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三課《植物媽媽有辦法》課文原文、知識點及教案

字號:

《植物媽媽有辦法》這首詩歌運用形象的比喻和擬人手法,為我們介紹了蒲公英、蒼耳、豌豆這三種常見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告訴我們大自然真的很奇妙,我們要學會仔細觀察。準備了以下內容,供大家參考!
    【篇一】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三課《植物媽媽有辦法》課文原文
    孩子如果已經長大,
    就得告別媽媽,四海為家。
    牛馬有腳,鳥有翅膀,
    植物旅行靠什么辦法?
    蒲公英媽媽準備了降落傘,
    把它送給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風輕輕吹過,
    孩子們就乘著風紛紛出發(fā)。
    蒼耳媽媽有個好辦法,
    她給孩子穿上帶刺的鎧甲。
    只要掛住動物的皮毛,
    孩子們就能去田野、山洼。
    豌豆媽媽更有辦法,
    她讓豆莢曬在太陽底下。
    啪的一聲,豆莢炸開,
    孩子們就蹦著跳著離開媽媽。
    植物媽媽的辦法很多很多,
    不信你就仔細觀察。
    那里有許許多多的知識,
    粗心的小朋友卻得不到它。
    【篇二】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三課《植物媽媽有辦法》知識點
    一、我會寫
    法fǎ(方法、辦法、用法)
    如rú(如果、假如、如同)
    腳jiǎo(腳步、雙腳、腳下)
    它t?。ㄋ鼈儭⑺?、打它)
    娃wá(女娃、娃娃、男娃)
    她t?。ㄋ?、她們、她家)
    毛máo(皮毛、毛衣、羽毛)
    更gèng(更加、更好、更快)
    知zhī(求知、知了、知道)
    識shí(常識、識別、認識)
    二、我會認
    植zhí(植物、植樹、種植)
    為wéi(為人、作為、四海為家)
    旅lǚ(旅行、旅游、旅長)
    備bèi(準備、備用、防備)
    紛fēn(紛紛、紛飛、紛擾)
    刺cì(帶刺、毛刺、刺客)
    底dǐ(海底、井底、底下)
    炸zhà(炸彈、炸開、爆炸)
    離lí(離開、離別、分離)
    察chá(觀察、察看、警察)
    粗cū(粗心、粗壯、粗細)
    dé(得到、得數(shù)、得意)
    三、多音字
    為 wéi(為難) wèi(因為)
    降 jiàng(降落傘) xiáng(投降)
    發(fā) f?。òl(fā)生) fà(頭發(fā))
    得 děi(就得) dé(得意)
    更 gēng(三更) gèng(更加)
    四、近義詞
    如果——假如 告別——告辭 旅行——旅游
    辦法——方法 仔細——認真
    五、反義詞
    告別——相聚 仔細——馬虎 粗心——用心
    六、理解詞語
    四海為家:指無論什么地方都可以當作自己的家。
    旅行:為了辦事或游覽從一個地方去到另一個地方。
    紛紛:①多而雜亂。②接二連三地。
    炸:突然爆裂。
    仔細:細心。
    觀察:仔細察看。
    粗心:不細心。
    七、句子解析
    1.孩子如果已經長大,就得告別媽媽,四海為家。牛馬有腳,鳥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辦法?”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把植物當作人來寫,使讀者讀起來親切、有趣。
    2.豌豆媽媽更有辦法,她讓豆莢曬在太陽底下。啪的一聲,豆莢炸開,孩子們就蹦著跳著離開媽媽。
    “更”字突出了豌豆傳播種子的方法很奇妙。“蹦著跳著”也使我們感受到種子們的開心、活潑。
    八、問題歸納
    讀后一小節(jié),思考:這一小節(jié)寫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告訴小朋友平時要養(yǎng)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大自然中的知識有太多太多,只有有心的孩子才能獲得其中的知識,粗心的孩子只會白白錯過。
    【篇三】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三課《植物媽媽有辦法》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熱愛的情感和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2.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并能用“準備”、“已經”造句。
    3.能正確地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重點詞語,了解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二)學習生字、新詞。
