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名字叫蓮》是九年義務教育課本(實驗修訂本)二年級第二學期第7單元“讀課文摘錄詞句”的第2篇課文。本篇課文主要寫了歷代為文人雅士所贊美的蓮。課文一開始以四則圍繞蓮的謎語展開,激發(fā)了學生學文的興趣。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它的名字叫蓮》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二年級語文《它的名字叫蓮》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獨立認識11個生字;積累“星羅棋布、高低參差、緊密相挨、千姿百態(tài)、亭亭玉立、含苞欲放”等詞語。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正確書寫6個漢字。
2、能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重點朗讀6-9小節(jié),嘗試著背誦第6小節(jié)。
3、知道蓮的全身都是寶。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積累“星羅棋布、高低參差、緊密相挨、千姿百態(tài)、亭亭玉立、含苞欲放”等詞語。
2、能正確朗讀課文,重點朗讀6-9小節(jié),用課文中學過的詞語填空,試著背誦第6小節(jié)。
三、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蓮的相關錄象、圖片和相關知識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搜集關于植物的謎語和蓮的相關知識
四、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入
1、師:小朋友們,我們的猜謎時間又到了。今天你準備了什么謎語來給大家猜呢?
指名學生上臺將謎語放在實物投影儀下,指名學生讀,猜。(都與植物有關)
(說明:為給本課課文教學做鋪墊,我在班級中進行了連續(xù)幾天的猜謎活動。一來是激發(fā)他們對猜謎的興趣,二來也是讓學生在讀謎、猜謎過程中體會到語言文字的無窮變化,從中得到樂趣而喜歡語言。另外,學生可以將自己課前準備的謎語貼在各種植物圖案上,增加童趣。)
2、師:看大家這么喜歡猜謎語,老師也想來給大家猜幾個謎語,好不好?
出示四則謎面:
頭戴大圓涼帽,身藏水底泥中,有絲不能織綢,有洞不生蛀蟲。
池里一只碗,大雨落不滿,小雨紛紛下,珍珠一串串。
一個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襖,懷抱碧玉盅。
水上一個鈴,搖搖沒鈴聲,仔細看一看,滿臉大眼睛。
指名讀四則謎面。
師:四則謎語猜的是同一種水里的植物,你猜得出嗎?指名猜,根據(jù)學生答案,出示相應圖片和名稱,組成一幅荷花圖。(板書)
3、師:這四則謎語其實是根據(jù)植物不同部位的特點作謎面的,謎底分別是藕、荷葉、荷花、蓮蓬。這種植物,它的名字叫——(蓮)學名,也叫——(荷)俗名。出示課題,齊讀。
(說明:在出示課題的同時老師介紹“蓮”這個稱呼是學名?!昂伞眲t是俗名,讓學生能弄清蓮與荷這兩個名字之間的關系,拓展學生的知識。)
4、師:剛才的謎面中有三個生字寶寶,我們來學一學。
學生字:戴、帽、綢,
戴:這個字大家應該早就認識了吧,是啊,我的姓就是戴,我要提醒大家,“戴”的部首是戈字旁,下面是“田”與“共”?!按鳌辈粌H是個姓,還是一個動詞。
戴帶
在老師的()領下,我們參觀了凇滬抗戰(zhàn)紀念館。
弟弟把熊貓頭飾()在頭上,真像一只憨態(tài)可掬的大熊貓。
帽:指導“冒”,文中涼帽是指——荷葉
綢:翹舌音
分小組再讀四則謎語,回過頭看圖邊讀邊理解謎面含義。
(說明:本課中有些生字其實在以前的課文中出現(xiàn)多次,現(xiàn)在學生的識字能力也非常強,所以,生字進行側重教學既有效且又能提高上課效率。)
(二)整體感知
1、師:蓮又稱為“花中仙子”,清純高潔,象征著美好、高貴、圣潔。自古至今,蓮因為擁有清雅脫俗的外表和高貴典雅的品質而為許多文人雅士所題詠。我們學過的《王冕學畫》和《荷花》正是美文兩篇。今天,讓我們來繼續(xù)品味蓮的魅力所在。
(說明:有時間的話把這兩篇中的幾段摘錄下來,讓學生回味品讀一下。)
(三)學習課文
1、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聽錄音6-9小節(jié),說說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蓮的?
