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蘭蘭過橋》教案

字號:

《蘭蘭過橋》是一篇融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的常識性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新奇美觀的潛水橋和輕巧實用的塑料橋,同時也讓我們了解了迅速發(fā)展的科技在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應用,激發(fā)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蘭蘭過橋》教案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二年級語文《蘭蘭過橋》教案
    一、設計說明
    本教學設計遵循陶行知先生倡導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以讀為主線,由“初讀”到“細讀”到“精讀”,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讓學生在朗讀、表達中感悟語言、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在教學方法上,試圖采用“扶”與“放”相結合,再輔以多媒體課件演示的方式,讓學生自主讀,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并自主、合作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氛圍里始終處于積級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通過“求異、創(chuàng)新”及“課外練習”收集有關橋的圖片、文字,舉辦拓展活動——展覽,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獲取信息的能力。
    二、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請境,導入新課
    1、導入。同學們,你們見過的橋是什么樣子的?動筆畫一畫好嗎?
    投影儀演示學生畫的橋:說一說,議一議。
    2、過渡:從古到今,橋在人們的生活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當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橋也在不斷地變化著。
    (多媒體課件演示橋的發(fā)展:木橋—石橋—公路橋—公路、鐵路兩用橋—立交橋。)
    3、揭示課題,讀題。(看教師寫課題,注意“橋”字的規(guī)范寫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按要求讀課文。
    ①借助拼音,自讀課文2—3遍。
    ②用“○”圈出本課中需掌握的字,用“—”標出本課需認識的字,注意這些字的讀音。
    ③思考:爺爺帶蘭蘭過了幾座橋?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它們的樣子。
    2、檢查識字和讀書自學情況。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學習課文1—4自然段。
    ①齊讀課文1—4自然段。
    ②看圖體會,分組討論。
    這座橋叫什么橋?它架在什么地方?是用什么材料造的?在橋上可以看見什么?
    ③小結:多奇妙呀!橋居然架在水中。讓我們也來體驗一下吧!
    (多媒體課件演示:遇河—進橋洞——橋中觀看游魚、行船。)
    2、學習課文5—7自然段。
    ①自由讀課文5—7自然段。
    ②引發(fā)質(zhì)疑:你能從課文這幾段中知道些什么?
    (明確:橋的材料,使用方法、特點。)
    ③小組合作討論、解答疑難問題。交流學習體會。
    ④討論:這座橋與我們平時玩的什么東西很相似?你能給它起個更貼切的名字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橋的使用過程。
    ⑤小結:多有趣的橋呀!我們再來看一看它是怎么變化的吧!
    (多媒體課件演示:遇小河——給管子打氣——過橋——放氣、疊收)
    3、學習課文第8自然段。
    齊讀。理解詞語:“變魔術”“專家”。
    (四)再讀課文,求異創(chuàng)新
    1、齊讀全文,討論:蘭蘭的爸爸為什么能成為橋梁專家?
    2、小結:蘭蘭的爺爺就是因為有了堅實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再加上他多動腦、勤思考,成為了的橋梁專家。生活中我們還需要什么樣的橋?
    (五)課外練習,拓展思維
    1、收集一些關于橋的文字與圖片,辦一個“橋的演變”的展覽。
    2、設計一個新穎而又實用的橋,畫在紙上。
    2.小學二年級語文《蘭蘭過橋》教案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前篇融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的常識性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新型美觀的潛水橋和輕巧實用的塑料橋,同時也讓我們了解了迅速發(fā)展的科技在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應用,激發(fā)學生學科學,愛科學。
    二、設計理念
    體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去理解感悟,擴展學生想象力。把識字融入到朗讀感悟之中。鼓勵學生動手設計未來的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目標
    1、認識“倆、摘”等7個生字。會寫“球、玩”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有請求語氣的句子。感愛讀書的樂趣。
    3、了解課文介紹的兩種橋的特點。
    4、初步了解“地心引力”這一科學常識,引導學生留心身邊的科學。激發(fā)學生從小學科學、愛科學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有請求語氣的句子。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分布揭題,導入新課
    1、板書:橋
    2、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見過橋嗎?它是什么樣?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有趣的課文,這里所講的橋會讓你們大開眼界。
    二、初讀課文
    1、聽錄音范讀課文
    2、自由朗讀課文
    3、四人小組分自然段朗讀課文,互相糾正。
    4、出示生字卡片,檢測生字讀音
    三、學習課文,了解結構
    1、指名自然段朗讀。
    2、蘭蘭跟爺爺過了幾種橋?
