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月考重點知識輔導資料

字號:


    學得越多,懂得越多,想得越多,領悟得就越多,就像滴水一樣,一滴水或許很快就會被太陽蒸發(fā),但如果滴水不停的滴,就會變成一個水溝,越來越多,越來越多……本篇文章是為您整理的《初二月考重點知識輔導資料》,供大家借鑒。
    1.初二月考重點知識輔導資料
    一、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
    1、水螅是典型的腔腸動物,這類動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流緩慢的淡水中;身體呈輻射對稱;體壁由2個胚層構成;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 門。
    2、渦蟲是典型的扁形動物,這類動物的主要特征是: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 門。
    3、血吸蟲和豬肉絳蟲是比較常見的人體寄生蟲。
    二、線形動物和環(huán)節(jié)動物
    1、蛔蟲寄生在人的小腸里,靠吸食小腸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它的身體呈圓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 門;體表包裹著一層密不透水的角質層,起保護作用;消化管的結構簡單,腸僅由一層細胞組成,可消化小腸中的食糜,生殖x官特別發(fā)達,生殖能力強;沒有專門的運動器官,只能靠身體的彎曲和伸展緩慢地蠕動。
    2、蚯蚓的身體呈長圓筒形,由許多相似的環(huán)形體節(jié)構成;蚯蚓身體的前部有幾個體節(jié)界限不明顯;蚯蚓的體壁有發(fā)達的肌肉,肌肉與剛毛配合可以完成運動,腸壁也有發(fā)達的肌肉,腸可以蠕動,以土壤中的有機物為食;體壁可以分泌黏液,使體表保持濕潤,體壁內密布毛細血管,氧氣可溶于體表的黏液里,然后進入體壁的血管中,體內的二氧化碳也經(jīng)體壁的毛細血管由體表排出。
    3、線形動物的主要特征是:身體細長,呈圓柱形,有角質層;有口有肛 門。鉤蟲、蛔蟲、饒蟲都是常見的線形動物。
    4、環(huán)節(jié)動物的主要特征是: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jié)組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常見的環(huán)節(jié)動物有蚯蚓、沙蠶、蛭。
    三、環(huán)節(jié)動物和節(jié)肢動物
    1、目前已命名的軟體動物有10萬種以上,是動物界的第二大類群。軟體動物殼內柔軟的身體表面包裹著猶如外套一般的肉質膜,稱為外套膜,貝殼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質形成的物質形成的。雙殼類動物可以用足緩慢地運動,利用鰓與水流進行氣體交換。
    2、節(jié)肢動物是大的動物類群,目前已命名的種類有120萬種以上,占所有已知動物種類的80%以上。昆蟲是節(jié)肢動物中種類多的一類動物。
    3、蝗蟲身體分為頭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頭部負責感覺和攝食,感覺器官有一對觸角,三個單眼和一對復眼,口器用于攝食。胸部是運動中心,有三對足,善于跳躍;有兩對翅,適于飛行。觸角和足等是昆蟲的附肢,分節(jié)。腹部集中容納內臟器官。此外,體表有氣門,用于呼吸;身體表面包著堅韌的外骨骼。
    4、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石鱉、蝸牛、烏賊都是軟體動物。節(jié)肢動物的主要特征是: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jié)。蝦、蜘蛛、蜈蚣等,都屬于節(jié)肢動物。昆蟲除了具有節(jié)肢動物的主要特征外,還有昆蟲獨有的特征:有一對觸角、三對足、一般有兩翅等等。
    四、魚
    1、體內沒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的動物,統(tǒng)稱為無脊椎動物,如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huán)節(jié)動物、軟體動物、節(jié)肢動物。身體內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的動物,統(tǒng)稱為脊椎動物,如魚、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和哺乳動物。
    2.魚適應水中生活重要的兩個特點:
    ①能靠游泳來獲取食物和防御敵害。②能在水中呼吸。
    3.四大家魚是:青魚、草魚、鰱魚、鳙魚。
    4.魚的外形呈梭形,可減少游泳阻力,適于游泳。魚體分三大部分:頭部、軀干部和尾部。
    5.魚在游泳時主要靠身體軀干部和尾鰭的左右擺動擊動水流產(chǎn)生前進的動力,其它魚鰭起輔助作用。魚在運動時,胸鰭、和腹鰭都有維持平衡的作用,尾鰭有決定魚運動方向的作用。
    6.魚的呼吸器官是鰓,而鰓中有許多的鰓絲,鰓絲在水中時能展開來,離開了水就不能展開,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氣而死亡。這是與離不開水的主要原因。
    7.魚鰓為鮮紅色,因為內含豐富的毛細血管;鰓絲既多又細,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觸面積,促進血液和外界進行氣體交換。
    8.水由魚口流入鰓,然后由鰓蓋后緣(鰓孔)流出。在水流經(jīng)鰓絲時,水中溶解的_氧氣_進入鰓絲的_毛細血管_中,而_二氧化碳由鰓絲排放到水中;所以經(jīng)鰓流出的水流與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氣的含量減少,二氧化碳_的含量增高。
    9.魚類的主要特征有:適于_水_中生活;體表被_鱗片_;用_鰓_呼吸;通過尾部的擺動和_鰭的協(xié)調作用游泳。
