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jié)是臘月里極大的節(jié)日,進了臘月,過了臘八節(jié),就意味著我們離過年又近了一步。臘八是一個傳統(tǒng)佳節(jié),有自己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習(xí)俗和美食。下面是分享的初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合集十篇。歡迎閱讀參考!
1.初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合集
記憶是一朵花,每年都會開得不同。臘八時節(jié),家家都該吃上一碗粥吧。雖然,在我對粥的回憶里,這朵記憶之花起初是那么的孱弱而迷離,似乎一不小心,就會被迷霧給遮離住了??墒?,再對往事的漸漸追溯過程中,它卻慢慢的盛開了。
確實,濕冷的寒夜,吃上一碗臘八粥是再好不過了,那溫暖,是會從心底篤篤實實的漾出來。
可,最初知道臘八粥,是從冰心的一篇懷人文章中。她說:臘八粥中須有十八種干果,代表十八羅漢,是紀(jì)念先人的一種祥和食品。她的母親是1930年臘八逝世的,所以,每年要熬臘八粥以示緬懷。從老人那冰清溫婉的筆調(diào)敘述中,我似乎能品咂出那份香甜與回憶之美。
其實,即使不用十八種干果,臘八粥的主料和輔料也甚為復(fù)雜,包括大米、糯米、小米、黃米,赤豆,粟子,紅棗,粥成后還需有染紅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葡萄干,這樣豐富的搭配,在小時的家里,是無論如何也難以尋覓得到的。即使現(xiàn)在,做這樣一碗粥也常需費一番心力。
當(dāng)我提起臘八粥時,是站在一種別致的角度,置身于一個完全篤實的環(huán)境之中。于是,一時間,我的記憶里彌漫著一股甜糯的香味。其實,印象中,家境清寒,似乎從沒有過過臘八節(jié)的。所謂的粥,就是最簡單的白米粥,而那米,過來人都知道,得經(jīng)過好一陣挑揀,慢慢挑去里面的砂子、石子,洗凈,才會上鍋。所就菜,不過是一些咸菜、醬菜之類的。再好一些,不過是粥里加些紅豆、赤豆之類的輔料,調(diào)節(jié)一下。但是這種簡單,卻是能見出寒苦度日的功力。
2.初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合集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每當(dāng)?shù)搅伺D八節(jié),我的心情也跟著舒爽起來,嘴里自然而然地哼起這通俗易懂又好聽的童謠。
媽媽聽了,便神秘地對我說:“你總哼唱臘八粥,想不想親自動手做一次啊?”“好啊!好啊!”我開心地跳起來。
我和媽媽從網(wǎng)上查到,臘八粥是由紅棗、蓮子、紅豆、花生、黑豆、麥仁、百合、糯米、香米等材料制成。接下來就去購買材料,我和媽媽去了超市,經(jīng)驗不足的我把豆子、花生、香米們各抓了一把放進袋子,媽媽趕緊阻止了我的手,并對我說:“豆子要挑沒有蟲眼的,米要顆粒飽滿的?!蔽矣职涯切┒棺?,花生分類放回去,然后又按媽媽的要求一粒一粒精心挑選?;氐郊?,媽媽先泡好紅、綠豆和蓮子,然后去淘糯米。紅豆和綠豆像是一對好兄妹,一起遨游在海洋里。過了一會后,媽媽叫我把材料洗干凈然后放到電飯煲里,再放上清水。我問:“媽媽,不放糖?”媽媽把電飯煲插好,對我說:“先放糖會粘鍋,所以等煮好以后再放。”
臘八粥要煮一個小時,在這期間要不定期地查看和翻攪,才能保證臘八粥不粘鍋。一個小時之后,媽媽揭開鍋,放進了糖,我再旁邊看了一眼,原來粒粒分明的材料都變成糊糊的棕紅色,跟我以前吃的紅豆湯的顏色很像,看起來十分好吃,飄出的香味引得我想大快朵頤一番,可媽媽說放完糖還得攪拌煮一會,然后蓋上電飯煲,烹煮5分鐘。我在一旁看著電飯煲中的一縷縷香氣飄出來,鉆進我的鼻子,又從嘴巴出來。5分鐘終于過去了,我覺得這5分鐘比一小時還要長。
媽媽將插頭拔掉,用勺子盛了一碗臘八粥給我,咦?怎么那么稀啊!原來沒有經(jīng)驗的我和媽媽把水放多了,不過還好,冰糖放得多,味甜不膩人。
雖然自己做的臘八粥沒有街上買的好吃、好看,但是我覺得這個比街上買的更有意義、更營養(yǎng)、更衛(wèi)生。喝著自己做的臘八粥,我真實地感受到了濃厚的節(jié)日氣氛,還有中國傳統(tǒng)民俗那迷人的魅力。臘八粥中蘊含著祈求五谷豐登的美好愿望,喝著臘八粥,希望來年一定是個豐收年。
3.初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合集
中國有句話叫做“過了臘八就是年”,這就是說明臘八節(jié)是過年前的最后一個節(jié)日了。臘八節(jié)顧名思義就是要吃臘八粥的,這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我喜歡的節(jié)日。
每年的.臘八節(jié)媽媽都會給我煮一鍋臘八粥,在平時我就是喜歡喝粥,對于臘八粥更是喜愛。因為臘八粥里面有很多種類的豆子和米,混合在一起煮出來的粥又香又甜。今天又是一年的臘八節(jié)了,早上我就和媽媽來到超市買煮臘八粥的米,超市里面也是人很多。因為臘八節(jié)的關(guān)系,超市也在搞促銷,各種各樣的產(chǎn)品優(yōu)惠減價。我和媽媽來到買米的地方,已經(jīng)有很多人在裝了,而且各種價位的都有。媽媽說我們買好的吧,這里面的米也好,種類也比較多。我當(dāng)然是愿意的,因為這樣的會更好吃啊?;氐郊衣槁榫徒o我煮臘八粥了,我在一邊看著,我們買的米里面有麥片,黑芝麻,紅豆等等好多。媽媽燒上上一鍋水就把米放進去了。慢慢的鍋里的水就變了顏色。由原來的白色變成了黑色,我還奇怪怎么變黑了,這不像是臘八粥的顏色啊。媽媽卻說別著急,我就耐心等待者,時間慢慢過去了,鍋里的粥漸漸的變得有點紅色了,看起來就像外面買回來的臘八粥一樣。媽媽又在鍋里面加入了冰糖,這樣吃起來就會更甜一些。粥越來越粘稠了,看起來真的很美味啊。媽媽關(guān)上火之后,我就迫不及待了,想先嘗一嘗。媽媽一邊說我饞貓,一邊給我成了一小碗。告訴我很燙,小心一點。我自己吹吹熱氣,聞起來就是香的味道。慢慢的喝起來。真是好美味啊,一點不比外面的遜色。