學生認真聽,交流回答。
2、學習第6小節(jié)
(1)師:是啊,課文對蓮花、蓮葉的描寫可真美!讓我們一起進入蓮的世界,來細細欣賞、品味。
看媒體動畫演示蓮塘蓮景,師配樂讀第6小節(jié)。
(2)師:你也想來為這么美的一池蓮花配上優(yōu)美的旁白嗎?那么,請你打開書,自己讀讀第6小節(ji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到喜歡的句子就多讀幾遍。然后完成填空。
(3)交流反饋:
①指名讀小節(jié),隨機出示學習學生喜歡的句子,喜歡同一句的學生一起起立讀。
第1句:蓮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都有種植,特別是在南方一帶,蓮塘星羅棋布。
學生字:羅棋
棋:叫班級中名叫“段棋華”的小朋友學。
理解詞語“星羅棋布”:像星星似的羅列著,像棋子一般分布著,課文中形容蓮塘多而密集。
(請學生交流含義,老師再媒體演示)
造句:媒體提示(如:肯德基在中國有很多分店,特別是在上海,更是星羅棋布。)
師;相傳2500多年前,吳王夫差為讓寵妃西施欣賞荷花,特地修筑了“玩花池”,這就是人工砌池栽荷形成的早的蓮塘。
齊讀第1句。
(說明:二年級的學生要求能理解一些詞語的含義并能積累、靈活運用。我平時都要求學生預習課文時碰到不理解的詞語借助字典等各種方法在書上做下 注釋,所以學生都能馬上掌握。為了讓學生能積累、靈活運用新學到的知識,我還找了一些圖片,讓學生用“星羅棋布”來造句,幫助學生內化。)
第2句:夏天的早晨,池塘里翠綠的荷葉高低參差,緊密相挨,露珠隨著風兒的吹拂,在荷葉上滾動。
師:俗話說“五分花十分葉”,“紅花需要綠葉配”,有了荷葉的襯托,荷花才顯得更加美麗而脫俗。
理解詞語“高低參差”、“緊密相挨”:選高低參差的學生上臺緊密相挨來演示。
學生字:挨拂(都是提手旁,動詞)
師:文中還有一句描寫荷葉的句子,你們找到了嗎?
學習第8節(jié)第1句:荷葉像個圓盤,碧綠青翠,表面光滑,有層白粉。
第3句:荷花千姿百態(tài),亭亭玉立,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綻開粉紅的笑臉,有的花瓣凋落,露出蓮蓬。
比賽讀,邀請好朋友讀等形式。看媒體出示相應圖片師生合說第3句。
②完成填空:南方一帶,蓮塘()。荷葉(),()。荷花(),(),有的(),有的(),有的()。
先準備,指名交流,再說給同桌聽
(說明: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所以當個別學生回答后,讓學生同桌互說,是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③看媒體錄象配樂背第6節(jié)(即給錄象做旁白):男(荷葉)、女生(荷花)、老師(荷塘)配合
(說明:如果有時間,可以請個別學生上講臺看著錄象講。)
3、小游戲復習生字:羅棋挨欲拂戴帽綢
4、學習7-9小節(jié):
(1)小組交流:
A、分小節(jié)讀,說說藕是怎么長成的?
B、閱讀材料,說說你還知道蓮的哪些知識?
