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我是什么》課文原文、教案及知識點

字號:

《我是什么》是部編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一單元的一篇文章,是一篇擬人的科普短文。課文采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以樸實而生動的語言,圖文并茂地向?qū)W生展示了水的變化及其利與害。文中始終不點明“我”就是水,而是通過水的形態(tài)變化和人類關系的描寫,讓讀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所以學生學起來興趣盎然。準備了以下內(nèi)容,供大家參考!
    【篇一】部編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我是什么》課文原文
    我會變。太陽一曬,我就變成汽,升到天空,我又變成無數(shù)極小極小的點兒,連成一片,在空中飄浮。有時候我穿著白衣服,有時候我穿著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紅袍披在身上。人們管我叫“云”。
    我在空中越升越高,體溫越來越低,變成了無數(shù)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來,人們管我叫“雨”。有時候我變成小硬球打下來,人們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變成小花朵飄下來,人們又管我叫“雪”。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覺,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眺舞、唱歌、開大會。
    有時候我很溫和,有時候我很暴躁。我做過許多好事,灌溉田地,發(fā)動機器,幫助人們工作。我也做過許多壞事,淹沒莊稼,沖毀房屋,給人們帶來災害。人們想出種種辦法管住我,讓我光做好事,不做壞事。
    小朋友,你們猜猜,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室編寫。
    【篇二】部編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我是什么》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字沖、池、浮、黑。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現(xiàn)象都是水的變化形成的。
    3.學生初步感受科學童話,體會作者寫作用詞準確、生動的特點。通過對比朗讀,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激發(fā)學生閱讀其他科學童話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詞。
    2.知道水的變化。
    教學難點:
    教師引導學生初步感受科學童話,體會作者寫作用詞準確、生動的特點;通過對比朗讀,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激發(fā)學生閱讀其他科學童話的興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的
    1.認識本課“我會讀”中的生字,能讀準字音。會寫“黑”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云、雨、雹子是怎樣變化而成的。
    教學重、難點
    了解水的變化過程,培養(yǎng)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
    一、猜謎導入
    (一)猜謎游戲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就要來考考你們了,看看誰聰明。
    忽然不見忽然有,像龍像虎又像狗,
    太陽出來它不怕,大風一吹它就走。(云)
    線兒有粗又有細,上接天來下接地,
    落在水中無蹤影,莊稼見了笑嘻嘻。(雨)
    白色花兒無人栽,一夜北風遍地開,
    無根無枝又無葉,此花原自天上來。(雪)
    小珍珠光又亮,噼里啪啦從天降,
    小孩新奇捧在手,慢慢變成水一汪。(雹子)
    師:大家仔細觀察這幾樣,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它們有什么特點?
    師:你們真聰明,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來認識一下云、雨、雪、雹子共同的朋友,聽老師讀課文,看看他是怎樣介紹自己的。(老師范讀,學生邊聽邊猜“我是什么”)
    (設計意圖:“興趣是好的老師”,以“猜謎游戲”導入課題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欲 望。此時,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必定會集中注意力,積極開動腦筋,終猜出謎底,分析出“我”就是水,并因此獲得成功的滿足感,為后面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板書課題
    學生書空,齊讀課題兩遍。
    二、初讀課文
    (一)自由讀課文
    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標出文章的自然段;3課文中圈出的字要多讀幾遍。
    (設計意圖:明確讀書要求,對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是十分必要的,這樣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有益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齊讀本課“我會認”的生字
    師:現(xiàn)在,老師要把課文中的生字寶寶請出來,我們來跟他們打聲招呼,大家一起叫一叫它們的名字吧。
    (三)指名讀生字
    師:同學們一起讀讀的真棒,現(xiàn)在老師想單獨請幾位同學來叫一叫這些生字寶寶的名字,誰敢挑戰(zhàn)一下?
    (四)交流識字方法
    師:同學們讀的這么準確,那么能和同學交流一下你們的識字方法嗎?
    加一加:雨+包=雹禾+家=稼災器
    換一換:澡—躁俺—淹
    較難的字:浮、灌(罐,獾)、溉、淹都與水有關,暴可以用組詞的方法來記憶,毀,毀滅?!扒f稼”一詞中“稼”讀輕聲。
    (五)開火車檢測生字
    師:同學們的辦法可真多啊,那現(xiàn)在老師要把生字寶寶的拼音小帽去掉,你們還能認識他們嗎?咱們來開兩組小火車,看看哪組的小火車開的順利。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理解分析,交流識字方法,積累識字經(jīng)驗,體會識字規(guī)律,以小組競爭的開火車游戲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六)學生讀詞語
    師:大家的生字記的真牢固。老師給這些生字寶寶找了小伙伴,老師讓他們和自己的小伙伴站在一起你們還能讀好嗎?老師請幾位小老師來讀一讀,如果他讀對了,你們要跟讀兩遍。
    三、品讀課文
    (一)小組接讀課文
    師:同學們的生詞讀的真好?,F(xiàn)在老師要把這些生詞放進課文中請你們來讀一讀。在讀課文的過程中大家要思考一個問題:“我”到底是怎樣變化的?
