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就是勞動人民創(chuàng)作并傳播的、具有虛構(gòu)內(nèi)容的散文形式的口頭文學(xué)作品。下面是分享的中國民間故事2000字精選【五篇】。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中國民間故事2000字精選
清光緒六年,也就是光緒皇帝剛滿十歲那年,陜甘總督左宗棠,掛帥出征新疆。收復(fù)了被侵占的大部領(lǐng)土,班師后又受命坐鎮(zhèn)甘肅蘭州,繼續(xù)督辦西北軍務(wù)。正在這時,他的屬下肅州鎮(zhèn)掛印總兵調(diào)離。他便專折上奏軍機(jī)處,保薦了一名自己的心腹愛將。準(zhǔn)備接任這個顯要的職位。左宗棠十拿九穩(wěn)地認(rèn)為:自己作為一名中興老帥?,F(xiàn)又受命統(tǒng)領(lǐng)西北軍務(wù),最近皇上又下旨調(diào)他進(jìn)京升任軍機(jī)大臣,保薦一個自己管轄范圍內(nèi)的總兵,皇上怎么著也得給他這個面子的。他還很自信地把這事兒透露給了那個心腹愛將,那個心腹愛將也做好了接任的準(zhǔn)備。
這個掛印總兵的職位,全國只有十個,屬二品武官,加上一般的總兵,全國也就只有八十三個。重要的是這掛印總兵享有一般總兵沒有的特權(quán),他可以不受總督節(jié)制,還可以不經(jīng)上司轉(zhuǎn)達(dá)而直接向皇上奏報。這個位置是軍人們做夢也想登上的寶座,但要登上這個寶座,沒有特大特硬的后臺,只能是白日做夢,當(dāng)然晚上做夢也是枉費(fèi)心機(jī)。
時間不長,任命肅州鎮(zhèn)掛印總兵的圣旨。送到了左宗棠的元帥府內(nèi)。左宗棠展開一看,頓時驚得半天沒回過氣來。原來圣旨上不是自己保薦的那個心腹愛將,而是一名好像在自己帳下當(dāng)過兵的小頭目。他懷疑自己看走了眼,又捧著圣旨端詳了半天,上面寫得清清楚楚,還是和第一次看過的一個樣。他氣哼哼地注視著圣旨上那個新任總兵的名字陳春萬……覺得這個人好像熟悉,又好像陌生。
說來也巧,陳春萬這時正在左宗棠的帥府門前,苦苦哀求侍衛(wèi)們,要面見左大帥,他并不知道自己已被欽點(diǎn)為掛印總兵了。這個陳春萬,是安徽桐城的一個農(nóng)家子弟,當(dāng)年太平軍把大清王朝攪得天翻地覆的時候,他參加了左宗棠統(tǒng)領(lǐng)的湘軍,因?yàn)榇蚱鹫虂聿灰?,屢立?zhàn)功,得了個“陳大膽”的外號,后被左宗棠提拔為一個帶領(lǐng)500人的管帶,還被保薦做了一名記名提督。6年前左宗棠奉旨出征新疆,陳大膽的這營人馬被裁減,他這個管帶也就當(dāng)不成了,想回老家又沒盤纏,于是成了甘肅黃土高坡上的一名流浪漢。他在流浪中,三十六行都干過,受盡了折磨。這天他聽到消息,說左宗棠已經(jīng)從新疆班師進(jìn)關(guān),現(xiàn)正駐扎在蘭州,就連夜趕到了這里。
帥府侍衛(wèi)見陳春萬衣裳破爛不堪,頭發(fā)像個亂草窩,就是一個要飯的,便大聲喝斥道:“大帥公務(wù)繁忙,哪有工夫見你!去去去!快點(diǎn)走開!”還不耐煩地端起刀槍對著他。
陳春萬好歹也在官場里混過,早料到要表示點(diǎn)進(jìn)門禮,就從腰里掏出借來的二兩銀子,遞了過去,說是給兄弟們買碗茶喝,順便給通報一下。一名侍衛(wèi)見陳春萬拿出了銀子,又是個記名提督,就接過銀子朝腰里一塞,笑道:“我就給你通報一下,大帥見與不見,就不是我的事了!”侍衛(wèi)來到大堂,向左大帥稟報道:“大帥!門外有個叫陳春萬的,是個記名提督,請求拜見大帥!”“陳春萬?”左宗棠心中一愣,還是沒有想起這人到底是誰。侍衛(wèi)又補(bǔ)充了一句:“來人還說曾在大帥帳下當(dāng)過管帶,外號叫做‘陳大膽’!”“陳大膽?”左宗棠忽地想了起來:“哎喲!原來是這個小子!快請快請,我正想著找他呢!”
侍衛(wèi)見左大帥好像和那個陳春萬很熟,就連忙來到陳春萬的跟前,滿臉和氣地說大帥有請,還說正想找你呢!這下倒把陳春萬弄得心里如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擔(dān)心發(fā)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大帥要找他算賬。不過侍衛(wèi)既然說請,料也不會有大的兇險。
陳春萬來到大廳,見左大帥從虎皮椅上站起,迎面向自己走來,口中熱情地說:“恭喜恭喜!我正不知到哪里找你呢!”陳春萬只覺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茫然地說:“從大帥出關(guān)以后,標(biāo)下這幾年流落河西,嘗盡苦難,今日前來求見大帥,是請大帥賞碗飯吃,有什么喜事可賀呢?”左宗棠望著陳春萬笑了笑,也沒多言,只是吩咐隨從:“快擺香案,讓陳總兵接旨!”隨從們立刻在大廳里準(zhǔn)備起來,不一會兒就布置好了。左宗棠對陳春萬說:“陳總兵!快到香案前跪接圣旨!”
陳春萬聽到左大帥叫自己去接圣旨,又呼自己陳總兵,一時間愣在了那里,不知如何是好。等到左大帥再次催促時,他才稀里糊涂地跪在了香案前。左大帥身穿整整齊齊的朝服,畢恭畢敬,手捧黃緞圣旨宣讀道:“任命陳春萬為甘肅肅州鎮(zhèn)掛印總兵,欽此!”陳春萬聽完圣旨,依然像根木頭似的跪在那里發(fā)愣?!瓣惪偙?還不趕快謝恩!”左大帥大聲喝道。陳春萬被這一喝,才從恍惚中驚醒,連忙機(jī)械地朝著香案和圣旨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然后站立起來,仍然恍恍惚惚地沒回過神來,這時,左宗棠又命隨從們從內(nèi)堂取出總兵朝服,給陳春萬穿戴起來。陳春萬本來就身材魁梧,此時朝服一穿,更顯得威風(fēng)凜凜,大將風(fēng)度,與剛才那個衣衫襤褸,哀求見面的樣子相比,簡直就是一天一地。
陳春萬接過圣旨,左宗棠吩咐擺設(shè)酒宴,一來為慶賀陳總兵榮升之喜,二來為陳總兵接風(fēng)洗塵。酒過三巡,左宗棠終于忍不住了,他微笑著問:“陳總兵,本帥有一句話,不知當(dāng)問不當(dāng)問?!标惔喝f連忙站起來回答:“大帥!標(biāo)下自入伍以后,跟隨您鞍前馬后,從湖南打到江蘇、福建,又從福建打到陜西和甘肅,標(biāo)下即便有尺寸之功,也都是大帥所賜!這次又蒙大帥如此關(guān)愛,保薦標(biāo)下榮升掛印總兵,真是重生父母,再造爹娘,標(biāo)下就是結(jié)草銜環(huán),也難報大帥的厚恩!大帥有何訓(xùn)示,標(biāo)下唯有洗耳恭聽,還有什么當(dāng)講不當(dāng)講的?”
陳春萬一席話,倒把個左大帥弄蒙了。剛才陳春萬接旨那一幕,不但陳春萬像是在做夢一般,就是左宗棠也像在云里霧里。左宗棠剛接到圣旨時,真是又氣又驚。氣的是皇上果真沒給他個老面子,驚的是陳春萬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500人管帶,竟有這等通天本領(lǐng),讓皇上偏向了他,這其中究竟有什么奧妙?
左宗棠思來想去,想到了一個人的頭上,這就是文華殿大學(xué)士李鴻章。因?yàn)槔铠櫿率呛戏嗜?,陳春萬是桐城人,他們是安徽老鄉(xiāng),同時也只有李鴻章,才能有這么大的回天之力,陳春萬一定是走了他這個安徽老鄉(xiāng)的門路。左宗棠與李鴻章一個是湘軍頭領(lǐng),一個是淮軍軍閥,兩人素有不和,因此左宗棠對陳春萬當(dāng)上掛印總兵越發(fā)惱火。他剛才就是想在酒宴上摸摸陳春萬的老底,卻被陳春萬說得半信半疑起來。
左宗棠是個爽快人,他認(rèn)真地說:“陳總兵,本帥確實(shí)未曾保薦過你,乃是圣上皇恩浩蕩,龍目看中了你,或許有人識才,向皇上推薦的?!标惔喝f誠懇地說:“標(biāo)下入伍后,一直追隨大帥,除了大帥以外,還有誰會賞識標(biāo)下?”左宗棠干脆把話挑明了:“不然!像文華殿大學(xué)士李鴻章,不見得就不知道你這位安徽同鄉(xiāng)。一天哪!”陳春萬叫了起來,“標(biāo)下那位同鄉(xiāng)李中堂,至今還不認(rèn)得標(biāo)下是長臉還是圓臉哪!再說標(biāo)下這幾年流落河西,哪有那么多的盤纏和那么大的門包,跨進(jìn)他的相府?”
