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淀,每一個成語的背后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是中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其特點是深刻雋永,言簡意賅。下面是整理分享的簡短成語故事大全,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1.簡短成語故事:以貌取人
孔子有許許多多弟子,其中有一個名叫宰予的,能說會道,利口善辯。他開始給孔子的印象不錯,但后來漸漸地露出了真相:既無仁德又十分懶惰;大白天不讀書聽講,躺在床上睡大覺。為此,孔子罵他是“朽木不可雕”??鬃拥牧硪粋€弟子澹臺滅明,字子羽,是魯國人,比孔子小三十九歲,他的體態(tài)和相貌很丑陋??鬃娱_始認為他資質(zhì)低下,不會成才。但他從師學(xué)習(xí)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實踐,處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后來,子羽游歷到長江,跟隨他的弟子有三百人,聲譽很高,各諸侯國都傳誦他的名字。孔子聽說了這件事,感慨地說:“我只憑言辭判斷人品質(zhì)能力的好壞,結(jié)果對宰予的判斷就錯了;我只憑相貌判斷人品質(zhì)能力的好壞,結(jié)果對子羽的判斷又錯了?!?BR> [提示]只根據(jù)外貌來判斷人品質(zhì)能力的好壞。
2.簡短成語故事:自相矛盾
從前,楚國有個人在街上賣兵器。他拿著矛說:“這支矛,是天下第一鋒利的,它能擊穿最堅固的盾牌?!彼帜闷鸲苷f:“這個盾牌,是天下第一堅固的,世界上沒有一支長矛能夠刺得穿它?!庇腥藛枺骸坝媚愕拿棠愕亩?,會怎么樣呢?”那人回答不出來了。
[注釋]矛:長矛。盾:盾牌。
[提示]比喻自己的言行前后相互抵觸。
3.簡短成語故事:掩耳盜鈴
古時候,有個人想偷別人家大門上掛著的門鈴,又怕門鈴響起來。他想出一個辦法來。他把自己的耳朵掩起來,然后去把門鈴?fù)迪聛?。結(jié)果被主人當場捉住了。他驚奇地問主人:“你怎么聽到了鈴聲?”主人說:“你掩住了自己的耳朵,可是沒有掩住我的耳朵??!”
[注釋]掩:遮蓋,捂。盜:偷。
[提示]比喻所做的事情不能欺騙別人,只能欺騙自己。
4.簡短成語故事:天羅地網(wǎng)
春秋時,楚平王聽信大臣費無忌的讒言,要殺害太子的師傅伍奢和他的兒子伍子胥。太子連夜告訴了在樊城做守將的伍子胥。當?shù)诙熨M無忌的兒子來騙伍子胥回都城時,伍子胥將他痛打一頓,說:“如果不是太子告訴真相,我就被騙入天羅地網(wǎng)了。”
[注釋]羅:捕鳥的網(wǎng)。
[提示]形容包圍嚴密。也比喻對敵人、罪犯等人嚴密防范。
5.簡短成語故事:守株待兔
春秋時,宋國有個農(nóng)夫在田里看見一只野兔撞在樹樁子上,折斷脖子而亡。他不費吹灰之力便吃到了兔肉。從那以后,他什么農(nóng)活兒也不干了,天天守在樹樁子旁邊,等著撿兔子??稍僖矝]有野兔來撞這樹樁子,他的行為被人們當作了笑話。
[注釋]株:樹樁子。
[提示]比喻不知道變通或妄想不經(jīng)過努力而僥幸得到成功。
6.簡短成語故事:打草驚蛇
南唐時,當涂縣令王魯是個貪 官。為了給他敲敲警鐘,人們聯(lián)名寫信,狀告他手下的一個主簿。告狀信上列舉的罪行,件件都與王魯這個縣令有牽連。心慌意亂的王魯,神差鬼使地在信上寫下了自己當時的真實思想:“你雖然打草,我已經(jīng)驚蛇?!?BR> [提示]比喻自己的行為使對方有所察覺和防備。
7.簡短成語故事:黃粱一夢
