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中華世紀壇》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語文是基礎(chǔ)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重點教學科目,其教學的內(nèi)容是語言文化,其運行的形式也是語言文化。語文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chǔ),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中華世紀壇》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三年級語文《中華世紀壇》原文
    風和日麗的一天,爸爸帶我去參觀中華世紀壇。中華世紀壇坐北朝南,東臨軍事博物館,西接中央電視臺,南望車水馬龍的西客站,北依風景秀麗的玉淵潭公園。
    我們從南門進去,來到圓形的圣火廣場。廣場的東西兩側(cè)是弧形的石階,石階上各有一道清水緩緩流下,分別象征著黃河長江永遠流淌。廣場中心的“中華圣火”躍動著永不熄滅的火苗。爸爸告訴我,它象征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創(chuàng)造永不停息。
    圣火廣場的北邊是一條長270米的青銅甬道,甬道由3米寬的青銅板鋪成,上面刻著從人類出現(xiàn)到公元2000年間發(fā)生的重大事件。甬道兩側(cè)的綠化帶蔥翠碧綠,生機勃勃,令人賞心悅目。我們沿著甬道邊走邊看,不知不覺到了世紀壇下。
    踏著石階上去,氣勢雄渾的圓形壇體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壇體由上下兩部分構(gòu)成。上面部分的斜面上,聳立著27。6米高的時空探針,壇體外周墻上刻著56個民族的圖案浮雕,象征著我國56個民族的團結(jié)統(tǒng)一。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部分壇體正在轉(zhuǎn)動。聽爸爸說,轉(zhuǎn)動一周要用2。6小時。下面部分的壇體是不動的,它的外周是長140米的環(huán)形回廊,排列著中國歷具代表性的40位文化名人的青銅塑像。
    沿著回廊,我們進入世紀壇內(nèi)。這里共分三層,由世紀大廳、東西方藝術(shù)館、現(xiàn)代藝術(shù)館和多媒體數(shù)字藝術(shù)館組成。世紀大廳內(nèi)環(huán)形的浮雕壁畫,濃縮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發(fā)展歷程??粗诋嫞犞职值慕榻B,我的心里又激動又自豪。
    中華世紀壇,是首都又一處壯麗景觀,是對祖國悠久文明的永恒紀念?!?BR>    【篇二】小學三年級語文《中華世紀壇》教案
    知識與技能: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積累詞匯。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中華世紀壇的構(gòu)造及各部分的象征意義。弄清作者的參觀順序。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運用識字的方法獨立識字
    2、查找相關(guān)的圖片,圖文結(jié)合,理解課文內(nèi)容。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引導體會文中描寫中華世紀壇的象征意義的句子,感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文化,激發(fā)學生對中華世紀壇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
    重點、難點。
    1、了解中華世紀壇的構(gòu)造及各部分的象征意義。
    2、體會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激發(fā)愛國之情。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你們知道在我們的首都北京有那些名勝古跡?
    2、學生暢所欲言,相互交流。
    3、老師出示文中中華世紀壇的課件,說說你看到了什么?這是北京的什么地方?
    4、指反饋,評議。
    5、老師導言;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參觀一下這雄偉壯觀的中華世紀壇。
    6、板書課題,學生的課題,知識生字;壇。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了解中華世紀壇的地理位置。
    1、老師導言:你們要想?yún)⒂^中華世紀壇,得先弄清楚它在北京的什么地方才行!
    2、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一段。
    3、反饋說說中華世紀壇的地理位置。
    4、結(jié)合學生說的老師板書方位,讓學生感知中華世紀壇的地理位置之好。
    5、學生練習朗讀課文中的第一段的第二句話。
    6、引導體會“臨接望依”四個詞的準確、性象、精當。
    7、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一段。
    三、初讀課文,了解作者參觀中華世紀壇的順序。
    1、學生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每段主要介紹了什么?