這個臘八節(jié)我遲到了最美味的臘八粥,明天我也要自己住一次臘八粥試試。
4.初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合集
在我的家鄉(xiāng),每年的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即臘八節(jié),有吃臘八粥的習(xí)俗。臘八粥就是用八種當(dāng)年收獲的新鮮糧食煮成的甜味或咸味粥。而我們家鄉(xiāng)的人卻喜歡吃咸味臘八粥,粥內(nèi)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蘿卜、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
臘月初八早上,天剛蒙蒙亮,人們就趕快起床熬粥。粥熬好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自己吃飯,而是先將熬好的粥喂給棗樹,將棗樹樹身上砍一些小口子,再虔誠地把粥抹在樹痕上,這就算是棗樹把飯吃掉了。人們這樣做的原因,據(jù)老人們講,原來我們這個地區(qū)的棗樹原都不結(jié)果,人們都不愿意種棗樹。棗神見人們都不尊敬她,便變成一個老太婆來到人間。她在離村不遠(yuǎn)的地方畫了一片果園,滿園棗樹,紅棗滿枝。人們摘下一嘗,又酸又甜,好吃極了,就紛紛跑到管理棗樹的老太婆那里討教。老太婆告訴大家,只要每年臘月初八給棗樹喂頓米飯,棗樹就會結(jié)果。人們按照她說的方法去做,果然棵棵樹上都結(jié)出了紅棗。這不過是一個傳說而已,其實這里面包含著許多科學(xué)道理:在棗樹上砍些口子,可以調(diào)節(jié)棗樹的營養(yǎng)增長,阻止養(yǎng)分向地下輸送,好集中力量供應(yīng)地上部分,從而保證了果實的營養(yǎng)需求。至于把粥抹在樹痕上,其實不過是一種保護傷口愈合的土辦法罷了。
直到現(xiàn)在,家鄉(xiāng)的有些地方還保留有臘月初八讓棗樹吃米飯的風(fēng)俗。當(dāng)?shù)亓鱾饔羞@樣一句民謠:“臘八棗樹吃米飯,棗兒結(jié)得干連蛋。”“干連蛋”,是家鄉(xiāng)的土語,意即棗樹碩果累累,果稠個大。
5.初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合集
又是一個臘八節(jié),吃著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臘八粥,那一絲絲的甜意,又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臘八節(jié)……
對于那時的我們來說,臘八也是個很特別的節(jié)日,早早地就盼望著臘八節(jié)的到來。到初七傍晚,早已迫不及待的我們放學(xué)就約好了伙伴,三五成群,男孩背著自制的冰車,女孩拎著個大籃子,一路小跑,直沖我們冬天的樂園——村外大河邊。
六、七米寬的大河冰凍結(jié)實,冰面光潔如鏡,階梯似的石頭上流水結(jié)的冰,凸凹波紋如魚鱗,疙疙瘩瘩,很是美觀。男孩們放上冰車,有的跪在上面,有的兩人坐一起,雙手冰釬一鑿,“哧溜”一聲,滑的無影無蹤。女孩也不甘示弱,從河邊找上薄而大的石塊,再用雙手捧上幾捧背陰處沒有化的積雪,分撒在冰面上,放好石塊坐上去,“推吧。”后面的人一推,嘎啦啦一陣沖向前,有的原地打轉(zhuǎn)摔倒,有的沖出不遠(yuǎn)*下的石頭早已不見蹤影,四腳朝天,任憑后腦勺被磕的有點悶疼,依然會找一塊更大的石塊,大伙像串糖葫蘆,一個一個拽著前面人的襖后襟,齊聲令下,一起使勁,還是不到幾步,東倒西歪,人仰馬翻,腦勺著地,玩的起勁的我們根本沒在意凍的通紅的小手都蹭破了皮。寂靜而空曠的山澗回蕩著頑皮的歡聲笑語……
天色已晚,興致未盡的我們匆忙各自趕到上游(為的是干凈),用石塊砸上幾大塊冰凌,按照自己心中的想象,把冰塊稍做敲鑿,像娃娃,像動物……載著滿心的喜悅,不停的用口中的熱氣哈著凍的發(fā)青的小手,回家的路上,仍然忘不了歡鬧嬉戲……
臘八的早晨,早早起床,和姐姐弟弟爭先恐后,端上母親做的紅紅的臘八粥,跑到院里,搶著去喂昨晚放在每個門口兩邊的冰凌人兒,用紅色的豆子給他安上小嘴,看著似笑了的冰凌人兒,心里別提有多美……
不覺太陽已經(jīng)升起,盡管沒了孩提時的情趣,但那甜甜的臘八粥依然給人以濃濃的回味。
6.初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合集
一年一度的臘八節(jié)又到了。在中國民間的節(jié)日中,臘八節(jié)雖不及春節(jié)、中秋、端午、重陽等那樣熱鬧隆重,但由于歷史悠久,傳說動人,還是頗有影響的。今天就是臘月初八——臘八節(jié)。
