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奧數(shù)題時,經(jīng)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問題能否轉化成舊問題解決,化新為舊,透過表面,抓住問題的實質,將問題轉化成自己熟悉的問題去解答。轉化的類型有條件轉化、問題轉化、關系轉化、圖形轉化等。 以下是整理的《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智力題》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智力題
1、某工廠有三個車間,第一車間的人數(shù)占三個車間總人數(shù)的20%,第二車間的人數(shù)是第三車間的2/3。已知第一車間比第二車間少30人,三個車間一共有多少人?
2、甲比乙多60%,乙比甲少分之幾?
3、加工一批零件,甲先加工了這批零件的1/3,接著乙加工了余下的5/6。已知乙加工的個數(shù)比甲多160個,這批零件共有多少個?
4、學校體育室有籃球、排球和足球,籃球的只數(shù)占三種球25總數(shù)的3/5,足球的只數(shù)是排球的2/3,足球比籃球少11只,這三種球一共有多少只?
5、實驗小學六年級三個班植樹,一班植樹的棵樹占三個班總棵樹的1/4,二班與三班植樹棵樹的比是3:4,二班比三班少植樹24棵,這三個班各植多少棵?
2.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智力題
9月1日開學那天,數(shù)學課代表向王老師匯報說:“我們六年級100個同學,在暑假里一共做了1600道數(shù)學題?!蓖趵蠋熉犃朔浅8吲d,立刻表揚了他們。接著王老師問課代表:“你知道這100個同學中,至少有幾個人做的數(shù)學題一樣多嗎?”課代表答不出來。同學們,你能幫助課代表解答這個問題嗎?
分析與解:把六年級的100人,按3人一組來分,可以分成33組還剩下1人。假設第一組3個人都沒做題,也就是每個人都做了0道題;第二組每人都做1道題;第三組每人都做2道題;……這樣第33組每人都做32道題。
剩下的1個人要是和前面的99人做的題數(shù)不一樣,那么至少也要做33道題。
這樣100人共做了:3×(0+1+2+3+……+31+32)+33=1617(題)
超過了1600題。要不超過1600題,必須有1個同學或更多的同學少做題,合起來一共要少做17道題。其實只要有1個同學少做題,那么這個同學就可以歸到做題少的那組去。這樣一來,那個組就會有4個人做的題數(shù)一樣多。
這就是說,這100個同學中,至少有4個人做的數(shù)學題一樣多。
3.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智力題
紅、黃、藍、白四種顏色不同的小旗,各有2,2,3,3面,任意取出三面按順序排成一行,表示一種信號,問:共可以表示多少種不同的信號?如果白旗不能打頭又有多少種?
【答案解析】
取出的3面旗子,可以是一種顏色、兩種顏色、三種顏色,應按此進行分類
第一類,一種顏色:都是藍色的'或者都是白色的,2種可能;
第二類,兩種顏色:(4×3)×3=36
第三類,三種顏色:4×3×2=24
所以,根據(jù)加法原理,一共可以表示2+36+24=62種不同的信號。
白棋打頭的信號,后兩面旗有4×4=16種情況。所以白棋不打頭的信號有62-16=46種。
4.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智力題
有三塊草地,面積分別是5,15,24畝。草地上的草一樣厚,而且長得一樣快。第一塊草地可供10頭牛吃30天,第二塊草地可供28頭牛吃45天,問第三塊地可供多少頭牛吃80天?
