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青蛙看?!方虒W反思

字號: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jīng)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yè)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青蛙看?!方虒W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二年級語文《青蛙看?!方虒W反思
    童話故事《青蛙看海》講了一只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蒼鷹的指點下,跟著松鼠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跳,后終于到達山頂,看到了大海的故事。說明了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理想的彼岸。在青蛙實現(xiàn)愿望的過程中,有兩個人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一是蒼鷹,他給青蛙指出了看海的方法,二是松鼠,他引導青蛙一步步登上山頂,終使青蛙實現(xiàn)了看海的愿望。
    學完課文后,我讓學生談談對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很多學生表示要學習不怕困難的小青蛙,更多的學生表示喜歡樂于助人的松鼠,喜歡率達100%(而喜歡蒼鷹的只達三分之一左右),有同學甚至表示:“如果我們的老師像松鼠一樣該有多好哇!”
    一語驚醒夢中人,我們的學生需要的是松鼠式的老師!那松鼠式的老師到底有何魅力,能贏得學生如此的青睞呢?
    一、關心愛護學生
    學生喜歡松鼠主要的原因莫過于松鼠很有愛心,當青蛙遇到困難時,他及時伸出援助之手。青蛙需要松鼠這樣的朋友,學生又何嘗不需要松鼠式的老師呢?做松鼠式的老師,當學生遇到困難時,及時伸出援助之手,把自己的關心愛護帶給學生。愛是春風化雨,愛會潤物無聲。當教師以滿腔的熱誠對待學生,把濃濃的愛撒向學生,則再大的難題也會迎刃而解,再多的頑石也會逐漸被感化。
    二、引導幫助學生
    當青蛙遇到困難而一籌莫展的時候,松鼠沒有和蒼鷹一樣置之不理,而是將這座難以攀登的高山分解成許多級可以征服的'臺階。降低了登山的難度,并帶著青蛙一級一級地往上跳,終登上了山頂,看到了大海。我們的學生猶如青蛙,在學習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當學生急需幫助時,教師不能視如不見,應像松鼠那樣及時給予幫助,幫助學生降低難度,為其搭臺子,架梯子,使其一步步登上理想之峰。
    當然,這樣的幫助要掌握好其中的火候。教師要做松鼠式的老師,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并不是讓教師做學生的保姆,學生的任何事情、任何活動教師都得親歷親為,包辦代替。相反,教師該放手的時候應及時放手,應讓學生成為學習(生活)的主人。只有在學生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才應予以適當?shù)闹笇Ш蛶椭?BR>    三、支持激勵學生
    在青蛙實現(xiàn)愿望的過程中,蒼鷹與松鼠都給予了他幫助,但蒼鷹給予的僅僅是指點:“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而當青蛙對登山表示為難時,蒼鷹沒有繼續(xù)給予切實可行的辦法與幫助,只是說:“不登上山頂,怎么能看到大海呢?”說完就展翅飛走了。他的話不僅沒有給青蛙帶來了希望,反而使青蛙陷入更大的失望之中。但松鼠并沒有像蒼鷹那么拍拍翅膀就飛走,而是啟發(fā)誘導青蛙“你想看大海嗎?”“這石階你能跳上去嗎?”當青蛙跳上一級石階,他又激勵青蛙“好,一定能看到大海!”松鼠親切的笑容、熱情的鼓勵成功地喚起了青蛙的信心,成為青蛙登山的動力,使得青蛙信心倍增,不由自主地跟著松鼠一級一級地往上跳。盡管后面還有疲勞、饑渴、甚至危險在等著他,但一路上由于有松鼠的鼓勵和支持,終,青蛙在不知不覺中跳完所有石階,到達了山頂,看到了大海,實現(xiàn)了夢寐以求的愿望。
    青蛙看海需要松鼠的鼓勵,學生學習同樣需要老師的鼓勵和支持,老師們,請不要吝嗇您的語言和微笑,您每一個贊許的眼神、真誠的夸獎、親昵的動作,都將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激勵其克服困難,實現(xiàn)理想。
    老師們,我們的學生如同一只只登山看海的青蛙,他們有愿望、有理想,然而他們的能力有限,毅力有限,在遇到困難時,他們會像青蛙一樣彷徨、失望,就讓我們一起來做松鼠式的老師吧,把我們的關心和愛護、引導和幫助、鼓勵和支持帶給學生,讓他們在前進的道路上乘風破浪、早日登上理想之峰吧!
