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唐山豐南區(qū)中小學(幼兒園)返校時間已公布,為了方便大家的查閱,下面為您詳細介紹一下本次中小學(幼兒園)返校工作的具體事宜,希望大家及時關注,如有相關疑問,請關注少兒升學頻道為您實時做出的更新。
按照省、市關于校園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的部署要求,結合當前我區(qū)疫情防控形勢和教育工作實際,堅持“從嚴從緊、分期分批、一校一策”的原則,有序推進全區(qū)中小學(幼兒園)返校復學工作,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各級各類學校師生離返校安排
(一)離返校時間安排
1.寄宿制學校師生員工4月15日離校;
2.高三、初三年級住宿生4月17日返校,走讀生18日返校;
3.小學、中等職業(yè)學校、特教學校和初高中其他年級4月25日返校;
4.幼兒園(含民辦園)5月5日返校;
5.校外培訓機構暫停線下培訓。
(二)離返校注意事項
1.以下三類人員暫不離校:
(1)居住地尚未解除封控措施的暫不離校;
(2)師生員工共同居住人員中,如有被采取居家醫(yī)學觀察、健康監(jiān)測及以上管控措施且未解除的暫不離校;
(3)唐山市域外的暫不離校。
2.以下三類人員暫不返校:
(1)師生員工共同居住人員中,如有被采取居家醫(yī)學觀察、健康監(jiān)測及以上管控措施且未解除的暫不返校;
(2)師生員工發(fā)生發(fā)熱、干咳、咽痛、嗅(味)覺減退、肌肉酸痛等不適癥狀的暫不返校;
(3)走讀學生和教職員工不能落實家?!皟牲c一線”閉環(huán)管理的暫不返校。
3.離校做好三項管理。
(1)各校要制定師生員工離校方案,堅持錯時錯峰、分期分批離校,避免人員聚集。
(2)離校師生員工嚴格執(zhí)行家?!皟牲c一線”閉環(huán)管理,禁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返家后加強自我防護,居家學習調休,不接觸共同居住人以外的人員。
4.返校前做好三項工作。
(1)做好師生員工返校前健康監(jiān)測,返校人員持《個人14天健康登記表》、48小時和24小時兩次(間隔24小時以上)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校報到。
(2)提前統(tǒng)計暫不返校人群,建立臺賬,落實好包聯(lián)制度,做好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和線上教學準備工作。
(3)全區(qū)中小學、幼兒園師生返校前,仍開展線上教學。
二、復學前準備工作
(一)硬件設施準備。高標準配置隔離室、備用教室、備用宿舍等隔離設施,配齊流動水裝置、紫外線消毒燈等設備。按照師生數(shù),備足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抗原試劑盒等防疫物資,保障14天需求。
(二)通風消殺準備。各校組建通風消殺專班,劃定責任區(qū)域,建立管理臺賬,落實專人專崗,對教室、校車、食堂、廁所等重點部位、重點區(qū)域進行全方位、無死角通風消殺。特別要利用師生離校時間,對校內所有公共場所進行全面消殺,于復課當日安排專門人員,對返校學生行李物品外包裝進行消殺,防止由物傳人帶來的病毒傳播風險。
(三)分區(qū)管控準備。對半寄宿制學校的寄宿生和走讀生實行劃分區(qū)域、分塊管理。全部重新編班、分區(qū)活動、單獨通道,實現(xiàn)寄宿生和走讀生不接觸。同時,利用視頻監(jiān)控,隨時檢查抽查,確保管理到位。
(四)核酸檢測準備。各學校組織師生在返校前48小時和24小時完成兩次(間隔24小時以上)核酸檢測。
(五)應急處置準備。各學校重新制定完善返校復課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充實人員,組織演練,并由教育局統(tǒng)一印制流程操作手冊,讓所有學校都熟知掌握處置流程。確保一旦發(fā)生疫情,立即激活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體系,第一時間有效處置。