【解析】這是一道牛吃草問題,是比較復雜的牛吃草問題。
把每頭牛每天吃的草看作1份。
因為第一塊草地5畝面積原有草量+5畝面積30天長的草=10×30=300份
所以每畝面積原有草量和每畝面積30天長的草是300÷5=60份
因為第二塊草地15畝面積原有草量+15畝面積45天長的草=28×45=1260份
所以每畝面積原有草量和每畝面積45天長的草是1260÷15=84份
所以45-30=15天,每畝面積長84-60=24份
所以,每畝面積每天長24÷15=1.6份
所以,每畝原有草量60-30×1.6=12份
第三塊地面積是24畝,所以每天要長1.6×24=38.4份,原有草就有24×12=288份
新生長的每天就要用38.4頭牛去吃,其余的牛每天去吃原有的草,那么原有的草就要夠吃80天,因此288÷80=3.6頭牛
所以,一共需要38.4+3.6=42頭牛來吃。
兩種解法:
解法一:
設每頭牛每天的吃草量為1,則每畝30天的總草量為:10*30/5=60;每畝45天的總草量為:28*45/15=84那么每畝每天的新生長草量為(84-60)/(45-30)=1.6每畝原有草量為60-1.6*30=12,那么24畝原有草量為12*24=288,24畝80天新長草量為24*1.6*80=3072,24畝80天共有草量3072+288=3360,所有3360/80=42(頭)。
解法二:10頭牛30天吃5畝可推出30頭牛30天吃15畝,根據(jù)28頭牛45天吃15木,可以推出15畝每天新長草量(28*45-30*30)/(45-30)=24;15畝原有草量:1260-24*45=180;15畝80天所需牛180/80+24(頭)24畝需牛:(180/80+24)*(24/15)=42頭。
5.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智力題
1、一輛客車和一輛貨車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相向開出。貨車的速度是客車的五分之四,貨車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與客車相遇。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客車和貨車的速度之比為5:4那么相遇時的路程比=5:4相遇時貨車行全程的4/9此時貨車行了全程的1/4距離相遇點還有4/9-1/4=7/36那么全程=28/(7/36)=144千米
2、甲乙兩人繞城而行,甲每小時行8千米,乙每小時行6千米。現(xiàn)在兩人同時從同一地點相背出發(fā),乙遇到甲后,再行4小時回到原出發(fā)點。求乙繞城一周所需要的時間?
解:甲乙速度比=8:6=4:3相遇時乙行了全程的3/7
那么4小時就是行全程的4/7
所以乙行一周用的時間=4/(4/7)=7小時
1.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智力題
1、某工廠有三個車間,第一車間的人數(shù)占三個車間總人數(shù)的20%,第二車間的人數(shù)是第三車間的2/3。已知第一車間比第二車間少30人,三個車間一共有多少人?
2、甲比乙多60%,乙比甲少分之幾?
3、加工一批零件,甲先加工了這批零件的1/3,接著乙加工了余下的5/6。已知乙加工的個數(shù)比甲多160個,這批零件共有多少個?
4、學校體育室有籃球、排球和足球,籃球的只數(shù)占三種球25總數(shù)的3/5,足球的只數(shù)是排球的2/3,足球比籃球少11只,這三種球一共有多少只?
5、實驗小學六年級三個班植樹,一班植樹的棵樹占三個班總棵樹的1/4,二班與三班植樹棵樹的比是3:4,二班比三班少植樹24棵,這三個班各植多少棵?
2.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智力題
9月1日開學那天,數(shù)學課代表向王老師匯報說:“我們六年級100個同學,在暑假里一共做了1600道數(shù)學題?!蓖趵蠋熉犃朔浅8吲d,立刻表揚了他們。接著王老師問課代表:“你知道這100個同學中,至少有幾個人做的數(shù)學題一樣多嗎?”課代表答不出來。同學們,你能幫助課代表解答這個問題嗎?