一大早,媽媽就把我叫了起來,說是要帶我去姥姥家去,我聽后立馬就起來了,隨著媽媽到了姥姥家。到了姥姥家后已經(jīng)快要到中午了,姥姥和媽媽便去了廚房做飯,我便和小弟玩兒,不一會只見媽媽端著一大碗粥從廚房走了出來,我好奇的看了看粥里邊的東西,發(fā)現(xiàn)里邊是一些大麥米、白云豆、赤豆、綠豆,和花生、棗、杏仁、核桃、栗子、蓮子、百合、桂元肉、葡萄干以及各種各樣的米和豆子等組成。
我問了問媽媽,媽媽說:“這是臘八粥?!蔽矣謫枊寢專骸斑@臘八粥是怎么來的呢?”媽媽說:“臘八節(jié)本是佛教的節(jié)日。據(jù)印度佛經(jīng)記載,釋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經(jīng)出家修道,但是經(jīng)過了6年的苦行生活,他仍然沒有能在精神上擺脫對人生的各種苦惱。
這時他已經(jīng)饑餓疲憊到了極點,幸好有一個牧女給他送來了奶粥使他恢復(fù)了體力。然后他又到河中沐浴,洗去了身上的污垢,最后在菩提樹下靜思7日7夜,終于覺悟成佛。于是佛教使把這一天作為“成道節(jié)”來紀(jì)念。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后,中國佛教徒認(rèn)為釋迦牟尼成佛是在十二月,即臘月初八,遂以“臘八”為成道節(jié)。古時候,每逢這一天,各寺院都要誦經(jīng)紀(jì)念,并且仿效牧女獻乳糜事,以各種香谷、果實煮粥供佛,稱為“臘八粥”。
我聽完媽媽的說法后立即上網(wǎng)查了一些關(guān)于“臘八節(jié)”的資料,原來臘八粥,民間又叫“七寶粥”、“五味粥”。時代不同、地域不同,臘八粥的'吃法和做法也不同。民間最初只是在臘八這天,用紅小豆煮粥。
查完后,我不禁感嘆起來,原來“臘八節(jié)”還有這樣的習(xí)俗。我暗暗發(fā)誓要好好學(xué)習(xí),多多了解我們中國的習(xí)俗。
7.初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合集
每一年的臘八節(jié)我都會過得很開心,來和你們分享我快樂的臘八節(jié)吧!
臘八粥是每年這一天,奶奶必給我熬的。傳說,在古時候,是因為惡鬼總在農(nóng)歷臘八這天出來嚇唬小孩。然而這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單怕赤(紅)豆,所以有了“赤豆”打鬼的說法,于是大人們便用赤(紅)豆、綠豆、花生、葡萄干熬成臘八粥,也就是八寶粥。望著那紫盈盈的米粥,用勺子舀一點紫粥,細(xì)細(xì)品味,會讓你覺得這不是粥而是一個小型的豆類展示會。豆子的清香味道配上米的香醇,那香香的味道,不由得令你再喝一碗這紫粥。
喝完臘八粥,便開始要做第二件事,那就是臘八蒜,在臘八這天泡上的蒜頭,到除夕那天,不再是白色,而是綠色或黃色。綠色的蒜頭綠得晶瑩剔透,猶如一塊無瑕的翡翠,黃的蒜頭則如一個個味道甘甜的杏干,吃著翡翠、杏干樣的蒜頭,恨不得讓你再多吃幾個味道美味的餃子。首先,我按照奶奶的吩咐從櫥柜里找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密封罐,接著將紫皮蒜頭去皮放入罐中,最后將陳醋放入密封罐中,蓋好蓋子,將一罐臘八蒜放入壇中。
忙了除夕的用品,我便開始準(zhǔn)備過年的食品了。首先,我將各種水果、干果、瓜子放在桌子上,再把桌上的盤子清洗干凈,將干果、瓜子、水果一個個的放入盤中,奶奶在一旁笑盈盈的說道:“我的靜靜長大了?!睌[放好拼盤,望著桌子上那五花八門的拼盤,我從心里不禁地笑了,畢竟這是我一番辛苦擺出來的。
在這一天,這還從奶奶那知道了北京過臘八節(jié)的習(xí)俗,得知,來北京的臘八節(jié)不僅要吃臘八粥、泡臘八蒜,還要喝一大碗熱熱的羊骨頭湯。
臘八節(jié)的習(xí)俗還有很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里吧。
8.初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合集
“臘八臘八,凍掉下巴”,在臘八這一天,南方的星城迎來了一場罕見的大雪。
傍晚,我迎著寒風(fēng),獨自走出了家門,不是干什么大事,取個包裹而已。懷著對包裹里面新衣服的期待,快步走在馬路上。偶然看見一朵雪花緩緩落下,雖然只是一瞬間,但那雪花的潔白卻停留在了我的心間,很久、很久。小小的雪花,包含著我對冬日雪景的期待和向往。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我便起了床。都沒來得及伸懶腰,好奇便推著我向窗邊走。輕輕推開窗戶,面對窗外打個哈欠,一陣寒風(fēng)吸入,嗆得我連忙咳嗽,都沒看清窗外的景象。抬起頭,睜大了我那沒睡醒的朦朧的眼睛“天哪,下雪了!”窗外一片雪白,偶爾還會發(fā)現(xiàn)別人家火紅的春聯(lián),“對了,今天臘八”,雖然興奮,但忘不了今天是臘八。
換上大棉襖,穿上拖鞋,便準(zhǔn)備去媽媽房里告訴她這個好消息。腦海中浮現(xiàn)著她知道下雪后她興奮的表情,不知不覺就走出了房門。
一股臘八粥的清香流進了我的鼻孔,那是媽媽在廚房熬粥的背影。一大早的辛勤勞作,換來了真實美味和藏在心里的年味兒。
臘八節(jié)最重要的的當(dāng)然是大掃除,這可不僅僅是一個體力活,還是需要動腦筋的。大掃除最難搞得就是廚房,油污附著在灶臺上、抽油煙機外、水龍頭上。坐在餐桌旁,吃著美味的臘八粥,看著辛勤的媽媽在廚房里為了家里的干凈整潔累得團團轉(zhuǎn),我按捺不住,含著一口粥,快步走進廚房,幫忙一起搞,即使媽媽一直在喊我去吃完早餐。沒過多久,我就寒濕了背心,樂此不疲。
貼春聯(lián),我們家也沒有忘記……
臘八節(jié),就是雪景,就是八寶粥,就是貼春聯(lián),更是與家人一起大掃除。簡單,快樂。
