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級語文必修五知識點整理

字號:

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準備,以自信、寬容的心態(tài),盡快融入集體,適應新同學、適應新校園環(huán)境、適應與初中迥異的紀律制度。記?。菏悄阒鲃拥剡m應環(huán)境,而不是環(huán)境適應你。因為你走向社會參加工作也得適應社會。以下內容是為你整理的《高一年級語文必修五知識點整理》,希望你不負時光,努力向前,加油!
    1.高一年級語文必修五知識點整理
    1、大敗李信,入兩壁,殺七都尉。誤:城墻,正:軍營。
    譯文:大敗李信的軍隊,攻下兩座軍營,殺死七名都尉。
    2、有功故出反囚,罪當誅,請按之。誤:按照,正:審理。
    譯文:徐有功特意開脫謀反的人,論罪應當處死,請審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東南道尚書令,封吳王。誤:拜見,正:授予官職。
    譯文:高祖派來使者授予(杜伏威)東南道尚書令的官,封他為吳王。
    4、府省為奏,敕報許之。誤:報告,正:回復。
    譯文:有關部門為此上奏,(后主)下詔回復同意了這件事。
    5、齊孝公伐我北鄙。誤:輕視,正:邊境。
    譯文:齊孝公進攻我國北部邊境。
    6、官人疑策愛也,秘之。誤:喜歡,正:吝嗇。
    譯文:過路的官人懷疑陳策舍不得騾子,便把它藏了起來。
    7、堯民之病水者,上而為巢,是為避害之巢。誤:生病,正:擔心,憂慮。
    譯文:堯的百姓擔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這就是避免災害的巢。
    8、煥初除市令,過謝鄉(xiāng)人吏部侍郎石琚。誤:免除,正:(被)授職。
    譯文:劉煥剛被授職市令,拜訪同鄉(xiāng)吏部侍郎石琚。
    9、師進,次于陘。誤:依次,正:臨時駐扎。
    譯文:諸侯的軍隊前進,駐扎在陘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誤:完畢,正:通“猝”,突然。
    譯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災難突然降臨也不會驚恐。
    11、王趣見,未至,使者四三往。誤:高興,正:通“促”,趕快。
    譯文:楚王趕快接見(尊盧沙),(尊盧沙)沒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請)。
    12、存諸故人,請謝賓客。誤:安置,正:問候。
    譯文:問候那些老朋友,邀請拜謝賓朋。
    13、若復失養(yǎng),吾不貸汝矣。誤:借給,正:寬恕。
    譯文:如果再不贍養(yǎng)母親,我就不寬恕你了。
    14、楚莊王謀事而當,群臣莫能逮。誤:捉拿,正:及,達到。
    譯文:楚莊王謀劃事情很得當,群臣沒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勝也,必德我假道之惠。誤:恩德,正:感激。
    譯文:假如劉裕取勝,一定會感激我們借道給他的好處。
    16、陛下登殺之,非臣所及。誤:上去,正:當即。
    譯文:陛下(如果)當即殺掉他,(就)不是我的職權管得了的。
    17、凡再典貢部,多柬拔寒俊。誤:典籍,正:主管。
    譯文:賈黃中先后兩次主管貢部,多次選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
    18、衡攬筆而作,文不加點。誤:標點,正:刪改。
    譯文:彌衡揮筆就寫,一氣呵成,一個字沒有刪改。
    19、諸公多其行,連辟之,遂皆不應。誤:許多,正:稱贊。
    譯文:許多人都稱贊他的品行,接連幾次征召他,他都沒有答應。
    20、太祖知其心,許而不奪。誤:奪取,正:強行改變。
    譯文:太祖了解他的志向,允許他而沒有加以強行改變。
    2.高一年級語文必修五知識點整理
    (一)判斷句
    1、是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
    2、以亂易整,不武。(用散亂來代替整齊,這是不符合武德的。)
    3、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來復命的,那是沒有用的小子!)