    10.中的各種生物都是水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之間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形成緊密而復雜的聯(lián)系,同時又都受水域環(huán)境的影響,其種類的變化和數(shù)量的消長都會影響到人類的生活。
    五、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
    1、青蛙是由蝌蚪發(fā)育來的。蝌蚪有尾,用鰓呼吸,只能像魚一樣在水中生活。蝌蚪發(fā)育成成蛙以后,尾和鰓都消失了,生出四肢和肺,可以在陸地上生活。但青蛙的肺結構簡單,不發(fā)達。青蛙的皮膚*露且能分泌黏液,濕潤的皮膚里密布毛細血管,也可進行氣體交換,以輔助呼吸。
    2、蜥蜴皮膚干燥,表面覆蓋角質的鱗片,既可以保護身體,又能減少體內水分的蒸發(fā),蜥蜴的肺比青蛙的發(fā)達,只靠肺的呼吸就能滿足蜥蜴在陸地上對氧氣的需求。蜥蜴的生殖和發(fā)育可以擺脫對水環(huán)境的依賴,這也是蜥蜴能終身生活在陸地上的重要原因。
    3、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征是: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膚可輔助呼吸。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是: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chǎn)卵,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
    六、鳥
    1.鳥適于飛行的特點:
    ①體呈流線型(可以減少飛翔時空氣的阻力)
    ②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
    ③胸部有高聳的龍骨突,長骨中空(內充空氣)
    ④胸肌發(fā)達
    ⑤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統(tǒng)發(fā)達,消化、吸收、排除糞便都很迅速。
    ⑥心臟四腔,心搏次數(shù)快,循環(huán)系統(tǒng)結構完善,運輸營養(yǎng)物質和氧氣的能力強。
    ⑦有發(fā)達的氣囊,既可減輕體重又與肺構成特有的雙重呼吸。
    ⑧喙短,口內無齒,無膀胱,直腸短,糞便尿液及時排出,右側卵巢、輸卵管退化(這些都是為了減輕體重,適于飛行)??傊B類是體表被羽、前肢變成翼、具有迅速飛翔能力、內有氣囊、體溫高而恒定的一類動物。
    2.翼(翅膀)是鳥的飛行器官。氣囊輔助肺的呼吸。
    3、鳥的體溫不會隨著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是恒溫動物。魚、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體溫隨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是變溫動物。
    七、哺乳動物
    1、哺乳動物:具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體表被毛,有很好的保溫作用,因此哺乳動物也是恒溫動物。
    2、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
    2.初二月考重點知識輔導資料
    第一章
    第一節(jié)遼闊的疆域
    一、位置優(yōu)越
    【半球位置】
    從東西半球看,我國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我國位于北半球。
    【緯度位置及優(yōu)越性】
    1、我國南北跨緯度廣(近50度),大部分位于中緯度溫帶地區(qū),小部分位于低緯度熱帶地區(qū),沒有寒帶。
    2、我國南北跨緯度近50度,由于高緯地區(qū)氣溫低,低緯地區(qū)氣溫高,所以氣候南北差異很大,形成了不同的溫度帶和多種多樣的氣候類型,從而帶來了自然環(huán)境的多樣性,使動、植物資源豐富多樣,并為發(fā)展多種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旅游業(yè)等提供了有利條件。
    【海陸位置及優(yōu)越性】
    1、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2、我國位于世界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世界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是一個海陸兼?zhèn)涞膰摇?BR>    二、國土遼闊
    【遼闊的陸地領土】
    1、我國陸地領土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相鄰國家有14個。
    3、大陸海岸線長18000千米,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
    4、我國領土東西距離約5000多千米;南北距離約5500千米。
    【領土四至】
    北端——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oN)。
    南瑞——南海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4oN)。
    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oE)
    西端——新疆帕米爾高原上(73oE)
    【廣袤的海洋國土】
    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其中,渤海和瓊州海峽是我國內海。
    【主要島嶼】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000千米以上,沿海分布著臺灣島、海南島、舟山群島和南海諸島等島嶼。【我國14個陸上鄰國和6個隔海相望的國家】(口訣)
