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上冊語文說課稿

字號:

因為高二開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識肯定有一定的欠缺,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計劃,更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會白白流淌的,收獲總是自己的。高二頻道為你整理了《人教版高二上冊語文說課稿》,助你金榜題名!
    1.人教版高二上冊語文說課稿
    一、教材
    1、介紹教材
    《訴肺腑》是對寶玉和黛玉感情穩(wěn)定成熟時期的一段描寫,作者曹雪芹借寶黛之口,傳達了自己的愛情觀,在《紅樓夢》中有著重要地位,是解讀《紅樓夢》的關鍵。
    2、目標重點難點依據(jù)
    A、就文本而言,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寶黛互訴衷情是需要契機的,這個契機是如何出現(xiàn)的,就是學習的能力目標:層層鋪墊,使中心事件水到渠成的寫作技巧。這是本課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習的難點。
    B、之所以將這個目標確定為難點重點,主要是因為當前學生對小說記敘類文章的閱讀鑒賞只重情節(jié),不重構思技巧,將學教材當作消遣性閱讀,而考綱有更高層級的能力要求,就是分析作品的寫作技巧。如果我們能把學習中的思考領悟應用到考試卷的閱讀理解當中,把握作者的寫作思路,做題會事半功倍,所以教材也是一篇閱讀理解材料,只要老師引導得當,語文老師擔心的教學與實踐脫節(jié)的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
    另外一個知識目標是分析其愛情基礎并用現(xiàn)代觀點進行評析。主要強化尊重原著的原始解讀,同時也有個性化解讀,這是一個彈性目標,給學生一定的空間發(fā)揮。
    二、教法與學法
    在教法上,將主動權交給學生,形成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的互動,不同的目標采取不同的教法。
    在學法上,根據(jù)新課程標準,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三、教學過程
    (一)在導入上設置問題情境。學生的學習應有問題驅動,這個問題還要能夠引起學生興趣,興趣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在多媒體上顯示漢代卓文君給司馬相如的一封信:一別之后,兩地相思,只說三四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huán)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倚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欲亂。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作男!學生很容易就看出這個特點是從數(shù)字一寫到萬,下半闋又從萬回到一,我利用學生的成就感,提出問題:自古以來,男女傷離別的詩很多,各有各的精彩,這首詩精彩的是什么?通過學生的回答引出課堂導入:寫作固然是為表情達意,但同一份情,同一種意,有人將其寫成白開水,讓人生厭,而有人卻能寫得讓人拍案叫絕,不同在哪里?就是巧思。我們以前看重的是《紅樓夢》的思想內(nèi)涵,今天我們也來看看這部巨著中的一個片段有沒有巧思。
    屏幕顯示兩個學習目標。
    (二)完成能力目標,即寫作技巧的賞析。文本是節(jié)選,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讓學生從一個本來突兀的開頭去層層推敲,是很困難的,所以讓學生做一回偵探,從結局入手,采用反推法,層層向上推理。首先屏幕顯示第一個提示問題:寶黛二人后互訴衷情,說出了在當時看來已是有違禮法的話,是什么緣由呢?
    根據(jù)“建構主義”理論給我們的啟示:表現(xiàn)一個教師真正能力的,不是把學生講會,而是讓學生學會,給學生一個可操作的目標,讓學生自己動腦和動手,是好的途徑。
    所以我采用了這樣的活動方式:為了給學生生動直接的感受,在多媒體上播放《紅樓夢》電視劇中“訴肺腑”這個片段,讓學生在聽與看中去思考問題。然后,讓學生從結局“訴肺腑”開始,緊扣教材,在紙上用劃箭頭的方式寫出推理。先自主完成,然后拿到小組交流,再以小組為單位全班交流,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將幾個小組意見匯總并引導全體學生分析,找到符合原著的推理。討論中的爭論點是湘云這個人物,可以展開小辯論,求同存異。
    學法上,這個目標的學習,強調(diào)以“自主學習”為重點,緊扣教材,自我感知,不依賴老師和其他同學,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別人的回答中發(fā)現(xiàn)并認同,主要是學生與學生間的知識互動。難點可以先自主學習,再采取“合作”的方式,積極參與討論,達成一致,即使不到位,也是值得肯定的。
    (三)導入第二個知識目標提示:寶黛互訴肺腑,表示二人的感情已經(jīng)成熟,那二人的愛情是建立在什么基礎之上呢?
