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家》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家》是一篇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情趣的課文??v觀整篇課文,它又是一篇十分簡單的兒童詩,共6行2句話,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家》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一年級語文《家》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學生學習過程:
    一、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氣氛。
    1、(板書:家。)小朋友們,你們認識這個字嗎?(指名讀。齊讀。)
    2、(出示一張照片。)這是老師的家。老師家里有六口人,他們是老師的爸爸、媽媽、哥哥、嫂嫂和可愛的小侄女。看,照片上我們笑得多開心呀!歡迎小朋友們有空來玩。
    3、小朋友們,能告訴老師,你們的家是怎么樣的嗎?
    4、教師小結:家是一個讓人感到溫暖和快樂的地方。
    二、創(chuàng)設情境,自悟自學。
    1、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家,那我們共同的家是什么?(我們的祖國。)因為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板書: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2、指導朗讀。
    (1)自由讀一讀。指名讀。
    (2)教師范讀,指導停頓。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3)齊讀,相機正音。
    (4)男女生分句讀。
    3、是呀,我們生活在祖國的懷抱中是多么快樂呀?。úシ拧锻薰?,師生表演。)看,小朋友們每個人臉上都笑哈哈。因為我們有一個溫暖的小——(家。)還有一個值得我們驕傲的大——(家。)
    4、除了我們有家,動物、植物有沒有家呢?對,任何東西都有自己的家。今天,就請小朋友們做一回愛心小使者,幫畫面上的東西找一找它們的家。(出示畫面。)
    5、學生回答。
    練習用“……是……的家”的句式說一說。并把手中的圖片貼到黑板上去,然后小老師領讀。(教師相機標出停頓,指導讀出高興、快樂的語氣。)
    藍天/是白云的家,樹林/是小鳥的家,小河/是魚兒的家,泥土/是種子的家。
    6、小朋友們讀得多棒呀!讓老師不禁想唱出來。(播放由課文譜成曲的《家》,師生同唱。)
    三、張揚個性,激發(fā)靈性。
    1、小朋友們,你們還能想出——是——的家嗎?
    2、小朋友們,你們真了不起,你們想更棒嗎?你們看,(出示課文。)寫這篇文章的小朋友只用了6行字就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美麗的景色。我們能不能學著他的樣,也來做一回小詩人?
    3、小組討論。
    (1)你們想說什么內容?
    (2)準備用幾句話說?(至少兩句。)
    (3)練習用“——是——的家”的句式組成一段話說一說。
    4、給“小詩人”頒獎。
    四、指導書寫生字“白、云”。
    1、說說自己是怎么識記的?
    2、教師范寫,學生跟寫。
    (1)白:從豎中線上用力地撇出。連住撇寫豎。寫橫折鉤的時候要注意橫要寫在豎中線的左右兩邊,要一樣多,折的時候要頓一下,有一個折角,鉤的時候要用力地往上一挑。接著寫里面的橫,寫在橫中線上。后封口。
    (2)云:第一橫短,第二橫稍長,寫在橫中線的上方,“厶”從中線點往外書寫,后寫點。
    3、要求學生把每個字再書寫5遍,教師巡視指導。
    四、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同學們,今天你們?yōu)楹芏鄸|西找到了家,你們開心嗎?為什么?是呀,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師生齊說家。)任何事物都離不開自己的——(師生齊說家。)。
    板書設計:
    藍天——白云——家
    樹林——小鳥——家
    小河——魚兒——家
    泥土——種子——家
    祖國——我們——家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朗讀背誦課文,學習寫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活動。
    上節(jié)課我們做了一回愛心小使者,給動物、植物以及小朋友找到了自己的家。(指著黑板上的圖片說。)你能看著這些圖片用“——是——的家”的句式說一說嗎?(要達到看著圖片,人人會背課文的境地。)今天我們要來學習《媽媽》這首詩,它是按照“——是——的媽媽”這樣的句式寫成的。認真讀一讀,想一想,哪些東西找到了媽媽?
    二、拓展學習。
    1、(小黑板出示《媽媽》這首兒歌。)學生讀文。
    媽媽
    天空是星星的媽媽,
    大海是浪花的媽媽,
    祖國是我的媽媽,
    我的媽媽光榮又偉大。
    2、在這首詩中,哪些東西找到了媽媽?他們的媽媽分別是什么?
