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誰的羽毛》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語文課一般被認為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tǒng)稱等都離不開它。也可以說,語文是運用語言規(guī)律與特定語言詞匯所形成的書面的或口語的言語作品及這個形成過程的總和。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誰的羽毛》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二年級語文《誰的羽毛》原文
    小烏龜撿到一片漂亮的羽毛。他想把羽毛交還失主,就扛著羽毛往前走去。
    小烏龜碰到了猴子,問:“這是您丟的羽毛嗎?”猴子聽了哈哈大笑,說:“你見過猴子身上長羽毛嗎?”“請原諒,我剛出世不久,懂的事情很少?!毙觚?shù)肋^歉,扛著羽毛往前走去。
    小烏龜碰到了大犀牛,問:“您知道這片羽毛是誰的嗎?”大犀牛冷冷地說:“反正不是我的,你留著自己用吧!”“這怎么行呢?”小烏龜說完,扛著羽毛又往前走去。
    小烏龜碰到了豹子,問:“您知道這片羽毛是誰的嗎?”豹子盯著羽毛,急切地說:“管它是誰的,這么漂亮的羽毛還是送給我吧!”“那怎么行呢?失主該多著急呀!”小烏龜說完,扛著羽毛,繼續(xù)往前走去。
    貓頭鷹看見了,好奇地問:“小烏龜,你扛著鴕鳥的羽毛到哪兒去呀?”“什么?這是鴕鳥的羽毛?真是太好了!”小烏龜驚喜地叫道。他謝過貓頭鷹,扛著羽毛,愉快地向鴕鳥家走去?!?BR>    【篇二】小學二年級語文《誰的羽毛》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和2個多音字,會寫6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小烏龜撿到東西主動歸還失主的好品質(zhì)。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6個生字和2個多音字,會寫6個字,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2、在引導(dǎo)學生朗讀、表演、體驗中感受到小烏龜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也要把撿到的東西歸還失主的好品質(zhì)。
    三、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課件;小動物頭飾。
    四、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dǎo)入,整體感悟。
    讀讀課題,猜一猜這個故事會寫什么呢?你們一定特別想知道。就請小朋友們借助漢語拼音,讀讀課文吧。
    (二)認讀生字新詞,并把課文讀正確。
    1、自主學習。
    (1)自己讀文,畫出本課要認的%個生字,標出自然段。
    (2)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遇到有生字的句子反復(fù)讀一讀。
    2、小組學習。
    (1)同桌分自然段輪讀課文,互相聽、評,注意把課文讀正確。遇到讀不準的地方,兩人多讀幾遍。
    (2)互相當小老師,出示小卡片檢查生字認讀。
    (3)課件出示6個生字及詞語,指名開火車認讀、小組競賽讀。
    (4)指名分自然段讀書,生生間評價。
    (三)讀中感悟、體驗,對話交流中提升。
    1、觀圖激發(fā)閱讀興趣:小烏龜扛著羽毛,遇到了幾個小動物?他們都和小烏龜說了些什么呢?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想一想,這些小動物會用什么語氣和小烏龜說呢?自己好好練一練。
    3、學生匯報后,課件展示幾個小動物的話。
    4、提示學生:哪位小朋友會讀書、善觀察?你能從這些句子中發(fā)現(xiàn)什么?你該怎樣把你的理解讀出來?
    引導(dǎo)發(fā)現(xiàn):猴子———哈哈大笑
    大犀牛———冷冷地說
    豹子———急切的語氣
    貓頭鷹———好奇地問
    5、請同學們自己再讀讀這些小動物的話,假如你就是他們,會怎么想?你為什么這樣讀呢?先自己練一練,再和同桌的小伙伴交流朗讀、評價。
    6、全班交流,評讀中引導(dǎo)學生。
    指名分角色匯報,生生、師生評讀。
    (如,教師可問“猴子”,你為什么這樣對小烏龜說話?你是怎么想的?也可以生生之間交流。)
    7、你覺得哪個小動物做得對?你喜歡誰?帶著自己的情感,再讀一讀課文。
    (四)創(chuàng)設(shè)真實情境,分角色表演體驗。
    1、小烏龜遇到鴕鳥以后會怎樣呢?想象他們見面的情景。
    2、自選角色,戴上頭飾,先自己練好朗讀,再找伙伴練習。
    3、小組內(nèi)表演:可以分角色朗讀,也可以表演成課本劇。
    (五)整體回顧,拓展延伸。(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自選其一完成)
    1、看著圖,用自己的口氣說說這個故事,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2、小朋友們,猴子、犀牛、豹子都知道自己錯了,他們要用行動改正自己的缺點,你們知道他們是怎樣做的嗎?請你選一個小動物來演一演。
    3、先自己想一想,小烏龜還可能遇到誰?他們會怎樣說?怎樣做?
