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全國中小學生集體上完《開學第一課》,還有一項有意義的作業(yè),那就是寫一篇觀后感。以下是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內(nèi)容,歡迎大家閱讀。
1.2021五年級小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怎么寫
1.何為觀后感
觀后感,即觀看完電視、電影等文藝或文化作品之后的感想、感悟、啟發(fā)、聯(lián)想或決心。
其中,“觀”是基礎,重點是“感”。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也可以是受作品內(nèi)容啟發(fā)而引起的思考與聯(lián)想,還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fā)的決心或理想。
2.如何寫好觀后感
梁衡先生概括出了“文章五訣”,即形、事、情、理、典五個要素,正好對應文章中不可少的景物、事件、情感、道理、典故。
觀后感的寫法可以自由靈活,表達方式可以采用夾雜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等,但一般情況,離不開以下幾部分內(nèi)容:
第一段把影視作品中的主要內(nèi)容,加以概括,如《開學第一課》講了什么,想表達什么。
第二段選擇一個比較重要的點,也可以是自己認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話加以表達,我覺得哪些比較好,我有什么樣的看法。比如就選開學第一課中的其中一個內(nèi)容——方塊字之美。
第三段聯(lián)系實際生活,把影視里的內(nèi)容和生活中的結合起來,抒發(fā)一下真情實感,生活中怎么樣,我覺得應該怎么樣,我學到了什么。比如開學第一課中提到的武以振魂,結合實際寫寫你學習了中國的哪些傳統(tǒng)武術。
做到以上3點,那么這篇觀后感基本就寫出來了。當然不一定就三段。中間可以自己分,詳略得當就好。
但是結構層次一定要鮮明,觀和感結合,重點在“感”上?!案小币?lián)系社會實際,努力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
觀是寫的基礎,只有看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開學第一課所講的中華驕傲,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觀看才能找到觀和感之間的聯(lián)系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
2.2016-2021開學第一課主題
2021年
主題
理想照亮未來
今年《開學第一課》以“理想照亮未來”為主題,通過一個又一個真摯動人的故事,抒寫了一幅可歌可泣的百年畫卷:從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李大釗、毛澤東、陳望道,到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革命烈士方志敏、藍蒂裕;從立志用知識建設祖國的核動力專家彭士祿,到三代傳承為國守邊的拉齊尼一家;從踐行初心的閩寧第一批移民謝興昌,到用教育改變大山女孩命運的“七一勛章”獲得者張桂梅校長,以及奮力拼搏、為國爭光的航天員、飛行員、奧運健兒等新時代奮進者群像,無不用榜樣的力量激勵著廣大青少年堅定理想、發(fā)憤圖強。
2020年
主題
少年強,中國強
2020年的《開學第一課》圍繞“少年強,中國強”這一主題,以“團結·科學·擔當”三個篇章展開生動講述,彰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弘揚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展現(xiàn)中國少年兒童在這場疫情中的成長和精神面貌。
在2020年《開學第一課》的課堂上,鐘南山結合個人成長經(jīng)歷和真實感悟,講述自己在戰(zhàn)火中出生、在父母影響下學醫(yī)從醫(yī)、在“非典”時挺身而出,以及在新冠疫情發(fā)生時奔赴武漢一線的故事,激勵年輕一代熱愛生命、敢于擔當。
在《開學第一課》上,張定宇分享了很多發(fā)生在疫情期間的動人故事,充分展現(xiàn)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團結力量。當談到生命的意義時,身患漸凍癥的張定宇以一種堅強樂觀、不屈不撓的態(tài)度說:“生命就是我們要珍惜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BR> 節(jié)目中,“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陳薇院士、“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天津中醫(y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院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等都做了精彩的演講。