    東有朝鮮北蒙俄、西北吉塔哈薩克;西面巴基斯坦阿富汗、南有緬甸越南和老撾;
    西南不丹泥泊爾、印度西藏一山隔;隔海相望共六個、印馬文菲日韓國;
    【中國之】我國大的鹽場:長蘆鹽場;我中大的漁場:舟山漁場;
    三、34個省級行政區(qū)
    【三級行政區(qū)劃】
    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經(jīng)濟發(fā)展和民族團結,全國的行政區(qū)域,基本分為: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縣(自治州、自治縣、市);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三級。
    其中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qū)。
    【34個省級行政區(qū)簡稱三字經(jīng)】(口訣)
    京津滬、內蒙古;黑吉遼、冀豫魯;青寧新、浙皖蘇;
    湘鄂贛、晉陜甘;閩粵桂、瓊臺黔;港澳渝、川藏滇;
    【5個自治區(qū)】(口訣):新疆西藏和廣西、內蒙寧夏自治區(qū);
    【4個直轄市】(口訣):重上北天;
    3.初二月考重點知識輔導資料
    第1課鴉片戰(zhàn)爭
    一、鴉片走私與林則徐禁煙
    1.英國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的原因:
    在中英正當貿(mào)易中中國處于出超地位,大量白銀流入中國,為扭轉不利局面,英國大量向中國走私鴉片。
    2.鴉片泛濫的危害:
    白銀大量外流直接威脅到清政府的財政;嚴重摧殘吸食者的體質;政治腐 敗;軍隊戰(zhàn)斗力削弱。
    3.道光帝派林則徐去廣東禁煙。林則徐被稱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第一人”
    4.虎門銷煙:1839.6.林則徐
    意義: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二、英國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
    鴉片戰(zhàn)爭:1840.6-1842.8中國PK英國
    1.重大事件:1841年英軍強占香港島;虎門——關天培殉國;廣州——三元里人民抗英;吳淞——陳化成殉國。
    2.失敗原因:統(tǒng)治者昏庸愚昧;經(jīng)濟落后;武器陳舊
    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3.啟示:落后就要挨打
    三、《南京條約》的簽訂
    1.1842.8中英《南京條約》內容及危害:
    總:《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①五口通商:廣州、福州、上海、寧波、廈門(廣福上寧廈)——位于東南沿海地區(qū),便于英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②割地:香港島——破壞中國領土主權;
    ③賠款:2100萬銀元——加重人民負擔;
    ④議稅: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繳納的稅款,必須經(jīng)過雙方協(xié)議?!茐闹袊P稅主權。
    2.《南京條約》的附件:
    1843年中英《虎門條約》:領事裁判權、片面惠國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權利。
    1844年中美《望廈條約》
    1844年中法《黃埔條約》
    3.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一、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1.原因:西方列強想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2.參與國:英法(主兇);俄美(幫兇)
    3.借口:英——亞羅號事件;法——馬神甫事件/西林教案
    4.時間:1856-1860年(咸豐帝在位)
    5.結果:
    (1)《天津條約》
    概況:1858年,清政府與俄、美、英、法簽訂。
    內容:①外國公使進駐北京②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③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影響:侵略勢力已經(jīng)由東南沿海深入到長江中下游一帶。
    (2)《通商章程善后條約》
    概況:清政府與英、法、美簽訂。
    內容:被迫承認鴉片貿(mào)易合法化。
    (3)《北京條約》
    概況:1860年,清政府與英、法簽訂。
    內容:①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繼續(xù)有效
    ②增開天津為商埠
    ③割九龍司地方一區(qū)給英國
    ④賠款額也大幅增加。
    6.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使中國喪失更多主權,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一帶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沙俄占領中國北方大片領土。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二、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列強的罪行
    1860年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
    沙俄趁火打劫——共侵占我國北方領土150多萬平方千米
    其中《璦琿條約》——割占領土多60多萬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