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是教師對課堂教學的一種預計和構(gòu)想,在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課件是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經(jīng)過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nèi)容和任務分析,教學活動結(jié)構(gòu)及界面設計等環(huán)節(jié),巧設課件,激發(fā)興趣,可以給語文學習動力。為大家準備了以下課件,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篇一】二年級語文《小老鼠去旅行》課件
教學目標:
1、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讀課文。
2、讀中感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理解重點詞句,充分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
3、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只有打破常規(guī)、勇于嘗試才能獲得新的成功。
一、導課
1、同學們,你喜歡旅行嗎?都不得去過哪里?
2、這節(jié)課老師請來一位小朋友,大粗看(出示小老鼠頭飾)今天這只小老鼠就要去旅行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去旅行的過程中都看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好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錄音,初步感知故事大意。
2、學生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語句。
3、討論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多種方法集中識字
1、同學們,小老鼠在旅行的過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難和危險,可是他一點都沒有退縮,真勇敢。
2、過橋游戲,認識課文中的生字。
3、把字卡分給各學習小組。
4、以小組為單位幫助小老鼠。
四、小組合作自主學習會寫生字
以小組為單位,研究生字,交流記住這些生字的好辦法。
五、小結(jié)
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小老鼠去旅行
霞、遭、攻、乏、緩、貪、婪、鋪、隱、沉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復習舊知
1、朗讀課文。
2、復習會寫的生字卡片。
二、指導朗讀培養(yǎng)語感
1、師領讀,學生跟讀。
2、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文。
3、指名讀。
三、學習寫生字
1、指導學生觀察生字的字形
2、指導寫生字。
四、課后練習鞏固新知識
1、讀一讀,鞏固所學生字。
2、連一連,訓練量詞的搭配。
3、背一背,完成學生對好詞好句的積累。
4、根據(jù)詞語的提示,試著復述故事。
5、看圖討論。
五、小結(jié)
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何收獲?引導學生受到思想教育。
作業(yè)
給下面的句子填標點
1、這太可怕了
2、你是誰你多大了
3、一路上小老鼠受盡了驚嚇疲乏極了
板書設計:
小老鼠去旅行
充滿危險、一路小心、咬斷尾巴
做出決定、遇到危險、幸免一死
晚霞隱去、爬上山頭、遇到攻擊
坐在山頂、貪婪觀望、數(shù)次迷路
安寧滿是、晚霞滿天、金光閃閃
【篇二】二年級語文《小老鼠去旅行》課件
設計意圖:
近來,我發(fā)現(xiàn)我班小朋友對動物十分感興趣,一有空便會模仿各種小動物,但也發(fā)現(xiàn)有些幼兒對一些動物的明顯特征還有些含糊、混淆,而且我們小朋友在語言表達方面表現(xiàn)不一,有的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很強,但也有些不肯動口的孩子,因此,我選擇了這個語言活動《小老鼠的.旅行》,想通過多種游戲、活動形式,一方面來鞏固幼兒對動物特征的認識和了解,另一方面也以此來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根據(jù)場景,發(fā)揮想象,大膽講述,鞏固幼兒對動物的認識以及對“動詞”的正確使用。
2、掌握兒歌內(nèi)容,并學習用多種形式朗誦兒歌。
3、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體驗游戲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對一些常見動物的基本特征已有初步的了解。
2、布置場景(大森林),小老鼠頭飾每人一個,一個指偶小老鼠。
3、音樂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一、鼠寶寶跟隨鼠媽媽,聽著音樂進大森林旅行。
“今天天氣可真好,鼠寶寶們,跟著鼠媽媽一起到大森林里去旅行吧,好嗎?那我們一起出發(fā)吧!”
二、根據(jù)場景,引導幼兒大膽講述,初步理解兒歌內(nèi)容。
1、聽音樂隨鼠媽媽來到場景1,引導鼠寶寶看場景講述。
(1)師:你們看,這有根繩子哦!看看鼠媽媽在干什么呀?(學說動詞:爬)
(2)幼兒邊模仿邊學說:“吱吱、吱吱,爬繩子嘍!”