三、復學后防控措施
(一)重點舉措落實落地。
1.堅持核酸檢測。為保障學校防控安全,全體師生每周三定期完成核酸檢測,同時對學校宿舍、教室、辦公室、食堂等重點部位進行環(huán)境采樣。核酸檢測工作要進一步細化分工、壓實責任,確保應檢盡檢、不落一人,做到動態(tài)監(jiān)測龐大群體,精準兜清風險人員。另外,針對師生群體復雜,與社會、家庭接觸面大這一實際,利用每周一對師生進行10%的抗原試劑盒抽檢,做到有異常,早發(fā)現(xiàn)、早處置。
2.禁止快件入校。各學校、幼兒園全部取締郵遞投放點,嚴禁快遞物品流入校園,做好人物同防。
3.落實健康教育。學校、幼兒園要開展多種形式健康宣教,普及疫情防控知識,依法依規(guī)開展科學防控。將疫情防控知識等內容納入學校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定期對師生員工開展傳染病防控知識技能培訓,積極倡導碎片化健身活動,靜態(tài)工作學習1小時,起身活動10分鐘,培養(yǎng)健康生活方式。
4.做好師生監(jiān)測。嚴格落實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課追蹤登記制度、晨午檢制度、“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密切關注師生員工健康狀況,完善師生員工及共同居住人員健康狀況和風險接觸信息檔案,重點監(jiān)測有無發(fā)熱、干咳、咽痛、嗅(味)覺減退、肌肉酸痛等癥狀,發(fā)現(xiàn)癥狀人員或未到校人員,立即核實、分類處置,做到疫情排查、師生安全雙抓雙落實。
5.強化心理援助。精選40名心理骨干教師,組建區(qū)級心理援助團隊,開通7部心理咨詢熱線,解決師生抑郁焦慮、情緒失控等嚴重心理問題。各學校要分別組建5到10人的心理援助工作組,隨時關注并紓解師生員工恐慌憂慮、失落孤獨等一般心理問題,有效*心理認知誤區(qū),筑牢心靈守護屏障。
(二)人員管理從嚴從緊。
1.加強個人防護。各學校、幼兒園要組織師生員工按規(guī)定及時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在校期間自覺按規(guī)定進行健康監(jiān)測,參加體育鍛煉,做好個人衛(wèi)生。做到“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聚集”,活動期間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離。對走讀師生實行“兩點一線”管理,做到上下學路徑閉環(huán)。
2.卡死師生外出。要求所有師生非必要一律不準離唐,必要外出時,要經學校、教育局審批,離唐時和返豐前必須提前2天向社區(qū)、學校雙報備。學校要建立師生離唐管理臺賬,實施一對一包聯(lián),返唐后立即按照新管控措施進行管控。
3.家校綁定管理。對于師生共同居住人員外出的管控,實行綁定式管理,建立學校、村居、個人三位一體聯(lián)防機制。及時掌握師生共同居住人員行動軌跡,確保走時清楚、都有包聯(lián),回來提前清楚、都有管控。要求教師共同居住人員返唐前,必須到學校封閉居住教學,不能與共同居住人員接觸;要求學生從共同居住人員返回之日起,暫停返校,居家網課,足不出戶。確保師生共同居住人員排除風險后,才能解除管控。
4.嚴控校外聚集。嚴禁師生在校外聚集,確屬必須參加直系親屬婚事、喪事的,要提前報備,并向所在學校申請抗原試劑盒。實行一對一包聯(lián),事后經抗原試劑盒篩查無異常后方可返校。
5.強化活動管控。學校、幼兒園要實施小單位群體管理,以校區(qū)、樓棟、年級、班級等為單位進行學習、生活、體育等活動。各單位間做到學習、生活空間相對固定,接觸人員清楚。嚴格控制校園各類聚集性活動,非必要不舉辦,確需舉辦的,要按照“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控制活動人數(shù)并盡量安排在室外開展。
(三)關鍵部位盯死盯牢。
