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報,是指新聞事業(yè)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種以紙為載體、以手抄形式發(fā)布新聞信息的報紙,是報紙的原形,又稱手抄新聞。以下是整理的《二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手抄報資料》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二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手抄報資料
長方體表面積公式為:(長×寬+長×高+寬×高)×2
一個長方體的金魚缸,長是8分米,寬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壞了,修理時配上的玻璃的面積是?
思路:本題為長方體表面積公式應用題,就是求這個金魚缸的表面積,注意這個金魚缸沒有頂。
解:金魚缸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長×寬=(8×5+8×6+5×6)×2-8×5=196(平方厘米)
【篇二】二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手抄報資料
一張大面額人民幣:
在商場買東西付款時,掏出一張大面額人民幣,營業(yè)員常會客客氣氣問一聲:“請問,你有零錢嗎?”所以在出門購物之前,準備些零錢。下面是一道關(guān)于準備零錢的問題。
有9張人民幣,其中一角幣1張,二角幣1張,五角幣1張,一元幣4張,五元幣2張。用這些紙幣任意付款,可以付出的不同數(shù)額的款子共有多少種?
用4張一元幣和2張五元幣可付出從0元到14元共15種不同的元數(shù)。
用1張一角幣、1張2角幣和1張五角幣可以付出0角、1角、2角、3角、5角、6角、7角、8角共8種不同的角數(shù)。
元數(shù)和角數(shù)的組合,共有15×8=120(種)
但是在付款時,“付0元0角”就是沒有給錢,這種情形應該除外。
120-1=119(種)
因而共能付出119種不同數(shù)額的款子。
在以上解題過程中,巧妙地利用了“0元”,把原來需要討論各種可能情形的問題變得可用統(tǒng)一方法處理。
【篇三】二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手抄報資料
數(shù)學故事:
1、傍晚,我在奧林匹克書中看到一道難題:果園里的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老王師傅每天給50棵蘋果樹20棵梨樹施肥,幾天后,梨樹全部施上肥,但蘋果樹還剩下80棵沒施肥。請問:果園里有蘋果樹和梨樹各多少棵?
我沒有被這道題嚇倒,難題能激發(fā)我的興趣。我想,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假如要使兩種樹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師傅就應該每天給“20×3”棵蘋果樹和20棵梨樹施肥。
而實際他每天只給50棵蘋果樹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從這里可以得知,老王師傅已經(jīng)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樹,8天就是160棵梨樹,再根據(jù)第一個條件,可以知道蘋果樹是480棵。這就是用假設的思路來解題,因此我想,假設法實在是一種很好的解題方法。
2、動物學校舉辦兒歌比賽,大象老師做裁判。
小猴第一個舉手,開始朗誦:“進位加法我會算,數(shù)位對齊才能加。個位對齊個位加,滿十要向十位進。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數(shù)算得快又準。”
小猴剛說完,小狗又開始朗誦:“退位減法并不難,數(shù)位對齊才能減。個位數(shù)小不夠減,要向十位借個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個一。十位數(shù)字怎么減,十位退一再去減。”
大家都為它們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師說:“它們的兒歌讓我們明白了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它們兩個都應該得冠軍,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賀它們。
3、唐僧師徒四人走在無邊無際的沙漠上,他們又餓又累,豬八戒想:如果有一頓美餐該有多好??!孫悟空可沒有八戒那么貪心,悟空只想喝一杯水就夠了。孫悟空想著想著,眼前就出現(xiàn)了一戶人家,門口的桌上正好放了一杯牛奶,孫悟空連忙上前,準備把這杯牛奶喝了,可主人家卻說:“大圣且慢,如果您想喝這杯奶就必須回答對一道數(shù)學題。”
孫悟空想,不就一道數(shù)學題嗎,難不倒俺老孫。孫悟空就答應了。那位主人家出題:倒了一杯牛奶,你先喝了1/2加滿水,再喝1/3,又加滿水,最后把這杯飲料全喝下,問你喝的牛奶和水哪個多些?為什么?
