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掌握的巔峰,應該在一輪復習之后,也就是在你把所有知識重新撿起來之后。這樣看來,應對高二這一變化的較優(yōu)選擇,是在高二還在學習新知識時,有意識地把高一內容從頭撿起,自己規(guī)劃進度,提前復習。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高二上冊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整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高二上冊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整理
一、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及其演變
1、三省六部制的確立(隋唐時期)
①三省為中書省(負責起草詔令)、尚書省(負責執(zhí)行)、門下省(負責封駁審議)
②尚書省下設六部。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之間既互相配合,又互為補充,提高了辦事效率;
完整的相權又被分割,有利于加強皇權。
2、發(fā)展(宋朝)
三省長官基本不參與政事,另外設置
①中樞門下——負責行政
②樞密院——負責軍事
③三司(鹽鐵、度支、戶部)——負責財政
3、三省六部制的廢除(元朝)
元朝廢除三省、實行一省制,只設中書省,六部也歸入中書省。
2.高二上冊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整理
一、夏代
1、公元前20xx年,
2、禹建立我國歷第一個王朝,中國出現早期政治制度。
3、禹死后,他的兒子啟奪得王位,政治權利由“傳賢”變成“傳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傳承,禪讓制被王位世襲制所取代。這是生產力和私有制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是社會的進步。
二、商代
1、公元前1600年建立
2、主要政治制度:中央:相、卿士;地方:侯、伯
3、夏商朝政治制度的特點
①王權具有神秘色彩
②形成了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相對完整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4、夏商政治制度的影響:對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響
三、西周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
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度
(1)分封制
目的:為了鞏固周王朝的統(tǒng)治(鞏固奴隸制政權)內容:
①分封內容:土地和人民(授土、授民)
②分封對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③諸侯義務:服從命令、隨從作戰(zhàn)等
④諸侯權力:世襲、再分封、獨立性
特點:
①分封對象多元化
②權利義務關系明確
③層層封授,等級森嚴
評價:
①積極作用:加強周天子對地方的統(tǒng)治,鞏固統(tǒng)治,開發(fā)邊遠地區(qū),擴大統(tǒng)治地區(qū)
②消極作用:西周后期,王權衰弱,逐步失去作用,逐漸出現諸侯割據局面
(2)宗法制
目的: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tǒng)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
內容:大宗小宗制、嫡長子繼承制特點:
①嫡長子繼承制(核心、特點)
②大宗小宗具有一定的相對性
③血緣關系和政治關系相結合
作用:
①保證貴族“世卿世祿”(貴族不僅世襲土地和人口,而且還世襲職務和待遇)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
③禮樂制度:西周的等級制度,是維護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3.高二上冊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整理
一、秦朝統(tǒng)一的歷史條件(背景)
1、社會條件:統(tǒng)一成為大勢所趨
(1)經濟上:鐵器的使用,社會生產力得到發(fā)展
(2)政治上:出現局部統(tǒng)一
(3)思想上:法家思想奠定理論基礎
(4)民心基礎:人民渴望統(tǒng)一
2、主觀因素:秦國實力雄厚;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秦統(tǒng)一六國的根本原因是順應了歷史發(fā)展潮流
二、中央集權制的形成
1、開創(chuàng)皇帝制度(權力全在皇帝手中)XX皇權獨尊特征皇位世襲皇權至上
2、建立較完備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鞏固和加強皇權:減少失誤大夫(監(jiān)察)
皇帝丞相——百官之首太尉(虛設)
3、地方郡縣制全面推行的意義:實現了對地方政權的直接有效控制,標志著中央集權制確立。一是在國家制度中由地域關系取代了血緣關系,使早期的部族國家轉化為疆域國家;二是國家管理人員由職業(yè)官僚取代了世襲領主,使貴族政治轉化為官僚政治。
三、秦朝中央集權的影響
1、積極影響:
①秦朝國力日益增強,疆域擴大,形成中國歷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②有利于封建經濟文化的發(fā)展,對祖國疆域的初步奠定、鞏固國家統(tǒng)一,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體中華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王朝所沿用。
2、消極影響:形成XX,激化了階級矛盾,秦朝二世而亡。
4.高二上冊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整理
1、維也納體系
(1)含義:1814~1815年維也納會議確定的歐洲統(tǒng)治秩序和國家體系稱為維也納體系。
(2)維持機構:神圣同盟和四國同盟。
(3)實質及作用:是歐洲封建君主企圖維護封建秩序的體現,它反對社會進步,任意踐踏弱小民族利益,是歷史的反動。但維也納體系下,各國常用召開會議的辦法解決國際爭端,客觀上促使國際關系進入一個新時代。
(4)瓦解:維也納體系下存在著階級矛盾、神圣同盟國家內部之間的矛盾;19世紀中期希臘獨立首先打破了維也納體系所規(guī)定的歐洲版圖;1830年比利時獨立再次改動了維也納會議確定的歐洲版圖;法國七月革命后,維也納體系名存實亡;1848年歐洲革命徹底瓦解了維也納體系。
2、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1)建立:一戰(zhàn)后,戰(zhàn)勝國先后召開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簽訂了一系列條約,構成了該體系。
(2)維護機構:國際聯盟。
(3)矛盾
(4)調整:
①道威斯計劃的實施,是協(xié)約國在賠款問題上對體系所做的一次較大調整;
②洛迦諾公約是協(xié)約國在歐洲安全問題上對體系所做的一次調整。
5.高二上冊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整理
1、了解古代希臘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古代希臘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生的歷史條件。
了解古代希臘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古代希臘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生的自然條件——城市國家。社會條件——小國寡民、獨立自主。
2、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認識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了解雅典梭倫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的主要內容,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得與失;民主政治為近現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礎。
3、了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在維系羅馬帝國統(tǒng)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類生活中的價值。
《十二銅表法》,羅馬成文法誕生。內容廣泛,條紋清晰。貴族對法律的隨意解釋受到限制,平民的利益得到保護。
羅馬法穩(wěn)固了羅馬國家的統(tǒng)治基礎,并對近代歐美國家的立法和司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