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思政大課觀后感心得體會【5篇】

字號:


    奧運就是一種追求,一種人類挑戰(zhàn)自我的過程,一種不屈的精神,一種不服輸?shù)牧α俊!秺W運思政大課觀后感心得體會》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奧運思政大課觀后感心得體會
    圣火昨晚剛剛在東京奧林匹克體育場點燃,中國的“00后”姑娘楊倩就擊落首金,意義確實非比尋常。無論對中國 軍團,還是對本屆奧運會,這都是一個美好的開始。畢竟,奧運會是當今世界重要的體育賽事,追求卓越是每一個人的夢想。每到奧運季,都會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而奧運首金,則意味著開啟與突破。
    大幕已經拉開,大項也好,小項也罷,每突破都是人類的自我實現(xiàn),每一塊金牌、獎牌都是運動員的自我確認,都值得欣喜。
    而對于征戰(zhàn)奧運的中國 軍團而言,首金更意味著一種歷史的記憶,讓人刻骨銘心。猶記得,1984年7月29日,在洛杉磯奧運會上,中國選手許海峰以566環(huán)的成績奪得男子自選手 槍射擊比賽金牌,成為中國第一個在奧運會上獲得冠軍的運動員,當時堪稱是舉國歡慶。許海峰的突破,也標志著中國人在奧運“零”的突破。
    彼時,首金印刻下一個東方大國走向世界舞臺的步伐,民眾為之歡呼,完全可以理解。如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早已不再信奉“金牌至上”,贏得金牌固然可喜,未能沖頂也不必落寞,但無論如何,首金仍具有提振士氣、鼓舞人心的作用。這塊由“00后”奪取的金牌也再次表明,新生代已經站在舞臺中央,成為不可忽略的新勢力。
    特別是,在后疫情的語境下,這屆已經延期的奧運會來之不易,可以說,全世界都在期待新的突破,期待借助奧運盛會開啟新局。如今,來自地球各個角落的人們不僅相聚在一起,還順利擊落首金,無論如何,這是一個不錯的開端,是勝利的突破。
    每xx屆奧運會也都是一個外交的舞臺,有競逐,更有突破。期待著久困于疫情中的各國人民能夠有更多交流,達成更多共識,為全球抗疫、經濟復蘇貢獻各自的力量;也期待這屆東京夏季奧運會,以及半年多后盛裝登場的北京冬季奧運會,成為照亮世界經濟、開啟新發(fā)展的那一束光。
    2.奧運思政大課觀后感心得體會
    在8月1日,東京奧運會的男子百米半決賽上一個紅色的身影,在跑道上飛馳而過,這就是“亞洲飛人”蘇炳添,曾創(chuàng)造了九秒八八的亞洲記錄。
    昨天,在半決賽跑道上站著膚色不同的各國百米選手,聽著一聲槍響,蘇炳添脫穎而出,依據(jù)著超強的反應力一下子占據(jù)了第一的寶座,跟別人拉開了一定的距離,雖然一秒一秒的過去,蘇炳添的速度一直非常穩(wěn)定,腿之間出現(xiàn)了重影,有兩位外國選手同時開始沖刺,看著他倆與蘇炳添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我也是十分緊張。在后時刻宿命天他人一分米左右沖過終點,成為小組賽第一,晉級決賽。
    令我驚喜的并不是蘇炳添成為第一,而且他打破了自己的記錄,9秒83雖然只比9秒88快0.05秒,但能提高這0。05秒也是十分不容易。蘇炳添的起跑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之前有專家推測人類百米的極限是9.6秒,但不知為什么非人般的博爾特跑了9.58秒,當初蘇炳添的快速起跑可是把“世界飛人”博爾特都嚇了一跳,要不是博爾特依靠著中途的超快沖刺還真不一定跑的過蘇炳添。在跑步過程中蘇炳添的面部表情很嚇人,全身的肌肉凸顯的十分清晰,跑完之后蘇炳添跪在地上,用怒吼來表示行動的高興,身披國旗。打破記錄的喜悅是無與倫比的,我也體驗過,等我1000米從3分41秒一下子進不到3分33秒時,那一周都沉醉在喜悅之中,但面對那些選手,我的成績他們面前不值得一提,他們的2分20多秒比我快了一分多。但在100米決賽中,蘇炳添跑了九秒八 九獲得第六名,這已是一個非常好的成績。
