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小學生語文教學反思范文

字號: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xùn),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yè)務(wù)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以下是整理的《二年級小學生語文教學反思范文》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二年級小學生語文教學反思
    《我為你驕傲》這篇課文記敘的是一件很生活化的小事,故事雖小,卻真實感人,貼近學生的生活。文中的孩子“我”一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盡管當時沒敢承認,但愧疚的心理始終伴隨著“我”。內(nèi)心的懊悔,擔心“做賊心虛”似的心理及自我解脫的辦法描寫得細致而動人,而老奶奶回贈的那句包含著疼愛寬容和鼓勵的話更是出乎意料。課文中有兩條線索:“我”的情感變化為明線,老奶奶的情感變化為暗線,考慮到學段特點,教學中我緊緊抓住“我”的情感變化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體驗,讀中發(fā)現(xiàn)。以下談?wù)剬@堂課的教學認識。
    一、結(jié)合生活實際,理解詞義
    低段學生的教學重在字詞句的理解。教師的傳授教學并非單方面的授予,而是讓學生能夠習得、理解并運用。根據(jù)低段學生的特點在理解字詞時我讓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理解詞語意思。比如“驕傲”一詞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大部分還停留在“自以為是”的貶義理解,而因此在課堂當中的我為你驕傲則是褒義。我緊緊抓住這一特點讓先說說自己對驕傲的理解,再出示運動員圖讓學生理解驕傲還有另一種褒義。后讓學生再舉例說說班級中還有誰值得我們驕傲的,并自豪地對他說一說。再是“不自在”的理解,先讓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讓學生先說說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時候有過不自在,再放入課文中朗讀理解感悟。
    二、緊抓情感主線,理解課文
    課文的理解認識主要以男孩的心里變化為主線貫穿始終。因此課堂中我以“開心、害怕、不自在、輕松”一組詞語出示讓學生對課文的中心主線進行大概的梳理整體感知。接著根據(jù)情感主線讓學生感悟“開心、害怕、不自在”三個心情變化的理解。通過比喻句“……像……又像……”、“像……一樣”的抓讀,感悟。做做動作,體會男孩的開心,害怕。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換位思考理解男孩心里的不自在。
    當然課堂當中還有許多的不足之處,如課堂朗讀指導(dǎo)不深入,課堂關(guān)注生本不清晰,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應(yīng)加強?!?BR>    2.二年級小學生語文教學反思
    在教學語文園地四時,我對“學寫留言條”這一部分精心做了設(shè)計與準備,兒童學習語文是為了更好的用語文,留言條是小學二年級學生目前為止所接觸的第一種格式性表達內(nèi)容。
    在信息時代中,寫留言條似乎有些落伍,但對與小學生而言,這卻是一種有效的通訊方式,因為小學生大多沒有手機。因此,在教學時應(yīng)把留言條的重要性說清楚,以激起學生寫留言條的興趣,為以后學習寫信、寫通知以及寫請假條打下基礎(chǔ)。但是這樣的應(yīng)用文體教學起來又略顯枯燥,為了激發(fā)學生聽課的興趣,我先以講故事的形式,敘說了上學期期末考試后,咱們班一位早放學的同學,因為回家后無聊就又出去跟院子里的小伙伴結(jié)伴到街上買小吃,媽媽回家后發(fā)現(xiàn)她不在,急得到處找,差點兒報警的事。由于這是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事,學生聽得很認真,還不時悄聲議論。這時我說,如果這位同學會寫留言條的話,就不會發(fā)生這樣的事了。
    接下來我不失時機地出示課本中的留言條,讓學生多讀了幾遍,并思考:
    1、留言條分為幾個部分?
    2、每個部分應(yīng)該怎樣寫?
    3、重點部分是正文,想想正文應(yīng)該怎么寫?
