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移民的生活習慣介紹

字號:

新西蘭是一個風景優(yōu)美的國家,而且福利待遇特別好,所以新西蘭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前去移民。以下是整理的新西蘭移民的生活習慣介紹,歡迎閱讀!
    新西蘭移民的生活習慣介紹
    1.新西蘭人平時生活輕松隨意,大多數(shù)場合都穿非正式服裝,包括去咖啡館或購物。
    2.新西蘭人說話一般很坦率。
    3.新西蘭人的社交活動的時間觀念不是很強。有人說某個時間等你時“不要把時間太當真。”例如,約好下午1:30,他們1:45可能還沒到。
    4.會見某人要事先預約。
    5.新西蘭人很樂于助人,所以你不要有什么不好意思。
    6.新西蘭人對個人隱私是很敏感的,一般不要和他們談薪水、財產(chǎn)、年齡等問題,出了家庭通常不會討論這些話題。
    7.新西蘭人對有人盯著自己仔細看會感到很不舒服,認為這是一種不禮貌有敵意的行為。
    8.新西蘭人對“您發(fā)福了”,“您太瘦弱了”或“他的頭發(fā)后白了”之類針對個人的評論很反感。
    9.一般來說,新西蘭人,是成年人喜歡聽到別人在獲得物品和服務或是得到幫助后說謝謝”。
    10.新西蘭人對雜亂的環(huán)境反感,看到有人這樣做時,甚至會發(fā)脾氣。
    11.在工交工具上或公共場合,新西蘭人說話聲調(diào)很低,使與自己的朋友談話也是這樣。
    12.許多新西蘭人喜歡養(yǎng)寵物,通常為貓或狗。
    13.新西蘭人愛好體育活動,喜歡橄欖球,參加體育活動是結(jié)交朋友的好辦法。
    14.公共機構(gòu)周六或周日照常開放,但教室很少多外開放。
    15.新西蘭年輕人(年齡18歲以上)經(jīng)常一起去酒館,酒吧或咖啡廳,很少去飯館,吃飯的價格比較貴,參加社交活動可以不飲酒。
    16.在新西蘭不必給小費,有些咖啡館設有消費箱。
    17.新西蘭人購物一般不講價錢,但汽車,潔具,家用電器,甚至自行車等大件物品的價格有浮動范圍,如付現(xiàn)金可以要求給予折扣,在自由市場購物可以討價。
    18.新西蘭人普遍采用電子方式付款,隨身很少攜帶大量現(xiàn)金。
    擴展閱讀:新西蘭移民的津貼
    1、子女津貼
    任何有pr者的子女,每位每周都可獲得6$的津貼,申請者必須在到達新西蘭6個月內(nèi),提出申請。而計算的日期是從到達之日算起,申請時必需提供小孩出生證明和住所等資料。一般而言,這項津貼的給付持續(xù)到小孩到十五歲,十八歲以后的殘障者則需申請其他種類的救濟,子女津貼、將不再適用,通常這項津貼多半給付小孩的母親,但是如果小孩不是由親生母親撫養(yǎng),那么這項津貼將付給照顧小孩監(jiān)護人。有時候子女津貼可以一次性給付,而不需每周去領(lǐng),譬如你可以多買房子作理由要求一次領(lǐng)取,免去每周請領(lǐng)的麻煩。
    2、清寒減免
    對于所得低于某一數(shù)字的家庭,政府給與減稅的補助,這就是清寒減免,它適用于單親或雙親的家庭,詳情請與最近的新西蘭國稅局詢問。
    3、孤兒補助金
    這項補助金付給照顧孤兒的監(jiān)護人直到孤兒十六歲,但是如果孤兒十六歲卻仍在學,或身體殘障,那么這項給付延長給付到孤兒十八歲那年的年底。
    4、家務津貼
    一個十六歲或十六歲以上的新西蘭人,如果必須在家或在病院照顧病人,而這個病人必須是其丈夫或太太,即可申請此項津貼。
    5、重殘津貼
    一個完全失明,或永久失去工作能力的人,可以定期獲得一筆收入以維持其生活。
    6、臥病津貼
    一個由于受傷或生病達數(shù)周以上的人,可以因為無法工作而申請此津貼,但是他必須提出醫(yī)師證明,證明他的病實在太嚴重以致無法上班或工作。
    7、失業(yè)救濟金
    一個十六歲或以上的人,如果能證明他真的無法工作,就可申請此項救濟。但他必須愿意工作,也必須一直在找工作,同時必須在勞國局作就業(yè)登記,并和勞工局保持聯(lián)系,方能享受這種福利。失業(yè)救濟無時間長度限制,如符合條件,可以一直領(lǐng)。
    8、國家養(yǎng)老金
    養(yǎng)老金的給付必須年滿六十歲,同時最后十年中必須有七年生活在新西蘭,每六個月養(yǎng)老金根據(jù)物價指數(shù)調(diào)整,申請者在到達十六歲的頭六個月內(nèi),必須提出申請。
    9、遺孀津貼
    對于丈夫過逝而有小孩要撫養(yǎng)的婦人,政府給與此項津貼,在某種情況下,也有寡婦沒有小孩也可獲得此項津貼。詳情請查詢社會福利部。
    10、救急津貼
    如果你都不符合以上申請條件,在緊急狀態(tài)下,你可以申請救急津貼,詳情請查詢福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