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美術《淅瀝的小雨》教案

字號:

美術教育不僅能培養(yǎng)孩子們對生活和美術作品中的感受力、欣賞力、表現(xiàn)力,還能發(fā)展兒童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在今天充滿競爭的社會里,只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才才能獲得發(fā)展的機遇。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美術《淅瀝的小雨》教案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一年級美術《淅瀝的小雨》教案
    教學目標:
    1、用一組較有方向性的線條來表現(xiàn)雨滴。
    2、回憶雨中人、事物的特征,并將他們表現(xiàn)出來。
    教材簡析:
    本課其實是在上一節(jié)基礎上進一步表現(xiàn)線條,(不規(guī)則的點線練習)采用什么材料均可。
    教學難點:
    感受并用不同工具材料表現(xiàn)淅瀝的小雨。
    課前準備:
    (1)教師要提前布置任務,讓學生觀察雨中人物、景物、動物的特征。
    (2)教師、學生共同準備一些雨具展示在教室中。
    (3)教師搜集一些有關雨景的照片、錄像。
    教學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學生回憶、討論并交流雨中實物與平時不一樣的地方:在雨中,人們是什么樣子的,小動物怎么樣了,樹木、花草有沒有變化,汽車開過積水的路面會出現(xiàn)怎樣的景象?
    用噴壺向打開的雨傘上灑水,引導學生聽雨聲、觀察雨水順著傘流下的樣子;向裝有水的水盆里灑水,引導學生看雨滴在水里的樣子;向花盆里灑水,看泥土淋雨后顏色的變化。鼓勵學生說出自己觀察到的與眾不同的雨景特征。教師在適當時機出示相應圖片、錄像對學生進行啟發(fā)。
    (2)建議學生將向要表現(xiàn)的主體畫在畫面的顯著位置,而且要畫的大一些,然后再添加與主體有關的背景。添加背景時,教師出示范作并示范如何“被遮掉一部分”的方法表現(xiàn)物體的前后關系。如:雨傘將人頭遮住一部分。鼓勵學生將畫面自認為滿意的部分或自認為重要的部分涂色,鼓勵有能力的學生用彩紙剪貼、色紙畫等形式表現(xiàn)畫面。
    課后拓展:
    鼓勵學生回家嘗試在深色的紙上用銀色中性筆畫出雨滴的樣子,或用珠子串成串,拴在傘邊上,轉動傘,感受下雨的情景。
    教學評價:
    1、是否表現(xiàn)出了下雨的主題。
    2、是否從與眾不同的角度來表現(xiàn)雨景。
    3、能否說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
    【篇二】小學一年級美術《淅瀝的小雨》教案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xiàn)
    教學目標:
    1、用一組有方向性的線條來表現(xiàn)雨滴。
    2、回憶雨中人、事物的特征,并將他們表現(xiàn)出來。
    教學重、難點:
    1、用有方向性的線條表現(xiàn)雨滴。
    2、遮擋關系的處理。
    教具學具: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一)啟發(fā)談話,激發(fā)興趣
    1、讓我們一起回憶一下
    雨點兒落下來了,街上的人都是什么樣的?你是怎樣避雨的?
    2、請學生表演雨中情景,引導學生觀察,認識遮擋關系
    3、下雨時,我們的城市是怎樣的情景?
    4、下雨時,你喜歡的或討厭的事是什么?
    (二)欣賞圖片
    看看書上的圖片,選你喜歡的一幅說幾句話?
    二、發(fā)展階段
    (一)啟發(fā)想象,激發(fā)情感
    1、聽故事并補充完整(掛圖拼貼)
    熱熱的太陽烤著大地,白云沒精打采地飄來飄去。明明背著書包走在放學的路上。哎呀!天空怎么突然暗下來了?呀!下雨了!……
    誰來添畫落下的雨點兒?
    想一想,明明怎么辦?或者你怎樣幫助明明呢?
    2、請學生為明明添畫雨具。
    (二)觀察分析
    明明穿上了雨衣,看起來跟剛才有什么不一樣了?
    (三)鼓勵創(chuàng)作:你想畫雨中的什么呢?
    (四)提出作業(yè)要求
    畫一幅下雨時的情景,畫名叫淅瀝的小雨??梢赃x自己喜歡的部分涂色。
    三、學生作畫,教師指導
    四、作品展示
    請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師生互評。你喜歡誰的畫?
    五、課后拓展
    誰知道,天上落下的雨點兒到哪去了?
    六、宣布下課
    【篇三】小學一年級美術《淅瀝的小雨》教案
    教學目標:表現(xiàn)下雨時大自然的情景和人物動態(tài),培養(yǎng)學生觀察表現(xiàn)能力。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回憶下雨時的情景。
    教學難點:表現(xiàn)雨中的人物動態(tài)。
    教學準備:學生體驗雨中氣氛,觀察下雨時的情景。有關雨的錄象帶。錄音機、磁帶《雨中》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聽歌曲《雨中》。這首歌描述了怎樣的景象?(描述了雨中人們爭上計程車的情景。)春天是多雨的季節(jié),江南是多雨的地方,下雨時的情景是怎樣的?
    三、雨中的自然現(xiàn)象
    樹干搖擺(風向)。烏云聚集。
    電閃雷鳴。(閃電形狀)雨滴下落。
    四、雨中的人物形象
    路上行人:匆匆逃避(狀態(tài))、避雨(在哪里)、撐起雨傘、披起雨披。
    路旁攤販:匆忙收攤(狀態(tài))。
    家中的人:收拾院子里的東西,關門閉戶。其它的人(學生表述)。
    五、表現(xiàn)雨中的情景
    1、口頭描述雨中的情景,也可以講述發(fā)生在雨中的故事。(通過學生描述雨中的場景和故事啟發(fā)學生想象,使畫面具有場景和情節(jié)。)
    2、用線條表現(xiàn)雨中的情景或故事。
    3、表現(xiàn)內容要有重點,構圖飽滿。
    六、作業(yè)評析
    1、作業(yè)展示,介紹自己的畫面內容。
    2、教師評析。評析標準:情景感人,形象生動,構圖飽滿,涂色完整。
    七、課后延伸
    教育學生留心觀察生活,認真表現(xiàn)生活中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