    二、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分析“降、乘、旅”的字形,正確讀出“得”的讀音。
    三、教學過程
    (一)借助拼音自讀課文。
    1.讀準字音。
    投影:
    個人讀、指名讀、齊讀,讀準“得”的字音。
    投影。
    “為”在這應選擇哪個讀音,再讀一讀。
    2.圈出本課生字,分析字形。
    (二)匯報分析、記憶生字的方法。
    1.應這樣匯報:“植”字,我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的,筆直的“直”左邊加個木字旁,就是植物的植。右邊“直”字里邊是三橫,不要丟一筆。共同組詞(種植、植樹、植物)
    “備、曬、識”都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
    匯報過程中應重點指導“旅、降、乘”三個字。
    旅右半部上邊是“___”,下面是“___”,不要寫成“瓜”或“___”。組詞(旅行……)
    降8筆寫成,“阝”兩筆完成,“___”三筆完成,后“___”三筆完成,不要寫成“?!?。組詞(降落、下降……)
    乘可以用“禾”字中間一個“北”字的拆字法記憶。注意書寫筆順,組詞(乘著風)
    2.練習用下列詞語說話,看誰說得好。準備、植物、旅行、降落。
    (三)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標出來。
    2.課文中講了哪幾種植物。
    按提示回答:
    (1)課文中講了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種植物。
    (2)課文中講了三種植物,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四)指導書寫,在生字本上打字頭。
    重點指導“旅”、“乘”。
    “”的“”要寫在豎中線上。
    “禾”的“丨”在豎中線上,“八”在中點起筆。
    (五)布置作業(yè)。
    1.寫生字。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詩句。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熱愛的情感和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二)正確地朗讀、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了解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出示字詞卡片,讀準字音
    植物田野知識離開許許多多已經旅行準備降落傘乘著風四海為家
    2.指名讀課文
    (二)從課題入手,逐節(jié)學習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植物嗎?
    花草、樹木、蔬菜、莊稼都是植物,植物媽媽有辦法,有些什么辦法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
    1.學習課文第1節(jié)。
    (1)默讀,找出不理解的詞語。(用“?”標出)
    (2)重點理解:“孩子”、“長大”、“四海為家”、“旅行”四個詞語各表示什么意思?孩子:在本課指的是植物的種子。
    長大:是指種子已經成熟。
    四海為家:指的是種子到處生根發(fā)芽。
    旅行:文中指植物的種子傳播出去。
    (3)指導感情朗讀。
    (4)這節(jié)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課文講了哪幾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2.學習課文第2節(jié)。
    (1)自由讀課文,找出疑難問題。
    (2)學生質疑,全班討論釋疑。
    蒲公英的種子是怎樣的?靠什么離開媽媽?
    結合理解重點詞語:
    降落傘
    觀察實物,問:這里的降落傘指什么?(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紛紛
    實物演示,讓學生說一說種子是怎樣飛的。(一個緊跟著一個沒有順序地隨風飛去。)誰能用“紛紛”說一句話。
    準備
    用準備說一句話。這里為什么說“準備”?(種子的毛茸茸小花是從蒲公英的孕育生長過程中具備的)。
    乘著風
    投影出示“乘”的三個義項:
    讀一讀,選擇正確答案畫√
    (3)填空練習。
    蒲公英媽媽為孩子準備了( ?。?,孩子( ?。╇x開媽媽。
    (4)小結:蒲公英種子傳播需要哪兩個條件?板書:降落傘,風吹。
    (5)指導感情朗讀。
    (6)小結學習方法并板書。
    3.學習課文第3節(jié)。
    (1)用學習第2節(jié)的方法自學第3節(jié)。
    先找出疑難問題再四人一組討論。
    (2)匯報自學情況。
    重點理解“帶刺的鎧甲”。
    什么是鎧甲,在這里指什么?