2019年
主題
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重要節(jié)點,2019年《開學第一課》以五星紅旗為敘事主線,邀請95歲高齡的白公館脫險志士郭德賢、我國第一代登山運動員貢布、??谂炘闭挝瘑T嚴冬、“嫦娥四號”總設計師孫澤洲和澳門濠江中學校長尤端陽,各自講述他們與五星紅旗命運相連的動人記憶。
2019年的《開學第一課》不僅重點突出了為新中國做出貢獻的革命者和建設者,聚焦時代英雄和科研人士,還特別強化了孩子們的“主人翁意識”。每位“主講人”講述完畢之后,都會鼓勵孩子們樹立遠大志向、擔當時代責任,用自己的方式為祖國增光添彩,捍衛(wèi)五星紅旗的尊嚴和榮光。
2018年
主題
創(chuàng)造向未來
2018年《開學第一課》以“創(chuàng)造向未來”為主題,通過“夢想、奮斗、探索、未來”四個篇章,在“創(chuàng)造精神”指引下,探討夢想的崛起、探索的力量、奮斗的重要和未來的美好,以充滿前瞻性和未來感的設計,引領廣大中小學生感悟創(chuàng)造精神的魅力和重要意義,鼓勵孩子們鍛煉實踐能力、提升科學素養(yǎng)、培育創(chuàng)新精神,在新的時代節(jié)點上,更好地向未來出發(fā)。
2017年
主題
中華驕傲
2017年《開學第一課》以“中華驕傲”為主題,旨在引導中小學生從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中尋找中國自信的源泉,培養(yǎng)他們愛黨愛國愛人民,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樹立為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和信心。
96歲的北京大學教授許淵沖是本次《開學第一課》年長的嘉賓。他從事文學翻譯長達六十余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被譽為“詩譯英法人”。
《開學第一課》還特別邀請了《戰(zhàn)狼2》的導演兼主演吳京,他通過遠程視頻的方式與中小學生分享他對“武”的理解。
2016年
主題
先輩的旗幟
2016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在此背景下,2016年《開學第一課》定名為“先輩的旗幟”,邀請多位親歷長征、平均年齡逾百歲的老紅軍參與節(jié)目,講述長征故事、弘揚長征精神,給青少年以價值觀的啟迪和引導.
1.2021五年級小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怎么寫
1.何為觀后感
觀后感,即觀看完電視、電影等文藝或文化作品之后的感想、感悟、啟發(fā)、聯(lián)想或決心。
其中,“觀”是基礎,重點是“感”。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也可以是受作品內(nèi)容啟發(fā)而引起的思考與聯(lián)想,還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fā)的決心或理想。
2.如何寫好觀后感
梁衡先生概括出了“文章五訣”,即形、事、情、理、典五個要素,正好對應文章中不可少的景物、事件、情感、道理、典故。
觀后感的寫法可以自由靈活,表達方式可以采用夾雜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等,但一般情況,離不開以下幾部分內(nèi)容:
第一段把影視作品中的主要內(nèi)容,加以概括,如《開學第一課》講了什么,想表達什么。
第二段選擇一個比較重要的點,也可以是自己認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話加以表達,我覺得哪些比較好,我有什么樣的看法。比如就選開學第一課中的其中一個內(nèi)容——方塊字之美。
第三段聯(lián)系實際生活,把影視里的內(nèi)容和生活中的結合起來,抒發(fā)一下真情實感,生活中怎么樣,我覺得應該怎么樣,我學到了什么。比如開學第一課中提到的武以振魂,結合實際寫寫你學習了中國的哪些傳統(tǒng)武術。
做到以上3點,那么這篇觀后感基本就寫出來了。當然不一定就三段。中間可以自己分,詳略得當就好。
但是結構層次一定要鮮明,觀和感結合,重點在“感”上?!案小币?lián)系社會實際,努力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
觀是寫的基礎,只有看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開學第一課所講的中華驕傲,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觀看才能找到觀和感之間的聯(lián)系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