1.嚴格校園門禁。落實“六個一律”,做到專人負責、區(qū)域劃分合理、人員排查記錄齊全、登統(tǒng)準確清晰。在校園入口處張貼健康碼、場所碼圖識,師生員工入校時嚴格進行身份核驗和體溫檢測,外來人員還需查看健康碼、行程卡,嚴格填寫身份信息,健康碼、行程卡無異常,體溫正常、佩戴口罩,經核驗確須入校的方可進入,嚴防風險輸入。進入學校的物品必須經過嚴格消毒后才可轉運入校。
2.抓牢食堂安全。各學校、幼兒園要嚴把食材采購、門前消毒、交接轉運、食品加工、餐余處置等各環(huán)節(jié)的管控,尤其要加強對冷鏈食品的管理,不采購沒有許可證、營業(yè)執(zhí)照和產品證明等材料的冷鏈食品,確保食品安全。要適當延長食堂供餐時間,采取分餐制、錯峰用餐、分散就餐、定人定時定位等方式降低就餐人員密度。在醒目位置張貼海報、標語等防控提示,購餐排隊時與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離,不扎堆、不交談。餐桌設置符合高度規(guī)定的隔離擋板。
3.強化宿舍管控。寄宿制學校學生宿舍嚴禁外來人員入內。宿舍樓口要安排檢查點,人員出入要測量體溫,并建立臺賬,宿管人員要負責宿舍的衛(wèi)生管理和檢查,引導學生在宿舍區(qū)不聚集、不串門。
4.規(guī)范醫(yī)務室管理。學校、幼兒園醫(yī)務室要有醫(yī)療機構執(zhí)業(yè)資格證書,要有專職衛(wèi)生專業(yè)技術人員。在校期間本校師生員工到醫(yī)務室就診前,要利用抗原試劑盒對其進行抗原檢測。對有發(fā)熱等癥狀的病人,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將其轉送至定點醫(yī)院發(fā)熱門診規(guī)范診治。
四、保障措施
(一)壓實責任,做好應急處置準備。各學校、幼兒園要層層壓實疫情防控屬地責任、職能責任、學校管理責任、法人校長(園長)第一責任人責任,設置專班專項常態(tài)化負責疫情防控工作,確保責任到崗、任務到人。堅持疫情防控“五有”要求,建立健全“兩案九制”和應急處置流程,配備專人負責疫情防控工作,嚴防校園發(fā)生聚集性感染。對因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造成嚴重后果的,嚴肅追責問責。有針對性地加強防疫科普、政策宣傳,營造疫情防控氛圍,教育引導師生員工嚴格遵守、服從并落實屬地政府組織開展的各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
(二)科學施策,構建分類管理模式。按照《河北省中小學半寄宿制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理辦法》要求,各學校要堅持“一校一策”的原則,科學設置全寄宿制模式、全走讀模式和半寄宿制模式。全寄宿制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教職員工嚴格執(zhí)行家?!皟牲c一線”閉環(huán)管理,全寄宿學生“回家周”返校前需持48小時和24小時兩次(間隔24小時以上)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方可入校,返校后要立即組織全員核酸檢測;全走讀制學校要細化“兩點一線”管理措施,嚴格壓實“四方責任”,每名走讀生簽訂書,離校后不得擅自出入校外其他公共場所,盡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家校要相互反饋學生到校、到家信息,對走讀學生上下學時間和路線形成有效管理;半寄宿制學校結合學校實際,實行寄宿生和走讀生分區(qū)管理,教學、活動、生活區(qū)域相對獨立。住宿生參照全寄宿制學校管理,走讀生“兩點一線”閉環(huán)管理,保證出入通道和人員流線不交叉。
(三)兜牢網底,強化人、物、環(huán)境同防。校園內每周要進行1至2次衛(wèi)生大掃除,加強教室、宿舍、食堂、體育館、會議室、衛(wèi)生間、實驗室等重點場所的衛(wèi)生清潔,每天消毒至少2次。實行物品消毒制度,學生經常觸摸的物品和器械,如計算機鍵盤、課桌、餐桌、儀器等要定期消毒。公共場所要加強通風換氣,每次通風時間不少于30分鐘,每日不少于3次。除特殊天氣情況外,教室、辦公室應保持全天開窗通風。
