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中山市2022年中小學學校招生入學工作指導意見已公布,為了方便大家的查閱,下面為您詳細介紹一下本次中小學招生的具體事宜,希望大家及時關注,如有相關疑問,請關注少兒升學頻道為您實時做出的更新。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規(guī)范義務教育招生行為,切實維護教育公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廣東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法律法規(guī)和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規(guī)范義務教育招生行為
(一)推進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各鎮(zhèn)(街)要按照“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的總體要求,綜合考慮本鎮(zhèn)(街)人口分布、學生人數(shù)、學校布局、交通狀況等因素和就近入學原則,合理劃分公辦學校招生片區(qū),可采取單校劃片、多校劃片或結合電腦隨機搖號等方式招生。有條件的鎮(zhèn)(街)可探索推行大學區(qū)多校劃片招生。已劃定招生片區(qū)的要保持相對穩(wěn)定,若有重大調整的,應履行征求意見、公示等重大民生事項決策程序。
(二)規(guī)范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行為。報名人數(shù)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須通過電腦隨機搖號方式錄取。辦學層次同時包括小學和初中的民辦學校,應首先通過直升方式招收本校自愿報讀初中的小學畢業(yè)生(報名人數(shù)超過本校對口直升計劃則實行電腦隨機搖號錄?。?,剩余的招生計劃公開報名。
(三)統(tǒng)籌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同步招生。公辦、民辦學校統(tǒng)一使用“中山市新生信息登記系統(tǒng)”進行信息登記、志愿填報、信息審核、錄取、入學注冊、補錄等工作。各幼兒園、小學要在4月29日前核實畢業(yè)班學籍信息。市直屬義務教育學校新生錄取工作由市教育體育局組織實施,其他公辦、民辦學校的錄取工作由學校所在鎮(zhèn)(街)教育部門統(tǒng)一組織實施。通過入學登記信息審核并填報了志愿的學生,統(tǒng)一于6月10-14日在“中山市新生信息登記系統(tǒng)”內公示,6月下旬全市統(tǒng)一實施電腦隨機搖號。電腦隨機搖號錄取分兩步進行:第一步,先隨機搖出學生的順序號;第二步,按照順序號結合學生填報的志愿依序錄?。刺顖笸粋€志愿的所有學生按搖出的順序號從小到大錄取,錄滿為止。若同一個學生同時符合多個志愿錄取條件的,則按符合錄取條件的志愿中優(yōu)先的志愿錄取)。電腦隨機搖號過程由公證機構做公證,邀請紀檢人員、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新聞媒體和學生家長代表監(jiān)督,全程錄像存檔備查。
(四)治理違規(guī)招生行為。全面取消義務教育各類特長生招生。嚴禁義務教育學校以“國際部”、“國際課程班”、“境外班”等名義招生。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均不得以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為招生依據,不得以面試、面談、評測、人機對話、拓展活動、冬夏令營等名義選拔學生,不得與社會培訓機構或任何第三方組織聯(lián)合招生。各鎮(zhèn)(街)教育部門要對學校加強監(jiān)督檢查,設立專門的投訴電話,及時處理群眾信訪或輿情線索,嚴肅查處違反教育部“十項嚴禁”和省教育廳“六項規(guī)定”等招生違規(guī)行為,嚴肅治理校外培訓機構、教育咨詢公司、微信公眾號等社會第三方組織參與招生、虛假宣傳等破壞教育生態(tài)行為。對于未落實國家、省、市相關政策,有違規(guī)招生行為的鎮(zhèn)(街)和學校,將追究相關人員責任,處理結果納入鎮(zhèn)(街)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其中,公辦學校違規(guī)的,視情節(jié)嚴重程度,提請有關部門對校長及相關責任人予以行政處分。民辦學校招生違規(guī)的,視情節(jié)嚴重程度,提請有關部門對學校、黨組織負責人、校長、相關責任人予以通報批評,責令限期改正,取消評優(yōu)評先資格,減少學校次年招生計劃,予以年檢不合格、降星或取消學校稱號處理,直至依法依規(guī)予以停止招生、吊銷辦學許可證。
