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最重要的活動,當然是掃墓了。清明節(jié)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獻上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借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以下是整理的清明節(jié)小學見聞作文,歡迎閱讀!
1.清明節(jié)小學見聞作文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無邊的絲雨像簾子一樣掛在屋檐上,路上的行人很少,都在形色匆匆的趕路中。
這天是清明節(jié),你可以看見,在一個寧靜的小鎮(zhèn)上,一條十字路口的右邊有一座兩層樓的小房子,從屋頂上的煙囪里冒出淡淡的青煙,其中還夾雜著一種特殊的野菜的香味。我喜歡這種香氣,那是清明團子的味道。清明我們都會去爸爸的老家——仙居,那是一個青山秀水的地方,仙居的意思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可想而知這里的風景多么好。我們在姨婆家,看著大人們把肉餡、春筍做成餡,包進一層綠色的面團里,這是大家在包清明團子呢,吃清明團子是清明節(jié)的一大習俗?!斑@綠色的面團是用什么做的?”我問到?!笆怯门疵追?、粳米粉和加上艾蒿葉一起揉成的”奶奶邊說邊把包好的清明團放在闊大的綠色葉片上,放進蒸籠。過了不久,就聽見大人們喊道:“清明團好啦!”我在廚房里跑來跑去,兩個大盤子里裝著滿滿的清明團子,有菜餡的還有豆沙餡的。坐在桌前,我咬了一大口清明團,外面的皮糯糯的,里面的餡很香,可好吃了!
清明節(jié)還有一個風俗是掃墓,紀念自己過世的親人,不過,在我看來,這并不是一個悲傷的節(jié)日,是跟另外一個世界的親人相聚的溫馨日子。我們打著雨傘,沿著滑溜溜、長著青苔的石階一步步爬上山,路兩邊是齊整的柏樹,高大挺拔,在細雨中越發(fā)的郁郁蔥蔥。不遠處有一座墳?zāi)?,那是我已?jīng)離開的爺爺?shù)膲災(zāi)梗苓叴S多綠草、藤蔓。掃墓,第一是要把墳?zāi)惯吷想s草清理干凈,讓去世親人的“家”變的整潔干凈。爸爸拿出帶來的鋤頭,開始清理雜草藤蔓。第二是要放上祭品,比如鮮花,食品。奶奶擺上花籃,從袋子里面開始拿吃的,有酒、紅燒肉、小螺螄,都是爺爺生前愛吃的。第三是要點香和蠟燭祭拜,我跟媽媽點好幾根香和蠟燭,然后大家輪流在墳前祭拜,希望爺爺在九泉之下安好。清明節(jié),可以讓去世的親人見到他們掛念的家人,也許這是他們最喜歡的節(jié)日吧!雨還是下著,風在耳邊輕唱,小樹在風雨中搖曳,仿佛我聽到了爺爺慈祥的叮嚀聲。
這就是清明節(jié),它也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它代表著中國特色的傳統(tǒng)文化。
2.清明節(jié)小學見聞作文
又是一個放假的星期六,也正好是一個清明節(jié)的前幾天,為了讓我們也能祭拜祖先,所以全家便提前了幾天來掃墓。但這次掃墓并不像以前那么單純,這次掃墓也許會帶給我們許多快樂的事情。
一路上,我們再次聞到了農(nóng)村獨有的風味“空氣清新”。在繁華的城市里什么都好,唯獨空氣受著工業(yè)的影響而變得到處是一層煙霧,讓這天空慢慢地變成了灰色,那清新的味道從此在城市里消失了?;氐搅诉@里,感到在我們頭上的天空是那么的藍,白云是那么的白,我真想永遠的生活在這片天空下,享受在城市聞不到的味道。看完天空,再看看在我身旁的山,真是不能聯(lián)想。山上,一棵棵野松挺拔的生在懸崖陡壁的土里;一簌簌映山紅向我們吐出它的新枝,在春天的陪同下,花蕾漸漸的長出來,仿佛在向我們報到春的來臨;梨樹的枝頭上長滿了白梨花,在春風的呼喚下把它小小的花瓣灑入人間,在路上鋪上了一條白色大道,好像正歡迎著我們在它這里通行。春天的氣息注入到我的腦海間,讓我心曠神怡。