臘八年味濃!城里年味沒有散!
9.初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合集
臘月初八,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習(xí)俗。據(jù)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wèi)國(今尼泊爾境內(nèi))凈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dāng)時婆羅門的神權(quán)統(tǒng)治,舍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獲,后經(jīng)六年苦行,于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于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jì)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jì)念日”。
“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jié)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jīng),并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并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后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jù)說有的寺院于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fā)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jié)物新?!睋?jù)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nèi)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干,積一年的余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壽??梢姰?dāng)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臘八粥在古時是用紅小豆、糯米煮成,后來材料逐漸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類做粥,謂之‘臘八粥’”。至今我國江南、東北、西北廣大地區(qū)人民仍保留著吃臘八粥的習(xí)俗,廣東地區(qū)已不多見。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紅豆、棗子、栗子、花生、白果、蓮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圓、龍眼肉、蜜餞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yǎng),確實能增福增壽。
10.初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合集
農(nóng)歷臘月初八,是我國傳統(tǒng)的臘八節(jié)。在這一天,全國大部分地區(qū)還保留著臘八節(jié)的傳統(tǒng)習(xí)俗--吃臘八粥、泡臘八蒜。
每年這一天,奶奶都會給我們熬一鍋臘八粥的。那天早上,奶奶早就拎著滿滿一袋子菜回到家里,開始在廚房里忙碌起來,叮囑我和爸媽下午早點回家喝臘八粥。傳說,在古時候,是因為惡鬼總在農(nóng)歷臘八這天出來嚇唬小孩。然而這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單怕赤(紅)豆,所以有了“赤豆”打鬼的說法,于是大人們便用赤(紅)豆、綠豆、花生、葡萄干熬成臘八粥,也就是八寶粥。而我奶奶臘八粥卻更豐富多彩:有米、胡蘿卜、青菜、花生、黃豆、蓮子、白果、豆腐、木耳、紅棗等多種食材,以前奶奶煮臘八粥時我總愛在旁邊看著,奶奶一次性在鍋里加足了水,先將黃豆、蓮子、白果、綠豆、花生熬至半熟,再放入米和少量的糯米一起熬,煮粥要用大火,等米開花了,奶奶才加入青菜、胡蘿卜、豆腐等,然后用文火熬,邊熬邊攪拌,奶奶說,這樣粥才不會糊。望著一鍋色澤艷麗芳香馥郁的臘八粥,頓時你會垂涎三尺,用勺子舀一點粥,細(xì)細(xì)品味,會讓你覺得這不是粥而是一個小型的豆類展示會。特別是豆子的清香味道配上米的香醇,那味道真是無法形容。
晚上,我們一家人喝著臘八粥,說著臘八事,奶奶說,姨奶奶家在山東,她們每年還要在臘八這天泡上的蒜頭,到除夕那天,蒜頭不再是白色,而是綠色或黃色。綠色的蒜頭綠得晶瑩剔透,猶如一塊無瑕的翡翠,黃的蒜頭則一個個味道甘甜,但我們四川人不怎么吃,聽了奶奶的話,我嚷著叫奶奶教我做臘八蒜,奶奶拗不過我,就教我做了臘八蒜。我按照奶奶的吩咐從櫥柜里找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密封罐,接著將蒜頭去皮放入罐中,最后將陳醋放入密封罐中,蓋好蓋子,將一罐臘八蒜放入壇中。今年姨奶奶來了,我要給她一個驚喜!