    (設計意圖:閱讀以讀為本。只有在充分朗的課文的基礎上,學生才能對新接觸的課文有一定的整體感知。)
    (二)導讀1、2自然。
    1.齊讀課文1、2自然段。思考:水都可以變成什么?
    師:多么可愛的小水珠啊,它還會變呢。誰愿意做小水珠來讀一讀課文???這么多同學都愿意啊,那我們就都是小水珠了。小水珠們,齊讀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纯次覀兌寄茏兂墒裁囱??
    2.師:誰來告訴老師,小水珠可以變成什么呀?
    汽——云——雨——雹子——雪(老師相機貼圖畫)
    師:看,我們大家多會變??!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多媒體播放水變成汽的動畫。
    1.師:這是一些多么可愛的小水珠啊,你們仔細看,小水珠去哪里了呀?它變成什么了?誰能用書上的句子告訴大家呀?(你可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小水珠)
    2.師:小水珠還可以變成云呢,它是怎么變的呢?誰來讀一讀這幾句。
    (升到天空,我又變成無數(shù)極小極小的點兒,連成一片,在空中漂浮。)
    學生讀,師范讀。
    3.師:誰還愿意變成云呢?(指名讀)
    師:咱們學著他的樣子,一起變成云好不好?(學生齊讀)
    4.師:老師知道,你們還喜歡穿各種顏色的衣服呢。
    多媒體出示三種顏色的云。
    師:這是你們的(白衣服),這是你們的(黑衣服),這是你們的(紅衣服)。你喜歡什么顏色的衣服呢?你喜歡白衣服,那你就來讀穿白色衣服的句子,你喜歡黑色衣服你就來讀穿黑色衣服的句子,你喜歡紅衣服就來讀穿紅色衣服的句子,其余的同學和老師一起來讀后一個句子。明白了嗎?現(xiàn)在開始。(學生分讀)
    師:聽完了他們的朗讀,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他們什么時候穿白衣服?什么時候穿黑衣服?什么時候穿紅衣服?
    (設計意圖:讓同學們以課文主人公“水”的身份去朗讀課文,使學生更好的感悟課文內(nèi)容。)
    5.指導寫字
    師:這里還藏著一個生字寶寶呢,這個字怎么讀?它是什么結(jié)構(gòu)的字?注意觀察,這個字在書寫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地方?
    (“口”要寫的扁長,“豎”要居中,底橫長,底部四點要分布均勻,托住上面的部分。)
    (四)學習第二個自然段
    1.師:學完了第一個自然段,我們知道了水可以變成汽、變成云,那么它還能變成什么呢?我們來看看第二個自然段,老師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
    2.師范讀。
    師:你們能像老師這樣讀一讀嗎?好加上動作。(學生齊讀)
    (設計意圖:從讀到演,科學地遵循了兒童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想像,利用了兒童善于表現(xiàn)自我的特點,使學生在充滿情趣的活動中,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培養(yǎng)了表演能力。)
    3.完成填空。
    師:通過剛才的朗讀,你知道文中的括號里該填什么字嗎?
    師:他填的是落、打、飄,這幾個字是表示什么的?(動作)你們同意他的觀點嗎?能說說理由嗎?
    (提示:雨有什么特點?雹子有什么特點?雪有什么特點?)
    師:哦,這么一會兒工夫,我們就有了這么多的變化。我們來看,水可以變成汽,它是靠什么變成汽的?(太陽曬的)汽上升凝聚變成云,云怎樣才會變成雨、變成雹子、變成雪呢?想一想。
    (設計意圖:適當?shù)奶羁站毩?,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
    (五)學習第三個自然段
    1.女生齊讀第三自然段。
    師:雨、雹子、雪落下來,又變成了水。我們水就是這樣在自然界里循環(huán)變化的。那你們想知道平時水都做些什么嗎?我們一起來看第三個自然段。老師想請女生來讀一讀這一段。(女生讀的真流利,聲音像百靈鳥一樣好聽。)
    2.老師范讀。
    3.完成填空。
    4.男生齊讀第三個自然段。
    (六)學習第4個自然段
    師:我們水不僅會變,而且還會做好多事情呢。請同學們自由的讀一讀第四個自然段,思考:我們都做過哪些事情呢?
