度。
    整體來說,英語的問題不大,不過要考到135以上,就必須是高起點高要求。怎么才能高?大量的課外閱讀,以及超出考綱的詞匯量。
    而大的問題則出在語文上,在很多錯失的學霸中,語文幾乎都是他們的軟肋,一直到高考。很多優(yōu)秀學子高考沒能如愿走進2+7院校,也是由于語文的問題。但問題的根本就在于高一的時候沒重視,以為等到高三再沖刺,而到了高三才發(fā)現根本無法沖刺。如果你只有語文是弱科,那一定要未雨綢繆,下定決心學好它。至于方法,一要有興趣,發(fā)自內心的喜愛會有更大的進步;二是大量的課外閱讀和每天的積累,貴在堅持;三是完成適量的練習。
    第三,全面培養(yǎng)能力,為后期的水平提升做好準備。
    這里所說的能力,關鍵是持續(xù)、專注的思考能力,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一是培養(yǎng)這類能力的大好時機,一旦在高一形成這些習慣,成為自覺,那么到了高二必然能產出一系列的探究成果,進而擁有強大的學習力。
    3.高一年級語文學習方法
    第一,顧此失彼,節(jié)奏失調,內心慌亂影響學習專注力。
    慌張是學習的大敵,它直接影響著專注力。有些學生你看他是在學習,可是仔細看他的神情,會發(fā)現他沒有完全投入,而是心神不定;如果要走進他的內心,會發(fā)現他可能是學著數學,心里想的是物理。這樣的狀態(tài),充其量是低層次的奮斗。
    建議同學們先來學情大摸底,認真分析各學科的現狀,重點是各自的困難和問題。要把這些困難清晰的寫出來,越具體越好,這有助于準確定位接下來的學習方向。摸清家底,心里不慌,又有了明確的奮斗路線圖,即使知道難度大也不會慌張。
    第二,避重就輕,錯失學習側重點,辛苦付出無法用分數來體現。
    學得很苦,就是不見成績提高。究其原因,是學習沒有把握住側重點。由此,尋找屬于自己的學習側重點是一件大事。
    對大多數中等學生而言,你的側重點應該是基礎,課本不可忽視,簡單題要練熟,簡單題出錯,根源還是不夠熟練。然后,就是中等題,這是突破口,要盡心盡力,方法還是一個“反復”。對于具體的練習,反復才是成功之母,半生不熟,考場必出問題。至于難題,請你遠離。
    能確保簡單題滿分,中等題力爭滿分,大題適當得分或者不得分,你的成績絕對可觀。
    第三,晚上熬夜上課睡覺,自制力不足導致時間利用率低下。
    熬夜傷身更傷害學習。偶爾熬夜不反對,比如某晚上學習狀態(tài)特別好睡得遲一點無妨,但是長時間這樣危害太大,直接的就是睡眠不足,第二天上課沒精神。
    這種被形象地稱為“睡課”現象,讓學生在關鍵的學習時間效率低下,產生一連串的不良反應。首當其沖的是課后作業(yè)難度加大,無形中延長完成作業(yè)時間,然后只能熬夜,又影響下一天的上課,如此便是惡性循環(huán)。另外,對于大多數學生,熬夜時間精神不振,本身就難以高效,不如早睡養(yǎng)足精神。
    鑒于此,建議是充分利用好白天時間,有緊迫感,而不是平時閑散,等到晚上鼓足干勁。其實,只要把白天的效率提上去,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按時睡覺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
    4.高一年級語文學習方法
    1、專心預習
    對于語文課來講,預習相當重要,特別是古文學習,如果你能在預習階段就能通過自己的思考將文章中出現的重要語法知識歸納出來,學會主動學習,便可以達到以下四個目標:
    (1)對課文或下一課所學的內容及層次有大致的了解;
    (2)鞏圍復習舊知識,理解新知識,能把新舊知識進行粗層次的有機聯系;
    (3)找出課文中的重點、難點和自己感到費解的地方,尤其對那些似是而非、似曾相識的知識要特別引起注意;
    (4)了解課文后面的練習,對于難度較大的問題要做記號,等老師授課時注意聽講或提出。預習實際上是聽課前在思想上、心理上及知識上的準備。
    2、專心上課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上好課、聽好課是學習各門功課的重要途徑。課堂學習是一頊艱苦的腦力勞動,只有講究策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行之有效的課堂學習策略主要有:
    (1)抓住老師的思路,跟緊老師的步伐,學會抓思路而不是死記硬背;
    (2)抓住關鍵內容,抓關鍵詞,而不是將所有課件上的內容照搬到筆記上;書必須學會圈點勾畫。
    (3)積極思維,學思結合;
    (4)珍惜課上學習時間,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
    (5〉注意課堂小結。總之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只有在課堂上達到對老師所講內容的基本的消化吸收,才有可能為知識的進一步掌握和鞏固打好基礎。
    3、及時復習
    復習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提高語文學習成效的重要因素。語文復習必須要主動,可以運用以下幾種具體方法:
    (1)系統(tǒng)整理
    (2)獨立作業(yè)
    (3)分析錯誤
    (4)系統(tǒng)小結。
    4、養(yǎng)成勤查資料的好習慣
