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東選調生面試熱點精選合輯

字號:

選調生筆試結束,考生要注意面試的備考,為了方便考生及時有效的備考,那么,為您精心整理了2021年山東選調生面試熱點精選合輯,供大家關注。如想獲取更多選調生面試模擬題及備考資料,請關注的更新。
    
    【篇一】2021年山東選調生面試熱點精選合輯
    背景鏈接:
    近年來,弘揚工匠精神成為政府施政和社會輿論的重要內容。工匠精神的不足的確成為我國產業(yè)進一步轉型升級的短板。當前,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huán)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相互促進的新發(fā)展格局,更需要進一步發(fā)揮工匠精神,如此才能在國內生產出一批復合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產品和服務。
    2020年1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首屆全國職業(yè)技能大賽舉辦,強調“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培養(yǎng)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
    參考角度解讀:
    [提出觀點]
    工匠精神是在生產實踐中凝聚而成的可貴品質,充分展現著勞動之美、精神之美、時代之美。在長期實踐中,我們培育形成了“執(zhí)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邁向新征程,揚帆再出發(fā),急需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勞動者,亟待讓工匠精神在全社會更加深入人心。
    [原因分析]
    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工匠精神基因。自古以來,我們就有對工匠精神的追求和贊美,并在工藝美術品當中形成了相當高的成就。比如元朝趙孟在《贈放煙火者》詩中寫道:“人間巧藝奪天工”,后來形容匠人的工藝作品高超為巧奪天工;在制作玉器等觀賞用品時,古人用“切、磋、琢、磨”來描述其紛繁復雜、又精益求精的過程。明代古文《核舟記》更是細致地描寫了王叔遠這位匠人精湛的雕刻技術。
    工匠精神是產品質量提升的軟實力所在,弘揚工匠精神已經成為政府和社會共識。不論是傳統(tǒng)制造業(yè)還是新興制造業(yè),不論是工業(yè)經濟還是數字經濟,工匠始終是中國制造業(yè)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始終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重要精神源泉。中國制造、中國創(chuàng)造需要培養(yǎng)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需要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更需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chuàng)新、敢擔當講奉獻的龐大產業(yè)工人隊伍,為經濟社會發(fā)展注入充沛動力。
    [對策分析]
    弘揚工匠精神,在全社會弘揚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深入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chuàng)造方針,完善工匠政策,提升工匠地位,落實工匠待遇,才能為廣大技能人才提供更廣闊的舞臺,推動更多工匠競相涌現。
    讓工匠精神深入人心,還要進一步講好“工匠故事”。開展以弘揚工匠精神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把崇尚工匠精神納入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和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才能讓一個個“工匠故事”激勵青少年乃至更多人追求卓越。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厚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土壤,需要廣大勞動者認真對待每一份工作,在實干中實現夢想?!肮Τ缥┲?,業(yè)廣惟勤?!币郧趯W長知識、以苦練精技術、以創(chuàng)新求突破,努力成為知識型、技能型、創(chuàng)新型勞動者。
    【篇二】2021年山東選調生面試熱點精選合輯
    熱點背景:
    數字鴻溝指由不同性別、年齡、收入、階層的人在接近、使用新信息技術的機會與能力上的差異造成不平等進一步擴大的狀況,過去30年,數字鴻溝現象日益凸顯。其中,代際差異是數字鴻溝的重要表現形式,即老年群體和青年群體在信息科技接受程度、使用頻率和知識掌握上存在巨大差距。在接入端,無論是使用非移動網絡的比例還是使用移動互聯網的比例,老年人均明顯低于年輕人。截至2020年3月,我國60歲以上老年網民占網民總數的6.7%,老年網民普及率為23.7%,不及年輕網民(73.0%)的1/3(根據2019年末我國人口總量和構成進行估算)。同樣,我國每2個人中就有1個人使用手機上網,但每5個老年人中才有1個人使用移動互聯網。
    模擬示例:
    近年來,隨著我國互聯網的高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互聯網技術被應用于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而老年人數字鴻溝的問題也日趨嚴重。對銀發(fā)浪潮數字鴻溝,請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解析:
    一、概括提煉話題,給予否定評價。
    二、結合實際,分析現狀、影響、原因等。
    [現狀]
    互聯網下的生活多姿多彩,無論是疫情期間的網上就診、外賣到家、居家網課進行學習,還是雙十一全球購物狂歡節(jié),其主要的使用對象還是年輕人,而很多老年人因為缺乏對現代科技的適應力、掌控力、駕馭力而被迫望“云”興嘆。
    [影響]
    1.老年人無法從信息化服務中享受到各種服務,比如預約掛號看病,比如在線查詢養(yǎng)老金。
    2.因為對于互聯網傳播規(guī)律的掌握力薄弱,使得老年人更容易成為網絡謠言、詐騙的受害者。
    3.老年人自覺受到社會拋棄,內心敏感,甚至抑郁,造成新的社會排斥和不平等。
    [原因]:
    1.老年人自身文化素養(yǎng)普遍較低,對于學習高科技不自信,主動性不高。
    2.社會關注幫扶不夠。
    3.家人不重視,子女對此關心甚微,面對父母的學習請求不耐煩。
    4.網絡上可供老年人娛樂的信息存量甚少,質量不高。
    三、提出解決辦法
    1.自我重視,作為老年人應該主動選擇擁抱信息化時代,認識到新時代下信息化生活帶來的好處和便捷,激發(fā)內心的自主學習動力,也可以向身邊的同輩學習,主動融入數字生活。
    2.家庭動員。動員家庭各成員的力量,子女可以通過與父母面對面的溝通和互動來傳授新媒體的使用經驗進行教育反哺,教會老人基本的上網操作和功能,提升老年人利用信息化工具的能力。
    3.社會協(xié)作。社區(qū)、社會組織大力推進老年人公益數字化服務項目,比如老年活動中心設置體驗、展覽活動;或者老年大學開設相關課程,為老年人提供互聯網和數字信息培訓;志愿者服務內容增加教會老年人學習和運用智能手機、互聯網等內容,幫助其提高信息化應用能力。
    4.政企聯動,政府應當增加資金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推進老年人數字信息服務普及工作,同時,企業(yè)也要主動將更多優(yōu)質的豐富的適合于老年人生活需求的信息投入互聯網空間,加大老年人網絡內容的生產與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