按照省、市關于校園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的部署要求,結合當前我區(qū)疫情防控形勢和教育工作實際,堅持“從嚴從緊、分期分批、一校一策”的原則,有序推進全區(qū)中小學(幼兒園)返校復學工作,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各級各類學校師生離返校安排
(一)離返校時間安排
1.寄宿制學校師生員工4月15日離校;
2.高三、初三年級住宿生4月17日返校,走讀生18日返校;
3.小學、中等職業(yè)學校、特教學校和初高中其他年級4月25日返校;
4.幼兒園(含民辦園)5月5日返校;
5.校外培訓機構暫停線下培訓。
(二)離返校注意事項
1.以下三類人員暫不離校:
(1)居住地尚未解除封控措施的暫不離校;
(2)師生員工共同居住人員中,如有被采取居家醫(yī)學觀察、健康監(jiān)測及以上管控措施且未解除的暫不離校;
(3)唐山市域外的暫不離校。
2.以下三類人員暫不返校:
(1)師生員工共同居住人員中,如有被采取居家醫(yī)學觀察、健康監(jiān)測及以上管控措施且未解除的暫不返校;
(2)師生員工發(fā)生發(fā)熱、干咳、咽痛、嗅(味)覺減退、肌肉酸痛等不適癥狀的暫不返校;
(3)走讀學生和教職員工不能落實家?!皟牲c一線”閉環(huán)管理的暫不返校。
3.離校做好三項管理。
(1)各校要制定師生員工離校方案,堅持錯時錯峰、分期分批離校,避免人員聚集。
(2)離校師生員工嚴格執(zhí)行家?!皟牲c一線”閉環(huán)管理,禁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返家后加強自我防護,居家學習調休,不接觸共同居住人以外的人員。
4.返校前做好三項工作。
(1)做好師生員工返校前健康監(jiān)測,返校人員持《個人14天健康登記表》、48小時和24小時兩次(間隔24小時以上)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校報到。
(2)提前統(tǒng)計暫不返校人群,建立臺賬,落實好包聯(lián)制度,做好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和線上教學準備工作。
(3)全區(qū)中小學、幼兒園師生返校前,仍開展線上教學。
二、復學前準備工作
(一)硬件設施準備。高標準配置隔離室、備用教室、備用宿舍等隔離設施,配齊流動水裝置、紫外線消毒燈等設備。按照師生數(shù),備足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抗原試劑盒等防疫物資,保障14天需求。
(二)通風消殺準備。各校組建通風消殺專班,劃定責任區(qū)域,建立管理臺賬,落實專人專崗,對教室、校車、食堂、廁所等重點部位、重點區(qū)域進行全方位、無死角通風消殺。特別要利用師生離校時間,對校內所有公共場所進行全面消殺,于復課當日安排專門人員,對返校學生行李物品外包裝進行消殺,防止由物傳人帶來的病毒傳播風險。
(三)分區(qū)管控準備。對半寄宿制學校的寄宿生和走讀生實行劃分區(qū)域、分塊管理。全部重新編班、分區(qū)活動、單獨通道,實現(xiàn)寄宿生和走讀生不接觸。同時,利用視頻監(jiān)控,隨時檢查抽查,確保管理到位。
(四)核酸檢測準備。各學校組織師生在返校前48小時和24小時完成兩次(間隔24小時以上)核酸檢測。
(五)應急處置準備。各學校重新制定完善返校復課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充實人員,組織演練,并由教育局統(tǒng)一印制流程操作手冊,讓所有學校都熟知掌握處置流程。確保一旦發(fā)生疫情,立即激活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體系,第一時間有效處置。
三、復學后防控措施
(一)重點舉措落實落地。
