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的勵志名言警句大全

字號: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經(jīng)典的名言很是熟悉吧,名言是對生活、對世界的綜合濃縮,簡短的一句話,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名言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下面是為大家收集的傳統(tǒng)的勵志名言警句大全,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傳統(tǒng)的勵志名言警句
    1、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孝經(jīng)·天子章》
    2、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睹献印るx婁下》
    3、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抖Y記·中庸》
    4、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王守仁《改過》
    5、不師者,廢學之漸也?!秴魏庵菸募づc族兄皋請學春秋書》
    6、傳統(tǒng)是巨大的阻力,是歷史的惰力。但是,它是消極的.,因此一定要被摧毀?!鞲袼?BR>    7、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鸥Α斗钯涰f左丞丈二十二韻》
    8、改身之過,遷(發(fā)揚)身之善,謂之“修身”?!佋额伭朂S先生言行錄》
    9、古老的種子,沱生命的胚芽蘊藏于內(nèi)部,只是需要在新時代的土壤里播種?!└隊?BR>    10、古之學者必有師?!n愈《韓昌黎集·師說》。
    2.傳統(tǒng)的勵志名言警句
    1、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镀堊印?。
    2、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钣M《易論第九》
    3、疾學在于尊師?!陡魇洗呵铩駥W》。
    4、假如傳統(tǒng)或“世代相傳”的意義僅是盲目地或一絲不茍地因循前人的風格,那么傳統(tǒng)就一無可取?!蕴?BR>    5、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墩撜Z·里仁》
    6、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睹献印けM心下》
    7、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吨焖此衽d》。
    8、君子隆師而親友?!盾髯印ば奚砥?。
    9、君子之學也,說義必稱師以論道,聽從必盡力以光明。——《呂氏春秋》卷四《尊師》。
    10、老人不講古,后生會失譜?!?BR>    3.傳統(tǒng)的勵志名言警句
    1、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募巍睹魅崭琛?BR>    2、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寫懷》
    3、貧而無謅,富而無驕?!迂?BR>    4、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禮?!献?BR>    5、謙遜是美德的色彩。——提奧格尼斯
    6、秦惡聞其過而亡,漢好謀能聽而興?!Μu《讀書錄》卷十
    7、讓一得百,爭十失九?!R克
    8、人不可以不就師矣?!醴稘摲蛘摗べ潓W》
    9、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唐〕韓愈《師說》。
    10、人冀子孫賢,而不敬其師,猶欲養(yǎng)身而反損其衣食也?!ㄇ澹┩踝俊督袷勒f》
    4.傳統(tǒng)的勵志名言警句
    1、若要好,問三老?!坪!吨猩嚼恰返谌?。
    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墩撜Z·述而》
    3、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呂氏春秋·用眾》
    4、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抖Y記·學記》
    5、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祆洹秳駥W》
    6、最革命者,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最古老的傳統(tǒng)的人?!_曼·羅蘭
    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对鰪V賢文》
    8、這種落于俗套的高貴和風雅是再平庸低劣不過的。——雨果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抖Y記?學記》
    10、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祆洹端臅戮浼ⅰ?lt;論語集注>卷一》
    5.傳統(tǒng)的勵志名言警句
    1、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拙右住杜c元九書》
    2、學至乎沒而后止?!盾髯印駥W》:學習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3、學貴得師,亦貴得友?!普纭稘摃ぶv學》
    4、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進學解》: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隨聲附和而毀掉。
    5、無論哪里,原則的基礎就是傳統(tǒng)?!绹?BR>    6、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懢艤Y《與傅全美》
    7、師者,人之模范也?!獥钚邸斗ㄑ浴W行》。
    8、師哉!師哉!桐子之命也。——楊雄《法言·學行》。
    9、師友貴隆親,古學當自反?!ㄋ危﹦⑦^《湖學別蘇召叟》。
    10、師以質(zhì)疑,友以折疑。師友者,學問之資也。——(清)李惺《西漚外集·冰言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