觀賞完美好春光后,我們開始自己的安排—做竹筒飯。心靈手巧的姑父早就把應(yīng)該帶的工具給帶來了?!皣}噠噠”傳來了姑父砍竹子的聲音,隨后又開始鋸,經(jīng)過了一番周折后,終于可以把竹筒飯放在火上烤了,我們耐心的等待了好一會兒,竹筒飯終于烤好了,肚子已經(jīng)哇哇叫的我們,迫不及待地吃了,因為大家都沒有經(jīng)驗,所以,有的竹筒飯還是半生半熟的。這可害死我了,不能過癮的嘗到竹筒飯的香味,但這總給我們吸取了一點教訓,讓我們下一次做竹筒飯更好了。
吃完飯,我們上山了,我們帶著沉重的心情,爬上很高的山,來到墳?zāi)骨埃蚶献孀诩腊?,求著老祖宗的保佑,讓世界太平,讓公平來結(jié)果這場無必要的戰(zhàn)爭。也讓我們這些小荷才入尖尖角的孩子能取得好成績,不辜負你們這些長輩對我們的期望;也讓全家健健康康,開開心心……按著次序辦完后,我們向著太公太婆說著再見,便又下山了。
一天的路程在這里結(jié)束了,我們也又得回去吃晚飯了?!鞍?!”時間過得真快呀!一眨眼,一天又這么結(jié)束了。
3.清明節(jié)小學見聞作文
清明,是中華民族祭奠祖先、追思故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具全的風俗上,各地也有著很大的差異。前幾天,我隨著爸爸媽媽回故鄉(xiāng)浙江東陽掃墓,深刻地領(lǐng)略了故鄉(xiāng)清明的習俗。
那天,天空陰霾密布,冷雨不停地敲打著車窗玻璃,車外的景物像人的心情一般沉悶、凝重。
12點左右,我們來到了東陽湖溪的田老家。大奶奶、大伯、大媽,還有嚴浩哥哥一家早已等候在那里。在我印象中,只有過年,大家才會團聚得這么齊整。爸爸說,這是因為國家調(diào)整了法定假期,使得清明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重新受到重視的緣故。
清明節(jié)的聚宴,蘊涵著很多故鄉(xiāng)的風俗特點。祭品除了魚肉外,必須有清明果、青菜豆豆腐湯,看起來一清二白,很清淡。
祭祀祖先的儀式格外隆重,在下午三點多以后開始。爸爸告訴我,春節(jié)上墳都是在大年初一的早上,而清明節(jié)的祭祀則選在下午進行。
在祖先的墓前,大奶奶非常認真地擺好八只碗、八雙筷子、八只酒杯。碗里放著魚、肉、豆腐等各種祭品。在酒杯里斟上三分之一的黃酒后,大奶奶手提燈籠,向四面八方遙拜,口中誦念:請八方祖先齊聚共飲,祝先人們?nèi)缫饪鞓罚蝗缓笥终迳先种槐?,祈福先人能保佑后人健康、幸福;最后將杯子倒?jié)M,祈福先人保佑社會安康、國家昌盛。每一巡酒,大家都虔誠地向祖先作拜。接著,大奶奶她們在墓前燒起了紙錢,爸爸他們烯放起爆竹。看著那一團團裊裊上升的輕煙,看著那紙灰消失在茫茫天空中,我仿佛感覺到自己的心靈正與先人溝通。
在儀式結(jié)束收拾碗筷的時候,大奶奶把好幾杯酒潑著煙灰中,又把一些祭品扔到墓的四周。爸爸說:這是給路過的其他先人的。當然,就現(xiàn)實而言,酒潑紙灰是為了避免火燭引發(fā)山火。
如今的清明習俗處處顯現(xiàn)出現(xiàn)代文明。煙花代替了爆竹,鮮花代替了眾多祭品,人們懷念祖先的形式也越來越文明,不用再沿襲披麻戴孝、下跪等陳現(xiàn)規(guī)陋習。大人們在追思祖先的同時,也談?wù)撝髯缘纳詈蜕詈蛯γ篮妹魈斓南蛲?BR> 4.清明節(jié)小學見聞作文
清明節(jié)到了,人們帶著悲傷的心情來到了墓地。老天爺好像看穿了人們的心,也要哭起來了。那柳條也低垂著頭……啊!清明節(jié)真使人傷心!