(說明:老師事先準備一些這方面的知識,發(fā)給小組組長,學生也可拿出自己課前搜集的一些材料,一起閱讀,獲取更多蓮的知識。)
(2)交流:
①看著媒體動畫演示說說藕是怎么長成的。
②隨機學生字:莖(動畫中出現(xiàn))膨(嘴形做膨大、縮小的動作理解)
老師當場拿出生藕與糖藕給大家看,邊介紹藕是好的蔬菜和蜜餞食品。
③師總結:小朋友通過朗讀課文和閱讀材料知道了蓮的許多知識,蠟質粉末和毛刺都是它的自我保護裝置,蓮子不僅生命力很強,而且它還是珍貴的食品。還有蓮葉、蓮花、蓮蕊等也都是我們喜愛的藥膳食品。蓮可以做美味佳肴,有藥理作用,還能美容健美,蓮的全身都是寶。這里老師還有一些資料,感興趣的話課后可以來借閱。(出示)
(四)復習拓展
1、師:瞧,蓮被我們稱贊得朵朵綻出了歡快的笑臉。
游戲復習字詞(蓮花朵朵開):
涼帽蛀蟲挖掘吹拂亭亭玉立含苞欲放織綢星羅棋布膨大根莖緊密相挨高低參差千姿百態(tài)碧綠青翠
2、師總結自己本堂課摘錄的語句(指板書),再教學生摘錄詞句的方法
3、師總結:蓮婀娜多姿,清香遠溢。尤其是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貴品質深受人民喜愛?!敖犹焐徣~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鄙徱彩怯颜x的象征和使者,我們班的班花就是蓮,“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饼R說。
(說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是我們班班花的寓意,后以此結束,意義延伸。)
【篇二】小學二年級語文《它的名字叫蓮》教學反思
因為本課的四字詞語較多,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詞語,我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了各種教學方法,始終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在自學、自讀、自悟中或在親身體驗下理解領悟。如:讓學生如何理解荷葉在池中高低參差、緊密相挨的樣子呢?本著讓學生自己體驗感悟而得到發(fā)自內心的深切感受來理解好,我特地選了高低不一的學生上臺緊密靠攏在一起,當場體驗一下,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來對學習對象進行感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有效性,學生主動地參與,切切實實地感悟到了。
重點還是在描寫蓮塘美景的優(yōu)美的句子上,我安排的讀層次鮮明,運用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品,讀中悟,優(yōu)美的蓮塘美景錄象再現(xiàn)了課文,讓學生在音樂聲中給錄象配音,更讓學生在愉快的朗讀中感受、體驗。正所謂,與其從表的灌輸不如從里的奔發(fā)。感受課文的美,感受閱讀興趣,進而喜歡閱讀,愿意閱讀。
【篇三】小學二年級語文《它的名字叫蓮》教學反思
我自認為為了幫助學生學好這一課,我做了充分的準備,精心設計教案、準備圖片、錄象、大量資料,甚至是真實的實物,但是,課后,有個學生走過來問我:“戴老師,你能再給我看看你帶來的藕嗎?”“好??!”我欣喜地給她。她拿在手里看了一會兒后說:“我能掰開來看看嗎?”我告訴她,沒有刀,掰不開,怎么了?“我剛剛在你發(fā)給我們的資料上看到說如果切開藕,里面會有許多絲還連著,我想看看是不是這樣的?!蔽掖笫芨袆?,于是我馬上找來小刀當場切開了藕,學生都紛紛圍過來看,這個學生看到后欣喜地告訴我:“我終于知道什么叫‘藕斷絲連’了!”我一楞,又會心地笑了。
是啊,現(xiàn)在的學生看的書多了,知道的也越來越多了,可是多少又是他們能親眼看到,親身體會到的,這個學生連“藕斷絲連”這個成語都看到過了,可藕斷是不是有絲連這個問題卻一直藏在她的小腦袋里,沒有解決。有機會的話,老師應該帶著學生走出課堂,父母應該帶著孩子走出家門,走進自然去親身體會、切實感悟。不是嗎?在備這堂課時,為了更深了解藕,我特地去飯店又點了一份我愛吃的糖藕,細細品味其中滋味,對蓮的感情、對藕的認識無形之中似乎更深了。
【篇一】小學二年級語文《它的名字叫蓮》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獨立認識11個生字;積累“星羅棋布、高低參差、緊密相挨、千姿百態(tài)、亭亭玉立、含苞欲放”等詞語。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正確書寫6個漢字。
2、能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重點朗讀6-9小節(jié),嘗試著背誦第6小節(jié)。
3、知道蓮的全身都是寶。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積累“星羅棋布、高低參差、緊密相挨、千姿百態(tài)、亭亭玉立、含苞欲放”等詞語。
2、能正確朗讀課文,重點朗讀6-9小節(jié),用課文中學過的詞語填空,試著背誦第6小節(jié)。
三、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蓮的相關錄象、圖片和相關知識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搜集關于植物的謎語和蓮的相關知識
四、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入
1、師:小朋友們,我們的猜謎時間又到了。今天你準備了什么謎語來給大家猜呢?
