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石榴籽一家親團隊課講稿 石榴籽一家親團隊課(大全5篇)

字號: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石榴籽一家親團隊課講稿篇一
    我們每一個人就像一束陽光,13億束陽光燦爛無比,照耀到大地的每個角落;我們每一個人就像一根筷子,“一根筷子容易折。
    13億根筷子難折斷!”是的,民族團結(jié)力量大。一個民族就像一朵花,一朵花的嬌艷可能無人關注,但56朵花在一起就是花團錦簇、美麗無比,我就是幸福地生活在美麗的多民族聚居的新疆。下面讓我來分享一下感人至深的民族團結(jié)故事吧!
    家住22團11連的職工馬俊芳,每到麥收時節(jié),他都心急如焚,因為他家無勞動力,而地里的麥子已經(jīng)金黃,翹首期盼主人的收割。
    在22團維漢互助是司空見慣的事,就是因為這樣,長期各民族的共同交往,讓各民族之間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漢族朋友能真誠對待少數(shù)民族,少數(shù)民族也能真心對待漢族朋友,他們真正踐行著“兩個離不開”,也體會到了確實是相互離不開。
    各民族之間遇到挫折,遇到困難,都會互相鼓勵、互相安慰、互相幫助,這是多么令人欣慰啊。然而更令人感動得是這位哈薩克族愛心媽媽—麗達。
    8月9日,布爾津縣第三小學二年級學生明梅像往常一樣,來到哈薩克族阿姨麗達家中做作業(yè),沒想到麗達阿姨不僅為她準備了生日蛋糕,還請來左鄰右舍的小朋友,為她慶祝生日。
    讓人動情的民族團結(jié)故事在我的周圍每天都在上演著,民族團結(jié)既是維系中華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也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fā)展的精神支柱,民族團結(jié)一家親讓我們新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讓我們共同建設美好的家園!
    石榴籽一家親團隊課講稿篇二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
    我們是“民族之家”中的一份子,維護民主團結(jié)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與班里的同學要和睦相處,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首先我們要從少年強做起,只要我們都有一顆民族團結(jié)之心,國家漸漸就會強大起來;只要我們有一顆民族之心,就算是一盤散沙,混合著一些泥土,也會慢慢的凝固起來;只要我們有一顆民族團結(jié)之心,就不會發(fā)生以往的悲劇。
    歷史書上曾經(jīng)描寫過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的小故事,在遙遠的古代,這些少女都懂得維護民主團結(jié),正是她們的貢獻,才會使我們的民族團結(jié)意識越來越清晰。
    一座斷橋,只要有力量一定可以修復好;一盤散沙,只要有泥土和水,一定可以凝固起來;一個國家,只要有一顆民族之心一定可以強大起來。
    石榴籽一家親團隊課講稿篇三
    在茫茫宇宙中有一個美麗壯觀藍色星球,上面住居著一個很團結(jié)國家——中國。
    它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只有我們心心相連手手相牽,五十六個民族才會融為一個直正大家庭,如果我們各民族睦相處共創(chuàng)諧,我們一定能建設好我們祖國。
    56個民族,56朵花,56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每當我聽到這句歌詞,我都會想起我們學校很多不同民族同學互相幫助時候。
    我是一個維吾爾族姑娘,剛轉(zhuǎn)學來這個學校時候,因為是從二年級才轉(zhuǎn)學來,還沒有漢語功底,經(jīng)常會有發(fā)音不準,字寫錯等事情,學習起來是相當困難。
    但是,我旁邊一些同學吳俊雨李欣潔周曉藝等漢族同學會經(jīng)常幫助我在學習上困難,因此,我成績才提了上來。
    我對她們非常感激,心想她們有困難我一定要幫助她們。果不其然,一天輪到我們班值周了,可是我們學校也有民語班,但他們不會維吾爾語,于是我想我一定要幫助她們!我告訴他們幾個最基礎維吾爾語,比如說不要在樓道里跑維吾爾語,還有靠右行維吾爾語……我很高興,能夠幫助他們。
    石榴籽一家親團隊課講稿篇四
    民族團結(jié),是處處可見的字眼,作為一個身在新疆的少數(shù)民族,民族團結(jié)更是我們生活中離不開的。
    都說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其實最一開始啊,這不是個標語,是一本書和一首音樂的名字,后來漸漸地因為書和音樂的廣泛流傳,“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就成了一個民族團結(jié)的標語。