1.初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合集
記憶是一朵花,每年都會開得不同。臘八時節(jié),家家都該吃上一碗粥吧。雖然,在我對粥的回憶里,這朵記憶之花起初是那么的孱弱而迷離,似乎一不小心,就會被迷霧給遮離住了??墒?,再對往事的漸漸追溯過程中,它卻慢慢的盛開了。
確實,濕冷的寒夜,吃上一碗臘八粥是再好不過了,那溫暖,是會從心底篤篤實實的漾出來。
可,最初知道臘八粥,是從冰心的一篇懷人文章中。她說:臘八粥中須有十八種干果,代表十八羅漢,是紀(jì)念先人的一種祥和食品。她的母親是1930年臘八逝世的,所以,每年要熬臘八粥以示緬懷。從老人那冰清溫婉的筆調(diào)敘述中,我似乎能品咂出那份香甜與回憶之美。
其實,即使不用十八種干果,臘八粥的主料和輔料也甚為復(fù)雜,包括大米、糯米、小米、黃米,赤豆,粟子,紅棗,粥成后還需有染紅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葡萄干,這樣豐富的搭配,在小時的家里,是無論如何也難以尋覓得到的。即使現(xiàn)在,做這樣一碗粥也常需費一番心力。
當(dāng)我提起臘八粥時,是站在一種別致的角度,置身于一個完全篤實的環(huán)境之中。于是,一時間,我的記憶里彌漫著一股甜糯的香味。其實,印象中,家境清寒,似乎從沒有過過臘八節(jié)的。所謂的粥,就是最簡單的白米粥,而那米,過來人都知道,得經(jīng)過好一陣挑揀,慢慢挑去里面的砂子、石子,洗凈,才會上鍋。所就菜,不過是一些咸菜、醬菜之類的。再好一些,不過是粥里加些紅豆、赤豆之類的輔料,調(diào)節(jié)一下。但是這種簡單,卻是能見出寒苦度日的功力。
2.初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合集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每當(dāng)?shù)搅伺D八節(jié),我的心情也跟著舒爽起來,嘴里自然而然地哼起這通俗易懂又好聽的童謠。
媽媽聽了,便神秘地對我說:“你總哼唱臘八粥,想不想親自動手做一次啊?”“好啊!好啊!”我開心地跳起來。
我和媽媽從網(wǎng)上查到,臘八粥是由紅棗、蓮子、紅豆、花生、黑豆、麥仁、百合、糯米、香米等材料制成。接下來就去購買材料,我和媽媽去了超市,經(jīng)驗不足的我把豆子、花生、香米們各抓了一把放進袋子,媽媽趕緊阻止了我的手,并對我說:“豆子要挑沒有蟲眼的,米要顆粒飽滿的?!蔽矣职涯切┒棺?,花生分類放回去,然后又按媽媽的要求一粒一粒精心挑選?;氐郊?,媽媽先泡好紅、綠豆和蓮子,然后去淘糯米。紅豆和綠豆像是一對好兄妹,一起遨游在海洋里。過了一會后,媽媽叫我把材料洗干凈然后放到電飯煲里,再放上清水。我問:“媽媽,不放糖?”媽媽把電飯煲插好,對我說:“先放糖會粘鍋,所以等煮好以后再放。”
臘八粥要煮一個小時,在這期間要不定期地查看和翻攪,才能保證臘八粥不粘鍋。一個小時之后,媽媽揭開鍋,放進了糖,我再旁邊看了一眼,原來粒粒分明的材料都變成糊糊的棕紅色,跟我以前吃的紅豆湯的顏色很像,看起來十分好吃,飄出的香味引得我想大快朵頤一番,可媽媽說放完糖還得攪拌煮一會,然后蓋上電飯煲,烹煮5分鐘。我在一旁看著電飯煲中的一縷縷香氣飄出來,鉆進我的鼻子,又從嘴巴出來。5分鐘終于過去了,我覺得這5分鐘比一小時還要長。
媽媽將插頭拔掉,用勺子盛了一碗臘八粥給我,咦?怎么那么稀啊!原來沒有經(jīng)驗的我和媽媽把水放多了,不過還好,冰糖放得多,味甜不膩人。
雖然自己做的臘八粥沒有街上買的好吃、好看,但是我覺得這個比街上買的更有意義、更營養(yǎng)、更衛(wèi)生。喝著自己做的臘八粥,我真實地感受到了濃厚的節(jié)日氣氛,還有中國傳統(tǒng)民俗那迷人的魅力。臘八粥中蘊含著祈求五谷豐登的美好愿望,喝著臘八粥,希望來年一定是個豐收年。
3.初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合集
中國有句話叫做“過了臘八就是年”,這就是說明臘八節(jié)是過年前的最后一個節(jié)日了。臘八節(jié)顧名思義就是要吃臘八粥的,這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我喜歡的節(jié)日。
每年的.臘八節(jié)媽媽都會給我煮一鍋臘八粥,在平時我就是喜歡喝粥,對于臘八粥更是喜愛。因為臘八粥里面有很多種類的豆子和米,混合在一起煮出來的粥又香又甜。今天又是一年的臘八節(jié)了,早上我就和媽媽來到超市買煮臘八粥的米,超市里面也是人很多。因為臘八節(jié)的關(guān)系,超市也在搞促銷,各種各樣的產(chǎn)品優(yōu)惠減價。我和媽媽來到買米的地方,已經(jīng)有很多人在裝了,而且各種價位的都有。媽媽說我們買好的吧,這里面的米也好,種類也比較多。我當(dāng)然是愿意的,因為這樣的會更好吃啊?;氐郊衣槁榫徒o我煮臘八粥了,我在一邊看著,我們買的米里面有麥片,黑芝麻,紅豆等等好多。媽媽燒上上一鍋水就把米放進去了。慢慢的鍋里的水就變了顏色。由原來的白色變成了黑色,我還奇怪怎么變黑了,這不像是臘八粥的顏色啊。媽媽卻說別著急,我就耐心等待者,時間慢慢過去了,鍋里的粥漸漸的變得有點紅色了,看起來就像外面買回來的臘八粥一樣。媽媽又在鍋里面加入了冰糖,這樣吃起來就會更甜一些。粥越來越粘稠了,看起來真的很美味啊。媽媽關(guān)上火之后,我就迫不及待了,想先嘗一嘗。媽媽一邊說我饞貓,一邊給我成了一小碗。告訴我很燙,小心一點。我自己吹吹熱氣,聞起來就是香的味道。慢慢的喝起來。真是好美味啊,一點不比外面的遜色。
