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識點

字號:

高一階段,是打基礎(chǔ)階段,是將來決戰(zhàn)高考取勝的關(guān)鍵階段,今早進入角色,安排好自己學(xué)習(xí)和生活,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為你整理的《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識點》,學(xué)習(xí)路上,為你加油!
    1.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識點
    (1)滑動摩擦力:f=N
    說明:a、N為接觸面間的彈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為滑動摩擦系數(shù),只與接觸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關(guān),與接觸面積大小、接觸面相對運動快慢以及正壓力N無關(guān).
    (2)靜摩擦力:由物體的平衡條件或牛頓第二定律求解,與正壓力無關(guān).
    大小范圍:Of靜fm(fm為靜摩擦力,與正壓力有關(guān))
    a、摩擦力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同,也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反,還可以與運動方向成一定夾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負功,還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間相對運動的方向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d、靜止的物體可以受滑動摩擦力的`作用,運動的物體可以受靜摩擦力的作用。
    2.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識點
    1.摩擦力方向的判斷
    (1)滑動摩擦力方向的判斷方法
    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跟接觸面相切,并且跟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不難看出,判斷滑動摩擦力方向的關(guān)鍵是判斷“相對運動的方向”.要做到這一點不是很難,因為物體的運動是比較直觀的,但千萬不要認為“相對運動的方向”是物體相對于地面的運動方向,這是初學(xué)者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所謂的“相對運動的方向”是指“受力物體”相對于“施力物體”的運動方向.例如,你在運動的汽車上推動箱子時,箱子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箱子相對于汽車的運動方向相反。
    (2)靜摩擦力方向的判斷方法
    靜摩擦力的方向總跟接觸面相切,并且跟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當然這里的關(guān)鍵也是判斷“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而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又難以判斷,這就使靜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成為一個難點.同學(xué)們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判斷靜摩擦力的方向:
    ①用假設(shè)法判斷靜摩擦力的方向,我們可以假設(shè)接觸面是光滑的,判斷物體將向哪滑動,從而確定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進而判斷出靜摩擦力的方向.②根據(jù)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判斷靜摩擦力的方向。
    2.摩擦力大小的確定
    (1)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遵循關(guān)系式F=μFN,式中的FN是兩個物體表面間的壓力,稱為正壓力(垂直于接觸面的力),性質(zhì)上屬于彈力,它不是物體的重力,許多情況下需結(jié)合物體的平衡條件加以確定。
    式中的μ為動摩擦因數(shù),它的數(shù)值跟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的材料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與兩物體間的正壓力及是否發(fā)生相對滑動無關(guān),μ沒有單位。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間接觸面積的大小無關(guān),與物體的運動性質(zhì)無關(guān),與相對運動的速度大小無關(guān),只要出現(xiàn)相對滑動,滑動摩擦力恒為F=μFN.
    (2)靜摩擦力的大小靜摩擦力的大小隨推力的增大而增大,所以靜摩擦力的大小由外部因素決定,一般應(yīng)根據(jù)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來確定其大小.目前可根據(jù)初中二力平衡知識求解靜摩擦力.當人的水平推力增大到某一值時,物體就要滑動,此時靜摩擦力達到值,我們把它叫做靜摩擦力(Fm).故靜摩擦力的取值范圍是0。
    3.正確理解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及效果
    (1)兩物體間產(chǎn)生摩擦力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①兩個物體的接觸面粗糙;
    ②兩物體間存在彈力;
    ③兩物體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
    因此,若兩物體間有彈力產(chǎn)生,不一定產(chǎn)生摩擦力,但若兩個物體間有摩擦力產(chǎn)生必有彈力產(chǎn)生。
    (2)靜摩擦力中的“靜”指的是相對靜止,滑動摩擦力中的“滑動”指的也是相對滑動,其中應(yīng)以摩擦力的施力物體為參考系.靜摩擦力產(chǎn)生在相對靜止(有相對運動趨勢)的兩物體間,但這兩個物體不一定靜止,它們可能一起運動,所以,受靜摩擦力作用的物體不一定靜止.滑動摩擦力產(chǎn)生在相對滑動的兩物體之間,但受到滑動摩擦力作用的物體可能是靜止的。
    (3)在兩種摩擦力的定義中都出現(xiàn)了“阻礙”一詞,所以有些同學(xué)就認為,摩擦力總是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總是阻礙物體的運動.其實不然,摩擦力的方向只是與相對施力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阻礙的只是物體相對于施力物體的運動,對于物體的實際運動(通常以地面作為參考系),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動力.例如:人跑步時地面給人的摩擦力就是動力;傳送帶上的物體隨傳送帶一起向上運動時,摩擦力也是動力。
    3.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識點
    1、摩擦力定義: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上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受到的阻礙相對運動(或阻礙相對運動趨勢)的力,叫摩擦力,可分為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
    2、摩擦力產(chǎn)生條件:
    ①接觸面粗糙;
    ②相互接觸的物體間有彈力;
    ③接觸面間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
    說明:三個條件缺一不可,特別要注意“相對”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
    ①靜摩擦力的方向總跟接觸面相切,并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②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跟接觸面相切,并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說明:
    (1)“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與運動方向相反”。
    滑動摩擦力方向可能與運動方向相同,可能與運動方向相反,可能與運動方向成一夾角。
    (2)滑動摩擦力可能起動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力的大?。?BR>    (1)靜摩擦力的大小:
    ①與相對運動趨勢的強弱有關(guān),趨勢越強,靜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過靜摩擦力,即0≤f≤fm但跟接觸面相互擠壓力FN無直接關(guān)系。具體大小可由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結(jié)合動力學(xué)規(guī)律求解。
    ②靜摩擦力略大于滑動摩擦力,在中學(xué)階段討論問題時,如無特殊說明,可認為它們數(shù)值相等。
    ③效果:阻礙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但不一定阻礙物體的運動,可以是動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動摩擦力的大?。?BR>    滑動摩擦力跟壓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μFN(F表示滑動摩擦力大小,F(xiàn)N表示正壓力的大小,μ叫動摩擦因數(shù))。
    說明:
    ①FN表示兩物體表面間的壓力,性質(zhì)上屬于彈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況需結(jié)合運動情況與平衡條件加以確定。
    ②μ與接觸面的材料、接觸面的情況有關(guān),無單位。
    ③滑動摩擦力大小,與相對運動的速度大小無關(guān)。
    5、摩擦力的效果:總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但并不總是阻礙物體的運動,可能是動力,也可能是阻力。
    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大小、物體運動的速度和加速度無關(guān),只由動摩擦因數(shù)和正壓力兩個因素決定,而動摩擦因數(shù)由兩接觸面材料的性質(zhì)和粗糙程度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