我們?nèi)夷弥夼?、紙錢……帶著悲傷的心情來到公墓,一進門,就看見人山人海,聽見了炮聲濃濃,找到了地方,我們就開始掃墓。
爸爸點燃了蠟燭,正正地放在碑的前方,過了一會兒,爸爸又拿起一塊干干凈凈的毛巾認認真真地擦起了石碑,把每一個字都擦得閃閃發(fā)光。我突然發(fā)現(xiàn)別人的石碑上都系著一根帶子,我覺得很奇怪,于是我就也買了一根寫著“音容猶在”的紅帶系在石碑上,原來這是為了寄托我們對親人的懷念。接著,媽媽燒起了紙錢,口里還念念有詞,希望死去的親人過得好,并保佑我們?nèi)倚腋?最后,我們還磕了頭,鞠了躬。
這時,我想起了杜牧寫的《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边@首詩就是描寫清明節(jié)時常常下雨,路上的行人像丟了魂一樣。他們問這里的居民哪里有酒家,牧童指了指遠方的杏花村。
在回家的路上,我心想:“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辜負那些離世親人對我的期盼!"
5.清明節(jié)小學見聞作文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庇械娜诉€在,有的人卻已走遠,也許,這是游子們最念念不忘的日子吧?當親人們還在的時候,他們卻選擇了漂泊到他鄉(xiāng),當人快逝世的時候,才后悔沒在身邊陪伴,這不正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嗎?唯獨只能在清明節(jié)到來的時候來看望,回憶已故的人。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詩也正道出了人們的心情。仿佛這雨也在悲傷著。清明節(jié)的細雨,讓去祭祀的人們感到酸酸的。這雨,是在幫人們傳遞著思念嗎?也許吧!讓人們感慨著,失去的就不會再有。
“把久釀的美酒敬獻給祖上,把剛摘的鮮花排放開來”清明本應(yīng)是如此。祭奠故人,在于一種懷念;祭奠故人,寄托一種哀思;祭奠故人,延續(xù)一種文明!
“清明掃墓報親恩“這句話說得不錯,如果沒有先人為我們努力奮斗,何來我們今日的幸福生活!如今,他們在那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中死去,而我們卻沒有很仔細地去報答他們,只能在清明這天來報答他們!
1.清明節(jié)小學見聞作文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無邊的絲雨像簾子一樣掛在屋檐上,路上的行人很少,都在形色匆匆的趕路中。
這天是清明節(jié),你可以看見,在一個寧靜的小鎮(zhèn)上,一條十字路口的右邊有一座兩層樓的小房子,從屋頂上的煙囪里冒出淡淡的青煙,其中還夾雜著一種特殊的野菜的香味。我喜歡這種香氣,那是清明團子的味道。清明我們都會去爸爸的老家——仙居,那是一個青山秀水的地方,仙居的意思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可想而知這里的風景多么好。我們在姨婆家,看著大人們把肉餡、春筍做成餡,包進一層綠色的面團里,這是大家在包清明團子呢,吃清明團子是清明節(jié)的一大習俗?!斑@綠色的面團是用什么做的?”我問到?!笆怯门疵追?、粳米粉和加上艾蒿葉一起揉成的”奶奶邊說邊把包好的清明團放在闊大的綠色葉片上,放進蒸籠。過了不久,就聽見大人們喊道:“清明團好啦!”我在廚房里跑來跑去,兩個大盤子里裝著滿滿的清明團子,有菜餡的還有豆沙餡的。坐在桌前,我咬了一大口清明團,外面的皮糯糯的,里面的餡很香,可好吃了!