    再和小組同學交流,也可以表演自己想象的內(nèi)容。
    (六)談體會。
    自己從這文章的學習中受到什么啟發(fā)?
    (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說。)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導(dǎo)入。
    1、同桌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要求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
    2、同學當小老師:領(lǐng)讀生字、生詞。
    (二)學習生字。
    1、自主識字:自學會寫字,讀準字音,觀察字形。想一想有什么辦法記住它們。
    2、討論交流記字方法。
    (1)鼓勵學生用自己的已有知識,根據(jù)字的特點記字。
    如:“扛、諒、盯、續(xù)”這幾個字,同學們可以用舊字加、換偏旁辦法記;也可以根據(jù)字的形義特點記;還可以創(chuàng)造自己的方法。
    (2)生字找朋友游戲。把它的部件和偏旁拆開,發(fā)放到小朋友的中,聽到這個字的讀音后,這兩個小朋友立即組成相應(yīng)的生字。
    3、詞語拓展積累。
    (1)找出課文詞語:交還、扛著、哈哈大笑……
    (2)拓展生活中常用的詞語:交通、交代、交換……
    (可以展開小組競賽)
    (3)積累我喜歡的詞語:失主、原諒、繼續(xù)……
    (三)指導(dǎo)書寫。
    1、觀察本課的會寫字,你會發(fā)現(xiàn)大多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你發(fā)現(xiàn)它在寫的時候有什么特點嗎?(左窄右寬)
    2、你覺得哪筆容易寫錯?
    學生提示:交———第四筆點不要寫成捺。
    教師再次提示:寫好左窄右寬的字,注意寫字姿勢。
    (四)學生試寫字頭,教師巡視指導(dǎo)。
    個別輔導(dǎo)與生生評價結(jié)合。
    【篇三】小學二年級語文《誰的羽毛》教學反思
    一、創(chuàng)設(shè)教學環(huán)境,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新課標和新教材中指出: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放在首位。要讓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享受,這樣學生樂學,便會積極投入其中。老師在板書課題后與學生進行交流:小朋友喜歡看動畫片嗎?老師帶來了動畫片《誰的羽毛》,想不想看呀?由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切入,整體感知課文,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感悟能力和語言表達。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學生是學習發(fā)展的主體,是探究者,體驗者,發(fā)現(xiàn)者。新課標積極倡導(dǎo)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在教師指導(dǎo)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以后,讓學生同桌合作練習分角色朗讀,然后是給動畫配音,讓學生在輕松、寬松的氛圍中學習探究體會到了主動探究、合作探究的快樂,體驗到了成功帶來的喜悅,同時朗讀能力、想象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進一步提高。
    三、以讀為本,使學生積累語言感悟道理
    《語文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可通過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閱讀興趣,引導(dǎo)學生自讀自悟,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整個讀書過程為弘揚學生個性,激發(fā)學生的靈性服務(wù)。我們努力地將上述思想運用到教學實踐中。
    1、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多讀書、多思考、多交流、多表達。
    2、讀中落實重點句,相機指導(dǎo)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引導(dǎo)學生抓住關(guān)鍵詞語深入體會人物的感情?!斑@怎么行呢?”“那怎么行呢?失主會多著急呀?!币l(fā)學生想像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豐富學生體驗,并從中感受到人物優(yōu)秀品質(zhì)潛移默化的影響。
    “教學是一遺憾的藝術(shù)”,盡管我們精心設(shè)計教學,并非常投入地走進課堂,但是細細回味課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許多疏漏和處理不當?shù)牡胤奖愠尸F(xiàn)出來。比如有些過渡語言不夠簡潔明了,有些用詞夠不準確。
    走進新課程,教學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就是一個生成性的動態(tài)過程?!吧伞彼窍鄬τ凇邦A(yù)設(shè)”來說的。預(yù)設(shè)是基礎(chǔ),但課堂上一些微小的細節(jié),不是都能預(yù)設(shè)到的。對于課堂中的生成性資源,教師在及時捕捉,瞬間做出判斷的同時,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都被調(diào)動起來了,他們會產(chǎn)生心靈的碰撞、融洽,所以我們在教學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教學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