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學習民法典心得體會【四篇】

字號:

學習作為一種獲取知識交流情感的方式,已經(jīng)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內容,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紀這個知識經(jīng)濟時代,自主學習已是人們不斷滿足自身需要、充實原有知識結構,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并取得成功的法寶。今天為各位搜集整理了員工學習民法典心得體會【四篇】,供您查閱。
    【篇一】員工學習民法典心得體會
    今年5月28號,第xx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高票表決通過的民法典,也是我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我看來,他好比就是我們的意外巨額保險單、和諧生活保障書、幸福未來通知單。擁有了他,就好比擁有了丹書鐵券。
    蘇軾曾經(jīng)說過,“以至詳之法曉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而今我們的民法典就做到了這一點。下至襁褓,上至耄耋,這是一部關乎所有人一生的百科全書。其中就包括我們比較熱門的醫(yī)患關系,高空拋物,高鐵霸座,網(wǎng)絡套路貸,離婚冷靜期,校園暴力、霸凌、性騷擾,人肉搜索,非法販賣他人信息等等,特別是網(wǎng)絡發(fā)展迅速的大數(shù)據(jù)時代,個人信息、隱私的保護顯得尤為重要。民法典的修訂是經(jīng)過幾代人的努力才成就的,幾乎涵蓋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梢韵褚粋€天網(wǎng)一樣保護著我們的權利不受侵犯。所以,在人民權利方面,增進民生福祉方面民法典是不可或缺的。
    習總書記曾發(fā)表文章,《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重大意義,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所以我們不僅要知其然,我們更要知其所以然。不能空有武器,而不懂得運用武器來保護自己。所以我們都應該充分地去認識它,讀懂它,然后才是運用它。不僅要入腦更要入心,更要做到活學活用知行合一,才能讓犯罪分子得到應有的懲罰,讓黎明徹底驅除黑暗。
    【篇二】員工學習民法典心得體會
    交通強國,鐵路先行。隨著我國高鐵網(wǎng)的不斷密集,運營里程不斷增加,復興號、和諧號高速動車組列車的速度不斷提高,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捷,但是高鐵霸座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讓我們印象最深刻的是發(fā)生在2018年8月21日當事男子孫赫霸占某女乘客高鐵列車座位的事件。該事件發(fā)生在從濟南開往北京的G334次列車上,孫赫在女乘客上車前,先坐在了屬于女乘客的座位上,女乘客上車后,繼續(xù)“霸座”,并拒絕與乘務人員溝通,稱“無法起身,不能歸還座位”。經(jīng)列車長和乘警勸說無果后,被占座女乘客被安排到商務車廂。
    濟南鐵路局方面稱,涉事男乘客的行為屬于道德問題,不構成違法行為。
    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公司表示,孫某被處治安罰款200元,并在一定期限內被限制購票乘坐火車。
    我們看到這樣的處理結果時,都覺得處理得太輕了。難道就沒有法律來約束這種事件的發(fā)生嗎?如果我們默許“霸座”,那么今后在旅客列車上區(qū)分無座與有座、坐票和臥鋪還有什么意義?縱容“座霸”侵占座位,動用閑置座位補貼乘客,看似處理得不錯,實際是用公共資源來買賬,本質上是由全社會尤其是遵紀守規(guī)者在為違規(guī)者買單。如果今后還有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我們還是這樣處理嗎?只是批評教育嗎?