    讀書要養(yǎng)成勤查詞典資料等工具書的習慣。工具書的種類很多,除了字典、辭典外,還包括文獻資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圖書。常用的工具書為字典、詞典。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唐詩鑒賞辭典》、《宋詞鑒賞辭典》、《成語大詞典》等。
    工具書不僅可以在碰到疑難問題時查閱,而且也可以作一般書籍一頁一頁地讀下去,同樣是大有收益的。
    總之,在高一同學們要養(yǎng)成聽說讀寫的好習慣。
    聽課時要注意思考和筆記相結合,切勿只想不記,或只記不思;
    說,指上課回答問題要聲音洪亮,要培養(yǎng)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讀,要多讀書,讀好書,并要學會通讀、精讀和速讀;
    寫,要練就一筆好字,做到“三清”,即筆畫要清楚,字跡要清晰,卷面要清潔,還要逐漸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學好語文要靠良好的學習習慣,而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同學們有堅強的毅力,要持久地有意識地培養(yǎng)。正如荀子《勸學》中提到的那樣,學習要注重積累,要持之以恒,要專心致志。同學們只要有決心,就一定能學好語文,只要肯付出,就一定能學好語文。
    5.高一年級語文學習方法
    1.對于教材中的文章,在誦讀背誦的基礎上,更強調理解。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贝蠹?guī)缀醵寄苣瑢?,但卻有不少同學不知道這句話寫出了清香的什么特點,在月考中失掉了寶貴的3分。初中階段是“大致理解的基礎上熟讀成誦”,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是“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具體理解”。走進梁豐,同學們就要學會分析和思考了。
    2.課堂上,在記好筆記的基礎上,更強調主動的參與。不少同學在初中已經養(yǎng)成了記課堂筆記的習慣,這是很好的。但是還不夠,還需要主動的參與,積極的思維。我們教師在上《荷塘月色》時,有的同學沒有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舉手回答問題。雖然記下了第4段的段意,但在月考時,我們考了第3段的段意概括,結果發(fā)現許多同學沒有得分。這是什么原因呢?因為這些同學沒有概括段意的能力。有的內容,如中心思想、段意、文章思路等等,一旦記錄下來,也就沒有很大的價值了,關鍵在于思維的過程,形成能力的過程。葉圣陶先生說過,課內閱讀是準備,課外閱讀才是運用。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只有在課堂上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踴躍發(fā)言,才能提高思維能力,提高閱讀能力,取得好的成績。要知道,高考和生活中閱讀的文章大都是我們沒有讀過的文章啊!
    3.大量練習的基礎上,更強調進行規(guī)律的總結。我們常發(fā)現同學們語文學習有這樣的現象,做過的試題,讀過的文章,考試考到了,又不會了;我們還發(fā)現,同學們這道試題會做,換了同一類的試題又不會了。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為我們不善于總結規(guī)律,沒有形成舉一反三的能力。在語文訓練中,只有當我們找到了某一個知識點的運用規(guī)律,才算真正完成了練習的任務。古人說,為學日增,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近于道。我們想,語文學習中,我們的知識是越來越增加了,但我們對語文規(guī)律的認識卻應該越來越概括。比如,對議論文的認識,開始我們可能感覺到比較困難,開頭有各種形式如開門見山,引用名言,列舉事例等,論證有舉例論證、比喻論證、引證、引申論證等很復雜。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我們就會發(fā)現,議論文無非是提出自己的觀點,用各種方法來論證觀點。到后,我們寫議論文時,心里只有一個東西――中心論點,其它一切都隨機應變。再比如做病句修改的練習,如果我們將做過的練習進行歸納,就會發(fā)現病句也無非就是那十來種類型。以后,只要做病句修改練習,就考慮這些類型,這樣事半功倍。有人在題海中遨游,結果被題海淹沒了;有人在題海中尋找,結果找到了目標。
    4.自修課上,在完成語文作業(yè)的基礎上,更強調自我鉆研,自覺讀寫。有人說,語文學習三分課內,七分課外。課內的閱讀基本上是精讀,是培養(yǎng)同學們閱讀的基本素質和方法的。而課外的閱讀,是將課內獲得的能力進行實踐。擴大讀寫量,提高讀寫效率,是大家公認的語文學習方法。自覺讀寫,主動學習,是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的重要方法。被動狀態(tài)下的學習,效率是很低的。同學們可以找《素質教育》、《語文世界》、《作文通訊》、《中學生閱讀》雜志來閱讀。自主創(chuàng)作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文學作品向各級各類報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