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妙不可言的位置》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語文,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門重要學科,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的漢文及漢語工具。它既是語言文字規(guī)范的實用工具,又是文化藝術,同時也是用來積累和開拓精神財富的一門學問。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妙不可言的位置》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三年級語文《妙不可言的位置》原文
    地球在太陽系中,是距太陽由近到遠排序的第三顆行星,正是由于地球所處的位置,使它成為宇宙的一個奇跡。
    地球距太陽的位置,給地球帶來了很多好處。從太陽系的誕生情形看,金星、火星與地球幾乎是同時期形成,也幾乎是由同樣的物質組成的,但為什么只有地球出現(xiàn)了生命呢?根本的原因是地球上有液態(tài)水,而其他行星沒有。我們知道,液態(tài)水是產生生命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金星被稱作為地球的“兄弟行星”。據(jù)現(xiàn)在對金星觀測所知,它的大小、質量、構成都與地球相似,但它卻是個被厚厚大氣層籠罩著的、表面溫度高達480攝氏度的死星。與地球平穩(wěn)的氣候相比,其差別好比天堂與地獄!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這“兩兄弟”的命運如此不同呢?科學家認為是因為兩者距太陽遠近不同造成的,地球距太陽1。496×10^8公里,而金星距太陽只有1.0826×10^8公里,這使得金星受到太陽的照射要比地球強得多。金星大氣中的水蒸氣,還未來得及冷卻變成雨降落下來,就被來自太陽過強的紫外線分解了,金星上的水就這樣被永久地奪走了。金星是這樣,比金星還靠近太陽的水星就不用說了。
    比地球更遠離太陽的行星,雖然不缺水,但由于離太陽太遠,受到的太陽輻射不夠多,水都以冰的形式存在。因此,出現(xiàn)生命也是不可能的。
    由此可見,地球所處的位置真是妙不可言。 
    【篇二】小學三年級語文《妙不可言的位置》教案
    教材簡析:
    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幫助人類不斷探索宇宙的奧秘,也在不斷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本冊第六組課文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神奇的科技世界。如《太陽》一課講述了太陽的遠、大、熱的特點以及與美麗可愛的地球的密切關系。選學課文《妙不可言的位置》這一篇科學常識文則進一步告訴我們?yōu)槭裁吹厍蚝吞栍羞@樣密切關系的道理。
    學習目標預設:
    1、認識本課生字詞,通過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弄懂詞語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明白“地球的位置妙不可言”的緣由。
    3、培養(yǎng)學生探索奧秘的興趣,激發(fā)熱愛家園、保護地球的意識與行動。
    學習重難點預設:
    了解地球所處位置的`妙不可言。
    利用資料交流等手段,引導學生裝真正感受地球位置的妙不可言,同時引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課前準備:
    收集有關太陽系行星的資料、圖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預設:
    一、揭題導入
    1、認識幾組數(shù)字
    1.496×108公里1.082×108公里480攝氏度
    2、《太陽》一課講述了太陽的遠、大、熱的特點以及與美麗可愛的地球的密切關系,選學課文《妙不可言的位置》則進一步告訴我們?yōu)槭裁吹厍蚝吞栍羞@樣密切關系的道理。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步感知,掃清閱讀障礙
    1、自由讀短文:畫出不會讀的字查字典,不理解的字詞聯(lián)系上下文或討論理解。
    2、認讀生字詞(同時解決部分詞義)
    認讀生字詞
    宇宙、奇跡、誕生、液態(tài)水、觀測、籠罩、天堂、地獄、照射、水蒸氣、照射、紫外線、輻射、妙不可言
    解決部分詞義:
    誕(dàn)生:出生。
    輻射:從熱源沿直線向四周發(fā)散出去。
    妙不可言:很奇妙,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3、指名逐節(jié)讀文,正音。
    三、深入學文,明白道理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為什么說地球所處的位置是妙不可言的?
    (邊讀邊劃出相關語句,留下閱讀思考的痕跡)
    2、了解文章的大意。思考:為什么說地球所處的位置妙不可言?
    3、反饋交流:
    (1)比地球靠近太陽的行星,水被揮發(fā)。
    (2)地球與太陽的距離不遠不近,有液態(tài)水————生命必不可少的條件。
    (3)比地球遠離太陽的行星,水以冰的形式存在。
    四、拓展延伸
    1、聯(lián)系課文《太陽》,談談地球出現(xiàn)生命的原因
    2、課外收集的有關太陽系行星的資料,請學生結合課文,再談談自己的一些收獲或交流自己學會的新知
    五、小結
    啟發(fā)引導學生熱愛自己的家園————地球,為環(huán)保做實事。
    【篇三】小學三年級語文《妙不可言的位置》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是三年級段選學課文中的一篇科普說明文。此次教學是在學生已學習了《太陽》說明文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和鞏固說明方法的運用,從而感受說明文用詞的準確性。此外,此次教研活動的主題是“優(yōu)化練習設計提高語用能力”,因此,我通過填寫表格來鍛煉學生概括內容,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但反思本次整個教學過程,我發(fā)現(xiàn)自己有很多的不完美。下面是我對本節(jié)課的反思領悟。
    從整體上看,其一、時間沒把握好,每個板塊的'用時分配不均,導致教學內容超時。其二、教師的語言表達不夠言簡意賅,有些問題的陳述不夠明確。其三、老師的牽引痕跡明顯,課堂上學生的自主性不夠。其四、教學目標落實不到位,特別是學生概括內容,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這個知識性目標上。其五、對于學生的學情把握不夠,導致學生沒有很好的完成表格的填寫。
    從教學上看,由于我的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上沒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學情,再加上自己對于表格所要填寫的信息表述不明確,導致學生拿著表格不知道如何下手。后來在課堂上采取了分步共同完成的策略,但是也正因此,導致我在這個版塊上的教學出現(xiàn)了較為混亂的思路。出現(xiàn)如此混亂思路的原因是因為我在教學學生如何提取信息這個能力上的學習,沒有細化步驟,讓學生學起來很吃力。學生在填寫的同時又需要兼顧說明方法的認識,體會用詞的準確性這兩大個教學重點,再加上時間較緊,使得學生在后面這兩個教學目標的落實上也就出現(xiàn)了不是很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