    后,學生試著寫,我把在巡視時發(fā)現(xiàn)的一些典型問題都歸納起來,做了重點強調(diào),學生順利地學會了寫留言條。
    3.二年級小學生語文教學反思
    《小馬過河》一課是一篇淺顯易懂的童話故事。故事說明的道理則由老馬一語道破:孩子,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淺,你去試一試就知道了。從字里行間,孩子們輕易而舉地悟出了“動腦筋”“去實踐”的道理。等小馬下了河,小心地趟到了對岸,它的體驗是: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其中的“為什么”孩子竟也對答如流。
    如果就以孩子“明白了什么”為目的,心里忽然覺得不甘心。新課程倡導(dǎo)閱讀教學要與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加強生活世界與書本世界的溝通,注重生活體驗與實踐活動。我想:道理來源于生活,更要用于生活。不僅要讓學生懂得道理,更要指導(dǎo)孩子實踐道理。于是,我把問題拋向孩子:在你的生活中,遇到過與小馬類似的事情嗎?你是怎么做的?暫時的沉沒過后,十幾個孩子小手高舉。
    “我背《論語》的時候,有一個字不認識,去問爸爸、媽媽,爸爸讀一個音,媽媽讀一個音,我不知道誰說的對,就想:還是去查查字典吧。結(jié)果證實了媽媽讀得對。”
    “爸爸給我買了一輛四驅(qū)車,讓我自己插起來。樓上跟我一起玩的哥哥說很好插,而表弟說很難插。到底是好插還是難插,我決定親自試試,沒想到我一會兒就插好了?!?BR>    “我與姐姐、弟弟去公園玩,在游樂場過獨木橋時,弟弟說會掉下去,很危險,而姐姐說大膽走,不會有危險。雖然我很緊張,但我還是很快地跑了過去。第二次再走,我就不害怕了?!?BR>    孩子們舉得例子雖然有點幼稚,甚至牽強附會,但我相信:“死”道理已變成了“活”道理。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再遇到類似的事情,孩子們已不需要“媽媽”的指點了。
    4.二年級小學生語文教學反思
    《日月潭》是我國臺灣省的代表性風景名勝,日月潭很美,描寫日月潭的詞句也很美。上課時引導(dǎo)學生積累課后所列詞語外,還請學生仔細品味文中的佳句,并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本文篇幅短小,但寫清了日月潭的位置、形狀、名稱的由來,描繪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文字優(yōu)美,如詩如畫,讀來易使人入情入境。教學時教師主要以讀代講,讀中感悟。借助錄像,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相信學生能夠理解詞句,如臨其境,感受到日月潭的旖旎風光。本課的教學主要以朗讀為主,朗讀本文要懷著無限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讀出對日月潭的由衷贊美之情。邊讀邊想象描述的景物,讀出景物的美。讀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狀特點,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據(jù)它的形狀特點起的。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讀的重點,通過朗讀,表達出不同時間、不同天氣景色的變化。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霧的特點,“薄薄”、“隱隱約約”讀得輕一點。讀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時,音調(diào)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艷麗之美,第二句要舒緩,聲音較虛,突出下雨時日月潭的朦朧之美。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注意力不集中,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直觀形象的情境教學能使學生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障礙,獲得感性知識,激發(fā)學習興趣。所以這堂課我借助課件展示了一個迷人的日月潭,學生在優(yōu)美的音樂、美麗的畫面中領(lǐng)略了大自然的美景,學習興趣盎然。如,“薄薄的霧”這個詞語,學生通過看圖感悟到霧的美、薄、輕?!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yīng)讓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引導(dǎo)他們積極參加討論,勇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逐步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痹诶斫庹n文的基礎(chǔ)上,我設(shè)想問學生:“你喜歡什么時候的日月潭?為什么?”同桌討論后,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有的說:“太陽高照的'時候景色很美麗,因為這樣爸爸媽媽就可以帶我們出去玩?!庇械恼f:“下雨的時候,日月潭周圍一片朦朧,像仙境,很美?!痹趯W生發(fā)表自己見解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BR>    5.二年級小學生語文教學反思
    《風娃娃》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一篇淺顯易懂的優(yōu)美的童話故事,語言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情趣。我意圖采用貼近兒童的教學語言,抓住字詞學習和句子訓(xùn)練,了解第二、三段的段式結(jié)構(gòu),旨在初步學會閱讀按事情發(fā)展順序記敘的段落,來努力完成這堂課的教學,到達學習目的,期望讓學生學有所得。但是透過教學發(fā)現(xiàn)自我在教學中雖有做的較好的地方也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
    較好的方面:
    1、扎實教好字詞,在初讀課文之后,我主要抓住與本課時教學有關(guān)的難讀詞以及數(shù)量詞語和“地”字短語,在檢查的過程中注重學生是否把字音都讀準確了,把句子讀通順了,反復(fù)地讓學生練習,爭取把字詞學到位,為后面的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做好鋪墊。我發(fā)現(xiàn)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學生的字詞學得還是比較扎實的,在讀課文時基本沒有出現(xiàn)重大的字音錯誤,而且學生即使讀錯了也能自我糾正,有了讀準的意識。
    2、讓學生有個整體感知的過程。雖然這節(jié)課只教學做好事的部分,但是在研讀之前我讓學生找出風娃娃做的事情,進行板書,區(qū)分好事和壞事,這樣讓學生能了解課文大概的資料。
    3、抓“事情發(fā)展”的脈絡(luò),持續(xù)學生學習的新鮮感,注重句子訓(xùn)練。因為課文中的2、3兩段是按事情發(fā)展順序記敘的相同句式的段落,所以我在教學的時候意圖讓學生明白“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后寫了什么”。由于二、三段句式相同,所以我采用了由扶到放的教學方式,注重句子的訓(xùn)練,透過劃一劃、讀一讀、說一說、演一演、排一排等教學手段,讓學生讀懂句子,讀好句子。學生基本都能讀懂句子,讀出不一樣的感受。
    不足之處:
    話訓(xùn)練不夠到位。這主要體此刻教學第三自然段的時候出示填空題,讓學生說一說風娃娃來到河邊又看見什么,怎樣做,結(jié)果怎樣。要求學生能夠用書上的句子來說,也能夠用自我的話來說。但是在具體實施的時候,我顧忌多的卻是時間問題,結(jié)果草草收場,訓(xùn)練欠佳。此外,在細節(jié)上也有比較遺憾的地方,在教學“纖夫”的時候,我利用了一幅圖片讓學生感官認識,卻沒有很好地利用這個時機,順勢帶出“纖繩”以及圖片中的纖繩進行有效教學,甚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