從前,有個窮書生碰到一位道士。睡覺時,道士拿出一個枕頭交給他,說道:“你枕著這個枕頭睡一覺,就可以獲得你想要的生活?!边@時,店主正在煮黃粱米飯,窮書生睡著后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生活得十分闊綽,官運亨通。最后夢見自己快要病死時,忽然驚醒。醒后,看見道士依然站在他的身邊,而店主的黃粱米飯還沒有煮熟。原來自己享受了幾十年的榮華富貴,不過是短暫的一夢而已。
[注釋]黃粱:黃小米,這里指黃小米飯。
[提示]比喻虛幻,一場空。也作“黃粱美夢”。
8.簡短成語故事:雞犬不寧
唐朝時,柳宗元勸說一個捕蛇者去種田,那人卻說:“種田,苛捐雜稅繁多,官吏逼債又兇,鬧得雞和狗都不得安寧。我干捕蛇這行當雖然有生命危險;但是也比種田要強?!绷谠挥傻酶袊@道:“這樣殘酷地壓榨老百姓的政府,真是比老虎還兇?。 ?BR> [注釋]寧:安寧。
[提示]形容侵擾得很厲害。
9.簡短成語故事:驕兵必敗
公元前65年,漢宣帝派軍攻打車師國,被匈奴所困。消息傳來,將軍趙充國認為,匈奴勢力微弱,可以此為由向他們發(fā)動進攻。御史魏相認為,自恃強大,對外炫耀武力,是驕兵,驕兵輕敵是一定要失敗的。漢宣帝聽從了魏相的勸諫,沒有出兵。
[提示]比喻自以為強大而輕敵的軍隊,必定要打敗仗。
10.簡短成語故事:無能為力
春秋時,秦國和晉國要組成聯(lián)軍攻打鄭國,鄭國的國君非常焦急。有人告訴他,有個叫燭之武的官員能夠勸說秦國退軍。國君立即召見了燭之武。燭之武對他說:“我年輕的時候就不如別人,現(xiàn)在年紀大了,就更沒有這個能力了?!?BR> [提示]多指沒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或解決某個問題。
11.簡短成語故事:錦囊妙計
三國時,為聯(lián)合抵抗曹操,孫權(quán)將南郡借給了劉備。后來孫權(quán)要收回,可劉備不愿歸還。周瑜設(shè)下美人計,招劉備來東吳與孫權(quán)的妹妹結(jié)婚,然后扣住劉備,逼他歸還南郡。劉備按諸葛亮給他的藏在三個錦囊中的三條計策行事,結(jié)果在他的保護下,安全地回到了荊州。
[注釋]錦囊:封藏機密文件或詩稿的織錦口袋。
[提示]比喻能及時解決緊急問題的辦法。
12.簡短成語故事:開卷有益
宋太宗趙光義命令宰相李昉組織編寫了一部學(xué)術(shù)價值頗高的百科全書,叫《太平御覽》,總字數(shù)達四百七十八萬個。他規(guī)定自己每天要看三卷。大臣們勸他不要太勞累了,宋太宗回答說:“只要打開這部書閱讀,就能從中獲益,也就不感到勞累了?!?BR> [注釋]開卷:打開書本,指讀書。
[提示]指讀書有很多好處。
13.簡短成語故事:開天辟地
據(jù)說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是合在一起的,一片混沌,像一只大雞蛋。而人類的祖先盤古,頂破了“蛋殼”。其中輕而清的物體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下沉,變成了地。盤古頭頂天,腳撐地,天升高一丈,地加厚一丈,盤古也高一丈,用了一萬八千年,盤古完成了開天辟地的任務(wù)。
[提示]現(xiàn)在常常比喻前所未有。
14.簡短成語故事:刻舟求劍
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個人坐船過江,不慎將佩劍掉進江里,他立即在劍落水的船身上刻上記號。同船的人問他:“你刻這個記號有什么用?”楚國人說:“剛才我的劍是從這里掉下去的。一會兒我可以順著這個記號下去找。”等船靠了岸,楚國人就從做上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找劍,結(jié)果自然找不到。
[提示]比喻辦事刻板拘泥不知變通。
15.簡短成語故事:空中樓閣
從前有一個財主,他看見別人的三層樓房,心里十分羨慕,決定也造一座。他要求找來的工匠只造第三層樓,第一層、第二層統(tǒng)統(tǒng)不要。工匠們聽了哭笑不得,說:“世界上哪有這樣的事,沒有第一層和第二層,怎么能蓋起第三層呢?”