清明節(jié)還有一個風俗是掃墓,紀念自己過世的親人,不過,在我看來,這并不是一個悲傷的節(jié)日,是跟另外一個世界的親人相聚的溫馨日子。我們打著雨傘,沿著滑溜溜、長著青苔的石階一步步爬上山,路兩邊是齊整的柏樹,高大挺拔,在細雨中越發(fā)的郁郁蔥蔥。不遠處有一座墳?zāi)?,那是我已?jīng)離開的爺爺?shù)膲災(zāi)梗苓叴S多綠草、藤蔓。掃墓,第一是要把墳?zāi)惯吷想s草清理干凈,讓去世親人的“家”變的整潔干凈。爸爸拿出帶來的鋤頭,開始清理雜草藤蔓。第二是要放上祭品,比如鮮花,食品。奶奶擺上花籃,從袋子里面開始拿吃的,有酒、紅燒肉、小螺螄,都是爺爺生前愛吃的。第三是要點香和蠟燭祭拜,我跟媽媽點好幾根香和蠟燭,然后大家輪流在墳前祭拜,希望爺爺在九泉之下安好。清明節(jié),可以讓去世的親人見到他們掛念的家人,也許這是他們最喜歡的節(jié)日吧!雨還是下著,風在耳邊輕唱,小樹在風雨中搖曳,仿佛我聽到了爺爺慈祥的叮嚀聲。
這就是清明節(jié),它也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它代表著中國特色的傳統(tǒng)文化。
2.清明節(jié)小學見聞作文
又是一個放假的星期六,也正好是一個清明節(jié)的前幾天,為了讓我們也能祭拜祖先,所以全家便提前了幾天來掃墓。但這次掃墓并不像以前那么單純,這次掃墓也許會帶給我們許多快樂的事情。
一路上,我們再次聞到了農(nóng)村獨有的風味“空氣清新”。在繁華的城市里什么都好,唯獨空氣受著工業(yè)的影響而變得到處是一層煙霧,讓這天空慢慢地變成了灰色,那清新的味道從此在城市里消失了?;氐搅诉@里,感到在我們頭上的天空是那么的藍,白云是那么的白,我真想永遠的生活在這片天空下,享受在城市聞不到的味道。看完天空,再看看在我身旁的山,真是不能聯(lián)想。山上,一棵棵野松挺拔的生在懸崖陡壁的土里;一簌簌映山紅向我們吐出它的新枝,在春天的陪同下,花蕾漸漸的長出來,仿佛在向我們報到春的來臨;梨樹的枝頭上長滿了白梨花,在春風的呼喚下把它小小的花瓣灑入人間,在路上鋪上了一條白色大道,好像正歡迎著我們在它這里通行。春天的氣息注入到我的腦海間,讓我心曠神怡。
觀賞完美好春光后,我們開始自己的安排—做竹筒飯。心靈手巧的姑父早就把應(yīng)該帶的工具給帶來了?!皣}噠噠”傳來了姑父砍竹子的聲音,隨后又開始鋸,經(jīng)過了一番周折后,終于可以把竹筒飯放在火上烤了,我們耐心的等待了好一會兒,竹筒飯終于烤好了,肚子已經(jīng)哇哇叫的我們,迫不及待地吃了,因為大家都沒有經(jīng)驗,所以,有的竹筒飯還是半生半熟的。這可害死我了,不能過癮的嘗到竹筒飯的香味,但這總給我們吸取了一點教訓,讓我們下一次做竹筒飯更好了。
吃完飯,我們上山了,我們帶著沉重的心情,爬上很高的山,來到墳?zāi)骨埃蚶献孀诩腊?,求著老祖宗的保佑,讓世界太平,讓公平來結(jié)果這場無必要的戰(zhàn)爭。也讓我們這些小荷才入尖尖角的孩子能取得好成績,不辜負你們這些長輩對我們的期望;也讓全家健健康康,開開心心……按著次序辦完后,我們向著太公太婆說著再見,便又下山了。
一天的路程在這里結(jié)束了,我們也又得回去吃晚飯了?!鞍?!”時間過得真快呀!一眨眼,一天又這么結(jié)束了。
3.清明節(jié)小學見聞作文
清明,是中華民族祭奠祖先、追思故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具全的風俗上,各地也有著很大的差異。前幾天,我隨著爸爸媽媽回故鄉(xiāng)浙江東陽掃墓,深刻地領(lǐng)略了故鄉(xiāng)清明的習俗。
那天,天空陰霾密布,冷雨不停地敲打著車窗玻璃,車外的景物像人的心情一般沉悶、凝重。
12點左右,我們來到了東陽湖溪的田老家。大奶奶、大伯、大媽,還有嚴浩哥哥一家早已等候在那里。在我印象中,只有過年,大家才會團聚得這么齊整。爸爸說,這是因為國家調(diào)整了法定假期,使得清明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重新受到重視的緣故。