二、嚴格招生計劃管理
(一)鎮(zhèn)(街)制定招生方案。各鎮(zhèn)(街)要綜合考慮轄區(qū)內義務教育學校的規(guī)模、辦學條件、入學需求等因素,科學核定每所公辦、民辦學校的招生計劃,原則上按省標準班額招生,不得超辦學規(guī)模,不得產生大班額?!懊褶D公”的學校應按辦學規(guī)模做滿招生計劃,若本鎮(zhèn)(街)生源不足的,應列全市招生計劃招收其他鎮(zhèn)(街)符合公辦學校入學條件的學生。各鎮(zhèn)(街)招生方案要明確各學校(包括公辦、民辦)招生計劃、各公辦學校服務范圍、公辦學校學位安排規(guī)則、鎮(zhèn)(街)新生信息登記服務點地址等相關內容,經鎮(zhèn)(街)政府審核同意、加蓋公章后,報市教育體育局備案。
(二)民辦學校制定招生方案。各鎮(zhèn)(街)教育部門要指導屬地民辦學校制定2022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方案。民辦學校招生計劃可分為政府購買學位計劃、本校對口直升計劃、屬地鎮(zhèn)(街)計劃、屬地外計劃共四種類型,各類招生計劃數(shù)由民辦學校與屬地教育部門商定。原則上,2022年9月1日前未轉為公辦學校的民辦學校,可參照2021年比例設置屬地外計劃。政府購買學位計劃由鎮(zhèn)(街)安排入學。義務教育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應屆畢業(yè)生(以學籍為準)可填報本校對口直升計劃。符合鎮(zhèn)(街)民辦學校招生對象的新生可填報該鎮(zhèn)(街)民辦學校的屬地鎮(zhèn)(街)計劃。符合公辦、民辦學校招生對象的新生均可填報屬地外計劃。民辦學校招生方案須如實反映學校地址、招生計劃、招生條件、辦學情況、收費標準、交通和住宿條件等,經鎮(zhèn)(街)教育部門批準后,以鎮(zhèn)(街)為單位報市教育體育局備案。各民辦學校要根據獲批的招生方案編制招生簡章,并向社會公布。民辦學校招生計劃確定后,未經批準不得自行增減招生計劃。
(三)加強新生入學管理。各鎮(zhèn)(街)教育部門、各中小學校要安排專人負責“中山市新生信息登記系統(tǒng)”管理工作,嚴格落實“一人一籍,籍隨人走”要求。新生入學后,各學校要按照省市有關要求編班。“中山市新生信息登記系統(tǒng)”錄取數(shù)據將與全國中小學學籍系統(tǒng)對接,凡未經系統(tǒng)錄取的學生一律不得建立學籍。各鎮(zhèn)(街)要指導學校按規(guī)定為新生建立學籍,不得為違規(guī)招收的學生辦理學籍。因私下招生、超計劃招生、通過轉學插班招生等造成學生學籍無法正常辦理的,其責任和后果由學校、學生監(jiān)護人自負,并對校長及屬地教育部門相關責任人依法依規(guī)嚴肅處理。
三、統(tǒng)籌安排各類群體接受義務教育
(一)落實各類教育優(yōu)待政策。各鎮(zhèn)(街)、各學校要按有關文件要求,落實各類人才子女的入學安排;按各項教育優(yōu)待政策妥善解決公安英烈、現(xiàn)役軍人、消防救援隊伍人員、總部企業(yè)人才、緊缺適用人才和新冠肺炎防控醫(yī)務人員等各類優(yōu)撫優(yōu)待對象人員子女的入學問題。
(二)保障特殊群體受教育權利。本市戶籍兒童因身體健康等問題確需延緩入學的,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向戶籍所在鎮(zhèn)(街)教育部門提出申請,經批準后可延緩一年入學。按照“全覆蓋、零拒絕”的要求,通過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優(yōu)先采用)、特殊教育學校就讀、送教上門等方式,確保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按照“兩為主”要求統(tǒng)籌做好積分入學工作,積分入圍的學生原則上統(tǒng)籌安排到公辦學校就讀,公辦學位不足的鎮(zhèn)(街),可通過政府購買學位等方式安排到民辦學校就讀。部屬、省屬高校中山校區(qū)的教職工子女入學,應在市統(tǒng)籌下由相關鎮(zhèn)(街)妥善安排。
四、加強義務教育招生工作保障
(一)加強招生工作宣傳和引導。各鎮(zhèn)(街)教育部門和各公辦、民辦學校要做好招生宣傳工作,特別要加強報名登記、志愿填報和電腦隨機搖號錄取等關鍵環(huán)節(jié)及招生劃片范圍、招生計劃、學位安排規(guī)則等重點內容的宣傳,提高公眾知曉度,確保家長和學生及時了解招生信息。
(二)做好招生服務工作。各鎮(zhèn)(街)要設立專門服務點,向沒有條件網上報名和填報志愿的學生和家長提供設備和咨詢服務;設立學生信息現(xiàn)場驗核點,對政務數(shù)據中沒有相關信息的學生,進行現(xiàn)場信息驗核;設立專用的招生咨詢和投訴電話,做好學生和家長的服務工作。