    不光是中國,包括國外,幾乎所有的地方都在強調(diào)民族團結(jié),關于民族團結(jié)的話題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幾乎每個地方都在用自己的辦法來強調(diào)“民族團結(jié)”這四個字,就比如說我們班,我們班是由漢族,維吾爾族,回族,哈薩克族組成的一個大樂園,在我們班幾乎從來都不會有少數(shù)民族同學和漢族同學有不愉快的行為。
    或許我可以換個說法,在我們班沒有民族之分吧,大家都一塊吃飯,玩游戲,寫作業(yè),整天嘻嘻哈哈,也沒有人說過“他是少數(shù)民族,我是漢族”之類的話語,簡直就是一個民族團結(jié)模范班呢。
    說完我們班,再說一說我的學校吧,我在烏魯木齊市第七中學,我的學校就對民族團結(jié)方面非常重視,我們還有一個少數(shù)民族和漢族結(jié)親的活動呢。
    就是一個少數(shù)民族學生和一個老師結(jié)成對子,就像親人一樣的。一起玩,一起學習,很是愉快,剛開始知道有這個活動的時候,我們少數(shù)民族同學幾乎都開始沸騰了,這個活動不光維持了民族團結(jié),還增加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從哪方面來說都沒有缺陷,都很好。
    他每次下鄉(xiāng)的時候都特地帶一個醫(yī)療箱,買上數(shù)百元的常用藥,工作之余就給農(nóng)民們認真的聽診,把脈,發(fā)藥,打針,只有小箱子空了,孔繁森才離開,下次繼續(xù)。
    還有吳登云,他被稱為”白衣圣人“,他從1963年就踏上了新疆的土地,然后就一直為哈薩克,維吾爾,回等少數(shù)民族服務著。
    除了這些人物還有我們比較熟悉的阿里木大叔,還記得他嗎?靠賣羊肉串來給貧困學生捐助的阿里木大叔,明明自己的生活也很困難,但還是為了讓貧困學生上學,甘愿自己辛苦一點。
    這些人物不都是民族團結(jié)的代表嗎?
    民族團結(jié),不用刻意去找,在我們身邊,處處都有”民族團結(jié)“!
    石榴籽一家親團隊課講稿篇五
    一位偉大而慈祥的母親,那就是祖國,她養(yǎng)育著56個不同民族兒女。她用強大的身軀保護著我們,用肥沃的土壤培育我們,讓我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我就是其中的一個兒女,漢族。我有著55個其他民族的兄弟姐妹,我們是相親相愛、和諧、親密的一家人!
    一次,到元陽縣梯田旅游,居住在一個哈尼人家。傍晚,大家圍聚在篝火邊,大人們喝酒、聊天,小孩們相互追逐。在濃郁的民族風情里,感覺舒服自在。我和這家的哈尼族小姐姐相識,成為好朋友 ,并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情。她叫索麗,多么好聽的名字啊。她皮膚有些黑,鼻梁高翹,不論何時,臉上總是掛著甜蜜、熱情和憨厚的微笑;索麗姐姐穿著具有哈尼族特色、自織自染的小土布衣服;她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向我們介紹著家鄉(xiāng)規(guī)模宏大、氣勢磅礴的萬畝梯田。她還給我們唱了哈尼族兒歌,雖然我聽不懂她唱的是什么意思,但那音韻、歌聲是那么的悅耳、動聽,那么美好,這深深感染著我。
    在到元陽梯田之前,爸爸告訴我,梯田在大山里,由于山路崎嶇,交通不便,所以居住在元陽梯四周的人生活很艱苦,小朋友們學習也都十分刻苦,我都暗記在心里。臨出發(fā)的時候,我把以前穿的衣物、多余的文具、課本、讀過的課外書準備了一些,用自己的零花錢購買了很多好吃的零食,都帶去了。當我把這些東西分享給索麗姐姐和她的小伙伴時,看到她們高興的樣子,我好開心啊。
    分別時,我和索麗姐姐依依不舍,這時索麗姐姐望著我用哈尼族語說了一句“俺儂喲嘎呀”。我睜大眼睛望著她,不解地問:“這是什么意思呀?”索麗姐姐深情地輕聲說道:“我喜歡你!”“‘俺儂喲嘎呀’我們永遠都是好姐妹?!蔽乙矂忧榈卣f。我們雖然相距遙遠,相信仍會彼此掛念,這份純真的友情,相信仍會延續(xù)。
    祖國地域遼闊,還有很多的地方我都沒去過,我也想去各個地方,和那些不同民族的兄弟姐妹相識、相知。因為我們都是祖國的兒女,因為我們都是兄弟姐妹。只有民族團結(jié),我們的祖國媽媽才會更加繁榮,更加的昌盛,讓我們手拉手,心連心,使我們的祖國媽媽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強,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點評:小作者視野廣闊,用語鮮活,將國家民族作為文章背景,將兄弟民族比喻為兄弟姐妹,再通過與哈尼姐姐相處情節(jié)的再現(xiàn),生動形象地詮釋了主題,借題發(fā)揮恰到其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