這個臘八節(jié)我遲到了最美味的臘八粥,明天我也要自己住一次臘八粥試試。
4.初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合集
在我的家鄉(xiāng),每年的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即臘八節(jié),有吃臘八粥的習(xí)俗。臘八粥就是用八種當(dāng)年收獲的新鮮糧食煮成的甜味或咸味粥。而我們家鄉(xiāng)的人卻喜歡吃咸味臘八粥,粥內(nèi)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蘿卜、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
臘月初八早上,天剛蒙蒙亮,人們就趕快起床熬粥。粥熬好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自己吃飯,而是先將熬好的粥喂給棗樹,將棗樹樹身上砍一些小口子,再虔誠地把粥抹在樹痕上,這就算是棗樹把飯吃掉了。人們這樣做的原因,據(jù)老人們講,原來我們這個地區(qū)的棗樹原都不結(jié)果,人們都不愿意種棗樹。棗神見人們都不尊敬她,便變成一個老太婆來到人間。她在離村不遠(yuǎn)的地方畫了一片果園,滿園棗樹,紅棗滿枝。人們摘下一嘗,又酸又甜,好吃極了,就紛紛跑到管理棗樹的老太婆那里討教。老太婆告訴大家,只要每年臘月初八給棗樹喂頓米飯,棗樹就會結(jié)果。人們按照她說的方法去做,果然棵棵樹上都結(jié)出了紅棗。這不過是一個傳說而已,其實這里面包含著許多科學(xué)道理:在棗樹上砍些口子,可以調(diào)節(jié)棗樹的營養(yǎng)增長,阻止養(yǎng)分向地下輸送,好集中力量供應(yīng)地上部分,從而保證了果實的營養(yǎng)需求。至于把粥抹在樹痕上,其實不過是一種保護傷口愈合的土辦法罷了。
直到現(xiàn)在,家鄉(xiāng)的有些地方還保留有臘月初八讓棗樹吃米飯的風(fēng)俗。當(dāng)?shù)亓鱾饔羞@樣一句民謠:“臘八棗樹吃米飯,棗兒結(jié)得干連蛋。”“干連蛋”,是家鄉(xiāng)的土語,意即棗樹碩果累累,果稠個大。
5.初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合集
又是一個臘八節(jié),吃著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臘八粥,那一絲絲的甜意,又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臘八節(jié)……
對于那時的我們來說,臘八也是個很特別的節(jié)日,早早地就盼望著臘八節(jié)的到來。到初七傍晚,早已迫不及待的我們放學(xué)就約好了伙伴,三五成群,男孩背著自制的冰車,女孩拎著個大籃子,一路小跑,直沖我們冬天的樂園——村外大河邊。
六、七米寬的大河冰凍結(jié)實,冰面光潔如鏡,階梯似的石頭上流水結(jié)的冰,凸凹波紋如魚鱗,疙疙瘩瘩,很是美觀。男孩們放上冰車,有的跪在上面,有的兩人坐一起,雙手冰釬一鑿,“哧溜”一聲,滑的無影無蹤。女孩也不甘示弱,從河邊找上薄而大的石塊,再用雙手捧上幾捧背陰處沒有化的積雪,分撒在冰面上,放好石塊坐上去,“推吧。”后面的人一推,嘎啦啦一陣沖向前,有的原地打轉(zhuǎn)摔倒,有的沖出不遠(yuǎn)*下的石頭早已不見蹤影,四腳朝天,任憑后腦勺被磕的有點悶疼,依然會找一塊更大的石塊,大伙像串糖葫蘆,一個一個拽著前面人的襖后襟,齊聲令下,一起使勁,還是不到幾步,東倒西歪,人仰馬翻,腦勺著地,玩的起勁的我們根本沒在意凍的通紅的小手都蹭破了皮。寂靜而空曠的山澗回蕩著頑皮的歡聲笑語……
天色已晚,興致未盡的我們匆忙各自趕到上游(為的是干凈),用石塊砸上幾大塊冰凌,按照自己心中的想象,把冰塊稍做敲鑿,像娃娃,像動物……載著滿心的喜悅,不停的用口中的熱氣哈著凍的發(fā)青的小手,回家的路上,仍然忘不了歡鬧嬉戲……
臘八的早晨,早早起床,和姐姐弟弟爭先恐后,端上母親做的紅紅的臘八粥,跑到院里,搶著去喂昨晚放在每個門口兩邊的冰凌人兒,用紅色的豆子給他安上小嘴,看著似笑了的冰凌人兒,心里別提有多美……
不覺太陽已經(jīng)升起,盡管沒了孩提時的情趣,但那甜甜的臘八粥依然給人以濃濃的回味。
6.初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合集
一年一度的臘八節(jié)又到了。在中國民間的節(jié)日中,臘八節(jié)雖不及春節(jié)、中秋、端午、重陽等那樣熱鬧隆重,但由于歷史悠久,傳說動人,還是頗有影響的。今天就是臘月初八——臘八節(jié)。
一大早,媽媽就把我叫了起來,說是要帶我去姥姥家去,我聽后立馬就起來了,隨著媽媽到了姥姥家。到了姥姥家后已經(jīng)快要到中午了,姥姥和媽媽便去了廚房做飯,我便和小弟玩兒,不一會只見媽媽端著一大碗粥從廚房走了出來,我好奇的看了看粥里邊的東西,發(fā)現(xiàn)里邊是一些大麥米、白云豆、赤豆、綠豆,和花生、棗、杏仁、核桃、栗子、蓮子、百合、桂元肉、葡萄干以及各種各樣的米和豆子等組成。