指名學生上臺將謎語放在實物投影儀下,指名學生讀,猜。(都與植物有關)
(說明:為給本課課文教學做鋪墊,我在班級中進行了連續(xù)幾天的猜謎活動。一來是激發(fā)他們對猜謎的興趣,二來也是讓學生在讀謎、猜謎過程中體會到語言文字的無窮變化,從中得到樂趣而喜歡語言。另外,學生可以將自己課前準備的謎語貼在各種植物圖案上,增加童趣。)
2、師:看大家這么喜歡猜謎語,老師也想來給大家猜幾個謎語,好不好?
出示四則謎面:
頭戴大圓涼帽,身藏水底泥中,有絲不能織綢,有洞不生蛀蟲。
池里一只碗,大雨落不滿,小雨紛紛下,珍珠一串串。
一個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襖,懷抱碧玉盅。
水上一個鈴,搖搖沒鈴聲,仔細看一看,滿臉大眼睛。
指名讀四則謎面。
師:四則謎語猜的是同一種水里的植物,你猜得出嗎?指名猜,根據(jù)學生答案,出示相應圖片和名稱,組成一幅荷花圖。(板書)
3、師:這四則謎語其實是根據(jù)植物不同部位的特點作謎面的,謎底分別是藕、荷葉、荷花、蓮蓬。這種植物,它的名字叫——(蓮)學名,也叫——(荷)俗名。出示課題,齊讀。
(說明:在出示課題的同時老師介紹“蓮”這個稱呼是學名?!昂伞眲t是俗名,讓學生能弄清蓮與荷這兩個名字之間的關系,拓展學生的知識。)
4、師:剛才的謎面中有三個生字寶寶,我們來學一學。
學生字:戴、帽、綢,
戴:這個字大家應該早就認識了吧,是啊,我的姓就是戴,我要提醒大家,“戴”的部首是戈字旁,下面是“田”與“共”?!按鳌辈粌H是個姓,還是一個動詞。
戴帶
在老師的()領下,我們參觀了凇滬抗戰(zhàn)紀念館。
弟弟把熊貓頭飾()在頭上,真像一只憨態(tài)可掬的大熊貓。
帽:指導“冒”,文中涼帽是指——荷葉
綢:翹舌音
分小組再讀四則謎語,回過頭看圖邊讀邊理解謎面含義。
(說明:本課中有些生字其實在以前的課文中出現(xiàn)多次,現(xiàn)在學生的識字能力也非常強,所以,生字進行側重教學既有效且又能提高上課效率。)
(二)整體感知
1、師:蓮又稱為“花中仙子”,清純高潔,象征著美好、高貴、圣潔。自古至今,蓮因為擁有清雅脫俗的外表和高貴典雅的品質而為許多文人雅士所題詠。我們學過的《王冕學畫》和《荷花》正是美文兩篇。今天,讓我們來繼續(xù)品味蓮的魅力所在。
(說明:有時間的話把這兩篇中的幾段摘錄下來,讓學生回味品讀一下。)
(三)學習課文
1、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聽錄音6-9小節(jié),說說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蓮的?