    古代士兵身上穿的護身衣,用金屬和皮革連綴而成。
    學生觀察實物,手觸感覺它的堅硬。
    (3)填空練習。
    蒼耳媽媽給孩子準備了( ?。?,孩子( ?。╇x開媽媽。
    (4)指導感情朗讀。
    (5)小結并板書:蒼耳種子傳播需要哪兩個條件?(帶刺的鎧甲、動物帶)
    4.運用同樣的學習方法自學第4節(jié)。
    (1)自學后做填空練習。
    豌豆媽媽給孩子準備了( ?。尯⒆樱ā 。?,豆莢炸開,孩子( ?。╇x開媽媽。
    (2)提問板書:豌豆種子傳播需哪兩個條件?板書(豆莢、太陽曬)。
    (3)指導感情朗讀。
    ( ?。┒骨v炸開,孩子們(  )離開媽媽。
    ①讀原句:豆莢炸開,孩子們離開媽媽。
    ②填空后再讀一讀。
    ③比較你喜歡哪句,為什么?
    ④讀第4節(jié)。
    5.小結2、3、4節(jié)內容。
    通過前邊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種子傳播的方法,知道種子傳播一要靠自身的條件、二要利用自然界的條件,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四海為家。
    6.背誦課文。
    (1)指導背誦的方法。
    (2)擇段背誦。
    (3)同桌比背。
    7.學習第5節(jié)。
    (1)同學們還知道哪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2)齊讀第5節(jié),背誦下來。
    (3)為什么粗心的孩子得不到它?
    8.總結全文。
    【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用“準備”、“已經”造句。
    (二)鞏固練習。
    二、教學重點、難點
    用“準備”、“已經”造句。
    三、教學過程
    (一)聽寫:
    植物田野知識離開許許多多已經旅行準備降落傘四海為家
    (二)檢查背誦課文。
    同桌互查,指名查,以小組為單位由小組長檢查。
    (三)回答問題。
    課文中講了哪幾種植物,這些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四)造句。
    (1)想詞本身的意思。
    已經:表示過去。
    準備:事前的安排、籌劃。
    (2)看詞在文中哪句中出現(xiàn),讀一讀。
    (3)造句。
    (五)鞏固練習
    1.數(shù)一數(shù)再填空。
    旅共( ?。┕P,第八筆是( ?。?BR>    降共( ?。┕P,第七筆是( ?。?。
    乘共(  )筆,第八筆是( ?。?。
    2.組詞。
    3.填空,再讀一讀。
    蒲公英媽媽給孩子準備了(  ),蒼耳媽媽給孩子穿上(  )鎧甲,豌豆媽媽讓豆莢曬在(  )底下,豆莢炸開,孩子就( ?。╇x開媽媽。
    4.連線。
    【板書設計】
    【小資料】
    蒼耳一年生草本植物。莖高四、五尺,葉子心臟形,葉尖邊緣有“鋸齒”,莖部有三條明顯的葉脈。夏季開花,頭狀花序,雄花序狀球形,雌花序橢圓形,果實在霜降前后成熟,外面硬殼上有硬刺,容易掛在動物皮毛和人的衣服上。可入藥。
    豌豆一種可以做菜或當糧食吃的豆子。豌豆的葉子像羽毛形狀,開白色或淡紫紅色的花,結豆莢,里面有圓形的豆子,嫩莢和種子可以吃。
    蒲公英別名婆婆丁、黃花地丁,是一種野生的草本植物。蒲公英全株高約60厘米左右。葉較大,為羽狀葉,蓮座狀平鋪,邊緣有許多鋸齒。蒲公英的果實為瘦果。果實的上端伸出一個尖喙,喙的頂端有一撮像降落傘的放射狀白毛,這樣就能使果實隨風遠飛,帶著種子落到適宜的環(huán)境,便可在那里安家落戶,繁衍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