    相信蘇炳添在退役之前定能再創(chuàng)輝煌,突破9.8秒這道大坎,跑贏“世界飛人”博爾特。
    3.奧運思政大課觀后感心得體會
    根據(jù)國際乒聯(lián)公布的奧運排名,在男女團體、男女單打以及混合雙打等全部5個單項中,中國選手均占據(jù)頭號種子的位置。其中樊振東、馬龍分列男單前兩號種子,陳夢、孫穎莎為女單前兩號種子。
    當日率先進行的是混合雙打抽簽。與單打不同,各代表隊只能派出一對選手參加混雙比賽。由于中國乒乓球隊在團體比賽中優(yōu)勢較為明顯,男女單打又各有兩名選手參賽,因此僅有一對組合坐鎮(zhèn)的混合雙打成為此次國乒各條戰(zhàn)線中相對不穩(wěn)的一環(huán)。
    作為一號種子,許昕/劉詩雯此番簽運不錯,兩人首輪對手是加拿大隊的王瑧/張默。整個上半?yún)^(qū),有可能對“昕雯”組合構成威脅的是來自中國香港的黃鎮(zhèn)廷/杜凱琹。不過,在6月奧運模擬賽的對陣中,許昕/劉詩雯曾以4:1取勝。
    如果“昕雯”組合順利從上半?yún)^(qū)出線,決賽很可能對陣東道主選手水谷隼/伊藤美誠,前提是后者從擁有中國臺北組合林昀儒/鄭怡靜、韓國組合李尚洙/田志希等好手的下半?yún)^(qū)中突圍。由于混雙是乒乓球項目中先決出冠軍的單項,許昕/劉詩雯能否取得開門紅就顯得尤為關鍵。
    在女子團體的抽簽中,頭號種子中國隊落在1號位,首輪對手是奧地利,之后對陣法國與新加坡的勝者。中國隊半決賽的潛在對手是韓國隊,決賽或迎戰(zhàn)東道主日本隊。
    男子團體方面,中國隊作為頭號種子進入上半?yún)^(qū),首輪對陣埃及。之后中國隊很可能將與中國香港隊交手,競爭一個半決賽名額。日本隊位于下半?yún)^(qū),同樣處在下半?yún)^(qū)的還有實力強勁的德國隊,他們極有可能與東道主競爭決賽名額。
    單打方面,國乒四員大將樊振東、馬龍、陳夢、孫穎莎各自鎮(zhèn)守一個半?yún)^(qū),形成兩對“雙保險”。國乒內戰(zhàn)在決賽前不會上演,不過一旦有人“失守”,勢必會給隊友帶來額外壓力。
    女單中,被視為國乒大對手的日本名將伊藤美誠與孫穎莎同區(qū),另一位日本選手石川佳純進入陳夢所在的上半?yún)^(qū)。男單方面,東道主選手張本智和落在8號位,與樊振東同處上半?yún)^(qū),而卡爾德拉諾、奧恰洛夫等好手進入“大滿貫”得主馬龍鎮(zhèn)守的下半?yún)^(qū)。
    綜合來看,中國乒乓球隊簽運不錯,在5個單項中也均具備奪冠實力。此前中國乒協(xié)主席劉國梁表示,5年備戰(zhàn),國乒已經準備好了。
    4.奧運思政大課觀后感心得體會
    中國代表隊在賽場上奮力拼搏、為國爭光,他們用汗水澆灌夢之起始,用堅韌守護國之榮耀。
    “初心不改”方為堅韌。東京奧運會舉重賽場上,一顆“爆炸頭”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來自中國的舉重運動員侯志慧上臺,抓住杠鈴,吸氣,抓舉,挺舉,成功!六次杠鈴的舉起一氣呵成,全部成功,為中國代表團拿到一枚金牌。殊不知,成功的背后包含多少艱辛。5年前的2016年奧運會,因傷病被換下的她傷心不已,可“小猴子”沒有放棄,在5年的備戰(zhàn)時間里,憑借頑強且強大的堅韌之心守護著奪冠的初心,5年來每一天堅持訓練終成奧運賽場上后的王者。青年黨員要學習她的堅韌堅守,樹立起堅持、不放棄的能力,這樣面對工作中的困難挫折,才能得心應手、游刃有余。
    “一往無前”方為堅韌。“00后”小將楊倩首次參加奧運會就為中國代表團拿到了首枚金牌,在比賽的后角逐中,還處于落后的楊倩展現(xiàn)了超出她年齡的穩(wěn)定,一槍終結了比賽。這何嘗不是一種堅韌呢!比賽過程中,結果瞬息萬變,穩(wěn)健的心態(tài)至關重要,不少運動員因為心態(tài)崩潰而發(fā)揮失常甚至放棄比賽,擁有堅持穩(wěn)健的心態(tài)可見一斑。青年黨員干部尤其要學習這種堅持穩(wěn)健的心態(tài),活泛、創(chuàng)新點多是青年黨員干部的優(yōu)秀特質,而急躁不踏實也是青年黨員的特質,如何做到踏實穩(wěn)健,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是青年黨員干部必不可少的課題之一。