    【篇二】小學二年級語文《青蛙看海》教學反思
    蘇教版語文二上第九課《青蛙看?!肥且黄捁适?。敘述了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蒼鷹的指點下,跟著松鼠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跳,后終于到達山頂看到了大海的事。
    我在設計這節(jié)課時,緊緊圍繞著青蛙登山前后的心情變化這條線索加以展開。以青蛙剛開始看到高山時的畏難情緒和后青蛙在松鼠的幫助下堅持跳臺階的過程為重點,來突出青蛙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
    關于教學重點的過程我是這樣設計的:首先引導孩子說出對于青蛙來說登山看海是件難事,然后抓住難字問學生難在哪里?課文的哪句話能體現(xiàn)登山難?學生找得都很準,一句是天哪,這么高的山!另一句是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么上地去呢?我重點指導了上一句,為了讓學生體會山的高,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座山,問學生:這山算高嗎?生答:不算高。接著,我又連畫了兩次山,并問了學生兩次。學生都答:不算高。我說:那就請同學們把自己想象中的高山描繪出來好嗎?學生們一下子來勁兒了,有的說:這座山頭頂藍天,腳踩大地。有的說:這山像個巨人。還有的同學用了一些形容詞如直穿云霄、高聳入云等等。說完我緊接著讓學生表演吸了口涼氣的。動作,體會山的高,后我說:請同學們再來讀一讀這句話,體會山的高。經(jīng)過這樣的指導再來練讀,學生都能讀得很到位。
    課文接下來講得是:在青蛙感到很失望的時候,小松鼠來幫助了它,引領它一級一級的跳上臺階。這時青蛙開始變得有信心了,為了讓學生體會青蛙登山的艱辛,我是這樣設計的:先以小青蛙有信心了,登山的過程就不難了嗎?這句話為過渡,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學習探求的欲望,接下來讓同學們朗讀課文找出它們登山的過程,然后出示;兩個句子青蛙跟著松鼠往上挑和青蛙跟著松鼠一級一極地往上跳讓學生反復朗讀比較,能否把一級一極去掉,學生答:不能。我問:為什么,你從一級一級中讀懂了什么?學生有的答:一級一級說明了山路很長。有的說:我從中讀出了它們的辛苦。我繼續(xù)引導:辛苦在哪?學生答:累了在草叢中歇一會兒,渴了喝點山泉水。我接著問:就在這一級一級的登山過程中,它們還會遇到什么困難?學生積極動腦,大膽想象,后我總結:它們登山很不容易,真是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
    在教學的后我讓學生說說你喜歡誰?想對它說什么?有的學生說到蒼鷹和松鼠,認為應該學習它們樂于助人的精神;更多的學生則表示要學習青蛙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這節(jié)課讓我收獲頗多。我認識到苦心鉆研教材是上好課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我會永遠牢記這一點。期待著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能有更大的進步!
    【篇三】小學二年級語文《青蛙看海》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對二年級小朋友來說篇幅較長,特別是對話較多。怎樣使學生學得明白又不顯得拖沓?在教學時,我采用了長文短教的方法,把對話列了出來,讓學生讀熟。
    這課的難點是要讓學生充分體會青蛙登山的艱辛和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登上山頂。課前,我讓學生學青蛙跳樓梯的臺階。剛開始學生很起勁,但跳完以后個個累得叫苦連天,有的一*坐在地上不愿起,有的直喘氣。有了自己的經(jīng)歷來體會青蛙登山的艱辛,能夠很好地幫助他們理解和感受課文內(nèi)容。在充分理解和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我做熱心的小松鼠,并變換著花樣說一些鼓勵的話,小朋友們在我的帶領下不停地跳著,寓教于樂,親歷登山,感受真切。這就促使學生進行角色轉換,帶著小青蛙的真切感受理解課文,對課文中的角色必然產(chǎn)生親切感,很自然的加深了內(nèi)心體驗。學生的興趣很濃,思維很活躍,表演和朗讀都挺到位。
    另外在教學完后,我創(chuàng)設情境,對孩子進行口語訓練,如:說說“青蛙失望的樣子,你有失望的時候嗎?”、“小青蛙終于實現(xiàn)了看海的愿望,此時此刻,小青蛙會對幫助過它的小松鼠說些什么呢?小松鼠又會怎樣夸小青蛙呢?小青蛙對自己又會說什么呢?”這樣,不僅降低了理解的難度,而且又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將生活的經(jīng)驗運用于課堂,加深了學生的體驗,碰撞了學生的心靈,課堂就會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