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三味書屋》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語文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tǒng)稱等都離不開它。它是聽、說、讀、寫、譯、編等語言文字能力和知識,文化知識的統(tǒng)稱。也可以說,語文是口頭和書面的語言和言語的合稱,是語言規(guī)律和運用語言規(guī)律所形成的言語作品的言語活動過程的總和。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三味書屋》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三年級語文《三味書屋》原文
    三味書屋從前是一個書塾,魯迅小時候在那里讀過書,現(xiàn)在是紹興魯迅紀念館的一部分。
    書屋正中的墻上掛著一幅畫,畫著一棵古松,樹底下臥著一只梅花鹿。畫前面是先生的座位,一張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上照從前的樣子,放著筆墨紙硯和一把戒尺。學生的書桌是從自己家里搬來的,分列在四面,魯迅的那一張在東北角上。當年魯迅就在那里讀書、習字。有時還畫畫,把紙蒙在《西游記》一類的小說上描繡像。
    魯迅的書桌上刻著一個小小的“早”字。字橫著,很像一個還沒開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這個“早”字有一段來歷∶魯迅的父親害了病,魯迅一面上書塾讀書,一面幫著母親料理家務,幾乎天天奔走于當鋪和藥鋪之間,把家里的東西拿到當鋪去換了錢,再到藥鋪去給父親買藥。有一天早晨,魯迅上學遲到了。教書認真的壽鏡吾老先生嚴厲地對他說∶“以后要早到!”魯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張舊書桌上刻了個“早”字,也把一個堅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從那以后,魯迅上學再沒有遲到過,而且時時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奮斗了一生。
    2.小學三年級語文《三味書屋》教案
    一、教學要求:
    1、了解魯迅童年的學習生活,學習魯迅從小立志、刻苦學習的精神。
    2、學習本課生字詞,讀懂每個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
    3、培養(yǎng)按方位順序敘述的能力。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讀懂自然段,練習用給自然段分層的方法理解自然段的內容。
    2、學習按方位順序敘述事物的方法。
    三、教具準備:幻燈錄音鵬博士軟件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二次備課
    1、鵬博士軟件出示生字,指讀。
    2、聽課文錄音。
    3、自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讀。
    2、填空:三味書屋過去是——現(xiàn)在是——
    3、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什么?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讀,思考;一共有幾句話?
    每句講什么?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2、討論,引導學生理解:
    (1)每句的意思。
    (2)本段的意思
    (3)敘述的順序
    正中墻上
    三味書屋里的擺設畫前面
    (方位順序)學生書桌及魯迅的書桌
    3、鵬博士軟件,觀察書屋擺設,理解方位。
    4、指讀。
    5、練習按方位順序說說教室得人心陳設。
    四、作業(yè):讀熟課文;思考課后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指讀課文。
    2、說說三味書屋的樣子。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讀。
    2、自讀,思考,討論
    (1)一共幾句話,每句寫什么?
    (2)可以分成幾層,每層說的是什么?
    (3)這段主要寫什么?
    (4)思考課后第二題。
    (5)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
    3、討論交流:
    (1)魯迅幾乎天天奔走于當鋪和藥鋪之間。
    “奔走”什么意思?這句話說明了什?
    (2)魯迅在那張舊書桌上刻了個“早”字,
    也把一個堅定地信念深深地刻在了里?
    為什么刻“早”字?“堅定地信念”指什么?
    三、總結全文
    1、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2、課文重點寫了什么?
    3、指讀全文。
    四、課堂練習
    1、理解詞語:來歷料理好不松弛
    2、指導書寫生字。
    五、作業(yè):
    1、抄寫生字2遍。
    2、背誦第三自然段。
    3.小學三年級語文《三味書屋》教學反思
    興趣是入門的向導,又是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強大動力。因此,在教學內容的處理、方法的選擇、教學程序的安排上,都要突出一個“趣”字,著眼一個“思”字,達到一個“樂”字,使學生由趣生疑,思有所得,樂而勤學。
    如1:讓學生再三的讀課題,提出感興趣的問題。
    “三味書屋”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樣的?誰在這里面讀書?是怎樣讀書的?
    這些由學生提問,關注了學生的學習需要,四個問題緊扣了課文重點,并為教學作了必要的導向,為學生進一步學習作了很好的鋪墊。從學生學習需要出發(fā),以學生自主“質疑、釋疑”為主線,引領學生讀題生疑,使學生產(chǎn)生探究興趣。
    如2:讓學生圍繞“早”字自讀探究,感悟魯迅在書桌上刻個“早”字的原因。安排如下:
    1、個體自動:學生自由讀課文,批畫有關的詞句。
    2、小組互動:小組合作研討。
    3、全班互動,師生共同探討,隨機指導朗讀,深入領悟“早”字所蘊涵的魯迅勤奮好學的精神。
    鼓勵學生合作探究,在“自動”的基礎上“互動”,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探究”,通過自主學習,讀懂自己所能讀懂的內容,為合作交流準備條件。通過自主學習,明確自己無法獨立讀懂的問題,為合作探究準備內容。
    如3:圖文對照,領悟作者的觀察順序時,安排。
    1、讀讀找找:從圖中找出課文第2自然段中敘述的事物。
    2、讀讀畫畫:在文中畫出表示方位的詞語,并體會用上這些詞的作用。
    3、擺擺說說:讓學生用文具擺一擺并說一說三味書屋內哪個方位上放著什么。
    這些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實踐性,利用“讀讀、找找、擺擺、說說”等形式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調動各種感官,讓學生在課文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