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英英學古詩》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英英學古詩》是一篇文包詩課文,寫了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對話,對話中英英生動而自然地介紹了古詩《靜夜思》詩句的意思及作者。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英英學古詩》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二年級語文《英英學古詩》原文
    英英奶奶,今天我們學了一首古詩,我背給你聽: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xiāng)。
    奶奶背得真好!這首詩是什么意思呢?
    英英這首詩是說,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地上就像鋪了一層白霜。遠離家鄉(xiāng)的人望著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鄉(xiāng)來。
    奶奶嗯,奶奶聽懂了。這首詩是誰寫的呀?
    英英是唐代的大詩人李白。
    2.小學二年級語文《英英學古詩》教案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新課
    小朋友,你們以前學過古詩嗎?誰能把學過的古詩背給大家聽一聽。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講一個小朋友在學校里學了一首古詩,背給奶奶聽。這篇課文的題目是——
    板書課題,齊讀。
    解題
    二、初讀指導(dǎo)
    1、看圖。
    圖上有哪些人?她們在做什么?英英正在說什么?奶奶聽了會說什么?
    2、自學課文。
    (1)講述對話的書面表達形式。
    (2)學生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
    (3)識記田字格里的生字。
    (4)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故鄉(xiāng)明亮意思不由得家鄉(xiāng)月光唐代
    3、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生字詞、正音。
    (2)了解詞語的掌握情況。
    (3)通讀課文。
    (4)分角色讀對話。
    4、理清脈絡(luò)。
    (1)這篇課文里英英和奶奶對話,英英說了幾次,奶奶說了幾次?
    (2)英英第說了什么?第二次說了什么?第三次說了什么?
    (3)奶奶第說了什么?第二次說了什么?
    5、小結(jié)。
    第二課時
    一、學習《靜夜思》
    1、板書詩題,解釋詩題。
    2、看圖
    (1)圖上出現(xiàn)的是什么人?你從哪兒看出來?
    (2)從圖上看,他正在做什么?
    3、學詩句。
    (1)指名讀《靜夜思》。
    (2)這首詩有幾句?現(xiàn)在我們依次來學。
    第一句
    a、指名讀。
    b、這句詩,英英是怎樣理解的?請默讀英英第二次說的話再回答。
    c、為什么英英知道這是秋天的夜晚呢?為什么這一句里的“疑是”,英英把它解釋成“好像”呢?
    第二句
    a、指名讀。
    b、“舉頭”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舉頭”?
    c、想象一下,詩人抬頭望明月時有些什么感受?
    (3)指名讀英英對全詩的解釋。
    (4)齊讀這首詩。
    4、朗讀指導(dǎo)。
    二、朗讀課文,練習背誦《靜夜思》。
    第三課時
    一、指名朗讀課文。
    二、總結(jié)課文
    這篇課文通過對話的形式,引出一首小詩,反映了小學生英英對古詩《靜夜思》的正確理解,并知道它的作者是誰,激發(fā)我們學習古詩的興趣。
    小朋友,你們學習這篇課文后,對古詩學習有什么認識,可以談?wù)劇?BR>    三、指導(dǎo)背誦《靜夜思》
    1、聽錄音欣賞。
    2、揭示板書,引導(dǎo)背誦。
    3、指名背誦,師生評議。
    4、同桌交互背。
    四、寫字指導(dǎo)。
    五、作業(yè)
    1、抄寫字詞。
    2、比一比,再組詞。
    古()自()代()
    故()首()袋()
    3、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
    心()()()()
    艸()()()()
    讠()()()()
    3.小學二年級語文《英英學古詩》教學反思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對于《靜夜思》也已經(jīng)很熟悉,都會背,但這是一種機械記憶。有些學生連詩中的一些字還不認識,字音讀不準,字形不清楚,對于詩意及蘊含的道理還不明白。所以,在教學中,我結(jié)合低年級學生這方面的學情,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進一步提出了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即在理解字意和詩句的基礎(chǔ)上,讀好、背好這首詩,體會古詩所蘊含的道理。
    在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好教材,利用英英和奶奶的對話圖,創(chuàng)設(shè)表演對話的場景,扎扎實實組織學生開展語言實踐活動,為學生個體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當學生已能熟讀課文,理解詩意之后,讓他們分角色來演一演,進行一場祖孫倆的對話。在組織方式上,還由師生先扮演角色示范引路,再讓學生同桌互相練習對話,使每一個學生都有說話的機會,很好地進行了語言了訓(xùn)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