    3、課文拿幾段寫潛水橋?誰愿意讀一讀。
    4、課文拿幾段寫塑料橋?誰愿意讀一讀。
    5、你喜歡拿一種橋?喜歡的同學讀一讀描寫潛水橋的1——4自然段。
    6、思考:潛水橋有什么特點?蘭蘭在潛水橋上看到了什么?
    (小組討論)
    7、朗讀6——9自然段,思考:你從這幾段知道了什么?
    8、蘭蘭剛開始看到的塑料橋是什么樣?劃出有關的句子。
    過了橋后,把塑料橋怎么辦了?劃出句子讀一讀。
    9、說一說塑料橋有什么特點。
    10、齊讀第十段
    11、爺爺真會變魔術嗎?(是科技的力量)
    四、小結學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朗讀全文
    2、說說課文中蘭蘭過了哪兩種橋?
    3、潛水橋和塑料橋各有什么特點?
    4、為什么說爺爺是一位會變魔術的橋梁專家?
    二、識字寫字
    1、抽讀生字卡,齊讀,開火車。
    2、分析字形,想相識記生字的方法。
    3、匯報自學情況。
    4、哪些字可以用學過的字去掉筆畫形成的。
    如:蘭用“羊”字去掉“|”來記。
    5、還有哪些字跟學過的字有些像。
    各——合、帶——常、坐——座
    重點指導“急”
    6、口頭組詞擴詞練習
    三、指導書寫
    1、教師范寫學生描紅臨寫
    2、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3、給生字組詞,并寫出來。
    四、實踐活動創(chuàng)造設計:未來的橋
    小熊過生日,請小猴來做客,小熊家住在河對面,河面上沒有過河的東西小猴怎樣過河呢?請你幫小猴設計一座橋讓他順利過河。
    展開豐富的想象,小組討論合作設計一座橋,把它畫下來,交流。
    3.小學二年級語文《蘭蘭過橋》教案
    一、設計說明
    本教學設計遵循陶行知先生倡導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以讀為主線,由“初讀”到“細讀”到“精讀”,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讓學生在朗讀、表達中感悟語言、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在教學方法上,試圖采用“扶”與“放”相結合,再輔以多媒體課件演示的方式,讓學生自主讀,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并自主、合作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氛圍里始終處于積級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通過“求異、創(chuàng)新”及“課外練習”收集有關橋的圖片、文字,舉辦拓展活動——展覽,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獲取信息的能力。
    二、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請境,導入新課
    1、導入。同學們,你們見過的橋是什么樣子的?動筆畫一畫好嗎?
    投影儀演示學生畫的橋:說一說,議一議。
    2、過渡:從古到今,橋在人們的生活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當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橋也在不斷地變化著。
    (多媒體課件演示橋的發(fā)展:木橋—石橋—公路橋—公路、鐵路兩用橋—立交橋。)
    3、揭示課題,讀題。(看教師寫課題,注意“橋”字的規(guī)范寫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按要求讀課文。
    ①借助拼音,自讀課文2—3遍。
    ②用“○”圈出本課中需掌握的字,用“—”標出本課需認識的字,注意這些字的讀音。
    ③思考:爺爺帶蘭蘭過了幾座橋?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它們的樣子。
    2、檢查識字和讀書自學情況。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學習課文1—4自然段。
    ①齊讀課文1—4自然段。
    ②看圖體會,分組討論。
    這座橋叫什么橋?它架在什么地方?是用什么材料造的?在橋上可以看見什么?
    ③小結:多奇妙呀!橋居然架在水中。讓我們也來體驗一下吧!
    (多媒體課件演示:遇河—進橋洞——橋中觀看游魚、行船。)
    2、學習課文5—7自然段。
    ①自由讀課文5—7自然段。
    ②引發(fā)質(zhì)疑:你能從課文這幾段中知道些什么?
    (明確:橋的材料,使用方法、特點。)
    ③小組合作討論、解答疑難問題。交流學習體會。
    ④討論:這座橋與我們平時玩的什么東西很相似?你能給它起個更貼切的名字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橋的使用過程。
    ⑤小結:多有趣的橋呀!我們再來看一看它是怎么變化的吧!
    (多媒體課件演示:遇小河——給管子打氣——過橋——放氣、疊收)
    3、學習課文第8自然段。
    齊讀。理解詞語:“變魔術”“專家”。
    (四)再讀課文,求異創(chuàng)新
    1、齊讀全文,討論:蘭蘭的爸爸為什么能成為橋梁專家?
    2、小結:蘭蘭的爺爺就是因為有了堅實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再加上他多動腦、勤思考,成為了的橋梁專家。生活中我們還需要什么樣的橋?
    (五)課外練習,拓展思維
    1、收集一些關于橋的文字與圖片,辦一個“橋的演變”的展覽。
    2、設計一個新穎而又實用的橋,畫在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