左宗棠見陳春萬言辭懇切,同時說得也有道理。陳春萬要是能到北京去走李鴻章的門路,何必還來蘭州找他左宗棠呢?瞧他剛才進(jìn)門時衣衫襤褸的樣子,確也不像有錢送禮的人。第二天,陳春萬辭別左宗棠,風(fēng)光無限地到肅州走馬上任,當(dāng)他的掛印總兵去了。左宗棠的肚子里,卻還掛著個悶葫蘆。
過了兩個月,左宗棠在蘭州安排好公務(wù),進(jìn)京當(dāng)了軍機(jī)大臣。有一天,左宗棠在軍機(jī)處談到了陳春萬當(dāng)肅州總兵的事,不滿地說:“陳春萬打仗的確勇敢,人稱‘陳大膽’,但此人胸?zé)o點(diǎn)墨,不通兵法,有勇無謀,只有匹夫之勇,頂多能當(dāng)個千總或都司,如今卻讓他當(dāng)上了掛印總兵,不知是哪位高人舉薦!”同仁一聽,哈哈大笑,反問道:“宗棠,你猜猜究竟是何人舉薦?”左宗棠素來直爽,直截了當(dāng)?shù)卣f:“還不是李中堂,他們都是安徽同鄉(xiāng)!”同仁笑著搖了搖頭:“你冤枉李中堂了,陳春萬當(dāng)肅州掛印總兵,乃是出于天意!”“何以見得?”左宗棠茫然不解,同仁這才將事情的原委說了出來。
當(dāng)時肅州鎮(zhèn)掛印總兵離職后,軍機(jī)處接到了左宗棠的專折,就將左宗棠薦舉的人名排到了第一位,同時為了表明臣下無私,讓皇上有所選擇,后邊又附了幾個名字,列成一張名單,送請皇上欽點(diǎn)。陳春萬是個記名提督,兵部花名冊上也有他的名字,軍機(jī)處就隨意將他的名字附在最后,不過是讓他當(dāng)個陪襯罷了,皇上照例只拿朱筆點(diǎn)上第一個名字,就算欽點(diǎn)了。
名單送到光緒皇帝的龍案上,這光緒皇帝還只是個十歲的孩子,他伸手到筆架上取過一支朱筆,蘸足紅墨,提筆朝第一個名字上點(diǎn)去,誰知朱筆蘸墨太飽,拿到半路時,濃濃的墨汁就滴了下來,不偏不歪,正好落在了陳春萬的名字上,光緒皇帝見墨已滴下,就把筆一拋,說道:“就是他吧!”軍機(jī)大臣們跪在地上接過名單一看,欽點(diǎn)的肅州鎮(zhèn)掛印總兵不是薦舉的第一名,而是排在最后的陳春萬,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愣在了那里。但既然是皇上欽點(diǎn),就成了圣旨,于是軍機(jī)處只能將這份圣旨鄭重其事地傳了下去。
左宗棠左大帥終于打開了這個悶葫蘆,此時此刻,他也只能是哭笑不得了。
【篇二】中國民間故事2000字精選
清朝年間,福建的黃蘭階中了進(jìn)士后,卻一直未能得到一官半職。因此,他常被夫人張氏數(shù)落。
黃蘭階的父親在世時,與軍機(jī)大臣左宗棠是好友。他想,只要左大人寫封推薦信給閩浙總督何璋,自己一定能混個一官半職。雖然,他知道左宗棠從來不給人寫推薦信,但是他還是打算試一試。
黃蘭階立即出發(fā)了,兩個月后,他終于來到了左相府。左宗棠見是故友之子來訪,熱情地招待了他。
寒暄過后,黃蘭階小心翼翼地說明來意:“世伯,侄兒飽讀詩書,很想為國家盡點(diǎn)力,誰知我空等多年,毫無用武之地,再者,家中老小全靠侄兒一人之力養(yǎng)活,如今日子都過不下去了?!?BR> 聽清他的來意,左宗棠變了臉色,嚴(yán)肅地說:“你是有用之人,自然會有用你之人,我從來不給人寫推薦信,我看這樣,我送你幾畝水田過活吧?!?BR> 黃蘭階說:“侄兒從小只讀詩書,哪會種地呀?這些年,全靠夫人種菜和納鞋底賣的錢糊口。還請大人看在家父面子上,為侄兒想個辦法吧?!?BR> 左宗棠聽他提起父親,著實(shí)為難,在廳里轉(zhuǎn)了一個來回,還是打消了推薦的念頭,說:“如果我為你開了這個頭,今后還有門生前來求推薦,怕是再難推辭。天不早了,我還有事,你要相信,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
黃蘭階聞言,只得郁悶地出了左相府,在街上毫無目的地亂轉(zhuǎn)。
轉(zhuǎn)了一會兒,左相府的管家徐然跟上來,送他三兩銀子作盤纏,說:“我和你父親生前也相識,這是我的一點(diǎn)兒心意?!秉S蘭階正愁沒銀子花,假意推辭一會兒就收下了,說日后情況好轉(zhuǎn)定當(dāng)厚報。
徐然又說:“琉璃廠那邊有幾家書畫店,你不如去逛下,長點(diǎn)見識,說不定能謀出一條生路呢?!?BR> 黃蘭階聽了他的勸,就轉(zhuǎn)到他指的琉璃廠這邊來,果然看到幾家書畫店,生意都比較興隆。他一家家看過去,看到其中一家叫“吉祥”的書畫店。店里掛著的字畫,與左相府的畫風(fēng)風(fēng)格相像。他一下子被吸引過去了,細(xì)一看店主寫的字,和左宗棠的筆跡毫無二致。
他暗自琢磨,不如請店主仿寫一封左宗棠的推薦信?不過,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他明白,店主怎么也不會為自己冒這個險。
黃蘭階見店主正在為顧客在空白扇面上題字,頓時計(jì)上心頭。他想,只要讓店主幫他在扇子上題幾個字,向何璋暗示一下提拔的事,說不定何璋就會給他一個官位。
于是,他湊上前去說:“店家,我是一個書生,一直喜歡左大人的字,但無緣得到他老人家的真跡,我看您的字,倒與他的字很像,不如題在扇面上,我?guī)Щ乩霞易鱾€念想?!?BR> 店主說:“這個倒容易,很多書生都是這樣想的,有的還上門討要,對相府造成困擾,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左府才把一些左大人的字畫放到這里賣。你想寫哪幾個字?”
黃蘭階沉思一會兒,就有了主意,他拿過店主的毛筆在白紙上寫下了一行字——讀百家經(jīng)典,成一代新人。店主看了,叫聲好,照著在扇面上寫了。正當(dāng)黃蘭階為落款發(fā)愁時,店主卻主動拿出一個印鑒落了款,正是繁寫的“左宗棠”三個字。店主收了他十文錢,把扇子給了他。
有了這把扇子,黃蘭階的信心足了。一路做著升官美夢,他坐船換車,快速趕回了福建。
他知道,逢立秋的這一天,何璋就要召集有功名的后備官員們談話,以示關(guān)懷。
回到家,黃蘭階跟張氏說出了自己的妙計(jì),叫她到處宣傳自家和如今的左相是世交,自己剛?cè)グ菰L了左大人回來。張氏為了榮華富貴,賣力地宣傳開了。
立秋這天,總督何璋果然召見后備官員們開會。黃蘭階舉著那把扇子專門晃到何璋的跟前。
何璋不悅地說:“都秋天了,你還扇子不離手!”
黃蘭階乘機(jī)說:“大人,左大人跟我父親是世交,我剛?cè)グ菰L他老人家回來,這把扇子是他贈送的,我愛不釋手啊!”何璋不敢大意,趕緊接過扇子細(xì)看上面題的字,這一看,他對黃蘭階就客氣多了。
當(dāng)天晚上,何璋對師爺說了這事。師爺琢磨了一通,說:“看這題字的內(nèi)容,是說他讀過了百家經(jīng)典,是個人才,要我們提拔使用。不過這事先不急,等我明天去他家探下虛實(shí)再說?!?BR> 何璋說:“最保險的是給左大人寫封信,探個真假?!?BR> 師爺說:“一封信來回時間太久,又顯得您不相信左大人,而且,您怎么開口問呢?左大人可沒說這扇子就是他推薦黃蘭階的信啊,這全靠意會!”
何璋聽后,點(diǎn)了點(diǎn)頭。
第二日,師爺親自出馬,到黃蘭階住的村里東問西問,果然得知他父親和左宗棠確是世交,頓時嚇出一身冷汗來。而且,黃蘭階確實(shí)剛?cè)プ笙喔顒舆^??磥?,這黃蘭階確實(shí)沒吹牛,是自己處事不周,一直讓他坐冷板凳。
回到總督府,師爺跟何璋匯報以后,兩人嘀咕一通,便決定為黃蘭階安排工作。第三日,他們又聽說左大人安排人買了幾畝水田送給黃蘭階,就更深信不疑了。
十天以后,黃蘭階就當(dāng)上了候補(bǔ)知縣??墒?,他的心里總是不踏實(shí),他怕何璋知道真相以后,收回官帽。
張氏看出他的擔(dān)憂,說:“左大人送給我們的田,不如賣一畝給何璋送禮,拉近彼此的關(guān)系,減輕他對你的猜疑;再賣一畝,給左大人送禮,夾帶一封匯報你的近況的書信去,順便感謝他贈我們田地的事,這件事,我派我的弟弟去辦最可靠?!秉S蘭階聽了,覺得這是一個好辦法,就依計(jì)行事。
何璋收到黃蘭階的禮,對他的懷疑之心果然就減輕了,他心想,既然這小子懂得打點(diǎn),那他去左相府肯定也送了禮的,不然左大人哪會回他一把含義頗深的扇子?
左宗棠收到黃蘭階的親筆信,知道他此番回去以后正巧被總督補(bǔ)了缺,感到安心不少,覺得九泉之下的好友不會責(zé)怪自己了。他就回了一封鼓勵黃蘭階勵精圖治、為民造福之類的信。
這封寶貴的回信,就成了黃蘭階的護(hù)身符,借著一個機(jī)會,他拿去給何璋看了,何璋自此對他深信不疑,但是否還要提拔重用他,他覺得還得面見左宗棠以后再定奪。
借著一個回京的機(jī)會,何璋賠著笑臉,在左宗棠面前提起了栽培黃蘭階的事。左宗棠已收到過黃蘭階的親筆感恩信,雖然那是感謝他送田地的事,但也說到了得到何璋任用的大事。當(dāng)下,他就笑道:“是啊,我早說過,他是一塊金子,總會發(fā)光的,何況本來是進(jìn)士,肯定是人才,何大人,你就是他的伯樂啊!”這個話,在何璋聽來,更有深意,那就是:“我都明白了,謝謝你!”
何璋當(dāng)然不能一一還原黃蘭階當(dāng)日晃著扇子要官的細(xì)節(jié),只能呵呵一笑,表示你我心里有數(shù)就好。
回到福建,何璋因?yàn)樾睦镉袛?shù)了,就把黃蘭階從七品知縣往上提拔,沒過兩年,就升到了四品道臺。而每升一級,黃蘭階都不忘以侄兒身份給左宗棠報喜和感恩,講述自己為百姓造福的故事。一來二去,他倒真的成了左宗棠賞識的人。因?yàn)樽笞谔牡脑?,加上政績確實(shí)不錯,何璋倒也真的賞識他了,還覺得自己的眼光不錯。
黃蘭階官運(yùn)亨通,也沒忘記感謝他的夫人張氏。他想,如果不是她心思細(xì)密,老是提醒自己給左宗棠匯報工作,恐怕自己的仕途也不會這么順利。但有一點(diǎn),他總是想不明白,那日左府管家徐然送自己盤纏,又指點(diǎn)自己去琉璃廠邊的書畫店,用意何在呢?那是左大人的意思嗎?是他變相地在幫助自己嗎?要不然,事情怎么那么巧呢?
為了解開這個疑問,趁著一次進(jìn)京的機(jī)會,他專門去了左相府,這事當(dāng)然不能問左宗棠,他只敢找管家徐然打聽。
徐然只是意味深長地說:“凡事皆有機(jī)緣,要看緣分,看你的悟性,有些事不能說破,但說到底,你的位子,還是在于你自己,那些靠推薦信上位的,一味地搜刮民脂民膏,很快就被自己折騰回家了?!?BR> 以后的很多年,黃蘭階一直沒弄明白,如果說左大人變相地通過徐然的指點(diǎn)推薦了自己,那為什么又送水田給他呢?有次他又在想這個問題,喝醉了的何璋碰巧也冷不丁問到這個問題,黃蘭階急中生智,信口胡編:“那水田其實(shí)是左大人送給我哥的,因?yàn)槲腋绮粫x書,只會種地,但我哥不會寫字,簽不了田契,就全權(quán)委托我了。早年我父親救過左大人母親一命,所以左大人得知我父親身故以后,就極力幫助我們兄弟二人?!?BR> 這樣一說,何璋相信了,黃蘭階揪揪自己的耳朵,也有點(diǎn)相信自己的說法了。他想,我一個從不撒謊的進(jìn)士,為了有碗飯吃,拿一把冒名的扇子騙住了何璋,如今撒起謊來更是草稿都不打,不是我的心地不好,實(shí)在是世道如此,不能不隨機(jī)應(yīng)變啊。
【篇三】中國民間故事2000字精選
從前有個青年,姓天名臺,母子二人靠打柴生活。
這天,天臺正在山上打柴,忽然天氣大變,下起大雨。
天臺見無法回家,急得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不由地把斧子往地上一摔,只聽“嘩啦”一聲,閃開一個山門,門里走出一個道姑,道姑說:“你這人毫無道理,為何敲俺的門?”
