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上冊必修一知識點

字號:

一輪復習中,考生依據(jù)課本對基礎知識點和考點,進行了全面的復習掃描,已建構起高考基本的學科知識、學科能力和思維方法。二輪復習是承上啟下的重要一環(huán),要在一輪復習的基礎上,依據(jù)考綱,落實重點,突破難點,找準自己的增長點,提高復習備考的實效性。為你整理了《高三物理上冊必修一知識點》希望可以幫助你學習!
    1.高三物理上冊必修一知識點
    1、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區(qū)別
    概念:二力平衡是指一個物體只受兩個力的作用而處于平衡狀態(tài)。相互作用力也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力的同時也會反過來受到這個物體對它施加的力。
    作用:二力平衡是相互平衡的兩個力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比如,靜止在桌面上的水杯就受到重力和桌面對它的支持力,那么重力和支持力就是相互平衡的兩個力。相互作用力是兩個力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比如上面提到的水杯受到桌面的支持力,而桌面則受到水杯對它的壓力。這兩個力就是相互作用力。
    是否同時性:相互作用力總是成對出現(xiàn),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二力平衡中若撤去一個力,那么另一個力仍然存在。比如靜止在桌面上的水杯,若撤去桌面的支持力即把桌子移開,水杯仍然會受到重力的作用。
    性質(zhì):相互作用的力一定是同一種性質(zhì)的力。二力平衡力不一定是同種性質(zhì)的力。前面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引力,而桌面的支持力則是彈力。
    作用效果:二力平衡中物體一定處于平衡狀態(tài)。相互作用力中受到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各自不一定處于平衡狀態(tài)。
    2、什么是平衡力
    幾個力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如果這個物體仍然或變成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者是合力為零則這幾個力的作用合力為零,我們就說這幾個力平衡。
    平衡力還分為多力平衡和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多力平衡類似。
    2.高三物理上冊必修一知識點
    凈光合速率的三種表示方法是凈光合速率=總(實際)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總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是指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糖類減去呼吸作用消耗的糖類(即凈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糖類)的速率或者說凈光合速率是指植物光合作用積累的有機物,是總光合速率減去呼吸速率的值。
    凈光合速率的相關概念
    凈光合速率一般可以用氧氣的凈生成速率、二氧化碳的凈消耗速率和有機物的積累速率表示。
    凈光合速率為零時,植物總體表現(xiàn)為既不吸收氧氣也不釋放氧氣,但是葉肉細胞還在源源不斷的釋放氧氣。
    反映在有機物上,凈光合速率是指植物在單位時間內(nèi)積累的有機物的量,而真正光合速率則是指植物在單位時間制造有機物的量。
    反映在坐標圖上,一般畫出的是凈光合速率,可以看出其曲線會有負值出現(xiàn),而真正光合速率是不會有負值出現(xiàn)的。
    3.高三物理上冊必修一知識點
    一、探究形變與彈力的關系
    彈性形變(撤去使物體發(fā)生形變的外力后能恢復原來形狀的物體的形變)范性形變(撤去使物體發(fā)生形變的外力后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物體的形變)3、彈性限度:若物體形變過大,超過一定限度,撤去外力后,無法恢復原來的形狀,這個限度叫彈性限度。
    二、探究摩擦力
    滑動摩擦力: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相當于另一個物體滑動的時候,要受到另一個物體阻礙它相對滑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說明:摩擦力的產(chǎn)生是由于物體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三、力的合成與分解
    (1)若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物體僅受兩個力作用,這兩個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即二力平衡
    (2)若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物體受三個力作用,則這三個力中的任意兩個力的合力一定與另一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3)若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物體受到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力的作用,則宜用正交分解法處理,此時的平衡方程可寫成
    ①確定研究對象;
    ②分析受力情況;
    ③建立適當坐標;
    ④列出平衡方程
    四、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1.共點力:物體受到的各力的作用線或作用線的延長線能相交于一點的力
    2.平衡狀態(tài):在共點力的作用下,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tài).
    說明:這里的靜止需要二個條件,一是物體受到的合外力為零,二是物體的速度為零,僅速度為零時物體不一定處于靜止狀態(tài),如物體做豎直上拋運動達到點時刻,物體速度為零,但物體不是處于靜止狀態(tài),因為物體受到的合外力不為零.