學生認真聽,交流回答。
2、學習第6小節(jié)
(1)師:是啊,課文對蓮花、蓮葉的描寫可真美!讓我們一起進入蓮的世界,來細細欣賞、品味。
看媒體動畫演示蓮塘蓮景,師配樂讀第6小節(jié)。
(2)師:你也想來為這么美的一池蓮花配上優(yōu)美的旁白嗎?那么,請你打開書,自己讀讀第6小節(ji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到喜歡的句子就多讀幾遍。然后完成填空。
(3)交流反饋:
①指名讀小節(jié),隨機出示學習學生喜歡的句子,喜歡同一句的學生一起起立讀。
第1句:蓮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都有種植,特別是在南方一帶,蓮塘星羅棋布。
學生字:羅棋
棋:叫班級中名叫“段棋華”的小朋友學。
理解詞語“星羅棋布”:像星星似的羅列著,像棋子一般分布著,課文中形容蓮塘多而密集。
(請學生交流含義,老師再媒體演示)
造句:媒體提示(如:肯德基在中國有很多分店,特別是在上海,更是星羅棋布。)
師;相傳2500多年前,吳王夫差為讓寵妃西施欣賞荷花,特地修筑了“玩花池”,這就是人工砌池栽荷形成的早的蓮塘。
齊讀第1句。
(說明:二年級的學生要求能理解一些詞語的含義并能積累、靈活運用。我平時都要求學生預習課文時碰到不理解的詞語借助字典等各種方法在書上做下 注釋,所以學生都能馬上掌握。為了讓學生能積累、靈活運用新學到的知識,我還找了一些圖片,讓學生用“星羅棋布”來造句,幫助學生內化。)
第2句:夏天的早晨,池塘里翠綠的荷葉高低參差,緊密相挨,露珠隨著風兒的吹拂,在荷葉上滾動。
師:俗話說“五分花十分葉”,“紅花需要綠葉配”,有了荷葉的襯托,荷花才顯得更加美麗而脫俗。
理解詞語“高低參差”、“緊密相挨”:選高低參差的學生上臺緊密相挨來演示。
學生字:挨拂(都是提手旁,動詞)
師:文中還有一句描寫荷葉的句子,你們找到了嗎?
學習第8節(jié)第1句:荷葉像個圓盤,碧綠青翠,表面光滑,有層白粉。
第3句:荷花千姿百態(tài),亭亭玉立,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綻開粉紅的笑臉,有的花瓣凋落,露出蓮蓬。
比賽讀,邀請好朋友讀等形式。看媒體出示相應圖片師生合說第3句。
②完成填空:南方一帶,蓮塘()。荷葉(),()。荷花(),(),有的(),有的(),有的()。
先準備,指名交流,再說給同桌聽
(說明: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所以當個別學生回答后,讓學生同桌互說,是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③看媒體錄象配樂背第6節(jié)(即給錄象做旁白):男(荷葉)、女生(荷花)、老師(荷塘)配合
(說明:如果有時間,可以請個別學生上講臺看著錄象講。)
3、小游戲復習生字:羅棋挨欲拂戴帽綢
4、學習7-9小節(jié):
(1)小組交流:
A、分小節(jié)讀,說說藕是怎么長成的?
B、閱讀材料,說說你還知道蓮的哪些知識?