    為了解決“霸座”問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八百一十五條明確規(guī)定:旅客應當按照有效客票記載的時間、班次和座位號乘坐。旅客無票乘坐、超程乘坐、越級乘坐或者持失效客票乘坐的,應當補交票款,承運人可以按照規(guī)定加收票款;旅客不支付票款的,承運人可以拒絕運輸。實名制客運合同的旅客丟失客票的,可以請求承運人掛失補辦,承運人不得再次收取票款和其他不合理費用。
    霸座事件從道德約束上升到法律管制,得到了人民的一致好評。這樣,在今后當遇到“霸座”事件發(fā)生時,我們就有法可依,我們就可以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當“霸座”事件上升到法律層面,有法律來約束,那么今后“霸座”事件會越來越少。
    在這個事件中,我們看到了《民法典》就是我們生活的百科全書。當我們生活中遇到問題不能夠解決的時候,《民法典》就給我們帶來了解決的辦法。這體現(xiàn)了“民有所呼,法有所應”的立法原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捷。我們可以拿起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xx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于2020年5月28日通過,現(xiàn)已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執(zhí)行。新的《民法典》將更加完善,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無不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充分體現(xiàn)了人民的意志和意愿,因為這完全來自于人民的生活,能夠解決各種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這標志著我國的法律更加的完善,標志著我國的法律邁向新的臺階。
    作為公民,我們要勇于拿起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懂法,守法,為我國的長治久安作出自己的貢獻。
    【篇三】員工學習民法典心得體會
    《民法典》的頒布實施,必將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這座“大廈”的重要支柱,必將為法治中國建設筑牢根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今天對于民典法中的相鄰關系談談自己的看法。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條中規(guī)定:不動產(chǎn)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于生產(chǎn)、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
    中國有句諺語,遠親不如近鄰。在日常生活中,鄰居可能是除了家人以外,我們接觸最多的人了。與鄰里間的關系處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要保持鄰里關系的和諧,大家住在一起就是緣分,要互相理解包容。鄰里之間要互相幫助,每家都會有遇到困難的時候,“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有時候你只是伸出了你的雙手,說了一句暖心的話,但對于處在困難時期的鄰居來說往往是巨大的幫助。
    俗話說:“鄰里好,賽金寶”。鄰里關系處得好,就可以互為助手、互為依靠,對各家的生活、學習、工作都有益處;反之,鄰里關系處理不當,不僅會影響街坊鄰里的安定,而且還會敗壞社會風氣。鄰里出現(xiàn)矛盾,要主動相讓。讓,不等于無能、不等于低人一等,而是體現(xiàn)一種寬容的胸懷、大度的風格、高尚的情操。鄰里之爭進一步則“狹路相逢”,退一步則“海闊天空”。鄰里遇到一些矛盾糾紛時,雙方都要禮讓、謙讓,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同時,要嚴以律己,主動承擔責任,多作自我批評。只有這樣,鄰里方能和睦相處。
    最后,送給大家一句諺語“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家有難鄰里幫?!闭_處理鄰里關系,才能闔家幸福、社會安定。
    【篇四】員工學習民法典心得體會
    2020年5月28日,第xx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實施后,現(xiàn)行的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yǎng)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被替代。
    接下來,我們來討論一下關于“見義勇為”的兩條新增免責條款。
    1.《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條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shù)模芤嫒藨斀o予適當補償。
    [現(xiàn)實案例]6月1日,在冷灘區(qū)某商場內,雷某某用手臂故意碰撞艾某某胸部,艾某某的同行男友胡某某在阻止雷某某逃離的過程中腳踹,致使雷某某右肱骨頭粉碎性骨折、右股骨粗隆間粉碎性骨折。8月21日,冷水灘公安分局把本案件定義為故意傷害案,對胡某某予以刑事拘留。
    事后經(jīng)過媒體報道,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反響,無數(shù)網(wǎng)民爭相為其鳴不平。永州市公安局高度重視,8月26日,責令冷水灘分局撤銷案件,立即解除對胡某某的刑事拘留,提級由市公安局重新調查。對雷某某猥褻他人的違法行為,冷水灘分局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處行政拘留15日。
    剛開始猥褻她人的雷某某沒有受到任何處罰,反倒是見義勇為的胡某某被刑事拘留,好在最后還是撤銷了案件,并對雷某某處行政拘留15日。假若《民法典》在這之前就實施,那么根據(jù)其第一百八十三條規(guī)定,胡某某因保護艾某某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由侵權人雷某某承擔民事責任。根據(jù)此條例來判罰,能限度體現(xiàn)法律的公平公正,也不會再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
    2.《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條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這條法律可應對救人卻被訛的情況,雖然這種社會現(xiàn)象在個人身上發(fā)生的概率不大,但每年都有幾起。
    以上兩條新增條款既是見義勇為者的免責條款,也被稱為“好人法”條款,是鼓勵見義勇為,消除“好人”后顧之憂的基礎性法律保障。
    近些年,因見義勇為反被訛、反被告,要求承擔賠償責任的事件并不少見,見義勇為者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以致“要不要救”“該不該扶”的難題一直困擾著大眾。最后,在判決過程中,某些案件因缺乏參照標準和法律依據(jù),其結果往往引發(fā)社會爭議,不僅對案件的當事人造成困擾,也影響到社會對于見義勇為價值和風險的準確認知。但民法典頒布之后,很多民事問題解決起來會更高效,會變得更公平合理。
    民法典為見義勇為設置的免責條款,是順乎民心、順應社會正義期待的良法,法律的底色是世道人心。應當為見義勇為護航,保護激勵好人,使社會善行善舉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