>>>點擊查看附件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規(guī)范義務教育招生行為,切實維護教育公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廣東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法律法規(guī)和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規(guī)范義務教育招生行為
(一)推進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各鎮(zhèn)(街)要按照“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的總體要求,綜合考慮本鎮(zhèn)(街)人口分布、學生人數(shù)、學校布局、交通狀況等因素和就近入學原則,合理劃分公辦學校招生片區(qū),可采取單校劃片、多校劃片或結合電腦隨機搖號等方式招生。有條件的鎮(zhèn)(街)可探索推行大學區(qū)多校劃片招生。已劃定招生片區(qū)的要保持相對穩(wěn)定,若有重大調整的,應履行征求意見、公示等重大民生事項決策程序。
(二)規(guī)范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行為。報名人數(shù)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須通過電腦隨機搖號方式錄取。辦學層次同時包括小學和初中的民辦學校,應首先通過直升方式招收本校自愿報讀初中的小學畢業(yè)生(報名人數(shù)超過本校對口直升計劃則實行電腦隨機搖號錄?。?,剩余的招生計劃公開報名。
(三)統(tǒng)籌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同步招生。公辦、民辦學校統(tǒng)一使用“中山市新生信息登記系統(tǒng)”進行信息登記、志愿填報、信息審核、錄取、入學注冊、補錄等工作。各幼兒園、小學要在4月29日前核實畢業(yè)班學籍信息。市直屬義務教育學校新生錄取工作由市教育體育局組織實施,其他公辦、民辦學校的錄取工作由學校所在鎮(zhèn)(街)教育部門統(tǒng)一組織實施。通過入學登記信息審核并填報了志愿的學生,統(tǒng)一于6月10-14日在“中山市新生信息登記系統(tǒng)”內公示,6月下旬全市統(tǒng)一實施電腦隨機搖號。電腦隨機搖號錄取分兩步進行:第一步,先隨機搖出學生的順序號;第二步,按照順序號結合學生填報的志愿依序錄?。刺顖笸粋€志愿的所有學生按搖出的順序號從小到大錄取,錄滿為止。若同一個學生同時符合多個志愿錄取條件的,則按符合錄取條件的志愿中優(yōu)先的志愿錄取)。電腦隨機搖號過程由公證機構做公證,邀請紀檢人員、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新聞媒體和學生家長代表監(jiān)督,全程錄像存檔備查。
(四)治理違規(guī)招生行為。全面取消義務教育各類特長生招生。嚴禁義務教育學校以“國際部”、“國際課程班”、“境外班”等名義招生。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均不得以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為招生依據,不得以面試、面談、評測、人機對話、拓展活動、冬夏令營等名義選拔學生,不得與社會培訓機構或任何第三方組織聯(lián)合招生。各鎮(zhèn)(街)教育部門要對學校加強監(jiān)督檢查,設立專門的投訴電話,及時處理群眾信訪或輿情線索,嚴肅查處違反教育部“十項嚴禁”和省教育廳“六項規(guī)定”等招生違規(guī)行為,嚴肅治理校外培訓機構、教育咨詢公司、微信公眾號等社會第三方組織參與招生、虛假宣傳等破壞教育生態(tài)行為。對于未落實國家、省、市相關政策,有違規(guī)招生行為的鎮(zhèn)(街)和學校,將追究相關人員責任,處理結果納入鎮(zhèn)(街)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其中,公辦學校違規(guī)的,視情節(jié)嚴重程度,提請有關部門對校長及相關責任人予以行政處分。民辦學校招生違規(guī)的,視情節(jié)嚴重程度,提請有關部門對學校、黨組織負責人、校長、相關責任人予以通報批評,責令限期改正,取消評優(yōu)評先資格,減少學校次年招生計劃,予以年檢不合格、降星或取消學校稱號處理,直至依法依規(guī)予以停止招生、吊銷辦學許可證。
二、嚴格招生計劃管理