分析與解:把六年級的100人,按3人一組來分,可以分成33組還剩下1人。假設第一組3個人都沒做題,也就是每個人都做了0道題;第二組每人都做1道題;第三組每人都做2道題;……這樣第33組每人都做32道題。
剩下的1個人要是和前面的99人做的題數(shù)不一樣,那么至少也要做33道題。
這樣100人共做了:3×(0+1+2+3+……+31+32)+33=1617(題)
超過了1600題。要不超過1600題,必須有1個同學或更多的同學少做題,合起來一共要少做17道題。其實只要有1個同學少做題,那么這個同學就可以歸到做題少的那組去。這樣一來,那個組就會有4個人做的題數(shù)一樣多。
這就是說,這100個同學中,至少有4個人做的數(shù)學題一樣多。
3.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智力題
紅、黃、藍、白四種顏色不同的小旗,各有2,2,3,3面,任意取出三面按順序排成一行,表示一種信號,問:共可以表示多少種不同的信號?如果白旗不能打頭又有多少種?
【答案解析】
取出的3面旗子,可以是一種顏色、兩種顏色、三種顏色,應按此進行分類
第一類,一種顏色:都是藍色的'或者都是白色的,2種可能;
第二類,兩種顏色:(4×3)×3=36
第三類,三種顏色:4×3×2=24
所以,根據(jù)加法原理,一共可以表示2+36+24=62種不同的信號。
白棋打頭的信號,后兩面旗有4×4=16種情況。所以白棋不打頭的信號有62-16=46種。
4.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智力題
有三塊草地,面積分別是5,15,24畝。草地上的草一樣厚,而且長得一樣快。第一塊草地可供10頭牛吃30天,第二塊草地可供28頭牛吃45天,問第三塊地可供多少頭牛吃80天?
【解析】這是一道牛吃草問題,是比較復雜的牛吃草問題。
把每頭牛每天吃的草看作1份。
因為第一塊草地5畝面積原有草量+5畝面積30天長的草=10×30=300份
所以每畝面積原有草量和每畝面積30天長的草是300÷5=60份
因為第二塊草地15畝面積原有草量+15畝面積45天長的草=28×45=1260份
所以每畝面積原有草量和每畝面積45天長的草是1260÷15=84份
所以45-30=15天,每畝面積長84-60=24份
所以,每畝面積每天長24÷15=1.6份
所以,每畝原有草量60-30×1.6=12份
第三塊地面積是24畝,所以每天要長1.6×24=38.4份,原有草就有24×12=288份
新生長的每天就要用38.4頭牛去吃,其余的牛每天去吃原有的草,那么原有的草就要夠吃80天,因此288÷80=3.6頭牛
所以,一共需要38.4+3.6=42頭牛來吃。
兩種解法:
解法一:
設每頭牛每天的吃草量為1,則每畝30天的總草量為:10*30/5=60;每畝45天的總草量為:28*45/15=84那么每畝每天的新生長草量為(84-60)/(45-30)=1.6每畝原有草量為60-1.6*30=12,那么24畝原有草量為12*24=288,24畝80天新長草量為24*1.6*80=3072,24畝80天共有草量3072+288=3360,所有3360/80=42(頭)。
解法二:10頭牛30天吃5畝可推出30頭牛30天吃15畝,根據(jù)28頭牛45天吃15木,可以推出15畝每天新長草量(28*45-30*30)/(45-30)=24;15畝原有草量:1260-24*45=180;15畝80天所需牛180/80+24(頭)24畝需牛:(180/80+24)*(24/15)=42頭。
5.小學六年級奧數(shù)智力題
1、一輛客車和一輛貨車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相向開出。貨車的速度是客車的五分之四,貨車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與客車相遇。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客車和貨車的速度之比為5:4那么相遇時的路程比=5:4相遇時貨車行全程的4/9此時貨車行了全程的1/4距離相遇點還有4/9-1/4=7/36那么全程=28/(7/36)=144千米
2、甲乙兩人繞城而行,甲每小時行8千米,乙每小時行6千米。現(xiàn)在兩人同時從同一地點相背出發(fā),乙遇到甲后,再行4小時回到原出發(fā)點。求乙繞城一周所需要的時間?
解:甲乙速度比=8:6=4:3相遇時乙行了全程的3/7
那么4小時就是行全程的4/7
所以乙行一周用的時間=4/(4/7)=7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