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蘋果里的五角星》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語文課一般被認為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tǒng)稱等都離不開它。也可以說,語文是運用語言規(guī)律與特定語言詞匯所形成的書面的或口語的言語作品及這個形成過程的總和。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蘋果里的五角星》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三年級語文《蘋果里的五角星》原文
    鄰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差不多每天都要跑來向我報告幼兒園的新聞,或者顯示顯示他學會的新本領。一天,他來到我家,從桌子上拿起一把小刀,又向我要了一只蘋果,說:“大哥哥,我要讓你看看里面藏著什么?!?BR>    “我知道里面是什么?!蔽仪浦f。
    “不,你不知道的,還是讓我切給你看吧?!闭f著他把蘋果一切兩半。我們通常的切法是從頂部切到底部,而他呢,卻是攔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蘋果舉到我面前:“大哥哥,看哪,里頭有顆五角星呢!”
    真的,從橫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蘋果核果然像一顆五角星。我見過許多人切蘋果,他們對切蘋果都不生疏,總是循規(guī)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們一切兩半,卻從未見過還有另一種切法,更沒想到蘋果里還隱藏著“五角星”!
    第這樣切蘋果的,也許是出于無意,也許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觸的是,這鮮為人知的圖案竟有那么大的魅(mèi)力。這個秘密不知從什么地方傳到那男孩的幼兒園,然后又由他傳給我,現(xiàn)在我又傳給你們大家。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創(chuàng)造力,往小處說,就是換一種切蘋果的方法。 
    【篇二】小學三年級語文《蘋果里的五角星》教案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人的創(chuàng)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guī)的思維方式。
    教學重、難點:
    理解小男孩能切出“五角星”的原因,并通過這個故事受到啟示,取于質(zhì)疑傳統(tǒng)打破常規(guī)。
    教具:蘋果、小刀。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我們每天都要做數(shù)學題,有的數(shù)學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法和做法。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課文講的是用不同的處理方法,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結(jié)果,相信大家一定會感興趣的。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就是《蘋果里的五角星》。
    板書課題《蘋果里的五角星》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現(xiàn)在大家用自已喜歡的。閱讀方式去讀課文,并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好!哪位同學愿意來告訴大家通過讀課文,你讀懂了些什么?
    三、精讀課文,感悟道理
    1、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大家一起來讀第一、二自然段。
    (2)從哪兒看出鄰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他來干什么?請男同學讀第一自然段,女同學認真聽。
    想想這個小男孩是怎樣的孩子呢?(活潑天真和好奇心強)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來?
    板書:報告新聞,顯示新本領
    (3)我是怎樣回答小男孩的?
    (4)過渡:真的像“我”想得那么簡單嗎?
    2、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他的新本領是什么呢?我們學習三、四自然段,請女同學一起來讀,男孩子認真聽。
    (2)他是怎樣顯示他這一項新本領呢?(先說—再切—然后舉—后讓我看)他是怎樣切蘋果的?(指名回答)
    板書:攔腰切蘋果——五角星
    交流操作,實踐情況(小組交流)
    (3)同學們剛才幼兒園的小朋友告訴了我們他的新聞,那么這是不是真的呢?
    (4)現(xiàn)在大家拿出準備好的蘋果和小刀,動手試一試。各組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切蘋果一下,切后認真觀察發(fā)現(xiàn)什么結(jié)果?再次用不同的方式切,結(jié)果會怎樣?(小組討論匯報)
    (5)大家通過兩次切不同方法的結(jié)果和小男孩的發(fā)現(xiàn)是否一樣?
    (6)從小男孩展示他的真本領后,我見到五角星時的驚奇請從第四自然段中找出有關(guān)的詞語。
    板書:見過……總是……從未見過
    ……更沒有想到
    (7)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小男孩和我的對話。
    過渡:從小男孩橫切蘋果發(fā)現(xiàn)五角星時,你們會想到什么?
    3、學習第五自然段:
    (1)請喜歡讀這個自然段的同學一起站起來讀,讓我們?nèi)ジ惺茏髡叩南敕ò伞?BR>    (2)說說自己是如何理解的。
    (3)交流
    思考:那鮮為人知的圖案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魅力”一詞怎樣理解?
    理解課文后一句:往小處說是什么意思?那么如果從大處說該怎么講呢?(根據(jù)學生回答進行板書。)
    板書:創(chuàng)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guī)的思維方式
    四、總結(jié)全文升華感悟
    1、為什么人們都不會想著攔腰切蘋果呢?
    2、說說你從小男孩切蘋果的方法中想到什么?
    五、拓展練習
    從小男孩橫切蘋果的方法中,體會到學習或生活中這方面的例子說一說。
    【篇三】小學三年級語文《蘋果里的五角星》教學反思
    《蘋果里的五角星》有兩個對應的詞,即“魅力(創(chuàng)造力)”與“循規(guī)蹈矩”。學習這一課,我個人認為,應該在反復閱讀中,讓學生充分地認識這兩個詞的內(nèi)涵。這兩個詞如果不能夠走進學生的頭腦,這是此課的大失敗。因為這兩個詞非常關(guān)鍵,引導學生反復想,他們就能夠感覺這兩個詞代表的東西太多了。課文中的“魅力”,其實就是“創(chuàng)造力”的一種解釋,課文是怎么講魅力的?后自然段的三個“傳”字就是好的解釋,課文中具體講述那個幼兒園的小男孩也愿意、主動“傳”,這其實是對“魅力”一詞“神”詮釋。這說明任何一個創(chuàng)造都是具有“魅力”的,人們都愿意傳的,也是人們都愿意擁有的。
    至于“循規(guī)蹈矩”,我個人認為,那是一種理性,那是一種反思。也就是說,這一課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反思。為什么我們不能夠發(fā)現(xiàn)蘋果里的五角星?那是因為循規(guī)蹈矩,那是因為人們已經(jīng)習慣了!沿著一條路走,肯定發(fā)現(xiàn)不到新大陸。
    因為不小心,幾千年來人們不知道摔碎過多少東西,那些碎片自然就淪為垃圾。后來,有位有心人就把這些碎片拿起來,一片片地稱重量,從中卻發(fā)現(xiàn)了神奇的東西。經(jīng)過幾次的摔碎,再一片的稱量,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了轟動世界的重要理論,現(xiàn)在的文物修復都用上了這一理論。我想蘋果里的五角星的發(fā)現(xiàn)與稱量這些碎片都是一樣的?!把?guī)蹈矩”的人太多了,減少這種人,從小懂得這個道理,其實就是擁有魅力。
    讓學生手中擁有一個攔腰切著的蘋果,不是一篇文章就能夠做到的,這需要學生不斷閱讀,不斷研究,并且用自己的雙手去閱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