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數學思維如何啟蒙?

字號:

幼升小不過是未來進入優(yōu)質中學的跳板,家長、學生的真實目的是緊緊瞄準高考的。因此幼升小既要看小學,更多的是還要看可能進入的初中、高中學校,這樣就使得幼升小擇校、升學變得更迷亂而復雜了。在這種形勢下,家長要及時關注各種升學資訊,今天為各位分享了幼升小數學思維如何啟蒙,歡迎大家的關注。
    幼升小大戰(zhàn)已經打響,不管是民辦還是公立學校,都逃不開幼升小面試的問題。
    在幼升小考試中,家長已經發(fā)現,難的是數學思維題。很多小學也越來越重視對孩子數學思維考察,這類題甚至成了拉開差距的主要原因。
    因此,一定要在幼小銜接階段幫助孩子培養(yǎng)數學思維,不僅能讓孩子在幼升小面試中脫穎而出,更能幫助孩子以后數學和各科的學習。
    那么,如何給孩子做數學思維的啟蒙呢?今天,主要說說這幾點:
    1.數學思維啟蒙時間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太小理解不了數學知識,加上提倡幼兒園“去小學化”,讓很多家長誤認為幼兒園根本不需要學數學。其實,孩子需要的是方法科學得當的數學啟蒙,并且要應及早開始。
    孩子天生有數感,從模糊計算能力到精確計算能力,需要用心培養(yǎng)孩子。前面基礎打不好,對后面的發(fā)展和學習會有很大影響。
    2.培養(yǎng)孩子的數學興趣
    家長可以用聽故事、看動畫、玩游戲等孩子感興趣的方式,培養(yǎng)孩子的數學興趣。
    因為孩子天生喜歡這些項目,不用家長刻意去培養(yǎng),也比較符合孩子無意識地學習規(guī)律。對于幼小銜接階段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心理,字少圖多,畫面生動,簡單有趣,讓孩子很有參與感,這也是佳寓教于樂的教育方法。
    3.數學思維啟蒙方法
    生活中,家長可以用各種實際問題,刺激孩子思考,讓他們嘗試用不同的方式獲得答案。
    (1)把數學生活化
    切記,不要認為數學就等于計算和數數。
    對孩子來說,爸爸的電話號碼,媽媽的生日,家住幾號樓幾層,停車位是幾號,周日去哪兒玩……這些生活中對他有用的東西,更能激起他的興趣。而這也是重要的數學思維啟蒙方法,就是把抽象的數字跟生活情景結合。
    (2)把數學游戲化
    大人都喜歡有趣的游戲,何況是孩子呢。
    家長陪伴孩子一起做親子游戲,比如捉迷藏培養(yǎng)孩子的空間思維,廚房游戲培養(yǎng)孩子對計量的認識,搭積木、拼七巧板引導孩子認識幾何圖形等等,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數學思維,教會孩子數學知識,還能加深親子關系。
    (3)把數學兒童化
    孩子的思維和想法和大人不同,我們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用他們的語言講述數學知識。
    以數字“5”舉例,孩子看到時,大腦會同時處理三個信息,一是讀音“wǔ”,二是像一把彎鉤的視覺符號,三是抽象的數量概念??梢酝ㄟ^讓寶寶唱數、點數,以及比較與估算,來搭建起頭腦中數量與數字符號的聯(lián)系。
    萬丈高樓平地起,前期地基打得越深越牢,未來才會更高、更穩(wěn)。所以,要想孩子以后數學好,數學思維啟蒙一定要做好。
    相關閱讀:幼升小數學啟蒙方式
    一、進位制乘法的“拆分”“合并”
    數學思維有一個核心精髓,就是數字是可以拆分和合并的,是早期兒童數學課程中很重要的一點,也是很多“死記硬背口訣表”的家長們忽視的。
    只能死記硬背公式,卻做不到“玩”數學。那什么意思呢?我來舉幾個例子幫助大家理解。
    比如數字25,如果我們拆解數字,那么我們就知道這個“25”里面藏著一個隱藏數字20,而且數字是可以有不同的拆解和合并的方式。為啥理解這點很重要呢?
    這會*很多運算技巧,也會讓我們覺得數學很好玩。
    比如13×16,我們通常的解題方式就是做進位制乘法,如果我們眼里的數字都是可以合并和拆分的,可以變成下面這樣的圖例:
    很多人也許會說,怎么看上去更加麻煩呢?這是因為我們的頭腦已經更加接受口訣背誦了。
    但試想對一個孩子來說,枯燥背誦有趣還是這樣涂涂畫畫,告訴孩子“數字是魔術”更加好玩呢?如果一個孩子經常這么“玩”,他的數感就會很好,更加復雜的三位數、甚至四位數的計算都會覺得很容易。
    對于幼小銜接的孩子來說,這樣的方法可以培養(yǎng)數感,打好基礎,真正理解數字的含義,而不是死記硬背。
    二、“10”框架
    既然是拆解合并數字,日常生活中多鼓勵孩子拆解數字,比如“7”,可以是1和6,2和5,也可以是10去掉3,9去掉2。
    這樣的拆解合并,其實就是在引入“加號、減號”的概念,加號就是“和”,減號就是“去掉”。
    比起一本正經的教,這會有趣很多。要告訴每一個孩子“數學有魔法”。每個數字都是有魔法的,它們可以變身好幾個,比如7可以變身為2和5,10可以變身為1和9。
    孩子只要感興趣就會不斷地練習,“數學思維”也慢慢地在孩子腦海中搭建成功。
    畫一個10框架的格子,然后根據數字把圖形填進去,可以是按照順序填7,也可以填滿10,然后去掉3個,這就是拆解和合并的圖像表示方法。
    這樣非常直觀,讓孩子看到數字的代表含義,也是在強化之前的“一一對應”概念。先從這個入手,熟練了就可以脫離圖片,直接脫口而出了。
    三、湊10法
    拆解合并運用熟練后,大部分孩子對于10以內都會覺得相對容易,一旦到了兩位數的加減法就會覺得難。
    不要強迫孩子多背誦口訣,肯定會傷害學習動力的。強迫背誦的口訣,孩子對它的印象僅僅是一句話,并沒有形成數學思維,更沒有理解口訣的含義。
    舉個例子,16-8=?這時提醒孩子,8是2和6,16是10和6,那么可以先把6去掉,然后就是10減去2了。
    對孩子不負責任的評價就是:“這個孩子數學成績不好,要再努力一點”。
    “成績不好”只是結果,不管老師還是家長需要更加明確地指出,這個孩子導致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