    (七)學習第5個自然段
    四、課文小結(jié)
    師:今天,我們結(jié)識了“水”這位好朋友,在生活中,我們天天離不開水,它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美麗、可愛的世界。而面對現(xiàn)在人們賴以生存的水資源越來越貧乏,面對現(xiàn)在水資源污染越來越嚴重的現(xiàn)實,我們更應該重視如何保護它,這樣才能讓它多做好事,不做壞事。
    作業(yè)設計
    1.畫一幅水的變化的連環(huán)畫,分別畫出水的不同樣子,并在這幅畫下面寫一段話。
    (設計意圖:在課堂教學后進行適當?shù)牧曌骶毩?,為學生今后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如果你們還想更多地了解水,課后可以繼續(xù)找一些關于他的資料,大家一起辦個“我的朋友——水”的展覽。
    (設計意圖:“生活即課堂”。素質(zhì)教育除了課堂以外,還需要更廣闊的學習空間,而課內(nèi)至課外的延伸,就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不斷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用學過的方法自主識字,培養(yǎng)識字能力。
    2.指導書寫8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掌握本課生字,能正確讀寫。
    一、復習導入
    (一)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復習要求會認的生字。
    1.齊讀要求會認的生字。
    2.小老師領讀生詞。(多媒體出示)
    飄浮災害機器沖毀池子黑衣服
    (設計意圖:復習上節(jié)課內(nèi)容,為學習新課做準備。)
    二、學習本課生字、生詞
    (一)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
    chōng shài chí fú zāi hài hēi qì
    沖 曬 池 浮 災 害 黑 器
    2.指名讀生字。
    3.全班齊讀生字。
    4.動腦筋想一想,怎樣記住這幾個字,把好方法講給伙伴聽。
    5.交流較難記的生字,老師加以點撥。
    (設計意圖:抓住兒童識字規(guī)律,多形式呈現(xiàn)字詞,反復識記。結(jié)合本課漢字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理解分析,交流識字方法,積累識字經(jīng)驗,體會識字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二)指導書寫
    1.學生認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
    2.師范寫生字,重點指導:
    “曬”字第九畫是豎彎,不是豎彎鉤。
    “害”字中間一豎上下都要出頭。
    “器”字不要忘記中間的一點。
    “浮”字左邊是三點水,右邊是“孚”。
    3.學生描紅,仿寫。
    (設計意圖:學寫生字,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學生口頭組詞。
    5.出示新詞卡片,認讀新詞。
    漂浮機器沖毀暴躁灌溉電器
    毀壞風暴災害樂器毀滅暴風雪
    (1)請小老師領讀。
    (2)全班齊讀。
    (3)用“漂浮”一詞造句。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擴詞能力,同時積累更多的詞語。)
    三、全班齊讀課文,鞏固所學生字、新詞
    四、師總結(jié)
    作業(yè)設計
    1.抄寫本課生字。
    2.積累本課好詞佳句。
    3.預習新課。
    【篇三】部編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我是什么》知識點
    一、我會寫
    變biàn(變成、變化、變動)
    極jí(北極、極小、極好)
    片piàn(木片、一片、鐵片)
    傍bàng(傍晚、依山傍水)
    海hǎi(海洋、大海、上海)
    洋yáng(大洋、洋人、太平洋)
    作zuò(工作、當作、作業(yè))
    壞huài(好壞、壞人、壞事)
    給gěi(給你、送給、獻給)
    帶dài(帶上、帶來、帶走)
    二、我會認
    曬shài(曬干、晾曬、曬太陽)
    越y(tǒng)uè(越過、超越、越線)
    滴dī(水滴、滴落、淚滴)
    溪xī(溪水、小溪、溪流)
    奔bēn(奔跑、飛奔、奔向)
    沒mò(淹沒、沒落、沉沒)
    沖chōng(沖刺、沖出、沖破)
    毀huǐ(毀壞、毀滅、沖毀)
    屋wū(房屋、屋頂、屋子)
    猜cāi(猜謎、猜想、猜測)
    三、多音字
    沖 chōng(沖擊) chòng(沖著)
    沒 méi(沒有) mò(吞沒)
    給 gěi(給你) jǐ(給予)
    作 zuò(作業(yè)) zuō(作坊)
    四、近義詞
    溫和——溫順 暴躁——急躁
    幫助——幫忙 災害——災難
    五、反義詞
    好——壞 溫和——暴躁
    發(fā)動——終止 許多——少許
    六、理解詞語
    傍晚:臨近晚上的時候。
    溫和:不嚴厲,不粗暴,使人感到親切。
    暴躁:遇事急躁,容易發(fā)怒。
    灌溉:把水輸送到田地里。
    災害:自然或認為的因素造成的傷害。
    七、句子解析
    1.有時候我穿著白衣服,有時候我穿著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紅袍披在身上。
    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形象地寫出了云的不同色彩?!鞍滓路敝赴自疲昂谝路敝笧踉?,“紅袍”指朝霞和晚霞。
    2.“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覺,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開大會?!?BR>    四個擬人句組成排比句,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水存在的不同地方,語言優(yōu)美,有氣勢。
    八、問題歸納
    1.“我”是什么?“我”會變成些什么?
    “我”是水?!拔摇睍兂善?、云、雨、冰雹、雪。
    2.讀第四自然段,想一想“我”溫和、暴躁的時候分別會做些什么?
    “我”在溫和的時候,做過許多好事,灌溉田地,發(fā)動機器,幫助人們工作?!拔摇痹诒┰甑臅r候,也做過許多壞事,淹沒莊稼,沖毀房屋,給人們帶來災害。
    3.結(jié)尾有什么特點?起到了什么作用?
    采用疑問句的形式結(jié)尾,照應了文題,使文章結(jié)構(gòu)更加完整。
    九、課文主題
    課文采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水的不同形態(tài)和對人的影響,告訴我們:要想讓水全心全意為我們服務,還需我們繼續(x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