天臺一愣,忙上前施禮,說:“對不起,我是無意的,不知您在這里?!?BR> 道姑說:“我看你是個誠實(shí)孝順的人,我有一件寶貝,叫如意百寶圖,你拿去吧。同時,你說長,它就長,你坐在上邊,說到哪里去,它就帶你哪里去,到地方他就會自動停下,你說落,它就落,你說縮,它就縮小,你就可收起來了?!?BR> 天臺接過圖,正在道謝,一眨眼,道姑不見了,山門也關(guān)上了。
天臺想,我正想回家,不如試上一拭。他取出如意圖,說聲長,寶圖就長成像蘆席那么大了。他往中間一坐說:“我要回家?!睂殘D就自動升起,將天臺連同柴草馱到了天臺家門口。天臺說聲“落”,就落在了地上,天臺說“縮”,寶圖就縮小了,天臺就收藏起來,去見母親。
母親正掛心兒子,見兒子回來了,又帶回一件寶貝,非常歡喜。自此以后,天臺打柴就不費(fèi)力了,日子一天天好起來。
半年以后,天臺想:人家都說帝王皇宮好,我何不去看看,開開眼界。當(dāng)夜靜以后,天臺取出如意百寶圖,說聲“到皇宮”,寶圖便飛起,將他帶進(jìn)了皇宮御花園。
天臺放了寶圖,天已黎明,他欣賞了各種花草,游覽了假山真水。正向前走著,迎面來了一位宮女,這宮女不由地起了愛慕的心,彼此通了姓名,敘說起身世,二人情投意合。
宮女說:“我整天在宮中,非常厭煩,討厭宮廷生活,愿隨郎君到鄉(xiāng)下去?!?BR> 天臺說:“你現(xiàn)在跟我走吧!”
宮女說:“現(xiàn)在這樣走不行,無論走到哪里皇上都能找到,定會出禍來?!?BR> 宮女取出自己的畫像交給天臺,說:“這是皇上畫的宮女圖,皇上要封我為貴妃,現(xiàn)在離冊封還有十天時間,你回去快想辦法來救我?!?BR> 天臺坐了寶圖回家以后,讓母親想辦法,母親也干著急,正焦心,想起道姑來。
對!道姑能贈寶圖,定有辦法救宮女,天臺來到山上,用斧子敲開山門,見了道姑說明來意,道姑說:“好辦,你跟我去。”
天臺隨道姑來到京城以外,道姑讓天臺在城外等著,獨(dú)自進(jìn)了金鑾殿,把皇上的御印盜了出來,見了天臺,對天臺說,這是皇上的御印,皇上丟了御印,一定很著急,你把它放到附近井里,等張出皇榜以后,你揭榜獻(xiàn)了御印,就可向皇上要宮女了?!闭f完,道姑就不見了。
皇上丟了御印,焦急萬分,張出榜示,言明誰找到御印,高官任坐,俊馬任騎,要什么給什么。
天臺上前揭下皇榜,看榜官帶著天臺來到八寶金鑾殿,皇上說:“你能找到御印嗎?”
天臺說:“能”。天臺帶著人來到城南門外的井邊,說就在井里,皇上即令人打撈,找到了御印。
皇上問天臺:“你想要什么”,天臺拿出宮女圖,說要畫上的宮女?;噬舷敕椿?,又不好改口,只好答應(yīng)。
天臺領(lǐng)著宮女回到家里和和睦睦地過起日子來。
【篇四】中國民間故事2000字精選
明朝年間,白州有個楊天助,生意做得很大。這天中午,他正在房內(nèi)午休,夫人來把他叫醒,說是他二舅公從北京回來了,看樣子家都沒有回,直接就上這兒來了。
楊天助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步出房外一看,只見廳中坐著一個乞丐一般的漢子,蓬頭垢面,衣不蔽體,腳上連雙鞋都沒有,只有一層黑乎乎的泥垢。他怔了一怔,方才認(rèn)出這人正是他的二舅公。
楊天助不由皺起了眉頭。這位二舅公是他母親的一位堂弟,姓李,有個外號叫李舌頭。他有一門常人沒有的本事:吃牛肉,能吃出牛的年齡;吃狗肉,能吃出狗的輕重。也正因?yàn)樗@條天生的神舌,他從小就十分好吃,而且非常講究,精到極致,不單把家產(chǎn)吃了個精光,甚至年過四十,連個老婆也娶不上。今年開春前,他向楊天助借了二十兩銀子,說是要到北京做買賣,沒想到三個月不到就回來了??此@副模樣,肯定是生意做砸了。
果然,李舌頭說在北京把本錢都賠光了,沒辦法,只好一路乞討回來。楊天助無奈地嘆了口氣,吩咐夫人做兩個菜,讓他先吃飽肚子。
不一會兒,夫人擺上飯菜,李舌頭餓久了,狼吞虎咽吃了三大碗飯,把一盤炸豆腐吃了個干干凈凈,可另外一盤牛肉卻一筷未動。楊天助奇怪地問他為何不吃牛肉,李舌頭一本正經(jīng)地說道:“這牛昨夜三更放的血,天亮上市,到現(xiàn)在已有六七個時辰了,牛肉一定沒有什么鮮味了,加上你夫人炒的時候火候不當(dāng),肉變老了,現(xiàn)在嚼起來就像咬棉布頭一般,有這盤炸豆腐,不吃它也罷?!?BR> 楊天助和夫人聽罷,都是禁不住既好笑,又生氣,搖頭暗嘆,都到要飯的地步了,還這么講究,真是沒得救了。
李舌頭吃飽肚子,喝了杯茶,然后左看右望,又是搓手,又是撓頭。等楊天助夫人退出去后,他才臉紅紅地向楊天助提出,再借二十兩銀子去北京,他要把生意再做起來。
楊天助又皺起了眉頭。李舌頭見他不語,就說:“外甥,你就再幫二舅公一次,我是真的要改掉自己的毛病,從今天起戒掉食癮,踏踏實(shí)實(shí)做人了?!?BR> 楊天助正要說話,卻見夫人在門外沖他打眼色,心下立刻會意,這錢萬萬不能再借給二舅公了。即便他說的是真話,把錢拿去做生意,可照他這副頭腦,十有八九要做賠本的買賣。于是,楊天助說了聲抱歉,謊稱自己目前也需要銀子周轉(zhuǎn),一下子實(shí)在拿不出來了。接著,就勸二舅公回家,老老實(shí)實(shí)打理那兩塊田地。
李舌頭聽外甥這樣說,臉色尷尬極了,低下頭聽了半晌,就告辭回家了。
過了幾天,楊天助忽然想起二舅公,心下隱隱有些不安。母親的娘家就只剩下他這么一個男丁了,自己不聞不問,也對不起去世的母親啊。眼下剛好身子得閑,他就稱了兩斤肉,騎上馬去探望二舅公。
一炷香的工夫,到了李舌頭家門外,只見房門半掩,推開進(jìn)去一看,只見李舌頭赤膊袒胸地躺在竹床上發(fā)呆。灶間十分冷清,看樣子至少兩天沒生過火了。
李舌頭從床上坐起來,一看他手中提著的肉,就喊:“哎呀,這是后臀肉,雖然瘦,但肉太硬,口感不佳。外甥,你以后別買這種肉?!?BR> 楊天助一怔,氣呼呼地把肉扔下,轉(zhuǎn)身就走。可走出門口,心道:他連飯都吃不上了,我不管他,只怕會餓死。這么一想,他就又進(jìn)去,問李舌頭愿不愿意去他的紙廠干活,他一個月給一兩銀子。一兩銀子,已經(jīng)比一般伙計(jì)多了一倍,李舌頭一個人吃飯綽綽有余,還能攢點(diǎn)錢等以后娶老婆。
明擺著是外甥的好意關(guān)照,李舌頭卻低頭考慮了半天,這才點(diǎn)頭同意。
過了些日子,楊天助到鄉(xiāng)下收債。路過二舅公的家,見他正好回來吃午飯,就進(jìn)去看看。只見李舌頭手里捧著一個小缽頭,呼哧呼哧地喝著粥。桌上什么菜也沒有,只是手里抓著塊咸菜。而他比以前又瘦了些,光著上身,幾條肋骨都數(shù)得一清二楚。
楊天助問他:“怎么不買點(diǎn)肉?”
李舌頭嘿嘿笑道:“吃飽肚子就行,肉太貴了?!睏钐熘芷婀?,二舅公會嫌肉貴,這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就問道:“紙廠的李掌柜,他沒有給你工錢嗎?”
“給了,給了,每月足足一兩。”李舌頭慌忙從床底下的一個罐子里掏出幾塊碎銀來,“你看,都在這兒呢,舍不得花,我想先攢著?!?BR> 楊天助十分高興,二舅公果然開始改掉好吃的毛病了。
又過了一個來月,有一天,楊天助來到紙廠,看到二舅公時,大吃了一驚。只見他骨瘦如柴,只剩下一層皮包著骨頭一般,肉都被風(fēng)干了,仿佛一具干尸。他忙問二舅公是不是生病了,李舌頭搖搖頭,說自己什么病也沒有。
楊天助想了想,有點(diǎn)兒明白了:“你的銀子都攢著?”李舌頭呵呵笑著承認(rèn)了:“是,一錢也沒動過?!?BR> 楊天助不知該說什么好了,二舅公這一改又改得太徹底了。臨走時,他動情地勸李舌頭:“二舅公,你以前一門心思只顧吃,當(dāng)然不行,但也不能太省了,人總不能老不吃肉呀!”李舌頭并不說話,只是連連點(diǎn)頭。
眨眼間,就到了冬天。有一天,天氣異常寒冷,楊天助又去紙廠,在那兒見到了二舅公,他又是吃了一驚。李舌頭只穿著兩件單衣,凍得就像田里的茄子似的,連鼻涕都流不出來了。
楊天助問他怎么不做件棉衣,李舌頭牙齒打了半天架,這才說出話來,說天不會冷太久,做一件棉衣要費(fèi)不少錢,挺一挺就過去了。
楊天助又是好笑,又是心酸,不忍心再見他受凍,回去時,就把身上穿的皮大衣脫下來,送給了二舅公。
一個月后,楊天助再次去紙廠,卻沒見到二舅公。一問,才知道二舅公已經(jīng)三天沒來了。楊天助暗暗擔(dān)憂,難道二舅公病倒了?事兒一忙完,他就騎上馬趕去探望。
來到二舅公家門外,一眼看去,院里有一大群公雞,瘋了似的奔跑嘶叫??山幸步胁怀鲭u鳴聲來,仔細(xì)一看,每只雞的嘴里都淌著血。
楊天助心中十分驚詫,快步走進(jìn)去,又見院里一個角落有一堆死鴿子,腦袋都被從中剖開成兩半,樣子極為恐怖。走到門前,只見門邊又扔著一堆死魚,肚子都被剖開了,魚腸子到處都是。
楊天助驚疑萬分,急急推門進(jìn)去,只見二舅公好端端地坐在屋內(nèi),這才松了口氣。接著定睛一瞧,不由得怔住了。
只見李舌頭滿面紅光地坐在椅子上,身上只穿一件單衣,腳下燃著一盤炭火,旁邊一張小桌上擺著一盤菜和一壺酒。此時,他正愜意地自斟自飲,嘴里似乎嚼著菜,眼睛半開半閉,竟似陶醉了一般。
直到楊天助走過去,李舌頭才似從夢境中驚醒,看了一眼來人,坐正身子招呼道:“哦,原來是外甥來了,快來快來,快來嘗嘗我的菜?!闭f著,從盤子里小心翼翼地夾起一筷菜,送到楊天助嘴邊。
楊天助只好張嘴吃下去,他吃不出是什么東西,只感覺怪怪的,但味道卻鮮美無比。
二舅公微笑著問:“怎么樣,好吃吧?”見楊天助點(diǎn)頭,他滿臉得意之色,呵呵笑道:“這是雞舌,你再嘗嘗這個?!庇謯A起一筷送來,“這是魚鰾子?!?BR> 楊天助一愣,恍然大悟,推開他的筷子問道:“原來外面的東西是你買來做菜的?”
