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三個小伙伴》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語文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tǒng)稱等都離不開它。它是聽、說、讀、寫、譯、編等語言文字能力和知識,文化知識的統(tǒng)稱。也可以說,語文是口頭和書面的語言和言語的合稱,是語言規(guī)律和運用語言規(guī)律所形成的言語作品的言語活動過程的總和。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三個小伙伴》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二年級語文《三個小伙伴》原文
    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樹。
    沒有鋤頭挖樹坑怎么辦?小野豬說:“不要緊,不要緊,我有硬硬的嘴巴?!辈灰粫?,小野豬就用硬嘴巴拱出了一個樹坑。
    沒有籮筐運肥料怎么辦?小袋鼠說:“不要緊,不要緊,我有一個皮口袋?!辈灰粫海〈缶陀闷た诖\來了一大堆肥料。
    三個小伙伴把小樹栽進坑里,施上肥料,培上泥土。
    沒有水桶澆水怎么辦?小象說:“不要緊,不要緊,我有長長的鼻子?!毙∠笈艿叫『舆叄瞄L鼻子吸足了水,把樹坑澆得濕濕的。
    小樹栽好啦!三個小伙伴手拉著手,圍著小樹又跳又笑。
    2.小學二年級語文《三個小伙伴》教案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看圖,談話導入。
    2、揭示課題。指名讀題。
    3、齊讀課題。
    4、過渡:故事里的三個小伙伴是誰呢?它們在一起要做一件什么事呢?
    二、初讀指導
    1、看圖讀故事開頭和結尾。
    (1)看圖讀開頭。
    A、看投影1,點名回答三個小伙伴是誰。
    B、從圖上能看出它們去干什么嗎?
    C、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齊讀,指導讀好句中停頓。指導感情朗讀。分組讀,表演。
    (2)看圖讀結尾。
    A、看投影2,問:這幅圖上畫的是什么?
    B、出示課文后一段。
    C、再次映示投影1,問:讀了故事的結尾,知道三個小伙伴已經栽好了樹。你們再看看這幅圖,讀讀開頭,細心的小朋友會有疑問嗎?
    2、引入故事中間部分。
    (1)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說說栽樹的步驟,相機出示下列詞語,指名讀。
    (2)可是——出示:沒有鋤頭挖樹坑怎么辦?
    沒有籮筐運肥料怎么辦?
    沒有水桶澆水怎么辦?
    (3)是啊,這也沒有,那也沒有,可怎么栽樹呢?同桌猜猜三個小伙伴會怎么辦。
    (4)自由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將第二至五自然段讀正確,讀流利。
    (5)檢查自讀情況。出示詞語讀。點名朗讀。
    三、指導寫字
    1、認讀生字:同拉么。
    2、指導書寫。
    3、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臨寫,教師巡回指導,糾正寫字姿勢。
    四、課內作業(yè)
    1、用“一同”說一句話。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精讀訓練
    1、看圖聽課文錄音。三個小伙伴什么工具也沒帶卻栽好了樹,多有趣!要是能把這個故事有聲有色地講出來、演出來,比聽它更有意思了。
    2、指導講、演故事。
    (1)交流:三個小伙伴,你喜歡誰?為什么?
    (2)練讀課文,要求:把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自然段好好讀讀,讓老師和同學聽了也喜歡它。
    (3)匯報朗讀,評議,教師重點指導讀好下列語句(略),體會小動物們自告奮勇,承擔責任。
    (4)難怪樹栽好了,它們那么愉快。齊讀結尾。
    (5)師生聽配樂邊讀邊表演。
    (6)自由練習講、演。
    (7)點名上臺講故事,戴上頭飾表演,評選“故事大王”和“小演員”。
    二、總結全文
    小朋友們在一起做事、玩耍,就應該像這三個小伙伴一樣,發(fā)揮自己的本領,勁兒往一處使,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得到快樂。
    三、看圖講故事,深化認識
    1、教師講《好伙伴》的故事。
    2、小結。
    四、指導寫字
    1、認讀生字:巴把沒有要。
    2、記憶字形,說說你覺得哪些字比較難寫,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指導書寫。
    4、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臨寫,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
    五、作業(yè)
    1、選字填空。
    2、把故事講給家人聽。
    3.小學二年級語文《三個小伙伴》教學反思
    上這節(jié)課時,我覺得學生興趣很高,在讀讀、寫寫、演演、說說中,學的比較扎實,比較輕松。大的收獲是既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1.切實過好認讀關,高度重視識字、寫字
    學生讀了一篇課文,課文中的生字、生詞讀準確,句子讀得通順連貫,形成順暢的語流,有一定的情感。生字會認、會記、記得牢,會寫并寫得漂亮。這些應是一年級學生在知識能力方面要達到的基本要求。因此,在第一課時,我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讀書,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蘋果卡檢查生字,通過開火車檢查詞組、長句子的認讀情況。在記生字、寫生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好辦法記住字形,又通過看筆順圖,動手在田字格里描紅,從中悟出怎樣寫才好看,并在課堂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寫字,較好地落實了識字、寫字的內容,并堅持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識字、寫字、朗讀、背誦相結合的原則。
    2、注重讀的形式與層次,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根據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在教學時我充分運用形象直觀的板貼和動作演示,加以現代化的多媒體輔助手段,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使學生腦海中浮現出一幅幅語言文字所表現的生動形象的畫面,幫助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理解、加工,使學生的感情與課文所表達的感情相合,去感受、去意會,進而在讀出感覺的基礎上,讀出感情,讓他們在讀中感悟,又反過來以悟促讀,不斷豐富自己的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