    3.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合力為零,即0
    說明;
    ①三力匯交原理:當物體受到三個非平行的共點力作用而平衡時,這三個力必交于一點;
    ②物體受到N個共點力作用而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取出其中的一個力,則這個力必與剩下的(N-1)個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③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平衡問題,則其平衡條件為:FX合=0,F(xiàn)Y合=0;
    ④有固定轉動軸的物體的平衡條件
    五、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學過物理學的人都會知道牛頓第三定律,此定律主要說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的關系。在對一個物體用力的時候同時會受到另一個物體的反作用力,這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4.高三物理上冊必修一知識點
    分子動理論是在堅實的實驗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我們通過單分子油膜實驗、隧道掃描顯微鏡觀察碳原子的分布等實驗,知道物質(zhì)是由很小的分子組成的,分子大小在10-10m數(shù)量級。我們又通過擴散現(xiàn)象和布朗運動等實驗知道了分子是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分子動理論還告訴我們分子之間有相互作用力。
    (1)演示實驗:
    ①長玻璃管內(nèi),分別注入水和酒精,混合后總體積減小。
    ②U形管兩臂內(nèi)盛有一定量的水(不注滿水),將右管上端用橡皮塞堵住,左管繼續(xù)注入水,右管水面上的空氣被壓縮。
    上述實驗可以說明氣體、液體的內(nèi)部分子之間是有空隙的。鋼鐵這樣堅固的固體的分子之間也有空隙,有人用兩萬標準大氣壓的壓強壓縮鋼筒內(nèi)的油,發(fā)現(xiàn)油可以透過筒壁溢出。
    布朗運動和擴散現(xiàn)象不但說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同時也說明分子間有空隙,否則分子便不能運動了。
    (2)一方面分子間有空隙,另一方面,固體、液體內(nèi)大量分子卻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定的形狀或固定的體積,這兩方面的事實,使我們推理得出分子之間一定存在著相互吸引力。
    分子之間還存在著斥力
    固體和液體很難被壓縮,即使氣體壓縮到了一定程度后再壓縮也是很困難的;用力壓縮固體(或液體、氣體)時,物體內(nèi)會產(chǎn)生反抗壓縮的彈力。這些事實都是分子之間存在斥力的表現(xiàn)。
    運用反證法推理,如果分子之間只存在著引力,分子之間又存在著空隙,那么物體內(nèi)部分子都吸引到一起,造成所有物體都是很緊密的物質(zhì)。但事實并不是這樣的,說明必然還有斥力存在著。
    5.高三物理上冊必修一知識點
    1、角動量守恒定律表達式
    角動量守恒定律公式是J=mr^2,角動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學的普遍定律之一,反映質(zhì)點和質(zhì)點系圍繞一點或一軸運動的普遍規(guī)律;反映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諸外力對某定點(或定軸)的合力矩始終等于零的質(zhì)點和質(zhì)點系圍繞該點(或軸)運動的普遍規(guī)律。
    角動量守恒定律是對于質(zhì)點,角動量定理可表述為質(zhì)點對固定點的角動量對時間的微商,等于作用于該質(zhì)點上的力對該點的力矩。
    2、角動量守恒定律定理
    角動量守恒定律也稱動量矩定理。表述角動量與力矩之間關系的定理。對于質(zhì)點,角動量定理可表述為:質(zhì)點對固定點的角動量對時間的微商,等于作用于該質(zhì)點上的力對該點的力矩。對于質(zhì)點系,由于其內(nèi)各質(zhì)點間相互作用的內(nèi)力服從牛頓第三定律,因而質(zhì)點系的內(nèi)力對任一點的主矩為零。利用內(nèi)力的這一特性,即可導出質(zhì)點系的角動量定理:質(zhì)點系對任一固定點O的角動量對時間的微商等于作用于該質(zhì)點系的諸外力對O點的力矩的矢量和。由此可見,描述質(zhì)點系整體轉動特性的角動量只與作用于質(zhì)點系的外力有關,內(nèi)力不能改變質(zhì)點系的整體轉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