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3+3模式指考生總成績由統(tǒng)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計入總成績的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科目,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下面是分享的高考3+3模式是什么意思。歡迎閱讀參考!

提問:高考3+3模式是什么意思
回答:在新高考改革中,將不再進行文理分科,而是選取3+3模式。第一個3代表的是,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門高考核心科目,第二個3,是指從物理、生物、化學、政治、歷史、地理,這6個科目中選擇3門科目。
而高考成績也將由語數外三個科目,加上考生自主選擇的3個科目成績組成,總分為750分,其中語數外各150分,自主選擇的3個科目滿分是100分,在計算成績的時候,按照等級計分。
而原來英語科目只能考一次,新高考實行后,可以考兩次,取的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但是也有一些省份不是這樣規(guī)定的,有的省份規(guī)定,英語科目只有聽力部分可以考兩次,所以,學生和家長們還要多關注新高考政策方面的信息。
新高考3+3模式的利弊
高考3+3模式的好處就是,學生可以自己選擇喜歡的科目學習,而且還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天賦和愛好,對于專業(yè)的匹配度也比較高,有利于素質教育。
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高考3+3模式也是一樣。從目前上海和浙江的新高考實施情況來看,很多學生在選科的時候,都不是憑借興趣愛好來選擇的,而是按照學科難易程度來選。由于物理和化學較難,所以,選擇的人數會偏少,長此以往,我國物理、化學方面的人才可能會越來越少。
另外,因為高考改革,所以很多學校都開始實施走班制教學,而走班制在實施的過程中也有很多的問題。一些普通高中在實施走班制的過程中,往往師資力量不堪重負,使得教與學的效果不甚理想。
新高考的目的之一是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但是從已經實施的情況來看,學生要應對眾多學科的合格考、等級考,負擔反而更重了。
高考新模式這五類考生將沒有“考試資格”
1.有大學學籍的學生
這里是指有些往屆考生之前參加過高考,也填報過志愿,但是學校并不是自己理想的大學,從而選擇大學。但是可能自己的學籍已經被記載在冊,希望可以查查自己的學籍,已經擁有大學學籍也是不能參加高考的。參加高考的直接目的就是為了上大學,已經有了大學學籍的話那還參加什么考試呢?這個時候參加高考考試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2.被職考錄取的考生
有的同學擔心自己考不上大學,在高考之前就參加了別的考試,比如職考,如果在職考后被錄取的話,那么是不能參加高考的,也是擁有了人家職高的學籍,高考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3.被停考的考生
高中時期有許多調皮搗蛋的學生,每天無所事事,游手好閑不好好學習。如果高考來臨前做了一些“違法亂紀”的事,可能會被??肌2贿^,停止考試也是有期限的,只不過,在被??嫉臅r間內按規(guī)定是不能參加高考的。
4.沒有高中學籍的考生
這里指的是當時自己沒有好好中考以至于沒過高中檔案線,導致無法正常上高中,但是又被父母送到私立高中的這類學生,隨著這幾年高考抓得越來越嚴,很少出現沒有高中學籍就上高中的情況
5.被成功保送的考生
這里指的是在每年高考之前,很多成績較好或者某個領域較強或是獲得過什么競賽之類的獎章的學生就已經被保送了。這些學生之所以能被保送,其實還是因為自己的成績優(yōu)異,被保送也是對優(yōu)等生的肯定。不過,這類學生并不是沒有參考資格,而是他們已經知道自己被哪所大學錄取,再去參加考試的話,沒有任何意義,況且還占用著緊張的高考資源。

提問:高考3+3模式是什么意思
回答:在新高考改革中,將不再進行文理分科,而是選取3+3模式。第一個3代表的是,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門高考核心科目,第二個3,是指從物理、生物、化學、政治、歷史、地理,這6個科目中選擇3門科目。
而高考成績也將由語數外三個科目,加上考生自主選擇的3個科目成績組成,總分為750分,其中語數外各150分,自主選擇的3個科目滿分是100分,在計算成績的時候,按照等級計分。
而原來英語科目只能考一次,新高考實行后,可以考兩次,取的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但是也有一些省份不是這樣規(guī)定的,有的省份規(guī)定,英語科目只有聽力部分可以考兩次,所以,學生和家長們還要多關注新高考政策方面的信息。
新高考3+3模式的利弊
高考3+3模式的好處就是,學生可以自己選擇喜歡的科目學習,而且還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天賦和愛好,對于專業(yè)的匹配度也比較高,有利于素質教育。
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高考3+3模式也是一樣。從目前上海和浙江的新高考實施情況來看,很多學生在選科的時候,都不是憑借興趣愛好來選擇的,而是按照學科難易程度來選。由于物理和化學較難,所以,選擇的人數會偏少,長此以往,我國物理、化學方面的人才可能會越來越少。
另外,因為高考改革,所以很多學校都開始實施走班制教學,而走班制在實施的過程中也有很多的問題。一些普通高中在實施走班制的過程中,往往師資力量不堪重負,使得教與學的效果不甚理想。
新高考的目的之一是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但是從已經實施的情況來看,學生要應對眾多學科的合格考、等級考,負擔反而更重了。
高考新模式這五類考生將沒有“考試資格”
1.有大學學籍的學生
這里是指有些往屆考生之前參加過高考,也填報過志愿,但是學校并不是自己理想的大學,從而選擇大學。但是可能自己的學籍已經被記載在冊,希望可以查查自己的學籍,已經擁有大學學籍也是不能參加高考的。參加高考的直接目的就是為了上大學,已經有了大學學籍的話那還參加什么考試呢?這個時候參加高考考試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2.被職考錄取的考生
有的同學擔心自己考不上大學,在高考之前就參加了別的考試,比如職考,如果在職考后被錄取的話,那么是不能參加高考的,也是擁有了人家職高的學籍,高考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3.被停考的考生
高中時期有許多調皮搗蛋的學生,每天無所事事,游手好閑不好好學習。如果高考來臨前做了一些“違法亂紀”的事,可能會被??肌2贿^,停止考試也是有期限的,只不過,在被??嫉臅r間內按規(guī)定是不能參加高考的。
4.沒有高中學籍的考生
這里指的是當時自己沒有好好中考以至于沒過高中檔案線,導致無法正常上高中,但是又被父母送到私立高中的這類學生,隨著這幾年高考抓得越來越嚴,很少出現沒有高中學籍就上高中的情況
5.被成功保送的考生
這里指的是在每年高考之前,很多成績較好或者某個領域較強或是獲得過什么競賽之類的獎章的學生就已經被保送了。這些學生之所以能被保送,其實還是因為自己的成績優(yōu)異,被保送也是對優(yōu)等生的肯定。不過,這類學生并不是沒有參考資格,而是他們已經知道自己被哪所大學錄取,再去參加考試的話,沒有任何意義,況且還占用著緊張的高考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