“是呀,是呀?!崩钌囝^笑道,“這道菜要用公雞舌、鴿腦和草魚鰾子,而且還要十幾種佐料,我足足做了三天呀,對這盤菜來說,外面那些就只是一堆臭肉了?!?BR> 楊天助指著他,氣得差點(diǎn)說不出話來:“你你你……你不是要把錢攢著嗎?我還以為你真的戒了呢,唉!”
面對外甥的指責(zé),李舌頭充耳不聞,臉上沒有絲毫愧疚之色,反而興致盎然地說道:“外甥呀,這可是天下難得的美味??!你聽我慢慢給你說來?!?BR> 楊天助耐著性子聽著,臉都?xì)饩G了。原來去年李舌頭聽人說,北京有一道名菜叫“百雀歸巢”,是天下吃的美味,于是動了食心,向外甥借錢,說是做買賣,其實(shí)是要去北京吃菜。他千里迢迢跑到北京,只吃了一個菜,就把銀子花光了,只好一路要飯回白州。不過,他有過舌不忘的本領(lǐng),這道菜要用什么料,怎么制作,經(jīng)他的舌頭一咂,都摸得一清二楚。從北京回來后,他一心想的就是能自己做一道,再吃一次。
李舌頭搖頭晃腦地說道:“我足足攢了十個月,十兩銀子一錢也舍不得動,這才攢夠錢做這道菜啊,只是酒錢還沒有著落,迫不得已,只好把外甥送我的大衣先拿去當(dāng)了。唉,這輩子能二嘗此美味,死也瞑目,死也瞑目啦!”說罷,夾一筷菜進(jìn)嘴,慢慢咀嚼,細(xì)細(xì)品味,一臉滿足幸福之色,竟似到了極樂世界般。
楊天助聽得目瞪口呆,本來想沖他發(fā)作一場,可看著二舅公悠然快樂似神仙的模樣,不禁感慨萬千:這人一旦對什么到了癡迷的程度,實(shí)能把人害死?;厝ズ螅?dāng)即寫下“戒癡”兩字,掛在廳中,當(dāng)作家訓(xùn)。
【篇五】中國民間故事2000字精選
很久以前,在神州大地上有一個村子,叫和平村,村子周圍綠蔭環(huán)繞,人們?nèi)粘龆?,日落而息,平凡而快樂的生活著?BR> 有一天,一群強(qiáng)盜來到村中,他們搶奪了村民的糧食,將村民的土地沒收,并且將村民當(dāng)成他們的奴隸,逼迫著村民開辟新的土地,數(shù)十年下來,村子周圍的樹木全都變成了一塊塊莊稼。
這一年,和平村出現(xiàn)了罕見的干旱災(zāi)情。田里的莊稼顆粒無收,全部枯萎。強(qiáng)盜們?yōu)榱艘院笈圻@群村民,也暫且將以前的存糧拿出來分給村民,可這坐吃山空,也不是辦法。
村中有個男孩,由于身體瘦弱,人們都叫他小幺。這一天,小幺來到強(qiáng)盜頭目面前道:尊敬的大王,眼見旱災(zāi),莊稼顆粒無收,還請大王放我離開村落,去東海尋找龍王來降雨,拯救我們和平村。
強(qiáng)盜頭目盯著小幺看了許久:龍王只是傳說的存在,不過我很是佩服你的勇氣,你走吧。如果你能夠找到龍王來降雨,我們就不會再讓你們當(dāng)奴隸。
就這樣,小幺踏上了尋找龍王的旅程。走出村落才知道世界有多么大??墒?,在小幺看來,外面的世界與村中也無大的區(qū)別,全都是一片荒蕪,兩個月后的一天,小幺又渴又餓,可是小幺還是咬牙堅(jiān)持著往前走去,終于眼前一陣眩暈,栽倒在地。
小幺醒來的時候,已經(jīng)三天之后了。睜開眼,小幺被眼前的景色驚呆了。自己躺在一張柔軟的床上,屋頂上掛著一顆顆晶瑩的珍珠,八角桌上擺放著一些山珍海味,窗外似乎有一座黑色的大山……
“你醒了,孩子。”緊接著,身后傳來一陣咳嗽聲。小幺不由得一怔,原來在自己身后還有一位老婆婆。老婆婆臉上帶有皺紋,老態(tài)龍鐘,可是老婆婆的皮膚卻非常細(xì)膩,舉手投足間帶著幾分優(yōu)雅。一看就是高貴出身。
“沒嚇到你吧,孩子”,看著小幺發(fā)愣,老婆婆繼續(xù)向小幺說著她所知道的一切。隨著老婆婆的言語,小幺也明白了許多。原來這位老婆婆是西海鳳宮的海馬鳳一族的族長,每次執(zhí)行任務(wù),都會與東海龍宮的海馬龍一族結(jié)合為一體才能發(fā)揮出應(yīng)有的法力??墒?,在一次執(zhí)行任務(wù)經(jīng)過不周山時,卻忽然間法力消失,墜落于此。不周山誕生于混沌時期,不周山會吸引大地上的所有事物,越來越大,最后牽制住整個宇宙。當(dāng)年,為了救海馬鳳婆婆出去,海馬鳳一族的法力強(qiáng)大者想要去毀掉不周山,但是都失敗了,從此再也沒有人敢來不周山周圍。海馬鳳婆婆也想走著離開,可是身為神族,不周山對神族的吸引力非常大,根本走不出去。老婆婆又問起小幺的來歷,小幺只好把自己家鄉(xiāng)的災(zāi)情說給了老婆婆。
海馬鳳婆婆沉吟半晌,開口說:“孩子,你想要去找龍王,就必須翻過不周山才能到達(dá)御龍宮廷,那里有著海馬龍神一族,但是沒有我們海馬鳳的結(jié)合,海馬龍族即使繞行不周山,也救不了你們和平村。你只有把我?guī)У侥抢?,我們海馬神族才能發(fā)揮出強(qiáng)大的法力,也才能呼風(fēng)喚雨,拯救你們和平村,甚至更多的人民。我這里有一方弱水,我躲進(jìn)弱水中之后,法力就會消失,只要你到了東海的御龍宮廷,將我放出,那么你們和平村就有希望了?!?BR> 小幺聽得一陣失落一陣緊張,待聽到只要將這弱水帶到東海就能拯救村民的時候,小幺方才喘了一口氣。于是小幺帶著海馬鳳婆婆重新踏上了去東海的旅程。
功夫不負(fù)有心人,好在不周山只是對神族的人才有非常大的引力,小幺一介平民,才能在短短一年就翻過了不周山,又花了三個月時間終于來到了東海的御龍宮廷。
“婆婆,我們到了”小幺一邊說著,一邊將海馬鳳婆婆從弱水的袋子中捧了出來。只見海馬鳳婆婆身體越來越大,原本已經(jīng)佝僂的身軀在大海的氣息滋潤下,漸漸顯出了高貴的神姿,原來臉上的皺紋已經(jīng)褪去,滿頭的白發(fā)已經(jīng)轉(zhuǎn)黑,頭頂華麗的羽冠,儀態(tài)萬方,氣質(zhì)高潔,而隨著一陣陣轟鳴聲,海馬龍神也出現(xiàn)在御龍宮廷的廣場上,原本也略顯老態(tài)的海馬龍神在看到海馬鳳的那一刻,也是老態(tài)盡去,昂首挺胸,忽然,海馬龍和海馬鳳一起騰空而起,他們彼此交疊,身上散發(fā)出金色的光芒。
小幺在這片光芒的照射下呆了好久。忽然一道渾厚的聲音傳來:“孩子,感謝你拯救了我們海馬神族”,看到小幺還在發(fā)愣,“如果沒有你的幫助,我們只能越來越弱,最后慢慢老去。是你拯救了我們海馬神族,不周山的束縛力量越來越強(qiáng),但是我們海馬神族也會盡我們的一份力量去幫助你們?nèi)祟??!?BR> 海馬龍和海馬鳳帶著小幺來到了和平村,轉(zhuǎn)眼間,烏云密布,電閃雷鳴,緊接著,就是傾盆大雨,和平村的人們都跪倒在各自的門前,望著蒼天,叩首祈福。就連霸占和平村的強(qiáng)盜們也震驚不已,他們沒有想到小幺真的能請來龍王,一個瘦弱的孩子拯救了整個和平村。
這場大雨一共下了兩天才停下,原本已經(jīng)枯竭的河段也重新開流。這時,海馬龍神道:爾等不必多禮了,要謝就謝這位小幺兄弟吧。不僅僅是和平村,只要我們能到達(dá)的地方我們都會幫助你們?nèi)祟?。說完,海馬龍攜著海馬鳳騰空而去。
在海馬神走了的當(dāng)天,強(qiáng)盜們向和平村的人們道歉,和平村民,本就善良淳樸,再加上在這旱災(zāi)時期,強(qiáng)盜們也拿出了他們這些年來的存糧來養(yǎng)活大家,幾十年來的苦悶都隨著這一聲聲的道歉而淡去。和平村民接納了他們,讓他們成為了真正的和平村民。
再后來,小幺成為了和平村的族長,和平村周圍又是郁郁蔥蔥,和平村民為了紀(jì)念海馬神族,在村子口立了兩座雕像,海馬龍,昂首含珠,氣宇軒昂;海馬鳳神態(tài)矜持,氣質(zhì)高潔。兩座雕像并肩而立,每當(dāng)逢年過節(jié),和平村民在快樂的同時也由衷的感謝上蒼的這兩位海馬神族,人們都會拿來的東西來祭拜,祈禱和平村永遠(yuǎn)和平。
幾千年后,海馬神族出了一位絕世般的大人物,叫做共工,隨著共工的崛起,不周山的威脅也已經(jīng)消除。又是幾千年過去,滄海桑田,和平村漸漸的擴(kuò)大著,族長也一代一代的傳承者,可是海馬龍和海馬鳳的傳說,卻永遠(yuǎn)留在人們心中。
【篇一】中國民間故事2000字精選