    4、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楚國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
    5、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如今人家有大功反卻要攻打人家,是不合道義的。)
    6、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他)是沛公的護衛(wèi)樊噲。)
    7、此亡秦之續(xù)耳。(這是走秦朝滅亡的老路啊。)
    8、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如今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們是魚肉。)
    9、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之所以派遣將士把守函谷關,是為的防備其他盜賊竄入和意外的變故。)
    (二)倒裝句
    1、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句)(那晉國,哪有滿足的時候呢?)
    2、其無禮于晉。(介詞結構后置句)(因為鄭伯(曾經(jīng))對待晉侯沒有禮貌)
    3、亡鄭而有益于君。(介詞結構后置句)(倘使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
    4、王拜送于庭。(狀語后置)(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禮送出來)
    5、及賓客知其事者。(“者”,定語后置的標志)(太子和他的賓客中知道這件事的人。)
    6、具以沛公言報項王。(介詞結構后置)(把沛公的話一一報告了項王。)
    7、得復見將軍于此。(介詞結構后置)(能夠在這里又見到您。)
    8、籍何以至此?(疑問代詞作賓詞前置)(我怎么會這樣!)
    9、大王來何操?(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大王來的時候帶什么?)
    10、沛公安在?(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沛公在哪里?)
    (三)省略句
    1、晉軍函陵。(晉國XX駐扎(在)函陵。)
    2、敢以煩執(zhí)事?(我怎么敢用(這件事)來煩勞您。)
    3、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如果放棄進攻鄭國而把它作為(您)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4、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現(xiàn)在的樊將軍,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萬戶人口的封地作賞格來購取他的頭顱。)
    5、人不敢與忤視。(人們不敢同他正眼相看。)
    6、荊軻有所待,欲與俱。(荊軻等待著一個人,想同他一起去。)
    7、嘉為先言于秦王曰。(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進言。)
    8、為擊破沛公軍。(為我打敗沛公的部隊!)
    9、加彘肩上。(把豬肘放在(盾的)上面。)
    (四)被動句
    1、父母宗族,皆為戮沒。(父親、母親和同族的人都被殺死或沒收入官為奴。)
    2、而燕見陵之恥除矣。(而且燕國被欺侮的恥辱也除去了。)
    3、若屬皆且為所虜。(我們這些人都要被他俘虜了!)
    3.高一年級語文必修五知識點整理
    師
    1、古之學者必有師。(老師)
    2、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從師求學)
    3、吾從而師之。(以……為師)
    4、吾師道也。(學習)
    傳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傳授)
    2、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流傳)
    窮
    1、窮回溪。(走到盡頭)
    2、窮山之高而止。(走到盡頭)
    3、而不知其所窮。(盡頭)
    絕
    1、而絕江河。(橫渡)
    2、不絕如縷。(斷)
    夢
    1、臥而夢。(做夢)
    2、夢亦同趣。(名詞)
    4.高一年級語文必修五知識點整理
    《逍遙游》
    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
    1.怒:奮發(fā)。
    2.摶:環(huán)旋著往上飛。扶搖:旋風。
    3.夭閼(è):阻塞。
    4.奚以……為:表反問,哪里用得著……呢?