1.堅持核酸檢測。為保障學校防控安全,全體師生每周三定期完成核酸檢測,同時對學校宿舍、教室、辦公室、食堂等重點部位進行環(huán)境采樣。核酸檢測工作要進一步細化分工、壓實責任,確保應檢盡檢、不落一人,做到動態(tài)監(jiān)測龐大群體,精準兜清風險人員。另外,針對師生群體復雜,與社會、家庭接觸面大這一實際,利用每周一對師生進行10%的抗原試劑盒抽檢,做到有異常,早發(fā)現(xiàn)、早處置。
2.禁止快件入校。各學校、幼兒園全部取締郵遞投放點,嚴禁快遞物品流入校園,做好人物同防。
3.落實健康教育。學校、幼兒園要開展多種形式健康宣教,普及疫情防控知識,依法依規(guī)開展科學防控。將疫情防控知識等內容納入學校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定期對師生員工開展傳染病防控知識技能培訓,積極倡導碎片化健身活動,靜態(tài)工作學習1小時,起身活動10分鐘,培養(yǎng)健康生活方式。
4.做好師生監(jiān)測。嚴格落實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課追蹤登記制度、晨午檢制度、“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密切關注師生員工健康狀況,完善師生員工及共同居住人員健康狀況和風險接觸信息檔案,重點監(jiān)測有無發(fā)熱、干咳、咽痛、嗅(味)覺減退、肌肉酸痛等癥狀,發(fā)現(xiàn)癥狀人員或未到校人員,立即核實、分類處置,做到疫情排查、師生安全雙抓雙落實。
5.強化心理援助。精選40名心理骨干教師,組建區(qū)級心理援助團隊,開通7部心理咨詢熱線,解決師生抑郁焦慮、情緒失控等嚴重心理問題。各學校要分別組建5到10人的心理援助工作組,隨時關注并紓解師生員工恐慌憂慮、失落孤獨等一般心理問題,有效*心理認知誤區(qū),筑牢心靈守護屏障。
(二)人員管理從嚴從緊。
1.加強個人防護。各學校、幼兒園要組織師生員工按規(guī)定及時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在校期間自覺按規(guī)定進行健康監(jiān)測,參加體育鍛煉,做好個人衛(wèi)生。做到“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聚集”,活動期間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離。對走讀師生實行“兩點一線”管理,做到上下學路徑閉環(huán)。
2.卡死師生外出。要求所有師生非必要一律不準離唐,必要外出時,要經學校、教育局審批,離唐時和返豐前必須提前2天向社區(qū)、學校雙報備。學校要建立師生離唐管理臺賬,實施一對一包聯(lián),返唐后立即按照新管控措施進行管控。
3.家校綁定管理。對于師生共同居住人員外出的管控,實行綁定式管理,建立學校、村居、個人三位一體聯(lián)防機制。及時掌握師生共同居住人員行動軌跡,確保走時清楚、都有包聯(lián),回來提前清楚、都有管控。要求教師共同居住人員返唐前,必須到學校封閉居住教學,不能與共同居住人員接觸;要求學生從共同居住人員返回之日起,暫停返校,居家網課,足不出戶。確保師生共同居住人員排除風險后,才能解除管控。
4.嚴控校外聚集。嚴禁師生在校外聚集,確屬必須參加直系親屬婚事、喪事的,要提前報備,并向所在學校申請抗原試劑盒。實行一對一包聯(lián),事后經抗原試劑盒篩查無異常后方可返校。
5.強化活動管控。學校、幼兒園要實施小單位群體管理,以校區(qū)、樓棟、年級、班級等為單位進行學習、生活、體育等活動。各單位間做到學習、生活空間相對固定,接觸人員清楚。嚴格控制校園各類聚集性活動,非必要不舉辦,確需舉辦的,要按照“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控制活動人數(shù)并盡量安排在室外開展。
(三)關鍵部位盯死盯牢。
1.嚴格校園門禁。落實“六個一律”,做到專人負責、區(qū)域劃分合理、人員排查記錄齊全、登統(tǒng)準確清晰。在校園入口處張貼健康碼、場所碼圖識,師生員工入校時嚴格進行身份核驗和體溫檢測,外來人員還需查看健康碼、行程卡,嚴格填寫身份信息,健康碼、行程卡無異常,體溫正常、佩戴口罩,經核驗確須入校的方可進入,嚴防風險輸入。進入學校的物品必須經過嚴格消毒后才可轉運入校。