(3)師:那你們猜猜看,這繩子會是什么呢?(幼兒大膽講述)
那到底是不是呢?睜大眼、仔細看好了!牟牟牟,是什么呀?
(幼兒邊模仿邊學說:原來是老牛的尾巴呀!)
2、聽音樂隨鼠媽媽來到場景2,進行講述。
(1)師:吱吱、吱吱,看,這像什么呀?鼠媽媽又在干什么了呀?
(幼兒邊模仿邊學說:吱吱、吱吱,爬山峰嘍!)
(2)師:猜猜看,這又會是什么呢?(鼓勵幼兒相互交流、討論。)
(幼兒邊模仿邊學說:原來是駱駝的駝峰呀!)
3、聽音樂隨鼠媽媽來到場景3,進行講述。
(1)師:吱吱、吱吱,爬管子嘍!誰告訴我,鼠媽媽剛剛在干什么呀?
(幼兒邊模仿邊學說:吱吱、吱吱,爬管子嘍!)
(2)師:那這管子原來又會是什么呢?
(幼兒邊模仿邊學說:原來是大象的長鼻子呀!)
4、聽音樂隨鼠媽媽來到場景4,進行講述。
(1)師:吱吱、吱吱,看,這有個洞洞哦,再看看我在干什么呀?(學說動詞:鉆)
(2)幼兒邊模仿邊學說:吱吱、吱吱,鉆洞洞嘍!
(3)師:你們猜猜看,這洞洞原來會是什么呢?
(幼兒邊模仿邊學說:原來是小豬的大鼻孔呀!)
三、學習并朗誦兒歌。
1、鼠媽媽引出兒歌,并有感情地朗誦。
2、鼠寶寶跟著鼠媽媽一起朗誦兒歌。
3、鼠媽媽和鼠寶寶合作,一問一答式地朗誦。
要求:鼠媽媽說前半句,鼠寶寶接著說后半句,并且要用好聽的聲音來說。
四、結(jié)束活動:隨音樂外面去游戲。
“鼠寶寶們,你們可真聰明,真棒,鼠媽媽好開心!你們今天玩得開不開心啊?那你們想不想跟著媽媽再到別的地方去旅行呢?好,出發(fā)吧!”
延伸活動:提供動物頭飾,引導幼兒能與同伴合作,分角色邊游戲邊朗誦兒歌。
【篇三】二年級語文《小老鼠去旅行》課件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8個一類生字及10個二類字,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能讀懂課文的內(nèi)容。
2、利用多種方法識字,理解字義,能從多角度感受到小老鼠旅行過程中的危險與收獲。
3、通過讀文,能夠深深感受到小老鼠身上所具備的那種為了實現(xiàn)自己目標和夢想不怕艱險與困苦的堅韌不拔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乏、要、受”三個一類生字,并理解課文所的寓意。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shù):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初讀課文,識記一類生字。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
1、師范讀課文,領讀難以讀準的字音。
2、采取多種方法讀文。
指導學生讀文時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件什么事?