我問了問媽媽,媽媽說:“這是臘八粥?!蔽矣謫枊寢專骸斑@臘八粥是怎么來的呢?”媽媽說:“臘八節(jié)本是佛教的節(jié)日。據(jù)印度佛經(jīng)記載,釋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經(jīng)出家修道,但是經(jīng)過了6年的苦行生活,他仍然沒有能在精神上擺脫對人生的各種苦惱。
這時他已經(jīng)饑餓疲憊到了極點,幸好有一個牧女給他送來了奶粥使他恢復(fù)了體力。然后他又到河中沐浴,洗去了身上的污垢,最后在菩提樹下靜思7日7夜,終于覺悟成佛。于是佛教使把這一天作為“成道節(jié)”來紀(jì)念。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后,中國佛教徒認(rèn)為釋迦牟尼成佛是在十二月,即臘月初八,遂以“臘八”為成道節(jié)。古時候,每逢這一天,各寺院都要誦經(jīng)紀(jì)念,并且仿效牧女獻乳糜事,以各種香谷、果實煮粥供佛,稱為“臘八粥”。
我聽完媽媽的說法后立即上網(wǎng)查了一些關(guān)于“臘八節(jié)”的資料,原來臘八粥,民間又叫“七寶粥”、“五味粥”。時代不同、地域不同,臘八粥的'吃法和做法也不同。民間最初只是在臘八這天,用紅小豆煮粥。
查完后,我不禁感嘆起來,原來“臘八節(jié)”還有這樣的習(xí)俗。我暗暗發(fā)誓要好好學(xué)習(xí),多多了解我們中國的習(xí)俗。
7.初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合集
每一年的臘八節(jié)我都會過得很開心,來和你們分享我快樂的臘八節(jié)吧!
臘八粥是每年這一天,奶奶必給我熬的。傳說,在古時候,是因為惡鬼總在農(nóng)歷臘八這天出來嚇唬小孩。然而這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單怕赤(紅)豆,所以有了“赤豆”打鬼的說法,于是大人們便用赤(紅)豆、綠豆、花生、葡萄干熬成臘八粥,也就是八寶粥。望著那紫盈盈的米粥,用勺子舀一點紫粥,細(xì)細(xì)品味,會讓你覺得這不是粥而是一個小型的豆類展示會。豆子的清香味道配上米的香醇,那香香的味道,不由得令你再喝一碗這紫粥。
喝完臘八粥,便開始要做第二件事,那就是臘八蒜,在臘八這天泡上的蒜頭,到除夕那天,不再是白色,而是綠色或黃色。綠色的蒜頭綠得晶瑩剔透,猶如一塊無瑕的翡翠,黃的蒜頭則如一個個味道甘甜的杏干,吃著翡翠、杏干樣的蒜頭,恨不得讓你再多吃幾個味道美味的餃子。首先,我按照奶奶的吩咐從櫥柜里找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密封罐,接著將紫皮蒜頭去皮放入罐中,最后將陳醋放入密封罐中,蓋好蓋子,將一罐臘八蒜放入壇中。
忙了除夕的用品,我便開始準(zhǔn)備過年的食品了。首先,我將各種水果、干果、瓜子放在桌子上,再把桌上的盤子清洗干凈,將干果、瓜子、水果一個個的放入盤中,奶奶在一旁笑盈盈的說道:“我的靜靜長大了?!睌[放好拼盤,望著桌子上那五花八門的拼盤,我從心里不禁地笑了,畢竟這是我一番辛苦擺出來的。
在這一天,這還從奶奶那知道了北京過臘八節(jié)的習(xí)俗,得知,來北京的臘八節(jié)不僅要吃臘八粥、泡臘八蒜,還要喝一大碗熱熱的羊骨頭湯。
臘八節(jié)的習(xí)俗還有很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里吧。
8.初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合集
“臘八臘八,凍掉下巴”,在臘八這一天,南方的星城迎來了一場罕見的大雪。
傍晚,我迎著寒風(fēng),獨自走出了家門,不是干什么大事,取個包裹而已。懷著對包裹里面新衣服的期待,快步走在馬路上。偶然看見一朵雪花緩緩落下,雖然只是一瞬間,但那雪花的潔白卻停留在了我的心間,很久、很久。小小的雪花,包含著我對冬日雪景的期待和向往。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我便起了床。都沒來得及伸懶腰,好奇便推著我向窗邊走。輕輕推開窗戶,面對窗外打個哈欠,一陣寒風(fēng)吸入,嗆得我連忙咳嗽,都沒看清窗外的景象。抬起頭,睜大了我那沒睡醒的朦朧的眼睛“天哪,下雪了!”窗外一片雪白,偶爾還會發(fā)現(xiàn)別人家火紅的春聯(lián),“對了,今天臘八”,雖然興奮,但忘不了今天是臘八。
換上大棉襖,穿上拖鞋,便準(zhǔn)備去媽媽房里告訴她這個好消息。腦海中浮現(xiàn)著她知道下雪后她興奮的表情,不知不覺就走出了房門。
一股臘八粥的清香流進了我的鼻孔,那是媽媽在廚房熬粥的背影。一大早的辛勤勞作,換來了真實美味和藏在心里的年味兒。
臘八節(jié)最重要的的當(dāng)然是大掃除,這可不僅僅是一個體力活,還是需要動腦筋的。大掃除最難搞得就是廚房,油污附著在灶臺上、抽油煙機外、水龍頭上。坐在餐桌旁,吃著美味的臘八粥,看著辛勤的媽媽在廚房里為了家里的干凈整潔累得團團轉(zhuǎn),我按捺不住,含著一口粥,快步走進廚房,幫忙一起搞,即使媽媽一直在喊我去吃完早餐。沒過多久,我就寒濕了背心,樂此不疲。
貼春聯(lián),我們家也沒有忘記……
臘八節(jié),就是雪景,就是八寶粥,就是貼春聯(lián),更是與家人一起大掃除。簡單,快樂。
臘八年味濃!城里年味沒有散!
9.初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合集