    2、分段指名讀課文,評議正音。
    3、結(jié)合每段的的朗讀,說說每段所介紹的對象。
    4、學生畫出各段中描寫作者參觀路線與參觀對象的句子。
    5、指名反饋說句子,集體評議。
    6、齊讀句子,說說作者共參觀了中華世紀壇的哪些地方?是按什么順序參觀的?
    7、學生正確、流利地齊讀課文,再次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四、學習生字新詞,積累詞匯。
    1、老師出示文中的生字、新詞,指名認讀。
    世紀壇玉淵潭中央兩側(cè)創(chuàng)造長寬探針統(tǒng)一
    歷史構(gòu)成圓形組成電視臺藝術(shù)館
    2、齊讀生字,詞語。
    3、說說這些生字在讀音和書寫上要注意些什么?
    4、學生自由發(fā)言,老師重點強調(diào)。
    5、學生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開火車抽讀本課的生字新詞。
    2、指名說說:在這篇課文中,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先后參觀了中華世紀壇的哪些地方?
    3、老師導言:就讓我們追隨著作者的足跡走一走,看一看這些地方吧。
    二、學習課文,認識中華世紀壇
    1、整體入手感知。
    (1)學生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圍繞文中的哪一句話來介紹中華世紀壇。
    (2)反饋評議。
    (3)引導理解這段話表達的意思。
    (4)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課文。
    2、分段學習、認識、體會。
    (1)文中哪些地方是介紹中華世紀壇的壯麗景象?哪些地方又體現(xiàn)了中華世紀壇是對祖國悠久文明的永恒紀念?
    (2)指導學習第二段。
    思考:在這段中哪些地方寫景觀壯麗?哪些地方寫紀念文明?
    指名反饋,評議。
    出示相關(guān)課件,認識文中描繪的中華世紀壇的圣火廣場上清水流淌、圣或躍動的壯觀景象。
    簡介長江,黃河以及中華民族的文明創(chuàng)造,體會文中所描繪的兩個象征意義。
    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總結(jié)學法,引導自學。
    學生回憶剛才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運用學發(fā),同桌自學課文三、四、五段的內(nèi)容。
    (4)分段指名反饋、評議、交流。
    (5)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總結(jié)全文體會寫法。
    1、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說說:你讀了這篇課文后有什么感受?
    3、引導談體會文中作者的寫作方法:作者是通過怎樣的描寫、介紹,使我們感受到了中華世紀壇的壯麗及它對祖國悠久文明的紀念?
    4、學生自由發(fā)言,評議。
    5、老師小結(jié),引導學生再次感悟作者的參觀順序及抓住具有代表性的景物進行描繪,介紹的寫作方法。
    【篇三】小學三年級語文《中華世紀壇》教學反思
    今天上完了《中華世紀壇》這篇寫景的課文。這篇課文是按照一定的順序描寫了中華世紀壇,本文在寫作方面有許多借鑒之處,如第一自然段的四個方位詞:東臨、西接、南望、北依把世紀壇的位置很好地體現(xiàn)出來了。第二段到第五段的開頭一句都是本段的中心句,點明了要寫的景點,過渡很自然,這也是學生在寫景作文時應(yīng)注意的,所以我在教學中特別注意思了要引導學生抓住這個中心句。
    剛開始備這篇課文,覺得孩子們可能不感興趣,因為文字很枯燥,學生可能不會喜歡讀,但是在教授的過程中,我以一個導游的身份帶著孩子們一起參觀。再加入了一些小故事及圖片,大大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如第二自然段的教學中,我說到“火”講述了周口店猿人遺址,再配上圣火廣場的圖片,學生馬上就來了興趣,在引導他們學習的過程中,我還說到了怎么走的,課文中是怎樣進行描寫的?讓學生掌握過渡語的`寫法。
    學完這篇課文后,我們就進入了三單元的寫作《美麗的校園》。我要求孩子們也仿照第一自然段,用四個方位詞把東方紅小學的位置確定下來,再按一定的順序來寫。孩子們寫得很不錯,學有所用,通過上這篇課文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教語文不僅僅是要教給孩子們課文,還要教給孩子們的一種寫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