二、識認一類生字。
乏:小篆像是“正”字的反寫。《說文》:“反正為乏”。所以乏的本義是“不正”。不正則不完善,于是有“缺乏”的意義。這是本義的引申,后來成了乏的常用義。又引申為疲乏、困乏,人困馬乏,乏味、不乏其人。
要:會意字。小篆像雙手叉腰的形象。這是“腰”的本字,因為腰是人體的重要部位,于是引申為中樞、關鍵。又引申為要點、綱要。又引申為概括、總括。
要還是多音字:yào需要、重要
yāo要求
阻:本義指“險要的地方”,又指道路的難行。引申為阻礙;阻止。阻止、阻礙、阻擋;山川險阻,通行無阻。
望:登高遠望、望塵莫及、拜望、盼望、望子成龍、喜出望外、豐收有望、威望
但:形聲字。本讀作tǎn,是脫衣露出上身的意思。后來借作“只”、“反”或“徒然”的意思。其本義便寫作“袒”來表示。但愿、但是、但凡
受:甲骨文、金文的受字,上面一只手,下面又是一只手,中間為“舟”,表示一方給予,一方接受的意思。所以受字的本義,既有給予的意思,又有接受的意思。在古書中兩種用法并存。后來在受字旁再加手旁,另造一個“授”表示給予的意思。這樣,受字后來就專作“接受”的意思來使用了。
受用、受命、受寵若驚、受賄、忍受痛苦、受害、受風、受暑
晚:本義是日暮、傍晚。引申指夜間。又引申指相對意義的“晚”,即“遲”。又引申為將終了、一個時期的后一段滲入:晚年;晚期;晚唐、晚輩。
沉:甲骨文中。間像牛,周圍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的意思。上古把牛沉入水中,以祭祀山林川澤,這是一種祭祀儀式。沉,本義是“沒入水中”,與“浮”相對,沉重、沉淀、沉思、沉醉、下沉。
三、練習
1、讀課后“讀一讀”詞語,并試著造句。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感悟文章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
1、讀一讀一、二類字,詞語卡片。
2、齊讀課文。
二、讀課文、感悟文章內(nèi)容
(一)自由讀文、小組討論
1、( )——( )自然段講了旅行前的準備。
2、( )——( )自然段講了旅行中遇到了危險。
3、( )——( )自然段講了小老鼠旅行的收獲。
(二)多種方法讀1—4自然段。
1、指導朗讀,注意幫助學生把握對話時的語氣。
2、你想對小老鼠的父母說些什么?
(三)讀5—9自然段,思考問題:
1、旅行中小老鼠遇到了哪些危險、困難?
2、讀讀重點詞語,如:幸免一死、數(shù)次迷路、受盡驚嚇。
(四)讀10—12自然段,思考問題:
1、找出你喜歡的詞語或句子讀一讀,說說為什么喜歡它?
2、讀完文章你想對誰說一說心里話?
三、鞏固練習。
1、完成“連一連”練習題。
2、熟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指導書寫,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
讀生字詞卡片。
二、指導書寫。
要:注意“西”的正確寫法。
受:與“愛”區(qū)別講解。
乏:共四筆
三、完成練習。
1、完成課后習題“讀一讀”、“背一背”。
2、熟讀課文。
四、作業(yè)設計:
請你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一聽。
五、板書設計:
小老鼠去旅行
海濱旅游、遇到危險、咬斷尾巴
數(shù)次迷路、爬上山頭、貪婪觀望
安寧滿足
【篇一】二年級語文《小老鼠去旅行》課件
教學目標:
1、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讀課文。
2、讀中感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理解重點詞句,充分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
3、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只有打破常規(guī)、勇于嘗試才能獲得新的成功。
一、導課
1、同學們,你喜歡旅行嗎?都不得去過哪里?
2、這節(jié)課老師請來一位小朋友,大粗看(出示小老鼠頭飾)今天這只小老鼠就要去旅行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去旅行的過程中都看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好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錄音,初步感知故事大意。
2、學生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語句。
3、討論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多種方法集中識字