2.抓牢食堂安全。各學校、幼兒園要嚴把食材采購、門前消毒、交接轉運、食品加工、餐余處置等各環(huán)節(jié)的管控,尤其要加強對冷鏈食品的管理,不采購沒有許可證、營業(yè)執(zhí)照和產品證明等材料的冷鏈食品,確保食品安全。要適當延長食堂供餐時間,采取分餐制、錯峰用餐、分散就餐、定人定時定位等方式降低就餐人員密度。在醒目位置張貼海報、標語等防控提示,購餐排隊時與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離,不扎堆、不交談。餐桌設置符合高度規(guī)定的隔離擋板。
3.強化宿舍管控。寄宿制學校學生宿舍嚴禁外來人員入內。宿舍樓口要安排檢查點,人員出入要測量體溫,并建立臺賬,宿管人員要負責宿舍的衛(wèi)生管理和檢查,引導學生在宿舍區(qū)不聚集、不串門。
4.規(guī)范醫(yī)務室管理。學校、幼兒園醫(yī)務室要有醫(yī)療機構執(zhí)業(yè)資格證書,要有專職衛(wèi)生專業(yè)技術人員。在校期間本校師生員工到醫(yī)務室就診前,要利用抗原試劑盒對其進行抗原檢測。對有發(fā)熱等癥狀的病人,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將其轉送至定點醫(yī)院發(fā)熱門診規(guī)范診治。
四、保障措施
(一)壓實責任,做好應急處置準備。各學校、幼兒園要層層壓實疫情防控屬地責任、職能責任、學校管理責任、法人校長(園長)第一責任人責任,設置專班專項常態(tài)化負責疫情防控工作,確保責任到崗、任務到人。堅持疫情防控“五有”要求,建立健全“兩案九制”和應急處置流程,配備專人負責疫情防控工作,嚴防校園發(fā)生聚集性感染。對因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造成嚴重后果的,嚴肅追責問責。有針對性地加強防疫科普、政策宣傳,營造疫情防控氛圍,教育引導師生員工嚴格遵守、服從并落實屬地政府組織開展的各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
(二)科學施策,構建分類管理模式。按照《河北省中小學半寄宿制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理辦法》要求,各學校要堅持“一校一策”的原則,科學設置全寄宿制模式、全走讀模式和半寄宿制模式。全寄宿制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教職員工嚴格執(zhí)行家?!皟牲c一線”閉環(huán)管理,全寄宿學生“回家周”返校前需持48小時和24小時兩次(間隔24小時以上)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方可入校,返校后要立即組織全員核酸檢測;全走讀制學校要細化“兩點一線”管理措施,嚴格壓實“四方責任”,每名走讀生簽訂書,離校后不得擅自出入校外其他公共場所,盡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家校要相互反饋學生到校、到家信息,對走讀學生上下學時間和路線形成有效管理;半寄宿制學校結合學校實際,實行寄宿生和走讀生分區(qū)管理,教學、活動、生活區(qū)域相對獨立。住宿生參照全寄宿制學校管理,走讀生“兩點一線”閉環(huán)管理,保證出入通道和人員流線不交叉。
(三)兜牢網底,強化人、物、環(huán)境同防。校園內每周要進行1至2次衛(wèi)生大掃除,加強教室、宿舍、食堂、體育館、會議室、衛(wèi)生間、實驗室等重點場所的衛(wèi)生清潔,每天消毒至少2次。實行物品消毒制度,學生經常觸摸的物品和器械,如計算機鍵盤、課桌、餐桌、儀器等要定期消毒。公共場所要加強通風換氣,每次通風時間不少于30分鐘,每日不少于3次。除特殊天氣情況外,教室、辦公室應保持全天開窗通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