    “奧運”的背后是堅韌。其實在奧運期間,不止中國代表團,還有許許多多的奧運健兒努力拼搏,他們的拼搏精神、堅韌精神令人動容。在女子55公斤舉重決賽,菲律賓老將迪亞茲后突破自我,刷新了自身高成績6公斤,賽場上憋紅了臉咬住牙,舉起的不是簡單的杠鈴,而是參加四次奧運的后的答謝。奧運健兒們的堅韌是非常值得黨員學習和借鑒的,日復一日的枯燥訓練是一種堅韌,賽場上穩(wěn)健的心態(tài)是一種堅韌,永遠有一顆奧運的心也是一種堅韌。共產黨員作為一支先鋒隊,需要從奧運中學習到堅韌的品格,從日常的學習工作中做到堅持堅守,在遇到困難挫折時保持堅韌堅守。
    5.奧運思政大課觀后感心得體會
    東京奧運會是極為特殊的xx屆奧運會,是首次在和平時期延期一年舉辦的奧運會。時間線的拉長,不僅迅速消耗著東道主日本早已超支的預算,也讓賽事運營變數(shù)增多。其中,運動員無疑是受影響大的群體。
    奧運延期一年,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運動員的人生軌跡。既有挑戰(zhàn),也不乏機遇。對眾多處于職業(yè)生涯末期的老將來說,競技狀態(tài)下滑、傷病復發(fā),是繞不開的兩座大山。一些運動員在等待過程中無奈宣布退役,比如中國羽毛球名將林丹、英國賽艇運動員湯姆·蘭斯利等。即便手握奧運參賽資格,部分運動員因為傷病和年齡問題,也不得不放棄兼項,以致終雖站在了期盼多年的奧運賽場上,但只能堅守責任,告別夢想。他們的謝幕,注定會留有遺憾。
    與此同時,新生力量迅速崛起,強勢入局。疫情當前,許多舊有選拔規(guī)則囿于內外環(huán)境的變化被打破,年輕運動員反而有了更靈活多樣的競爭渠道,時間線拉得越長,優(yōu)勢越明顯。當然,其中也有不得已而為之的原因: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年,就意味著巴黎奧運會的準備周期縮短了一年,考慮到銜接情況,梯隊建設有必要跟著提速。另外,延期還為小部分遭遇意外、確診新冠肺炎甚至是被禁賽的運動員提供了調整時間。
    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即便在疫情嚴重的時候,運動員們也始終沒有放棄過夢想,一直為前途未卜的東京奧運做準備。正是這種堅定信念,支撐著他們疫情初期在異國輾轉“流浪”,在簡陋條件下恢復日常訓練,積極參加“賽事泡泡”保護下的比賽增加積分……現(xiàn)在,終于迎來了東京奧運時間,五年前里約的那句“SEE YOU IN TOKYO”落地。只是參賽運動員們漂洋過海抵達目的地,仍然要面對諸多麻煩。
    連續(xù)出現(xiàn)確診病例,使得部分項目近期調整了規(guī)則,比如乒乓球比賽不許吹球和摸球臺,需要在短時間內適應;一些運動員在機場遭遇圍堵甚至長時間滯留,加劇了感染風險;空場比賽、獲獎運動員自己戴獎牌等規(guī)定,大大削減了儀式感。綜合來看,主辦方舉辦賽事的決心和努力有目共睹,但防疫措施的嚴密程度確實難言理想。
    盡管如此,奧運會的光環(huán)不會褪色,所有運動員及其所在的隊伍都在盡力克服困難。若將目光放得長遠一些,我們也需要奧運會這樣的盛事,來讓全球變得更加緊密團結。正如國際奧委會新表決,同意在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之后再加入新格言“更團結”(Together)。
    東京奧運會的舉行,無疑會為人們帶來生活重返常態(tài)的樂觀期待;而所有參賽者為實現(xiàn)夢想奮力拼搏、揮灑汗水的過程,更將用行動守護“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在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時,奧運會不失為支撐全人類攜手同行的一種美好象征。艱難時刻更需要奧林匹克精神蓄力,祝運動健兒們在東京賽場上展現(xiàn)自我,勇奪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