1、同學們,小老鼠在旅行的過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難和危險,可是他一點都沒有退縮,真勇敢。
2、過橋游戲,認識課文中的生字。
3、把字卡分給各學習小組。
4、以小組為單位幫助小老鼠。
四、小組合作自主學習會寫生字
以小組為單位,研究生字,交流記住這些生字的好辦法。
五、小結(jié)
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小老鼠去旅行
霞、遭、攻、乏、緩、貪、婪、鋪、隱、沉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復習舊知
1、朗讀課文。
2、復習會寫的生字卡片。
二、指導朗讀培養(yǎng)語感
1、師領讀,學生跟讀。
2、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文。
3、指名讀。
三、學習寫生字
1、指導學生觀察生字的字形
2、指導寫生字。
四、課后練習鞏固新知識
1、讀一讀,鞏固所學生字。
2、連一連,訓練量詞的搭配。
3、背一背,完成學生對好詞好句的積累。
4、根據(jù)詞語的提示,試著復述故事。
5、看圖討論。
五、小結(jié)
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何收獲?引導學生受到思想教育。
作業(yè)
給下面的句子填標點
1、這太可怕了
2、你是誰你多大了
3、一路上小老鼠受盡了驚嚇疲乏極了
板書設計:
小老鼠去旅行
充滿危險、一路小心、咬斷尾巴
做出決定、遇到危險、幸免一死
晚霞隱去、爬上山頭、遇到攻擊
坐在山頂、貪婪觀望、數(shù)次迷路
安寧滿是、晚霞滿天、金光閃閃
【篇二】二年級語文《小老鼠去旅行》課件
設計意圖:
近來,我發(fā)現(xiàn)我班小朋友對動物十分感興趣,一有空便會模仿各種小動物,但也發(fā)現(xiàn)有些幼兒對一些動物的明顯特征還有些含糊、混淆,而且我們小朋友在語言表達方面表現(xiàn)不一,有的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很強,但也有些不肯動口的孩子,因此,我選擇了這個語言活動《小老鼠的.旅行》,想通過多種游戲、活動形式,一方面來鞏固幼兒對動物特征的認識和了解,另一方面也以此來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根據(jù)場景,發(fā)揮想象,大膽講述,鞏固幼兒對動物的認識以及對“動詞”的正確使用。
2、掌握兒歌內(nèi)容,并學習用多種形式朗誦兒歌。
3、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體驗游戲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對一些常見動物的基本特征已有初步的了解。
2、布置場景(大森林),小老鼠頭飾每人一個,一個指偶小老鼠。
3、音樂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一、鼠寶寶跟隨鼠媽媽,聽著音樂進大森林旅行。
“今天天氣可真好,鼠寶寶們,跟著鼠媽媽一起到大森林里去旅行吧,好嗎?那我們一起出發(fā)吧!”
二、根據(jù)場景,引導幼兒大膽講述,初步理解兒歌內(nèi)容。
1、聽音樂隨鼠媽媽來到場景1,引導鼠寶寶看場景講述。
(1)師:你們看,這有根繩子哦!看看鼠媽媽在干什么呀?(學說動詞:爬)
(2)幼兒邊模仿邊學說:“吱吱、吱吱,爬繩子嘍!”
(3)師:那你們猜猜看,這繩子會是什么呢?(幼兒大膽講述)
那到底是不是呢?睜大眼、仔細看好了!牟牟牟,是什么呀?
(幼兒邊模仿邊學說:原來是老牛的尾巴呀!)
2、聽音樂隨鼠媽媽來到場景2,進行講述。
(1)師:吱吱、吱吱,看,這像什么呀?鼠媽媽又在干什么了呀?
(幼兒邊模仿邊學說:吱吱、吱吱,爬山峰嘍!)
(2)師:猜猜看,這又會是什么呢?(鼓勵幼兒相互交流、討論。)
(幼兒邊模仿邊學說:原來是駱駝的駝峰呀!)
3、聽音樂隨鼠媽媽來到場景3,進行講述。
(1)師:吱吱、吱吱,爬管子嘍!誰告訴我,鼠媽媽剛剛在干什么呀?
(幼兒邊模仿邊學說:吱吱、吱吱,爬管子嘍!)
(2)師:那這管子原來又會是什么呢?
(幼兒邊模仿邊學說:原來是大象的長鼻子呀!)
4、聽音樂隨鼠媽媽來到場景4,進行講述。
(1)師:吱吱、吱吱,看,這有個洞洞哦,再看看我在干什么呀?(學說動詞:鉆)
(2)幼兒邊模仿邊學說:吱吱、吱吱,鉆洞洞嘍!
(3)師:你們猜猜看,這洞洞原來會是什么呢?
(幼兒邊模仿邊學說:原來是小豬的大鼻孔呀!)
三、學習并朗誦兒歌。
1、鼠媽媽引出兒歌,并有感情地朗誦。
2、鼠寶寶跟著鼠媽媽一起朗誦兒歌。
3、鼠媽媽和鼠寶寶合作,一問一答式地朗誦。
要求:鼠媽媽說前半句,鼠寶寶接著說后半句,并且要用好聽的聲音來說。
四、結(jié)束活動:隨音樂外面去游戲。
“鼠寶寶們,你們可真聰明,真棒,鼠媽媽好開心!你們今天玩得開不開心啊?那你們想不想跟著媽媽再到別的地方去旅行呢?好,出發(fā)吧!”