    根據(jù)研究性學習理論:教師不應把現(xiàn)成的結論交給學生,而應該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增長知識,提高能力,獲得一種親身體驗與感悟,這就是創(chuàng)造,教師多加肯定鼓勵。
    所以我采用了這樣的活動方式:在平等基礎上,進行背對背式的默契測試,讓同學將自己的理解寫在紙上,然后同桌對照,再和老師的理解做對照,學生的理解只要緊扣教材,有理有據(jù),教師就應該承認,甚至可以舍棄自己的理解,這樣,就形成了學生和學生、老師和學生間的互動。
    簡短的分析后,引導學生用現(xiàn)代觀點來評析。學生可以暢所欲言,教師也參與討論,平等對話。
    學法上一方面,分析愛情基礎的時候,強化原始閱讀。讓學生自主理解消化,形成自己的想法,同時緊扣教材,課堂操作中,允許學生出錯,“錯誤也是一種資源”。老師應持鼓勵態(tài)度。
    另一方面,評析寶黛愛情的時候,強化個性化解讀。老師放低姿態(tài),學會傾聽和理解,和學生一起探討,我們要求學生對文本有個性化的解讀,老師也應該有自己個性價值的發(fā)揮,老師代替不了教材,但教材同樣代替不了老師,教師可以發(fā)掘自己的知識深度和廣度,和學生進行思想層次的交流。通過這樣的互動,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愛情觀。這比空洞的說教效果要好得多。
    (四)歸納小結這節(jié)課主要學習的兩點:一是《訴肺腑》水到渠成的寫作技巧,
    (五)能力遷移
    文本本身是一座房子,把房子拆了,看布局,看設計,目的是自己蓋房子,分析別人的作品,學生就會有自己的設計,寫出有自己個性的作品,這是能力的'拓展與創(chuàng)新。
    所以我采取了這樣的活動方式:
    印發(fā)一篇文章,讓學生分析作者的寫作技巧,列50字的提綱,課堂交流。
    讓學生能有意識地去注意技巧性問題,并活學活用。
    2.人教版高二上冊語文說課稿
    各位老師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XXX》。下面我對本課題進行分析:
    一、說教材(地位與作用)
    《XXX》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第XX單元第XX個課題。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jīng)學習了XX,這為過度到本課題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因此,本課題的理論、知識是學好以后課題的基礎,它在整個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根據(jù)本教材的結構和內(nèi)容分析,結合著XX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2.過程與方法目標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
    本著XXX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重點的依據(jù)是只有掌握了,才能理解和掌握。
    教學難點:難點的依據(jù)是比較抽象,學生沒有這方面的基礎知識。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上談談。
    四、說教法。
    我們都知道XX是一門培養(yǎng)人的XXX能力的更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xiàn)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過程??紤]到XX年級學生的現(xiàn)狀,我主要采取設置情景教學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他們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chǎn)生踐行的愿望。培養(yǎng)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經(jīng)驗結合起來,引導學生主動去發(fā)現(xiàn)周邊的客觀事物,發(fā)展思辯能力,注重心理狀況。當然老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本人應該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調(diào)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并且要培養(yǎng)學生以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佳的教學效果。基于本課題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培養(yǎng)學生的自覺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集體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語境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由于本課題內(nèi)容與社會現(xiàn)實生活的關系比較密切,學生已經(jīng)具有了直觀的感受,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并思考,例舉社會上存在的一些有關的經(jīng)濟現(xiàn)象,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后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框題知識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xiàn)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學習的真正的主人。這節(jié)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后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大限度的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導入新課:(2-3分鐘)
    由上節(jié)課演過的知識和教材開頭的情景設置導入新課。#高二# #人教版高二上冊語文說課稿#設計的依據(jù):一是概括了舊知識,引出新知識,溫故而知新,使學生的未知XX。這是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2.講授新課:(35分鐘)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點,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難點。還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教師的特長,以及教學設備的情況,我選擇了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這些教學手段的運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乏味的知識興趣華。還重視教材中的疑問,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串聯(lián)、積累、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3.課堂小結:(2-3分鐘)
    課堂小結的目的是強化認識,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盡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XXX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并且逐漸地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
    4.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地、系統(tǒng)的板書設計,并及時地體現(xiàn)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于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設計是:
    5.布置作業(yè)。
    針對XX年級學生素質的差異,我進行了分層訓練,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使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我布置的課堂作業(yè)是:XXX
    七、說小結
    1.對教材內(nèi)容的處理。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知識的跨度、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對教材內(nèi)容的`增有減。
    2.教學策略的選用
    (1)運用了模擬活動,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教材這部分知識所對應的XXX現(xiàn)象,學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體驗,但是缺乏對這種體驗的深入思考。因此在進一步強化這種體驗的過程中我進行了思考和認知,使亂放從學生的生活中來,從學生的思考探究中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有助于充分調(diào)動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也有助于實現(xiàn)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的交融。
    (2)組織學生探究知識形成新的知識。我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入手,運用案例等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呈現(xiàn)問題,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問題的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做既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又有利于學生表達、動手、協(xié)作、等實踐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力求實現(xiàn)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并重,知識與能力并重的目標。也正是由于這些認識來自于學生自身的體驗,因此學生不僅"懂"了,而且"信"了從內(nèi)心上認同這些觀點,進而能主動地內(nèi)化為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并融入到實踐活動中去,有助于實現(xiàn)知、行、信的統(tǒng)一。
    八、結束語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jié)課我根據(jù)XX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guī)律,采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于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的說課完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