清光緒六年,也就是光緒皇帝剛滿十歲那年,陜甘總督左宗棠,掛帥出征新疆。收復(fù)了被侵占的大部領(lǐng)土,班師后又受命坐鎮(zhèn)甘肅蘭州,繼續(xù)督辦西北軍務(wù)。正在這時,他的屬下肅州鎮(zhèn)掛印總兵調(diào)離。他便專折上奏軍機(jī)處,保薦了一名自己的心腹愛將。準(zhǔn)備接任這個顯要的職位。左宗棠十拿九穩(wěn)地認(rèn)為:自己作為一名中興老帥?,F(xiàn)又受命統(tǒng)領(lǐng)西北軍務(wù),最近皇上又下旨調(diào)他進(jìn)京升任軍機(jī)大臣,保薦一個自己管轄范圍內(nèi)的總兵,皇上怎么著也得給他這個面子的。他還很自信地把這事兒透露給了那個心腹愛將,那個心腹愛將也做好了接任的準(zhǔn)備。
這個掛印總兵的職位,全國只有十個,屬二品武官,加上一般的總兵,全國也就只有八十三個。重要的是這掛印總兵享有一般總兵沒有的特權(quán),他可以不受總督節(jié)制,還可以不經(jīng)上司轉(zhuǎn)達(dá)而直接向皇上奏報。這個位置是軍人們做夢也想登上的寶座,但要登上這個寶座,沒有特大特硬的后臺,只能是白日做夢,當(dāng)然晚上做夢也是枉費(fèi)心機(jī)。
時間不長,任命肅州鎮(zhèn)掛印總兵的圣旨。送到了左宗棠的元帥府內(nèi)。左宗棠展開一看,頓時驚得半天沒回過氣來。原來圣旨上不是自己保薦的那個心腹愛將,而是一名好像在自己帳下當(dāng)過兵的小頭目。他懷疑自己看走了眼,又捧著圣旨端詳了半天,上面寫得清清楚楚,還是和第一次看過的一個樣。他氣哼哼地注視著圣旨上那個新任總兵的名字陳春萬……覺得這個人好像熟悉,又好像陌生。
說來也巧,陳春萬這時正在左宗棠的帥府門前,苦苦哀求侍衛(wèi)們,要面見左大帥,他并不知道自己已被欽點(diǎn)為掛印總兵了。這個陳春萬,是安徽桐城的一個農(nóng)家子弟,當(dāng)年太平軍把大清王朝攪得天翻地覆的時候,他參加了左宗棠統(tǒng)領(lǐng)的湘軍,因?yàn)榇蚱鹫虂聿灰?,屢立?zhàn)功,得了個“陳大膽”的外號,后被左宗棠提拔為一個帶領(lǐng)500人的管帶,還被保薦做了一名記名提督。6年前左宗棠奉旨出征新疆,陳大膽的這營人馬被裁減,他這個管帶也就當(dāng)不成了,想回老家又沒盤纏,于是成了甘肅黃土高坡上的一名流浪漢。他在流浪中,三十六行都干過,受盡了折磨。這天他聽到消息,說左宗棠已經(jīng)從新疆班師進(jìn)關(guān),現(xiàn)正駐扎在蘭州,就連夜趕到了這里。
帥府侍衛(wèi)見陳春萬衣裳破爛不堪,頭發(fā)像個亂草窩,就是一個要飯的,便大聲喝斥道:“大帥公務(wù)繁忙,哪有工夫見你!去去去!快點(diǎn)走開!”還不耐煩地端起刀槍對著他。
陳春萬好歹也在官場里混過,早料到要表示點(diǎn)進(jìn)門禮,就從腰里掏出借來的二兩銀子,遞了過去,說是給兄弟們買碗茶喝,順便給通報一下。一名侍衛(wèi)見陳春萬拿出了銀子,又是個記名提督,就接過銀子朝腰里一塞,笑道:“我就給你通報一下,大帥見與不見,就不是我的事了!”侍衛(wèi)來到大堂,向左大帥稟報道:“大帥!門外有個叫陳春萬的,是個記名提督,請求拜見大帥!”“陳春萬?”左宗棠心中一愣,還是沒有想起這人到底是誰。侍衛(wèi)又補(bǔ)充了一句:“來人還說曾在大帥帳下當(dāng)過管帶,外號叫做‘陳大膽’!”“陳大膽?”左宗棠忽地想了起來:“哎喲!原來是這個小子!快請快請,我正想著找他呢!”
侍衛(wèi)見左大帥好像和那個陳春萬很熟,就連忙來到陳春萬的跟前,滿臉和氣地說大帥有請,還說正想找你呢!這下倒把陳春萬弄得心里如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擔(dān)心發(fā)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大帥要找他算賬。不過侍衛(wèi)既然說請,料也不會有大的兇險。
陳春萬來到大廳,見左大帥從虎皮椅上站起,迎面向自己走來,口中熱情地說:“恭喜恭喜!我正不知到哪里找你呢!”陳春萬只覺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茫然地說:“從大帥出關(guān)以后,標(biāo)下這幾年流落河西,嘗盡苦難,今日前來求見大帥,是請大帥賞碗飯吃,有什么喜事可賀呢?”左宗棠望著陳春萬笑了笑,也沒多言,只是吩咐隨從:“快擺香案,讓陳總兵接旨!”隨從們立刻在大廳里準(zhǔn)備起來,不一會兒就布置好了。左宗棠對陳春萬說:“陳總兵!快到香案前跪接圣旨!”
陳春萬聽到左大帥叫自己去接圣旨,又呼自己陳總兵,一時間愣在了那里,不知如何是好。等到左大帥再次催促時,他才稀里糊涂地跪在了香案前。左大帥身穿整整齊齊的朝服,畢恭畢敬,手捧黃緞圣旨宣讀道:“任命陳春萬為甘肅肅州鎮(zhèn)掛印總兵,欽此!”陳春萬聽完圣旨,依然像根木頭似的跪在那里發(fā)愣?!瓣惪偙?還不趕快謝恩!”左大帥大聲喝道。陳春萬被這一喝,才從恍惚中驚醒,連忙機(jī)械地朝著香案和圣旨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然后站立起來,仍然恍恍惚惚地沒回過神來,這時,左宗棠又命隨從們從內(nèi)堂取出總兵朝服,給陳春萬穿戴起來。陳春萬本來就身材魁梧,此時朝服一穿,更顯得威風(fēng)凜凜,大將風(fēng)度,與剛才那個衣衫襤褸,哀求見面的樣子相比,簡直就是一天一地。
陳春萬接過圣旨,左宗棠吩咐擺設(shè)酒宴,一來為慶賀陳總兵榮升之喜,二來為陳總兵接風(fēng)洗塵。酒過三巡,左宗棠終于忍不住了,他微笑著問:“陳總兵,本帥有一句話,不知當(dāng)問不當(dāng)問?!标惔喝f連忙站起來回答:“大帥!標(biāo)下自入伍以后,跟隨您鞍前馬后,從湖南打到江蘇、福建,又從福建打到陜西和甘肅,標(biāo)下即便有尺寸之功,也都是大帥所賜!這次又蒙大帥如此關(guān)愛,保薦標(biāo)下榮升掛印總兵,真是重生父母,再造爹娘,標(biāo)下就是結(jié)草銜環(huán),也難報大帥的厚恩!大帥有何訓(xùn)示,標(biāo)下唯有洗耳恭聽,還有什么當(dāng)講不當(dāng)講的?”
陳春萬一席話,倒把個左大帥弄蒙了。剛才陳春萬接旨那一幕,不但陳春萬像是在做夢一般,就是左宗棠也像在云里霧里。左宗棠剛接到圣旨時,真是又氣又驚。氣的是皇上果真沒給他個老面子,驚的是陳春萬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500人管帶,竟有這等通天本領(lǐng),讓皇上偏向了他,這其中究竟有什么奧妙?
左宗棠思來想去,想到了一個人的頭上,這就是文華殿大學(xué)士李鴻章。因?yàn)槔铠櫿率呛戏嗜?,陳春萬是桐城人,他們是安徽老鄉(xiāng),同時也只有李鴻章,才能有這么大的回天之力,陳春萬一定是走了他這個安徽老鄉(xiāng)的門路。左宗棠與李鴻章一個是湘軍頭領(lǐng),一個是淮軍軍閥,兩人素有不和,因此左宗棠對陳春萬當(dāng)上掛印總兵越發(fā)惱火。他剛才就是想在酒宴上摸摸陳春萬的老底,卻被陳春萬說得半信半疑起來。
左宗棠是個爽快人,他認(rèn)真地說:“陳總兵,本帥確實(shí)未曾保薦過你,乃是圣上皇恩浩蕩,龍目看中了你,或許有人識才,向皇上推薦的?!标惔喝f誠懇地說:“標(biāo)下入伍后,一直追隨大帥,除了大帥以外,還有誰會賞識標(biāo)下?”左宗棠干脆把話挑明了:“不然!像文華殿大學(xué)士李鴻章,不見得就不知道你這位安徽同鄉(xiāng)。一天哪!”陳春萬叫了起來,“標(biāo)下那位同鄉(xiāng)李中堂,至今還不認(rèn)得標(biāo)下是長臉還是圓臉哪!再說標(biāo)下這幾年流落河西,哪有那么多的盤纏和那么大的門包,跨進(jìn)他的相府?”