(一)鎮(zhèn)(街)制定招生方案。各鎮(zhèn)(街)要綜合考慮轄區(qū)內義務教育學校的規(guī)模、辦學條件、入學需求等因素,科學核定每所公辦、民辦學校的招生計劃,原則上按省標準班額招生,不得超辦學規(guī)模,不得產生大班額?!懊褶D公”的學校應按辦學規(guī)模做滿招生計劃,若本鎮(zhèn)(街)生源不足的,應列全市招生計劃招收其他鎮(zhèn)(街)符合公辦學校入學條件的學生。各鎮(zhèn)(街)招生方案要明確各學校(包括公辦、民辦)招生計劃、各公辦學校服務范圍、公辦學校學位安排規(guī)則、鎮(zhèn)(街)新生信息登記服務點地址等相關內容,經鎮(zhèn)(街)政府審核同意、加蓋公章后,報市教育體育局備案。
(二)民辦學校制定招生方案。各鎮(zhèn)(街)教育部門要指導屬地民辦學校制定2022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方案。民辦學校招生計劃可分為政府購買學位計劃、本校對口直升計劃、屬地鎮(zhèn)(街)計劃、屬地外計劃共四種類型,各類招生計劃數(shù)由民辦學校與屬地教育部門商定。原則上,2022年9月1日前未轉為公辦學校的民辦學校,可參照2021年比例設置屬地外計劃。政府購買學位計劃由鎮(zhèn)(街)安排入學。義務教育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應屆畢業(yè)生(以學籍為準)可填報本校對口直升計劃。符合鎮(zhèn)(街)民辦學校招生對象的新生可填報該鎮(zhèn)(街)民辦學校的屬地鎮(zhèn)(街)計劃。符合公辦、民辦學校招生對象的新生均可填報屬地外計劃。民辦學校招生方案須如實反映學校地址、招生計劃、招生條件、辦學情況、收費標準、交通和住宿條件等,經鎮(zhèn)(街)教育部門批準后,以鎮(zhèn)(街)為單位報市教育體育局備案。各民辦學校要根據獲批的招生方案編制招生簡章,并向社會公布。民辦學校招生計劃確定后,未經批準不得自行增減招生計劃。
(三)加強新生入學管理。各鎮(zhèn)(街)教育部門、各中小學校要安排專人負責“中山市新生信息登記系統(tǒng)”管理工作,嚴格落實“一人一籍,籍隨人走”要求。新生入學后,各學校要按照省市有關要求編班。“中山市新生信息登記系統(tǒng)”錄取數(shù)據將與全國中小學學籍系統(tǒng)對接,凡未經系統(tǒng)錄取的學生一律不得建立學籍。各鎮(zhèn)(街)要指導學校按規(guī)定為新生建立學籍,不得為違規(guī)招收的學生辦理學籍。因私下招生、超計劃招生、通過轉學插班招生等造成學生學籍無法正常辦理的,其責任和后果由學校、學生監(jiān)護人自負,并對校長及屬地教育部門相關責任人依法依規(guī)嚴肅處理。
三、統(tǒng)籌安排各類群體接受義務教育
(一)落實各類教育優(yōu)待政策。各鎮(zhèn)(街)、各學校要按有關文件要求,落實各類人才子女的入學安排;按各項教育優(yōu)待政策妥善解決公安英烈、現(xiàn)役軍人、消防救援隊伍人員、總部企業(yè)人才、緊缺適用人才和新冠肺炎防控醫(yī)務人員等各類優(yōu)撫優(yōu)待對象人員子女的入學問題。
(二)保障特殊群體受教育權利。本市戶籍兒童因身體健康等問題確需延緩入學的,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向戶籍所在鎮(zhèn)(街)教育部門提出申請,經批準后可延緩一年入學。按照“全覆蓋、零拒絕”的要求,通過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優(yōu)先采用)、特殊教育學校就讀、送教上門等方式,確保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按照“兩為主”要求統(tǒng)籌做好積分入學工作,積分入圍的學生原則上統(tǒng)籌安排到公辦學校就讀,公辦學位不足的鎮(zhèn)(街),可通過政府購買學位等方式安排到民辦學校就讀。部屬、省屬高校中山校區(qū)的教職工子女入學,應在市統(tǒng)籌下由相關鎮(zhèn)(街)妥善安排。
四、加強義務教育招生工作保障
(一)加強招生工作宣傳和引導。各鎮(zhèn)(街)教育部門和各公辦、民辦學校要做好招生宣傳工作,特別要加強報名登記、志愿填報和電腦隨機搖號錄取等關鍵環(huán)節(jié)及招生劃片范圍、招生計劃、學位安排規(guī)則等重點內容的宣傳,提高公眾知曉度,確保家長和學生及時了解招生信息。
(二)做好招生服務工作。各鎮(zhèn)(街)要設立專門服務點,向沒有條件網上報名和填報志愿的學生和家長提供設備和咨詢服務;設立學生信息現(xiàn)場驗核點,對政務數(shù)據中沒有相關信息的學生,進行現(xiàn)場信息驗核;設立專用的招生咨詢和投訴電話,做好學生和家長的服務工作。
>>>點擊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