    5.晦:陰歷每月最后一日。朔:陰歷每月的第一日。
    6.絕:超越。
    二、通假字
    1.北冥有魚(通“溟”,大海)
    2.三餐而反(通“返”,返回)
    3.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4.此小大之辯也(通“辨”,區(qū)別)
    5.而(nài)征一國者(通“耐”,能力)
    6.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返”)
    7.而御六氣之辯(通“變”,變化)
    8.而后乃今培風(通“憑”,憑借,依靠)
    9.其正色邪(通“耶”,語氣詞)
    10.湯之問棘也是已(通“矣”,語氣詞)
    11.辯乎榮辱之境(通“辨”,辨明)
    12.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用于整數(shù)和余數(shù)之間)
    三、古今異義
    1.雖然:古義:雖然這樣。今義:表轉折的連詞。
    2.果然:古義:很飽的樣子。今義:副詞,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
    3.眾人:古義:一般人。今義:多數(shù)人。
    4.野馬:古義:流動的霧氣。今義:野生之馬
    5.羊角:古義:旋風。今義:羊的角
    6.天池:古義:天然形成的大水池。今義:湖泊的名稱(在吉林長白山)
    7.海運:古義:海波動蕩;今義:海洋運輸
    8.小年:古義:短的壽命;今義:指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民間節(jié)日
    9.是:古義:這;今義:作判斷詞
    10.控:古義:投,落下;今義:控制
    11.蟲:古義:泛指動物;今義:蟲子
    12.槍:古義:觸碰;今義:發(fā)射槍彈的武器
    四、詞類活用
    (一)名詞作狀語
    水擊三千里(水,在水面上)
    (二)名詞作動詞
    1.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名作動,南行)
    2.不過數(shù)仞而下(下,落下,降落)
    (三)形容詞作名詞
    《齊諧》者,志怪者也(形作名,怪異之事物)
    (四)形容詞作動詞
    怒而飛(怒,奮發(fā),這里指鼓起翅膀)
    (五)使動用法
    1.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合:使……滿意;征:使……信任)
    2.彼于致福者(致,使……到來)
    五、一詞多義
    1.之:
    ①鵬之徙于南冥也(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②之二蟲又何知!(代詞,這)
    ③窮發(fā)之北(助詞,的)
    2.息: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詞,氣息,這里指風)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詞,氣息)
    3.其:
    ①則其負大翼也無力(代詞,代鵬)
    ②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連詞,表選擇)
    ③其自視也,亦若此矣(代詞,他們)
    4.以: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詞,憑借)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詞,用)
    ③以八千歲為春(介詞,把)
    ④奚以知其然也(介詞,憑)
    ⑤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介詞,因為)
    5.高一年級語文必修五知識點整理
    《歸去來兮辭》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橫”,橫木)
    (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為什么)
    (3)景翳翳以將入(景,通“影”,日光)
    二、古今異義
    1.親戚
    古義:內親外戚;今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系或血統(tǒng)關系庭或它的成員
    2.情話
    古義:知心話;今義:男女間談情說愛的話
    3.有事
    古義:農事;今義:指有事情
    4.窈窕
    古義:幽深曲折的樣子;今義:指女子文靜而美好
    5.來者
    古義:未來的事情;今義:來的人
    6.征夫
    古義:行人;今義:出征的士兵
    7.扶老
    古義:手杖;今義:扶持老人
    8.風波
    古義:指戰(zhàn)亂;今義:常用來比喻亂子
    9.人事
    古義:指做官;今義:指關于工作人員的錄用、調配、獎懲等工作
    10.去留
    古義:指生死;今義:離開留下
    11.尋
    古義:不久;今義:尋找
    12.交
    古義:交互,都;今義:常用義“交友”、“交通”等
    三、詞類活用
    (一)名詞的活用
    1.名詞作狀語
    ①園日涉以成趣名作狀,每日、每天
    ②時矯首而遐觀名作狀,有時
    2.名詞作動詞
    ①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動,拄著
    ②樂琴書以消憂名作動,彈琴,讀書
    ③或棹孤舟名作動,劃船
    ④實迷途其未遠名作動,誤入迷途
    (二)動詞的活用
    1.動詞作名詞
    ①生生所資動作名,生活
    ②審容膝之易安動作名,容膝的小屋
    2.動詞作狀語
    感吾生之行休動作狀,將要
    (三)形容詞的活用
    1.形容詞作名詞
    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
    ②攜幼入室形作名,幼兒,兒童
    2.形容詞作狀語
    心憚遠役形作狀語,到遠處。
    (四)使動用法
    ①審容膝之易安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安樂
    ②眄庭柯以怡顏形容詞的使動,使……愉快
    (五)意動用法
    ①悅親戚之情話意動,以……為愉快
    ②樂琴書以消憂意動,以……為樂
    ③善萬物之得時形容詞意動,以……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