左宗棠見陳春萬言辭懇切,同時說得也有道理。陳春萬要是能到北京去走李鴻章的門路,何必還來蘭州找他左宗棠呢?瞧他剛才進(jìn)門時衣衫襤褸的樣子,確也不像有錢送禮的人。第二天,陳春萬辭別左宗棠,風(fēng)光無限地到肅州走馬上任,當(dāng)他的掛印總兵去了。左宗棠的肚子里,卻還掛著個悶葫蘆。
過了兩個月,左宗棠在蘭州安排好公務(wù),進(jìn)京當(dāng)了軍機(jī)大臣。有一天,左宗棠在軍機(jī)處談到了陳春萬當(dāng)肅州總兵的事,不滿地說:“陳春萬打仗的確勇敢,人稱‘陳大膽’,但此人胸?zé)o點(diǎn)墨,不通兵法,有勇無謀,只有匹夫之勇,頂多能當(dāng)個千總或都司,如今卻讓他當(dāng)上了掛印總兵,不知是哪位高人舉薦!”同仁一聽,哈哈大笑,反問道:“宗棠,你猜猜究竟是何人舉薦?”左宗棠素來直爽,直截了當(dāng)?shù)卣f:“還不是李中堂,他們都是安徽同鄉(xiāng)!”同仁笑著搖了搖頭:“你冤枉李中堂了,陳春萬當(dāng)肅州掛印總兵,乃是出于天意!”“何以見得?”左宗棠茫然不解,同仁這才將事情的原委說了出來。
當(dāng)時肅州鎮(zhèn)掛印總兵離職后,軍機(jī)處接到了左宗棠的專折,就將左宗棠薦舉的人名排到了第一位,同時為了表明臣下無私,讓皇上有所選擇,后邊又附了幾個名字,列成一張名單,送請皇上欽點(diǎn)。陳春萬是個記名提督,兵部花名冊上也有他的名字,軍機(jī)處就隨意將他的名字附在最后,不過是讓他當(dāng)個陪襯罷了,皇上照例只拿朱筆點(diǎn)上第一個名字,就算欽點(diǎn)了。
名單送到光緒皇帝的龍案上,這光緒皇帝還只是個十歲的孩子,他伸手到筆架上取過一支朱筆,蘸足紅墨,提筆朝第一個名字上點(diǎn)去,誰知朱筆蘸墨太飽,拿到半路時,濃濃的墨汁就滴了下來,不偏不歪,正好落在了陳春萬的名字上,光緒皇帝見墨已滴下,就把筆一拋,說道:“就是他吧!”軍機(jī)大臣們跪在地上接過名單一看,欽點(diǎn)的肅州鎮(zhèn)掛印總兵不是薦舉的第一名,而是排在最后的陳春萬,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愣在了那里。但既然是皇上欽點(diǎn),就成了圣旨,于是軍機(jī)處只能將這份圣旨鄭重其事地傳了下去。
左宗棠左大帥終于打開了這個悶葫蘆,此時此刻,他也只能是哭笑不得了。
【篇二】中國民間故事2000字精選
清朝年間,福建的黃蘭階中了進(jìn)士后,卻一直未能得到一官半職。因此,他常被夫人張氏數(shù)落。
黃蘭階的父親在世時,與軍機(jī)大臣左宗棠是好友。他想,只要左大人寫封推薦信給閩浙總督何璋,自己一定能混個一官半職。雖然,他知道左宗棠從來不給人寫推薦信,但是他還是打算試一試。
黃蘭階立即出發(fā)了,兩個月后,他終于來到了左相府。左宗棠見是故友之子來訪,熱情地招待了他。
寒暄過后,黃蘭階小心翼翼地說明來意:“世伯,侄兒飽讀詩書,很想為國家盡點(diǎn)力,誰知我空等多年,毫無用武之地,再者,家中老小全靠侄兒一人之力養(yǎng)活,如今日子都過不下去了?!?BR> 聽清他的來意,左宗棠變了臉色,嚴(yán)肅地說:“你是有用之人,自然會有用你之人,我從來不給人寫推薦信,我看這樣,我送你幾畝水田過活吧?!?BR> 黃蘭階說:“侄兒從小只讀詩書,哪會種地呀?這些年,全靠夫人種菜和納鞋底賣的錢糊口。還請大人看在家父面子上,為侄兒想個辦法吧?!?BR> 左宗棠聽他提起父親,著實(shí)為難,在廳里轉(zhuǎn)了一個來回,還是打消了推薦的念頭,說:“如果我為你開了這個頭,今后還有門生前來求推薦,怕是再難推辭。天不早了,我還有事,你要相信,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
黃蘭階聞言,只得郁悶地出了左相府,在街上毫無目的地亂轉(zhuǎn)。
轉(zhuǎn)了一會兒,左相府的管家徐然跟上來,送他三兩銀子作盤纏,說:“我和你父親生前也相識,這是我的一點(diǎn)兒心意?!秉S蘭階正愁沒銀子花,假意推辭一會兒就收下了,說日后情況好轉(zhuǎn)定當(dāng)厚報。
徐然又說:“琉璃廠那邊有幾家書畫店,你不如去逛下,長點(diǎn)見識,說不定能謀出一條生路呢?!?BR> 黃蘭階聽了他的勸,就轉(zhuǎn)到他指的琉璃廠這邊來,果然看到幾家書畫店,生意都比較興隆。他一家家看過去,看到其中一家叫“吉祥”的書畫店。店里掛著的字畫,與左相府的畫風(fēng)風(fēng)格相像。他一下子被吸引過去了,細(xì)一看店主寫的字,和左宗棠的筆跡毫無二致。
他暗自琢磨,不如請店主仿寫一封左宗棠的推薦信?不過,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他明白,店主怎么也不會為自己冒這個險。
黃蘭階見店主正在為顧客在空白扇面上題字,頓時計(jì)上心頭。他想,只要讓店主幫他在扇子上題幾個字,向何璋暗示一下提拔的事,說不定何璋就會給他一個官位。
于是,他湊上前去說:“店家,我是一個書生,一直喜歡左大人的字,但無緣得到他老人家的真跡,我看您的字,倒與他的字很像,不如題在扇面上,我?guī)Щ乩霞易鱾€念想?!?BR> 店主說:“這個倒容易,很多書生都是這樣想的,有的還上門討要,對相府造成困擾,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左府才把一些左大人的字畫放到這里賣。你想寫哪幾個字?”
黃蘭階沉思一會兒,就有了主意,他拿過店主的毛筆在白紙上寫下了一行字——讀百家經(jīng)典,成一代新人。店主看了,叫聲好,照著在扇面上寫了。正當(dāng)黃蘭階為落款發(fā)愁時,店主卻主動拿出一個印鑒落了款,正是繁寫的“左宗棠”三個字。店主收了他十文錢,把扇子給了他。
有了這把扇子,黃蘭階的信心足了。一路做著升官美夢,他坐船換車,快速趕回了福建。
他知道,逢立秋的這一天,何璋就要召集有功名的后備官員們談話,以示關(guān)懷。
回到家,黃蘭階跟張氏說出了自己的妙計(jì),叫她到處宣傳自家和如今的左相是世交,自己剛?cè)グ菰L了左大人回來。張氏為了榮華富貴,賣力地宣傳開了。
立秋這天,總督何璋果然召見后備官員們開會。黃蘭階舉著那把扇子專門晃到何璋的跟前。
何璋不悅地說:“都秋天了,你還扇子不離手!”
黃蘭階乘機(jī)說:“大人,左大人跟我父親是世交,我剛?cè)グ菰L他老人家回來,這把扇子是他贈送的,我愛不釋手啊!”何璋不敢大意,趕緊接過扇子細(xì)看上面題的字,這一看,他對黃蘭階就客氣多了。
當(dāng)天晚上,何璋對師爺說了這事。師爺琢磨了一通,說:“看這題字的內(nèi)容,是說他讀過了百家經(jīng)典,是個人才,要我們提拔使用。不過這事先不急,等我明天去他家探下虛實(shí)再說?!?BR> 何璋說:“最保險的是給左大人寫封信,探個真假?!?BR> 師爺說:“一封信來回時間太久,又顯得您不相信左大人,而且,您怎么開口問呢?左大人可沒說這扇子就是他推薦黃蘭階的信啊,這全靠意會!”
何璋聽后,點(diǎn)了點(diǎn)頭。
第二日,師爺親自出馬,到黃蘭階住的村里東問西問,果然得知他父親和左宗棠確是世交,頓時嚇出一身冷汗來。而且,黃蘭階確實(shí)剛?cè)プ笙喔顒舆^??磥?,這黃蘭階確實(shí)沒吹牛,是自己處事不周,一直讓他坐冷板凳。
回到總督府,師爺跟何璋匯報以后,兩人嘀咕一通,便決定為黃蘭階安排工作。第三日,他們又聽說左大人安排人買了幾畝水田送給黃蘭階,就更深信不疑了。
十天以后,黃蘭階就當(dāng)上了候補(bǔ)知縣??墒?,他的心里總是不踏實(shí),他怕何璋知道真相以后,收回官帽。
張氏看出他的擔(dān)憂,說:“左大人送給我們的田,不如賣一畝給何璋送禮,拉近彼此的關(guān)系,減輕他對你的猜疑;再賣一畝,給左大人送禮,夾帶一封匯報你的近況的書信去,順便感謝他贈我們田地的事,這件事,我派我的弟弟去辦最可靠?!秉S蘭階聽了,覺得這是一個好辦法,就依計(jì)行事。
何璋收到黃蘭階的禮,對他的懷疑之心果然就減輕了,他心想,既然這小子懂得打點(diǎn),那他去左相府肯定也送了禮的,不然左大人哪會回他一把含義頗深的扇子?
左宗棠收到黃蘭階的親筆信,知道他此番回去以后正巧被總督補(bǔ)了缺,感到安心不少,覺得九泉之下的好友不會責(zé)怪自己了。他就回了一封鼓勵黃蘭階勵精圖治、為民造福之類的信。
這封寶貴的回信,就成了黃蘭階的護(hù)身符,借著一個機(jī)會,他拿去給何璋看了,何璋自此對他深信不疑,但是否還要提拔重用他,他覺得還得面見左宗棠以后再定奪。
借著一個回京的機(jī)會,何璋賠著笑臉,在左宗棠面前提起了栽培黃蘭階的事。左宗棠已收到過黃蘭階的親筆感恩信,雖然那是感謝他送田地的事,但也說到了得到何璋任用的大事。當(dāng)下,他就笑道:“是啊,我早說過,他是一塊金子,總會發(fā)光的,何況本來是進(jìn)士,肯定是人才,何大人,你就是他的伯樂啊!”這個話,在何璋聽來,更有深意,那就是:“我都明白了,謝謝你!”
何璋當(dāng)然不能一一還原黃蘭階當(dāng)日晃著扇子要官的細(xì)節(jié),只能呵呵一笑,表示你我心里有數(shù)就好。
回到福建,何璋因?yàn)樾睦镉袛?shù)了,就把黃蘭階從七品知縣往上提拔,沒過兩年,就升到了四品道臺。而每升一級,黃蘭階都不忘以侄兒身份給左宗棠報喜和感恩,講述自己為百姓造福的故事。一來二去,他倒真的成了左宗棠賞識的人。因?yàn)樽笞谔牡脑?,加上政績確實(shí)不錯,何璋倒也真的賞識他了,還覺得自己的眼光不錯。
黃蘭階官運(yùn)亨通,也沒忘記感謝他的夫人張氏。他想,如果不是她心思細(xì)密,老是提醒自己給左宗棠匯報工作,恐怕自己的仕途也不會這么順利。但有一點(diǎn),他總是想不明白,那日左府管家徐然送自己盤纏,又指點(diǎn)自己去琉璃廠邊的書畫店,用意何在呢?那是左大人的意思嗎?是他變相地在幫助自己嗎?要不然,事情怎么那么巧呢?
為了解開這個疑問,趁著一次進(jìn)京的機(jī)會,他專門去了左相府,這事當(dāng)然不能問左宗棠,他只敢找管家徐然打聽。
徐然只是意味深長地說:“凡事皆有機(jī)緣,要看緣分,看你的悟性,有些事不能說破,但說到底,你的位子,還是在于你自己,那些靠推薦信上位的,一味地搜刮民脂民膏,很快就被自己折騰回家了?!?BR> 以后的很多年,黃蘭階一直沒弄明白,如果說左大人變相地通過徐然的指點(diǎn)推薦了自己,那為什么又送水田給他呢?有次他又在想這個問題,喝醉了的何璋碰巧也冷不丁問到這個問題,黃蘭階急中生智,信口胡編:“那水田其實(shí)是左大人送給我哥的,因?yàn)槲腋绮粫x書,只會種地,但我哥不會寫字,簽不了田契,就全權(quán)委托我了。早年我父親救過左大人母親一命,所以左大人得知我父親身故以后,就極力幫助我們兄弟二人?!?BR> 這樣一說,何璋相信了,黃蘭階揪揪自己的耳朵,也有點(diǎn)相信自己的說法了。他想,我一個從不撒謊的進(jìn)士,為了有碗飯吃,拿一把冒名的扇子騙住了何璋,如今撒起謊來更是草稿都不打,不是我的心地不好,實(shí)在是世道如此,不能不隨機(jī)應(yīng)變啊。
【篇三】中國民間故事2000字精選
從前有個青年,姓天名臺,母子二人靠打柴生活。
這天,天臺正在山上打柴,忽然天氣大變,下起大雨。
天臺見無法回家,急得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不由地把斧子往地上一摔,只聽“嘩啦”一聲,閃開一個山門,門里走出一個道姑,道姑說:“你這人毫無道理,為何敲俺的門?”