清明節(jié)的聚宴,蘊涵著很多故鄉(xiāng)的風俗特點。祭品除了魚肉外,必須有清明果、青菜豆豆腐湯,看起來一清二白,很清淡。
祭祀祖先的儀式格外隆重,在下午三點多以后開始。爸爸告訴我,春節(jié)上墳都是在大年初一的早上,而清明節(jié)的祭祀則選在下午進行。
在祖先的墓前,大奶奶非常認真地擺好八只碗、八雙筷子、八只酒杯。碗里放著魚、肉、豆腐等各種祭品。在酒杯里斟上三分之一的黃酒后,大奶奶手提燈籠,向四面八方遙拜,口中誦念:請八方祖先齊聚共飲,祝先人們?nèi)缫饪鞓罚蝗缓笥终迳先种槐?,祈福先人能保佑后人健康、幸福;最后將杯子倒?jié)M,祈福先人保佑社會安康、國家昌盛。每一巡酒,大家都虔誠地向祖先作拜。接著,大奶奶她們在墓前燒起了紙錢,爸爸他們烯放起爆竹。看著那一團團裊裊上升的輕煙,看著那紙灰消失在茫茫天空中,我仿佛感覺到自己的心靈正與先人溝通。
在儀式結(jié)束收拾碗筷的時候,大奶奶把好幾杯酒潑著煙灰中,又把一些祭品扔到墓的四周。爸爸說:這是給路過的其他先人的。當然,就現(xiàn)實而言,酒潑紙灰是為了避免火燭引發(fā)山火。
如今的清明習俗處處顯現(xiàn)出現(xiàn)代文明。煙花代替了爆竹,鮮花代替了眾多祭品,人們懷念祖先的形式也越來越文明,不用再沿襲披麻戴孝、下跪等陳現(xiàn)規(guī)陋習。大人們在追思祖先的同時,也談?wù)撝髯缘纳詈蜕詈蛯γ篮妹魈斓南蛲?BR> 4.清明節(jié)小學見聞作文
清明節(jié)到了,人們帶著悲傷的心情來到了墓地。老天爺好像看穿了人們的心,也要哭起來了。那柳條也低垂著頭……啊!清明節(jié)真使人傷心!
我們?nèi)夷弥夼?、紙錢……帶著悲傷的心情來到公墓,一進門,就看見人山人海,聽見了炮聲濃濃,找到了地方,我們就開始掃墓。
爸爸點燃了蠟燭,正正地放在碑的前方,過了一會兒,爸爸又拿起一塊干干凈凈的毛巾認認真真地擦起了石碑,把每一個字都擦得閃閃發(fā)光。我突然發(fā)現(xiàn)別人的石碑上都系著一根帶子,我覺得很奇怪,于是我就也買了一根寫著“音容猶在”的紅帶系在石碑上,原來這是為了寄托我們對親人的懷念。接著,媽媽燒起了紙錢,口里還念念有詞,希望死去的親人過得好,并保佑我們?nèi)倚腋?最后,我們還磕了頭,鞠了躬。
這時,我想起了杜牧寫的《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边@首詩就是描寫清明節(jié)時常常下雨,路上的行人像丟了魂一樣。他們問這里的居民哪里有酒家,牧童指了指遠方的杏花村。
在回家的路上,我心想:“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辜負那些離世親人對我的期盼!"
5.清明節(jié)小學見聞作文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庇械娜诉€在,有的人卻已走遠,也許,這是游子們最念念不忘的日子吧?當親人們還在的時候,他們卻選擇了漂泊到他鄉(xiāng),當人快逝世的時候,才后悔沒在身邊陪伴,這不正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嗎?唯獨只能在清明節(jié)到來的時候來看望,回憶已故的人。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詩也正道出了人們的心情。仿佛這雨也在悲傷著。清明節(jié)的細雨,讓去祭祀的人們感到酸酸的。這雨,是在幫人們傳遞著思念嗎?也許吧!讓人們感慨著,失去的就不會再有。
“把久釀的美酒敬獻給祖上,把剛摘的鮮花排放開來”清明本應(yīng)是如此。祭奠故人,在于一種懷念;祭奠故人,寄托一種哀思;祭奠故人,延續(xù)一種文明!
“清明掃墓報親恩“這句話說得不錯,如果沒有先人為我們努力奮斗,何來我們今日的幸福生活!如今,他們在那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中死去,而我們卻沒有很仔細地去報答他們,只能在清明這天來報答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