2.2016-2021開學第一課主題
2021年
主題
理想照亮未來
今年《開學第一課》以“理想照亮未來”為主題,通過一個又一個真摯動人的故事,抒寫了一幅可歌可泣的百年畫卷:從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李大釗、毛澤東、陳望道,到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革命烈士方志敏、藍蒂裕;從立志用知識建設祖國的核動力專家彭士祿,到三代傳承為國守邊的拉齊尼一家;從踐行初心的閩寧第一批移民謝興昌,到用教育改變大山女孩命運的“七一勛章”獲得者張桂梅校長,以及奮力拼搏、為國爭光的航天員、飛行員、奧運健兒等新時代奮進者群像,無不用榜樣的力量激勵著廣大青少年堅定理想、發(fā)憤圖強。
2020年
主題
少年強,中國強
2020年的《開學第一課》圍繞“少年強,中國強”這一主題,以“團結·科學·擔當”三個篇章展開生動講述,彰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弘揚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展現(xiàn)中國少年兒童在這場疫情中的成長和精神面貌。
在2020年《開學第一課》的課堂上,鐘南山結合個人成長經(jīng)歷和真實感悟,講述自己在戰(zhàn)火中出生、在父母影響下學醫(yī)從醫(yī)、在“非典”時挺身而出,以及在新冠疫情發(fā)生時奔赴武漢一線的故事,激勵年輕一代熱愛生命、敢于擔當。
在《開學第一課》上,張定宇分享了很多發(fā)生在疫情期間的動人故事,充分展現(xiàn)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團結力量。當談到生命的意義時,身患漸凍癥的張定宇以一種堅強樂觀、不屈不撓的態(tài)度說:“生命就是我們要珍惜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BR> 節(jié)目中,“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陳薇院士、“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天津中醫(y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院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等都做了精彩的演講。
2019年
主題
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重要節(jié)點,2019年《開學第一課》以五星紅旗為敘事主線,邀請95歲高齡的白公館脫險志士郭德賢、我國第一代登山運動員貢布、??谂炘闭挝瘑T嚴冬、“嫦娥四號”總設計師孫澤洲和澳門濠江中學校長尤端陽,各自講述他們與五星紅旗命運相連的動人記憶。
2019年的《開學第一課》不僅重點突出了為新中國做出貢獻的革命者和建設者,聚焦時代英雄和科研人士,還特別強化了孩子們的“主人翁意識”。每位“主講人”講述完畢之后,都會鼓勵孩子們樹立遠大志向、擔當時代責任,用自己的方式為祖國增光添彩,捍衛(wèi)五星紅旗的尊嚴和榮光。
2018年
主題
創(chuàng)造向未來
2018年《開學第一課》以“創(chuàng)造向未來”為主題,通過“夢想、奮斗、探索、未來”四個篇章,在“創(chuàng)造精神”指引下,探討夢想的崛起、探索的力量、奮斗的重要和未來的美好,以充滿前瞻性和未來感的設計,引領廣大中小學生感悟創(chuàng)造精神的魅力和重要意義,鼓勵孩子們鍛煉實踐能力、提升科學素養(yǎng)、培育創(chuàng)新精神,在新的時代節(jié)點上,更好地向未來出發(fā)。
2017年
主題
中華驕傲
2017年《開學第一課》以“中華驕傲”為主題,旨在引導中小學生從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中尋找中國自信的源泉,培養(yǎng)他們愛黨愛國愛人民,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樹立為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和信心。
96歲的北京大學教授許淵沖是本次《開學第一課》年長的嘉賓。他從事文學翻譯長達六十余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被譽為“詩譯英法人”。
《開學第一課》還特別邀請了《戰(zhàn)狼2》的導演兼主演吳京,他通過遠程視頻的方式與中小學生分享他對“武”的理解。
2016年
主題
先輩的旗幟
2016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在此背景下,2016年《開學第一課》定名為“先輩的旗幟”,邀請多位親歷長征、平均年齡逾百歲的老紅軍參與節(jié)目,講述長征故事、弘揚長征精神,給青少年以價值觀的啟迪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