臘月初八,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習(xí)俗。據(jù)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wèi)國(今尼泊爾境內(nèi))凈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dāng)時婆羅門的神權(quán)統(tǒng)治,舍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獲,后經(jīng)六年苦行,于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于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jì)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jì)念日”。
“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jié)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jīng),并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并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后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jù)說有的寺院于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fā)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jié)物新?!睋?jù)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nèi)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干,積一年的余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壽??梢姰?dāng)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臘八粥在古時是用紅小豆、糯米煮成,后來材料逐漸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類做粥,謂之‘臘八粥’”。至今我國江南、東北、西北廣大地區(qū)人民仍保留著吃臘八粥的習(xí)俗,廣東地區(qū)已不多見。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紅豆、棗子、栗子、花生、白果、蓮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圓、龍眼肉、蜜餞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yǎng),確實能增福增壽。
10.初中臘八節(jié)作文600字合集
農(nóng)歷臘月初八,是我國傳統(tǒng)的臘八節(jié)。在這一天,全國大部分地區(qū)還保留著臘八節(jié)的傳統(tǒng)習(xí)俗--吃臘八粥、泡臘八蒜。
每年這一天,奶奶都會給我們熬一鍋臘八粥的。那天早上,奶奶早就拎著滿滿一袋子菜回到家里,開始在廚房里忙碌起來,叮囑我和爸媽下午早點回家喝臘八粥。傳說,在古時候,是因為惡鬼總在農(nóng)歷臘八這天出來嚇唬小孩。然而這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單怕赤(紅)豆,所以有了“赤豆”打鬼的說法,于是大人們便用赤(紅)豆、綠豆、花生、葡萄干熬成臘八粥,也就是八寶粥。而我奶奶臘八粥卻更豐富多彩:有米、胡蘿卜、青菜、花生、黃豆、蓮子、白果、豆腐、木耳、紅棗等多種食材,以前奶奶煮臘八粥時我總愛在旁邊看著,奶奶一次性在鍋里加足了水,先將黃豆、蓮子、白果、綠豆、花生熬至半熟,再放入米和少量的糯米一起熬,煮粥要用大火,等米開花了,奶奶才加入青菜、胡蘿卜、豆腐等,然后用文火熬,邊熬邊攪拌,奶奶說,這樣粥才不會糊。望著一鍋色澤艷麗芳香馥郁的臘八粥,頓時你會垂涎三尺,用勺子舀一點粥,細(xì)細(xì)品味,會讓你覺得這不是粥而是一個小型的豆類展示會。特別是豆子的清香味道配上米的香醇,那味道真是無法形容。
晚上,我們一家人喝著臘八粥,說著臘八事,奶奶說,姨奶奶家在山東,她們每年還要在臘八這天泡上的蒜頭,到除夕那天,蒜頭不再是白色,而是綠色或黃色。綠色的蒜頭綠得晶瑩剔透,猶如一塊無瑕的翡翠,黃的蒜頭則一個個味道甘甜,但我們四川人不怎么吃,聽了奶奶的話,我嚷著叫奶奶教我做臘八蒜,奶奶拗不過我,就教我做了臘八蒜。我按照奶奶的吩咐從櫥柜里找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密封罐,接著將蒜頭去皮放入罐中,最后將陳醋放入密封罐中,蓋好蓋子,將一罐臘八蒜放入壇中。今年姨奶奶來了,我要給她一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