延伸活動:提供動物頭飾,引導幼兒能與同伴合作,分角色邊游戲邊朗誦兒歌。
【篇三】二年級語文《小老鼠去旅行》課件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8個一類生字及10個二類字,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能讀懂課文的內(nèi)容。
2、利用多種方法識字,理解字義,能從多角度感受到小老鼠旅行過程中的危險與收獲。
3、通過讀文,能夠深深感受到小老鼠身上所具備的那種為了實現(xiàn)自己目標和夢想不怕艱險與困苦的堅韌不拔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乏、要、受”三個一類生字,并理解課文所的寓意。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shù):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初讀課文,識記一類生字。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
1、師范讀課文,領讀難以讀準的字音。
2、采取多種方法讀文。
指導學生讀文時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件什么事?
二、識認一類生字。
乏:小篆像是“正”字的反寫。《說文》:“反正為乏”。所以乏的本義是“不正”。不正則不完善,于是有“缺乏”的意義。這是本義的引申,后來成了乏的常用義。又引申為疲乏、困乏,人困馬乏,乏味、不乏其人。
要:會意字。小篆像雙手叉腰的形象。這是“腰”的本字,因為腰是人體的重要部位,于是引申為中樞、關鍵。又引申為要點、綱要。又引申為概括、總括。
要還是多音字:yào需要、重要
yāo要求
阻:本義指“險要的地方”,又指道路的難行。引申為阻礙;阻止。阻止、阻礙、阻擋;山川險阻,通行無阻。
望:登高遠望、望塵莫及、拜望、盼望、望子成龍、喜出望外、豐收有望、威望
但:形聲字。本讀作tǎn,是脫衣露出上身的意思。后來借作“只”、“反”或“徒然”的意思。其本義便寫作“袒”來表示。但愿、但是、但凡
受:甲骨文、金文的受字,上面一只手,下面又是一只手,中間為“舟”,表示一方給予,一方接受的意思。所以受字的本義,既有給予的意思,又有接受的意思。在古書中兩種用法并存。后來在受字旁再加手旁,另造一個“授”表示給予的意思。這樣,受字后來就專作“接受”的意思來使用了。
受用、受命、受寵若驚、受賄、忍受痛苦、受害、受風、受暑
晚:本義是日暮、傍晚。引申指夜間。又引申指相對意義的“晚”,即“遲”。又引申為將終了、一個時期的后一段滲入:晚年;晚期;晚唐、晚輩。
沉:甲骨文中。間像牛,周圍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的意思。上古把牛沉入水中,以祭祀山林川澤,這是一種祭祀儀式。沉,本義是“沒入水中”,與“浮”相對,沉重、沉淀、沉思、沉醉、下沉。
三、練習
1、讀課后“讀一讀”詞語,并試著造句。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感悟文章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
1、讀一讀一、二類字,詞語卡片。
2、齊讀課文。
二、讀課文、感悟文章內(nèi)容
(一)自由讀文、小組討論
1、( )——( )自然段講了旅行前的準備。
2、( )——( )自然段講了旅行中遇到了危險。
3、( )——( )自然段講了小老鼠旅行的收獲。
(二)多種方法讀1—4自然段。
1、指導朗讀,注意幫助學生把握對話時的語氣。
2、你想對小老鼠的父母說些什么?
(三)讀5—9自然段,思考問題:
1、旅行中小老鼠遇到了哪些危險、困難?
2、讀讀重點詞語,如:幸免一死、數(shù)次迷路、受盡驚嚇。
(四)讀10—12自然段,思考問題:
1、找出你喜歡的詞語或句子讀一讀,說說為什么喜歡它?
2、讀完文章你想對誰說一說心里話?
三、鞏固練習。
1、完成“連一連”練習題。
2、熟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指導書寫,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
讀生字詞卡片。
二、指導書寫。
要:注意“西”的正確寫法。
受:與“愛”區(qū)別講解。
乏:共四筆
三、完成練習。
1、完成課后習題“讀一讀”、“背一背”。
2、熟讀課文。
四、作業(yè)設計:
請你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一聽。
五、板書設計:
小老鼠去旅行
海濱旅游、遇到危險、咬斷尾巴
數(shù)次迷路、爬上山頭、貪婪觀望
安寧滿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