(說明:老師事先準備一些這方面的知識,發(fā)給小組組長,學生也可拿出自己課前搜集的一些材料,一起閱讀,獲取更多蓮的知識。)
(2)交流:
①看著媒體動畫演示說說藕是怎么長成的。
②隨機學生字:莖(動畫中出現(xiàn))膨(嘴形做膨大、縮小的動作理解)
老師當場拿出生藕與糖藕給大家看,邊介紹藕是好的蔬菜和蜜餞食品。
③師總結:小朋友通過朗讀課文和閱讀材料知道了蓮的許多知識,蠟質粉末和毛刺都是它的自我保護裝置,蓮子不僅生命力很強,而且它還是珍貴的食品。還有蓮葉、蓮花、蓮蕊等也都是我們喜愛的藥膳食品。蓮可以做美味佳肴,有藥理作用,還能美容健美,蓮的全身都是寶。這里老師還有一些資料,感興趣的話課后可以來借閱。(出示)
(四)復習拓展
1、師:瞧,蓮被我們稱贊得朵朵綻出了歡快的笑臉。
游戲復習字詞(蓮花朵朵開):
涼帽蛀蟲挖掘吹拂亭亭玉立含苞欲放織綢星羅棋布膨大根莖緊密相挨高低參差千姿百態(tài)碧綠青翠
2、師總結自己本堂課摘錄的語句(指板書),再教學生摘錄詞句的方法
3、師總結:蓮婀娜多姿,清香遠溢。尤其是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貴品質深受人民喜愛?!敖犹焐徣~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鄙徱彩怯颜x的象征和使者,我們班的班花就是蓮,“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饼R說。
(說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是我們班班花的寓意,后以此結束,意義延伸。)
【篇二】小學二年級語文《它的名字叫蓮》教學反思
因為本課的四字詞語較多,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詞語,我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了各種教學方法,始終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在自學、自讀、自悟中或在親身體驗下理解領悟。如:讓學生如何理解荷葉在池中高低參差、緊密相挨的樣子呢?本著讓學生自己體驗感悟而得到發(fā)自內心的深切感受來理解好,我特地選了高低不一的學生上臺緊密靠攏在一起,當場體驗一下,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來對學習對象進行感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有效性,學生主動地參與,切切實實地感悟到了。
重點還是在描寫蓮塘美景的優(yōu)美的句子上,我安排的讀層次鮮明,運用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品,讀中悟,優(yōu)美的蓮塘美景錄象再現(xiàn)了課文,讓學生在音樂聲中給錄象配音,更讓學生在愉快的朗讀中感受、體驗。正所謂,與其從表的灌輸不如從里的奔發(fā)。感受課文的美,感受閱讀興趣,進而喜歡閱讀,愿意閱讀。
【篇三】小學二年級語文《它的名字叫蓮》教學反思
我自認為為了幫助學生學好這一課,我做了充分的準備,精心設計教案、準備圖片、錄象、大量資料,甚至是真實的實物,但是,課后,有個學生走過來問我:“戴老師,你能再給我看看你帶來的藕嗎?”“好??!”我欣喜地給她。她拿在手里看了一會兒后說:“我能掰開來看看嗎?”我告訴她,沒有刀,掰不開,怎么了?“我剛剛在你發(fā)給我們的資料上看到說如果切開藕,里面會有許多絲還連著,我想看看是不是這樣的?!蔽掖笫芨袆?,于是我馬上找來小刀當場切開了藕,學生都紛紛圍過來看,這個學生看到后欣喜地告訴我:“我終于知道什么叫‘藕斷絲連’了!”我一楞,又會心地笑了。
是啊,現(xiàn)在的學生看的書多了,知道的也越來越多了,可是多少又是他們能親眼看到,親身體會到的,這個學生連“藕斷絲連”這個成語都看到過了,可藕斷是不是有絲連這個問題卻一直藏在她的小腦袋里,沒有解決。有機會的話,老師應該帶著學生走出課堂,父母應該帶著孩子走出家門,走進自然去親身體會、切實感悟。不是嗎?在備這堂課時,為了更深了解藕,我特地去飯店又點了一份我愛吃的糖藕,細細品味其中滋味,對蓮的感情、對藕的認識無形之中似乎更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