天臺一愣,忙上前施禮,說:“對不起,我是無意的,不知您在這里?!?BR> 道姑說:“我看你是個誠實(shí)孝順的人,我有一件寶貝,叫如意百寶圖,你拿去吧。同時,你說長,它就長,你坐在上邊,說到哪里去,它就帶你哪里去,到地方他就會自動停下,你說落,它就落,你說縮,它就縮小,你就可收起來了?!?BR> 天臺接過圖,正在道謝,一眨眼,道姑不見了,山門也關(guān)上了。
天臺想,我正想回家,不如試上一拭。他取出如意圖,說聲長,寶圖就長成像蘆席那么大了。他往中間一坐說:“我要回家?!睂殘D就自動升起,將天臺連同柴草馱到了天臺家門口。天臺說聲“落”,就落在了地上,天臺說“縮”,寶圖就縮小了,天臺就收藏起來,去見母親。
母親正掛心兒子,見兒子回來了,又帶回一件寶貝,非常歡喜。自此以后,天臺打柴就不費(fèi)力了,日子一天天好起來。
半年以后,天臺想:人家都說帝王皇宮好,我何不去看看,開開眼界。當(dāng)夜靜以后,天臺取出如意百寶圖,說聲“到皇宮”,寶圖便飛起,將他帶進(jìn)了皇宮御花園。
天臺放了寶圖,天已黎明,他欣賞了各種花草,游覽了假山真水。正向前走著,迎面來了一位宮女,這宮女不由地起了愛慕的心,彼此通了姓名,敘說起身世,二人情投意合。
宮女說:“我整天在宮中,非常厭煩,討厭宮廷生活,愿隨郎君到鄉(xiāng)下去?!?BR> 天臺說:“你現(xiàn)在跟我走吧!”
宮女說:“現(xiàn)在這樣走不行,無論走到哪里皇上都能找到,定會出禍來?!?BR> 宮女取出自己的畫像交給天臺,說:“這是皇上畫的宮女圖,皇上要封我為貴妃,現(xiàn)在離冊封還有十天時間,你回去快想辦法來救我?!?BR> 天臺坐了寶圖回家以后,讓母親想辦法,母親也干著急,正焦心,想起道姑來。
對!道姑能贈寶圖,定有辦法救宮女,天臺來到山上,用斧子敲開山門,見了道姑說明來意,道姑說:“好辦,你跟我去。”
天臺隨道姑來到京城以外,道姑讓天臺在城外等著,獨(dú)自進(jìn)了金鑾殿,把皇上的御印盜了出來,見了天臺,對天臺說,這是皇上的御印,皇上丟了御印,一定很著急,你把它放到附近井里,等張出皇榜以后,你揭榜獻(xiàn)了御印,就可向皇上要宮女了?!闭f完,道姑就不見了。
皇上丟了御印,焦急萬分,張出榜示,言明誰找到御印,高官任坐,俊馬任騎,要什么給什么。
天臺上前揭下皇榜,看榜官帶著天臺來到八寶金鑾殿,皇上說:“你能找到御印嗎?”
天臺說:“能”。天臺帶著人來到城南門外的井邊,說就在井里,皇上即令人打撈,找到了御印。
皇上問天臺:“你想要什么”,天臺拿出宮女圖,說要畫上的宮女?;噬舷敕椿?,又不好改口,只好答應(yīng)。
天臺領(lǐng)著宮女回到家里和和睦睦地過起日子來。
【篇四】中國民間故事2000字精選
明朝年間,白州有個楊天助,生意做得很大。這天中午,他正在房內(nèi)午休,夫人來把他叫醒,說是他二舅公從北京回來了,看樣子家都沒有回,直接就上這兒來了。
楊天助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步出房外一看,只見廳中坐著一個乞丐一般的漢子,蓬頭垢面,衣不蔽體,腳上連雙鞋都沒有,只有一層黑乎乎的泥垢。他怔了一怔,方才認(rèn)出這人正是他的二舅公。
楊天助不由皺起了眉頭。這位二舅公是他母親的一位堂弟,姓李,有個外號叫李舌頭。他有一門常人沒有的本事:吃牛肉,能吃出牛的年齡;吃狗肉,能吃出狗的輕重。也正因?yàn)樗@條天生的神舌,他從小就十分好吃,而且非常講究,精到極致,不單把家產(chǎn)吃了個精光,甚至年過四十,連個老婆也娶不上。今年開春前,他向楊天助借了二十兩銀子,說是要到北京做買賣,沒想到三個月不到就回來了??此@副模樣,肯定是生意做砸了。
果然,李舌頭說在北京把本錢都賠光了,沒辦法,只好一路乞討回來。楊天助無奈地嘆了口氣,吩咐夫人做兩個菜,讓他先吃飽肚子。
不一會兒,夫人擺上飯菜,李舌頭餓久了,狼吞虎咽吃了三大碗飯,把一盤炸豆腐吃了個干干凈凈,可另外一盤牛肉卻一筷未動。楊天助奇怪地問他為何不吃牛肉,李舌頭一本正經(jīng)地說道:“這牛昨夜三更放的血,天亮上市,到現(xiàn)在已有六七個時辰了,牛肉一定沒有什么鮮味了,加上你夫人炒的時候火候不當(dāng),肉變老了,現(xiàn)在嚼起來就像咬棉布頭一般,有這盤炸豆腐,不吃它也罷?!?BR> 楊天助和夫人聽罷,都是禁不住既好笑,又生氣,搖頭暗嘆,都到要飯的地步了,還這么講究,真是沒得救了。
李舌頭吃飽肚子,喝了杯茶,然后左看右望,又是搓手,又是撓頭。等楊天助夫人退出去后,他才臉紅紅地向楊天助提出,再借二十兩銀子去北京,他要把生意再做起來。
楊天助又皺起了眉頭。李舌頭見他不語,就說:“外甥,你就再幫二舅公一次,我是真的要改掉自己的毛病,從今天起戒掉食癮,踏踏實(shí)實(shí)做人了?!?BR> 楊天助正要說話,卻見夫人在門外沖他打眼色,心下立刻會意,這錢萬萬不能再借給二舅公了。即便他說的是真話,把錢拿去做生意,可照他這副頭腦,十有八九要做賠本的買賣。于是,楊天助說了聲抱歉,謊稱自己目前也需要銀子周轉(zhuǎn),一下子實(shí)在拿不出來了。接著,就勸二舅公回家,老老實(shí)實(shí)打理那兩塊田地。
李舌頭聽外甥這樣說,臉色尷尬極了,低下頭聽了半晌,就告辭回家了。
過了幾天,楊天助忽然想起二舅公,心下隱隱有些不安。母親的娘家就只剩下他這么一個男丁了,自己不聞不問,也對不起去世的母親啊。眼下剛好身子得閑,他就稱了兩斤肉,騎上馬去探望二舅公。
一炷香的工夫,到了李舌頭家門外,只見房門半掩,推開進(jìn)去一看,只見李舌頭赤膊袒胸地躺在竹床上發(fā)呆。灶間十分冷清,看樣子至少兩天沒生過火了。
李舌頭從床上坐起來,一看他手中提著的肉,就喊:“哎呀,這是后臀肉,雖然瘦,但肉太硬,口感不佳。外甥,你以后別買這種肉?!?BR> 楊天助一怔,氣呼呼地把肉扔下,轉(zhuǎn)身就走。可走出門口,心道:他連飯都吃不上了,我不管他,只怕會餓死。這么一想,他就又進(jìn)去,問李舌頭愿不愿意去他的紙廠干活,他一個月給一兩銀子。一兩銀子,已經(jīng)比一般伙計(jì)多了一倍,李舌頭一個人吃飯綽綽有余,還能攢點(diǎn)錢等以后娶老婆。
明擺著是外甥的好意關(guān)照,李舌頭卻低頭考慮了半天,這才點(diǎn)頭同意。
過了些日子,楊天助到鄉(xiāng)下收債。路過二舅公的家,見他正好回來吃午飯,就進(jìn)去看看。只見李舌頭手里捧著一個小缽頭,呼哧呼哧地喝著粥。桌上什么菜也沒有,只是手里抓著塊咸菜。而他比以前又瘦了些,光著上身,幾條肋骨都數(shù)得一清二楚。
楊天助問他:“怎么不買點(diǎn)肉?”
李舌頭嘿嘿笑道:“吃飽肚子就行,肉太貴了?!睏钐熘芷婀?,二舅公會嫌肉貴,這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就問道:“紙廠的李掌柜,他沒有給你工錢嗎?”
“給了,給了,每月足足一兩。”李舌頭慌忙從床底下的一個罐子里掏出幾塊碎銀來,“你看,都在這兒呢,舍不得花,我想先攢著?!?BR> 楊天助十分高興,二舅公果然開始改掉好吃的毛病了。
又過了一個來月,有一天,楊天助來到紙廠,看到二舅公時,大吃了一驚。只見他骨瘦如柴,只剩下一層皮包著骨頭一般,肉都被風(fēng)干了,仿佛一具干尸。他忙問二舅公是不是生病了,李舌頭搖搖頭,說自己什么病也沒有。
楊天助想了想,有點(diǎn)兒明白了:“你的銀子都攢著?”李舌頭呵呵笑著承認(rèn)了:“是,一錢也沒動過?!?BR> 楊天助不知該說什么好了,二舅公這一改又改得太徹底了。臨走時,他動情地勸李舌頭:“二舅公,你以前一門心思只顧吃,當(dāng)然不行,但也不能太省了,人總不能老不吃肉呀!”李舌頭并不說話,只是連連點(diǎn)頭。
眨眼間,就到了冬天。有一天,天氣異常寒冷,楊天助又去紙廠,在那兒見到了二舅公,他又是吃了一驚。李舌頭只穿著兩件單衣,凍得就像田里的茄子似的,連鼻涕都流不出來了。
楊天助問他怎么不做件棉衣,李舌頭牙齒打了半天架,這才說出話來,說天不會冷太久,做一件棉衣要費(fèi)不少錢,挺一挺就過去了。
楊天助又是好笑,又是心酸,不忍心再見他受凍,回去時,就把身上穿的皮大衣脫下來,送給了二舅公。
一個月后,楊天助再次去紙廠,卻沒見到二舅公。一問,才知道二舅公已經(jīng)三天沒來了。楊天助暗暗擔(dān)憂,難道二舅公病倒了?事兒一忙完,他就騎上馬趕去探望。
來到二舅公家門外,一眼看去,院里有一大群公雞,瘋了似的奔跑嘶叫??山幸步胁怀鲭u鳴聲來,仔細(xì)一看,每只雞的嘴里都淌著血。
楊天助心中十分驚詫,快步走進(jìn)去,又見院里一個角落有一堆死鴿子,腦袋都被從中剖開成兩半,樣子極為恐怖。走到門前,只見門邊又扔著一堆死魚,肚子都被剖開了,魚腸子到處都是。
楊天助驚疑萬分,急急推門進(jìn)去,只見二舅公好端端地坐在屋內(nèi),這才松了口氣。接著定睛一瞧,不由得怔住了。
只見李舌頭滿面紅光地坐在椅子上,身上只穿一件單衣,腳下燃著一盤炭火,旁邊一張小桌上擺著一盤菜和一壺酒。此時,他正愜意地自斟自飲,嘴里似乎嚼著菜,眼睛半開半閉,竟似陶醉了一般。
直到楊天助走過去,李舌頭才似從夢境中驚醒,看了一眼來人,坐正身子招呼道:“哦,原來是外甥來了,快來快來,快來嘗嘗我的菜?!闭f著,從盤子里小心翼翼地夾起一筷菜,送到楊天助嘴邊。
楊天助只好張嘴吃下去,他吃不出是什么東西,只感覺怪怪的,但味道卻鮮美無比。
二舅公微笑著問:“怎么樣,好吃吧?”見楊天助點(diǎn)頭,他滿臉得意之色,呵呵笑道:“這是雞舌,你再嘗嘗這個?!庇謯A起一筷送來,“這是魚鰾子?!?BR> 楊天助一愣,恍然大悟,推開他的筷子問道:“原來外面的東西是你買來做菜的?”
