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做操》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重點教學科目,其教學的內(nèi)容是語言文化,其運行的形式也是語言文化。語文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做操》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一年級語文《做操》原文
    早上起來做操,
    面向初升的太陽,
    前面是東,后面是西,
    左邊是北,右邊是南。
    伸伸臂,彎彎腰,
    天天做操身體好。
    2.小學一年級語文《做操》教案
    教學目標
    1、自主認識本課8個生字,能按筆順規(guī)則正確、工整地書寫4個生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
    3、初步認識東、西、南、北方位。
    教學重點
    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生字。
    教學難點
    初步認識東、西、南、北方位。制作太陽形狀的生字課件,生字組詞開花課件,指南針實物等。
    課時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謎語導入
    1、猜謎語導入新課。
    謎語:“有位老公公,滿臉紅彤彤,天天早早起,按時來上班?!睂W生猜謎(謎底:太陽)。(學生猜出謎底后老師在黑板上畫出太陽。)
    2、老師提問:孩子們知道太陽有什么作用嗎?想知道太陽怎么幫助我們識別方向嗎?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nèi)容。(板書課題“做操”于已畫的“太陽”中)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錄音范讀課文,用手指課文,看誰聽得認真,指得準確。
    2、分小組自由朗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請會讀的小朋友當小老師教讀。
    3、齊讀課文。
    三、自主合作,識記生字
    1、圈字游戲:
    (1)課件出示本課8個生字的太陽狀卡片。
    (2)聽到大家的讀書聲,課文中的字寶寶高興地跑出來了,想和它們交朋友嗎?快用筆在課文中圈住它們吧!
    2、小組合作,自主識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3、齊讀生字,去掉音節(jié)讀,開火車再讀生字。
    4、交流自己得意的記字方法:你喜歡記哪個字?怎樣記住它的樣子的?
    5、生字開花游戲。
    課件出示—空花盆,問:想讓花盆開滿鮮花嗎?那就給生字找伙伴(找到一個花盆就會開出一朵漂亮的鮮花,并送你掌聲)。
    四、鞏固識字,指導書寫
    1、這些字不但要求小朋友們會讀,而且要求小朋友們會寫。(出示帶田字格的生字)學生齊讀生字。
    2、你認為哪個字難寫,仔細觀察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說一說怎樣才能寫好這一個字。
    3、學生交流一個字,教師就在田字格中范寫,并讓學生跟老師一起書寫,口頭說出筆順。
    4、你認為哪個字容易寫錯,需要給小朋友提個醒。
    5、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完成描描寫寫。學生寫字之前,先背誦正確寫字姿勢兒歌: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書本一拳頭,手離筆尖一寸長。并注意提醒學生寫字的姿勢。
    6、學生自主在投影儀上展示自己寫的生字。
    五、讀中感悟,指導背誦
    1、指名讀課文,師生評議。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可邊讀邊做動作,感知方位;可對讀……
    3、師生賽讀:師讀—生評—齊讀。
    4、表演朗讀,指導背誦。
    六、拓展延伸,激發(fā)情感
    1、圖文對照,引導學生觀察插圖,在圖中指出東、西、南、北方位,相互交流,說說理由。(相機板書方位詞)
    2、做方位游戲:師喊口令,讓學生先練習向左(右、后)轉,再說說自己前、后、左、右各是哪些同學,向后轉再看看自己前、后、左、右各是哪些同學。
    3、想一想:傍晚時,我們面向太陽,前面是什么方向?
    4、你還知道用什么方法來辨認方向嗎?(出示指南針實物,讓學生觀察了解指南針的作用。)
    5、布置學生課后收集辨認方向的其他方法。(引導學生可以通過問別人、看書、到圖書館、上網(wǎng)查閱等途徑收集資料)
    3.小學一年級語文《做操》教學反思
    教完這篇課文我想主要談兩點感受:
    一是檢測生字、詞語、句子的掌握情況時要注意“跳讀”。因為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兒歌較為短小,生字較少,孩子的機械記憶力又特別強,到后來他們完全能按照課文的順序把生字或者詞語背誦下來。把生字從課文中單拿出來的時候,有的學生就不認識了。這就要求我們要創(chuàng)設新的語言環(huán)境,幫助學生進行鞏固識字,做到真正地認識,而非機械地記憶。使他們既能單獨認識,回到文中、句中也認識。
    二是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比如朗讀的訓練,這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很多孩子在反復朗讀之后,在那哇哇背誦,以為越是大聲表明讀得越好。這時就要讓孩子知道,朗讀時聲音要響亮,但不是喊不是叫,也不是聲音低得聽不見。在這一階段,應當避免孩子容易出現(xiàn)的“頓讀和唱讀”現(xiàn)象,由于課文是兒歌的形式,可以適當訓練學生朗讀的節(jié)奏。這就需要發(fā)揮范讀的功效了。例如在老師范讀時,要求學生認真聽,聽準讀音,學會停頓,注意語速。在老師范讀時,也要注意學生拿書的姿勢,讓他們明白書怎么拿,要求他們把書放直,離眼睛一尺的距離,或把書放平,用手指隨老師范讀指讀。培養(yǎng)學生拿書及指讀等良好習慣。朗讀時要注意發(fā)揮學生間的榜樣作用以及評價機制。教師的評價則以激勵、鼓勵為主。
    又比如良好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除了老師說的話,對于同伴的回答和說話也應當認真、安靜地傾聽,這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一個獲得更多知識的好渠道。
    另外寫字習慣的培養(yǎng)也不容忽視,要時刻教導學生不要急著下筆,在下筆前要先學會觀察,在一定的觀察分析之后才開始落筆,書寫時要時刻注意“一拳一尺一寸”的口訣,這就需要老師不斷地提醒,因為這些方面都是很容易被孩子所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