    3、指導朗讀。
    三、遷移。創(chuàng)作。老師先來一句“星星是夜空的花朵”。你也能按照“——是——的花朵”的句式說上幾句嗎?(指名回答,及時點評。)
    四、教學生字詞。
    1、(出示卡片:兒、土、子。)指名讀。
    2、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提示注意點。
    兒:左邊是豎撇。
    土:第二橫稍長一些。
    子:第二筆豎鉤稍彎,上面稍出頭。
    (2)練習書空。(指名練習。)
    3、學生描紅及仿影。教師巡視指導。
    2.小學一年級語文《家》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認識本課生字、詞語,能結合圖文認識詞語。
    2、過程與方法:
    (1)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2)結合圖片、動畫,體驗學習的快樂;
    (3)通過形象的圖片讓學生更好認識生字詞,通過游戲發(fā)展學生思維。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懂得祖國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熱情;
    (2)滲透環(huán)境保護的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激發(fā)情感,有感情的誦讀課文;
    (2)看懂圖文,結合圖理解字詞,體會詩的第二句所包含的意思。
    教法、學法:
    感情朗讀法、質疑法。
    教學思路:
    《家》是一篇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情趣的課文,縱觀整篇課文,它又是一篇十分簡單的兒童詩,共六行十二句,但真正要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則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本課在設計上體現(xiàn)寬松和諧的氛圍,體現(xiàn)“讀的進輸?shù)某觥??!白x的進”即讓學生結合平時的觀察,激情生趣,讀得出自己的感受。在教學中讓學生當愛心小使者,去尋扎,發(fā)現(xiàn)畫面中的“家”,然后讓他們來當小老師。這樣的設計是構建在學生的年齡特點上的,通過形象的圖片讓他們更好地認識生字詞,通過活潑有趣的活動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同時讓他們銘記自己的發(fā)現(xiàn)?!拜?shù)某觥奔醋寣W生在感悟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因此,在教學中,設計了讓學生當小詩人,自己創(chuàng)作小詩歌兩個相對來說比較有難度的環(huán)節(jié),旨在讓學生在創(chuàng)造中提高表達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設計全解:
    一、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氣氛
    1、老師今天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幾張照片,想看嗎?(分四組)
    2、小朋友,你們想知道這是哪兒?這都是誰嗎?(這就是老師的家,老師家里有八口人,他們是老師的爸爸、媽媽、哥哥、嫂子、小侄子還有我愛人和可愛的小女兒)看!照片上我們笑得多開心呀!歡迎小朋友們有空來我家玩兒。
    3、小朋友,能告訴老師,你們的家是什么樣的嗎?(欣賞幾組家的圖片,課件1、2、3)
    4、老師小結:家是一個讓人感到溫暖和快樂的地方。(揭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家”的一首小詩)
    5、老師領讀課題:家jia(拼音)
    二、初讀感知
    1、學生借助拼音拼讀課文。(課件4)
    2、指生朗讀反饋。
    3、聽讀課文。要求:認真聽,輕輕的跟老師讀,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4、嘗試模仿聯(lián)系朗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
    1、借助拼音,認讀生字。
    2、逐句學習課文。
    (1)第一行:老師范讀(出示課件)
    學生思考:為什么說藍天是白云的家呢?
    小朋友再想一想,藍天還可以是誰的家呢?
    (藍天)是()的家。
    (2)第二行:男生讀(出示課件)
    思考:你知道了什么?為什么說樹林是小鳥的家呢?
    請開動小腦筋想一想,樹林還可以是誰的家?
    (3)第三行:女生讀(出示課件)
    思考:你聽明白了什么?為什么說小河是魚兒的家呢?
    請再想一想,小河還可以是誰的家?
    (4)第四行:指小組讀(出示課件)
    思考:你又知道了什么?為什么說泥土是種子的家呢?
    請再想一想,泥土還可以是誰的家?
    (5)請同學們看黑板:齊讀前四句詩。
    (6)小朋友,我們的祖國孕育了萬物,我們的祖國就像大花園,我們就像祖國大花園里的花朵,祖國大花園里有溫暖的陽光,有清新的雨露,有肥沃的土壤,我們就生活在祖國這塊土地上。所以祖國就是我們的家。(齊讀后一句)
    思考:為什么說祖國是我們的花朵呢?
    老師小結:沒有祖國的哺育和培養(yǎng),我們就不可能健康地成長,就沒有美好的未來。
    (7)再朗讀小詩。
    (8)聽歌《娃哈哈》。
    四、拓展聯(lián)系
    1、找家:
    2、做一名小詩人:學完了課文,我想小朋友也一定能創(chuàng)造一首小詩,
    填一填:
    ()是()的家。()是()的家。
    3.小學一年級語文《家》教學反思
    《家》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一上教材第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這首小詩運用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告知學生,自己是祖國大家庭中的一員,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比起《我的家》,這首小詩的內涵深入了一層,從滲透愛家、愛父母到愛祖國、愛大自然的教育。我想,根據(jù)學生學習情況,開展豐富多彩的朗讀活動尤為重要。所以,我在教學中采用了自己讀、生讀生評、男女生互讀互評、齊讀等多種讀的形式,并通過生動描述以及與學生對話交流,激發(fā)學生情感,并把這種情感帶到朗讀中,從而讀出感情。
    根據(jù)研究的專題,我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因此本節(jié)課學生們一共寫了三個字。在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學生自己認真觀察,認真發(fā)現(xiàn)每一筆在田字格的位置,幫助學生養(yǎng)成認真觀察、認真寫字的好習慣。從做手指操到學生寫字姿勢的培養(yǎng)與檢查;從復習舊筆畫到學習新筆畫“橫折”;從看課件演示字的寫法到老師黑板示范,再到學生的每個字的書空,以及學生寫后的指導,我都進行了細致地引導和講評,把寫字習慣的培養(yǎng)落到了實處。
    總的說來,這節(jié)課基本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教學效果良好。我想,自己還需要在課堂語言的表達上,探索聽讀識字的有效性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