“是呀,是呀?!崩钌囝^笑道,“這道菜要用公雞舌、鴿腦和草魚鰾子,而且還要十幾種佐料,我足足做了三天呀,對這盤菜來說,外面那些就只是一堆臭肉了?!?BR> 楊天助指著他,氣得差點(diǎn)說不出話來:“你你你……你不是要把錢攢著嗎?我還以為你真的戒了呢,唉!”
面對外甥的指責(zé),李舌頭充耳不聞,臉上沒有絲毫愧疚之色,反而興致盎然地說道:“外甥呀,這可是天下難得的美味??!你聽我慢慢給你說來?!?BR> 楊天助耐著性子聽著,臉都?xì)饩G了。原來去年李舌頭聽人說,北京有一道名菜叫“百雀歸巢”,是天下吃的美味,于是動了食心,向外甥借錢,說是做買賣,其實(shí)是要去北京吃菜。他千里迢迢跑到北京,只吃了一個菜,就把銀子花光了,只好一路要飯回白州。不過,他有過舌不忘的本領(lǐng),這道菜要用什么料,怎么制作,經(jīng)他的舌頭一咂,都摸得一清二楚。從北京回來后,他一心想的就是能自己做一道,再吃一次。
李舌頭搖頭晃腦地說道:“我足足攢了十個月,十兩銀子一錢也舍不得動,這才攢夠錢做這道菜啊,只是酒錢還沒有著落,迫不得已,只好把外甥送我的大衣先拿去當(dāng)了。唉,這輩子能二嘗此美味,死也瞑目,死也瞑目啦!”說罷,夾一筷菜進(jìn)嘴,慢慢咀嚼,細(xì)細(xì)品味,一臉滿足幸福之色,竟似到了極樂世界般。
楊天助聽得目瞪口呆,本來想沖他發(fā)作一場,可看著二舅公悠然快樂似神仙的模樣,不禁感慨萬千:這人一旦對什么到了癡迷的程度,實(shí)能把人害死?;厝ズ螅?dāng)即寫下“戒癡”兩字,掛在廳中,當(dāng)作家訓(xùn)。
【篇五】中國民間故事2000字精選
很久以前,在神州大地上有一個村子,叫和平村,村子周圍綠蔭環(huán)繞,人們?nèi)粘龆?,日落而息,平凡而快樂的生活著?BR> 有一天,一群強(qiáng)盜來到村中,他們搶奪了村民的糧食,將村民的土地沒收,并且將村民當(dāng)成他們的奴隸,逼迫著村民開辟新的土地,數(shù)十年下來,村子周圍的樹木全都變成了一塊塊莊稼。
這一年,和平村出現(xiàn)了罕見的干旱災(zāi)情。田里的莊稼顆粒無收,全部枯萎。強(qiáng)盜們?yōu)榱艘院笈圻@群村民,也暫且將以前的存糧拿出來分給村民,可這坐吃山空,也不是辦法。
村中有個男孩,由于身體瘦弱,人們都叫他小幺。這一天,小幺來到強(qiáng)盜頭目面前道:尊敬的大王,眼見旱災(zāi),莊稼顆粒無收,還請大王放我離開村落,去東海尋找龍王來降雨,拯救我們和平村。
強(qiáng)盜頭目盯著小幺看了許久:龍王只是傳說的存在,不過我很是佩服你的勇氣,你走吧。如果你能夠找到龍王來降雨,我們就不會再讓你們當(dāng)奴隸。
就這樣,小幺踏上了尋找龍王的旅程。走出村落才知道世界有多么大??墒?,在小幺看來,外面的世界與村中也無大的區(qū)別,全都是一片荒蕪,兩個月后的一天,小幺又渴又餓,可是小幺還是咬牙堅(jiān)持著往前走去,終于眼前一陣眩暈,栽倒在地。
小幺醒來的時候,已經(jīng)三天之后了。睜開眼,小幺被眼前的景色驚呆了。自己躺在一張柔軟的床上,屋頂上掛著一顆顆晶瑩的珍珠,八角桌上擺放著一些山珍海味,窗外似乎有一座黑色的大山……
“你醒了,孩子。”緊接著,身后傳來一陣咳嗽聲。小幺不由得一怔,原來在自己身后還有一位老婆婆。老婆婆臉上帶有皺紋,老態(tài)龍鐘,可是老婆婆的皮膚卻非常細(xì)膩,舉手投足間帶著幾分優(yōu)雅。一看就是高貴出身。
“沒嚇到你吧,孩子”,看著小幺發(fā)愣,老婆婆繼續(xù)向小幺說著她所知道的一切。隨著老婆婆的言語,小幺也明白了許多。原來這位老婆婆是西海鳳宮的海馬鳳一族的族長,每次執(zhí)行任務(wù),都會與東海龍宮的海馬龍一族結(jié)合為一體才能發(fā)揮出應(yīng)有的法力??墒?,在一次執(zhí)行任務(wù)經(jīng)過不周山時,卻忽然間法力消失,墜落于此。不周山誕生于混沌時期,不周山會吸引大地上的所有事物,越來越大,最后牽制住整個宇宙。當(dāng)年,為了救海馬鳳婆婆出去,海馬鳳一族的法力強(qiáng)大者想要去毀掉不周山,但是都失敗了,從此再也沒有人敢來不周山周圍。海馬鳳婆婆也想走著離開,可是身為神族,不周山對神族的吸引力非常大,根本走不出去。老婆婆又問起小幺的來歷,小幺只好把自己家鄉(xiāng)的災(zāi)情說給了老婆婆。
海馬鳳婆婆沉吟半晌,開口說:“孩子,你想要去找龍王,就必須翻過不周山才能到達(dá)御龍宮廷,那里有著海馬龍神一族,但是沒有我們海馬鳳的結(jié)合,海馬龍族即使繞行不周山,也救不了你們和平村。你只有把我?guī)У侥抢?,我們海馬神族才能發(fā)揮出強(qiáng)大的法力,也才能呼風(fēng)喚雨,拯救你們和平村,甚至更多的人民。我這里有一方弱水,我躲進(jìn)弱水中之后,法力就會消失,只要你到了東海的御龍宮廷,將我放出,那么你們和平村就有希望了?!?BR> 小幺聽得一陣失落一陣緊張,待聽到只要將這弱水帶到東海就能拯救村民的時候,小幺方才喘了一口氣。于是小幺帶著海馬鳳婆婆重新踏上了去東海的旅程。
功夫不負(fù)有心人,好在不周山只是對神族的人才有非常大的引力,小幺一介平民,才能在短短一年就翻過了不周山,又花了三個月時間終于來到了東海的御龍宮廷。
“婆婆,我們到了”小幺一邊說著,一邊將海馬鳳婆婆從弱水的袋子中捧了出來。只見海馬鳳婆婆身體越來越大,原本已經(jīng)佝僂的身軀在大海的氣息滋潤下,漸漸顯出了高貴的神姿,原來臉上的皺紋已經(jīng)褪去,滿頭的白發(fā)已經(jīng)轉(zhuǎn)黑,頭頂華麗的羽冠,儀態(tài)萬方,氣質(zhì)高潔,而隨著一陣陣轟鳴聲,海馬龍神也出現(xiàn)在御龍宮廷的廣場上,原本也略顯老態(tài)的海馬龍神在看到海馬鳳的那一刻,也是老態(tài)盡去,昂首挺胸,忽然,海馬龍和海馬鳳一起騰空而起,他們彼此交疊,身上散發(fā)出金色的光芒。
小幺在這片光芒的照射下呆了好久。忽然一道渾厚的聲音傳來:“孩子,感謝你拯救了我們海馬神族”,看到小幺還在發(fā)愣,“如果沒有你的幫助,我們只能越來越弱,最后慢慢老去。是你拯救了我們海馬神族,不周山的束縛力量越來越強(qiáng),但是我們海馬神族也會盡我們的一份力量去幫助你們?nèi)祟??!?BR> 海馬龍和海馬鳳帶著小幺來到了和平村,轉(zhuǎn)眼間,烏云密布,電閃雷鳴,緊接著,就是傾盆大雨,和平村的人們都跪倒在各自的門前,望著蒼天,叩首祈福。就連霸占和平村的強(qiáng)盜們也震驚不已,他們沒有想到小幺真的能請來龍王,一個瘦弱的孩子拯救了整個和平村。
這場大雨一共下了兩天才停下,原本已經(jīng)枯竭的河段也重新開流。這時,海馬龍神道:爾等不必多禮了,要謝就謝這位小幺兄弟吧。不僅僅是和平村,只要我們能到達(dá)的地方我們都會幫助你們?nèi)祟?。說完,海馬龍攜著海馬鳳騰空而去。
在海馬神走了的當(dāng)天,強(qiáng)盜們向和平村的人們道歉,和平村民,本就善良淳樸,再加上在這旱災(zāi)時期,強(qiáng)盜們也拿出了他們這些年來的存糧來養(yǎng)活大家,幾十年來的苦悶都隨著這一聲聲的道歉而淡去。和平村民接納了他們,讓他們成為了真正的和平村民。
再后來,小幺成為了和平村的族長,和平村周圍又是郁郁蔥蔥,和平村民為了紀(jì)念海馬神族,在村子口立了兩座雕像,海馬龍,昂首含珠,氣宇軒昂;海馬鳳神態(tài)矜持,氣質(zhì)高潔。兩座雕像并肩而立,每當(dāng)逢年過節(jié),和平村民在快樂的同時也由衷的感謝上蒼的這兩位海馬神族,人們都會拿來的東西來祭拜,祈禱和平村永遠(yuǎn)和平。
幾千年后,海馬神族出了一位絕世般的大人物,叫做共工,隨著共工的崛起,不周山的威脅也已經(jīng)消除。又是幾千年過去,滄海桑田,和平村漸漸的擴(kuò)大著,族長也一代一代的傳承者,可是海馬龍和海馬鳳的傳說,卻永遠(yuǎn)留在人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