【篇一】二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手抄報資料
長方體表面積公式為:(長×寬+長×高+寬×高)×2
一個長方體的金魚缸,長是8分米,寬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壞了,修理時配上的玻璃的面積是?
思路:本題為長方體表面積公式應用題,就是求這個金魚缸的表面積,注意這個金魚缸沒有頂。
解:金魚缸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長×寬=(8×5+8×6+5×6)×2-8×5=196(平方厘米)
【篇二】二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手抄報資料
一張大面額人民幣:
在商場買東西付款時,掏出一張大面額人民幣,營業(yè)員常會客客氣氣問一聲:“請問,你有零錢嗎?”所以在出門購物之前,準備些零錢。下面是一道關(guān)于準備零錢的問題。
有9張人民幣,其中一角幣1張,二角幣1張,五角幣1張,一元幣4張,五元幣2張。用這些紙幣任意付款,可以付出的不同數(shù)額的款子共有多少種?
用4張一元幣和2張五元幣可付出從0元到14元共15種不同的元數(shù)。
用1張一角幣、1張2角幣和1張五角幣可以付出0角、1角、2角、3角、5角、6角、7角、8角共8種不同的角數(shù)。
元數(shù)和角數(shù)的組合,共有15×8=120(種)
但是在付款時,“付0元0角”就是沒有給錢,這種情形應該除外。
120-1=119(種)
因而共能付出119種不同數(shù)額的款子。
在以上解題過程中,巧妙地利用了“0元”,把原來需要討論各種可能情形的問題變得可用統(tǒng)一方法處理。
【篇三】二年級小學生數(shù)學手抄報資料
數(shù)學故事:
1、傍晚,我在奧林匹克書中看到一道難題:果園里的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老王師傅每天給50棵蘋果樹20棵梨樹施肥,幾天后,梨樹全部施上肥,但蘋果樹還剩下80棵沒施肥。請問:果園里有蘋果樹和梨樹各多少棵?
我沒有被這道題嚇倒,難題能激發(fā)我的興趣。我想,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假如要使兩種樹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師傅就應該每天給“20×3”棵蘋果樹和20棵梨樹施肥。
而實際他每天只給50棵蘋果樹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從這里可以得知,老王師傅已經(jīng)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樹,8天就是160棵梨樹,再根據(jù)第一個條件,可以知道蘋果樹是480棵。這就是用假設的思路來解題,因此我想,假設法實在是一種很好的解題方法。
2、動物學校舉辦兒歌比賽,大象老師做裁判。
小猴第一個舉手,開始朗誦:“進位加法我會算,數(shù)位對齊才能加。個位對齊個位加,滿十要向十位進。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數(shù)算得快又準。”
小猴剛說完,小狗又開始朗誦:“退位減法并不難,數(shù)位對齊才能減。個位數(shù)小不夠減,要向十位借個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個一。十位數(shù)字怎么減,十位退一再去減。”
大家都為它們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師說:“它們的兒歌讓我們明白了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它們兩個都應該得冠軍,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賀它們。
3、唐僧師徒四人走在無邊無際的沙漠上,他們又餓又累,豬八戒想:如果有一頓美餐該有多好??!孫悟空可沒有八戒那么貪心,悟空只想喝一杯水就夠了。孫悟空想著想著,眼前就出現(xiàn)了一戶人家,門口的桌上正好放了一杯牛奶,孫悟空連忙上前,準備把這杯牛奶喝了,可主人家卻說:“大圣且慢,如果您想喝這杯奶就必須回答對一道數(shù)學題。”
孫悟空想,不就一道數(shù)學題嗎,難不倒俺老孫。孫悟空就答應了。那位主人家出題:倒了一杯牛奶,你先喝了1/2加滿水,再喝1/3,又加滿水,最后把這杯飲料全喝下,問你喝的牛奶和水哪個多些?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