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美麗的南沙群島》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美麗的南沙群島》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散文,介紹了南沙群島美麗的風光和富饒的物產(chǎn),字里行間包含著對南沙群島的贊美與熱愛之情。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美麗的南沙群島》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三年級語文《美麗的南沙群島》原文
    傳說仙女下凡時,在遼闊的南中國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瑩的珍珠,這就是美麗的南沙群島。南沙群島位于祖國的南端,二百多座島嶼、礁盤星羅棋布。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片浩瀚的大海上航行、捕魚,在小島上開墾、種植。茫茫南沙,匯入了祖先搏擊風浪的汗水;片片島嶼,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煙火。
    南沙是祖國巨大的藍色寶庫。她擁有難以計數(shù)的珍貴的海洋生物,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貯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動力。僅曾母暗沙,就以豐富的石油儲量而享有“第二波斯灣”的美譽。
    南沙也是個迷人的世界。天是一片藍玉,海是一塊翡翠。遠望水天相連,翡翠和藍玉合璧,蔚為壯觀。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龍蝦、燕魚、海龜五彩繽紛,令人心曠神怡。碧波浩渺的南沙海域,連浪濤都是美的,每一個浪頭都托起潔白的浪花,一團團,一簇簇,仿佛是歡迎的人群在揮舞著花束??梢钥隙?,將來的南沙群島會是一個充滿魅力的旅游勝地?!?BR>    【篇二】小學三年級語文《美麗的南沙群島》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順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默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星羅棋布”、“合壁”等詞語。
    4、通過朗讀感悟課文內(nèi)容,感受南沙群島迷人的景色和豐富的特產(chǎn),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海疆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抓住文中重點詞句朗讀感悟南沙群島的美麗與富饒。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前置性學習綱要
    一、讀一讀
    要求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二、查一查
    要求查出不明白詞語的意思并抄在書上。
    三、說一說
    用簡練的語言概括課文內(nèi)容。
    四、畫一畫
    1、畫出打動自己心靈的句子,并說明理由。
    2、畫出不理解的句子打上“?”
    五、主題探究
    南沙群島美麗在哪里?
    六、拓展
    查找有關(guān)南沙群島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復述課文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美麗的南沙群島》。誰能復述一下這篇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小組合作探究問題
    出示問題:南沙群島美麗在哪里?
    三、小組匯報
    我們合作學習的能力越來越強了,下面我們就來交流一下各個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和成果。都準備好了么?
    思考
    1、你用什么方法打開"寶庫"?在"寶庫"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組織討論自學方法和所學內(nèi)容。結(jié)合句子理解"蘊藏"和"用之
    不竭"的意思。)
    2、為什么說南沙群島是一座寶庫?請你通過朗讀告訴我們。
    3、為什么說南沙群島是一座藍色寶庫?
    4、你知道南沙群島有哪些珍貴的海洋生物、礦產(chǎn)資源和海洋動力?
    5、結(jié)合課外搜集的文字和圖片資料,請學生以總分的句式說說。
    南沙群島擁有難以計數(shù)的珍貴的海洋生物,有(),有(),有()。
    南沙群島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有(),有(),有()。
    南沙群島貯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動力,有(),有(),有()。
    四、拓展
    請同學們展示一下你搜集到的有關(guān)南沙群島的圖片或文字。
    五、總結(jié)
    南沙群島有著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水產(chǎn)資源和海洋資源,真不愧是一座巨大的藍色寶庫。
    六、布置作業(yè)
    1、齊讀后一個自然段。
    2、學習第2、3自然的寫法以“公園真是鮮花的海洋”或“菜市場真是營養(yǎng)的寶庫”為中心句寫幾句話。
    3、摘抄課文中的妙詞佳句。
    【篇三】小學三年級語文《美麗的南沙群島》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散文,介紹了南沙群島美麗的風光和富饒的物產(chǎn),字里行間包含著對南沙群島的贊美與熱愛之情。
    本課共用了三個課時完成,因為課文中生字新詞較多較難,因此初讀課文用時較多,讓學生在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的基礎(chǔ)上來理解課文。首先初步感知課文共從三個方面介紹了南沙群島的美麗:地理位置、物產(chǎn)豐富、景色迷人。再逐段理解,體會每個部分所介紹的特點。其中第二部分物產(chǎn)豐富所用時間較長,不僅要理解“蘊藏、貯存、用之不竭、曾母暗沙”等重點或難理解的詞語的意思,還要讓學生感知本段總——分式段落結(jié)構(gòu)的特點。以及為什么稱南沙群島為“巨大的藍色寶庫”這個總領(lǐng)問題。從課堂教學效果來看,大部分達成了這一段的教學目標,不過感覺老師引導講解的多了一些,學生接受的比較多,但自主理解、體會還不夠。第三自然段與第二段結(jié)構(gòu)相似,因此在寫作方法的理解上比較順利,用時也不多,嘗試著放手讓學生自己找找“景色迷人”體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相對而言理解的難度比第二段要簡單一些,配合圖片進行理解,以學生自己說為主,重點指導理解“翡翠與藍玉合璧”、“碧波浩渺”、“蔚為壯觀”的意思。再指導朗讀。從效果來看,理解的目標已達成,學生也比學第二段更加自主、參與性更高。但朗讀的效果并不理想,朗讀指導還不夠細致。另外對于《補充習題》中后一個問題:從“潔白、一團團、一簇簇”中體會到什么?課堂上的引導比較僵硬,學生的理解并不到位。我還需要更深入地鉆研文本,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真正理解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