[提示]比喻脫離實際的謬論或虛構(gòu)的事物。
16.簡短成語故事:如釋重負
春秋時,季孫、叔孫和孟孫三個家族掌握了魯國的軍政大權(quán)。魯昭公為奪回權(quán)利,派兵去攻打季孫氏。叔孫氏和孟孫氏知道后,立刻前來救援。三家聯(lián)合起來,把昭公的軍隊打得大敗,昭公只得逃亡齊國。因為他原來已經(jīng)失去了民心,百姓反而感覺像放下沉重的負擔。
[注釋]釋:放下。負:負擔。
[提示]形容人們解除了負擔后的輕松心情。
17.簡短成語故事:如魚得水
東漢末年,劉備請到諸葛亮做軍師后,經(jīng)常得到諸葛亮的指點,對天下形勢的理解和認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他與諸葛亮的關(guān)系十分親密。開始時,關(guān)羽和張飛很不服氣。劉備說:“我得到諸葛亮,就像魚得到了水一樣,你們應(yīng)該理解?!?BR> [提示]比喻得到與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很適合自己的環(huán)境。
18.簡短成語故事:千鈞一發(fā)
西漢的文學(xué)家枚乘,擅長寫辭賦。他在吳王劉濞那里做謀士時,反對吳王反叛朝廷。他勸吳王:“用一縷頭發(fā)系上千鈞之重的東西,下邊是深淵,頭發(fā)絲一斷,那東西你就別指望重新得到了。你謀反朝廷,危險的程度就像這頭發(fā)絲一樣?!眲㈠ú宦?,其兵反叛,最終被朝廷的大軍消滅。
[注釋]鈞:古代重量單位,三十斤(即十五千克)為一鈞。
[提示]比喻形勢或情況已極其危急。
19.簡短成語故事:手不釋卷
三國時,吳國大將呂蒙,善于領(lǐng)兵作戰(zhàn),立下不少戰(zhàn)功。但他有一個毛?。翰辉缸x書。吳王孫權(quán)對他說:“你掌管軍政大權(quán),應(yīng)該多讀兵書和史書。”他回答:“抽不出時間。”孫權(quán)說:“光武帝領(lǐng)兵打仗時,手都從來不離開書,你比他還忙嗎?”從此,呂蒙努力學(xué)習(xí),成了一個有學(xué)問的將領(lǐng)。
[注釋]釋:放開。卷:書本。
[提示]形容勤奮學(xué)習(xí)或看書入迷。
20.簡短成語故事:天衣無縫
古時候,有個年輕人名叫郭翰。盛夏的一個晚上,他在大樹底下乘涼。突然間,一個美麗的仙女從天上飄然而來。郭翰發(fā)現(xiàn)仙女的漂亮衣裙竟然連一條衣縫也沒有,他驚奇地問道:“你的衣服怎么沒有衣縫呢?”仙女笑道:“我穿的是天衣,天衣不是用針縫的,怎么會有衣縫呢?”
[提示]比喻事物非常自然完美,無任何紕漏破綻可尋。
1.簡短成語故事:以貌取人
孔子有許許多多弟子,其中有一個名叫宰予的,能說會道,利口善辯。他開始給孔子的印象不錯,但后來漸漸地露出了真相:既無仁德又十分懶惰;大白天不讀書聽講,躺在床上睡大覺。為此,孔子罵他是“朽木不可雕”??鬃拥牧硪粋€弟子澹臺滅明,字子羽,是魯國人,比孔子小三十九歲,他的體態(tài)和相貌很丑陋??鬃娱_始認為他資質(zhì)低下,不會成才。但他從師學(xué)習(xí)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實踐,處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后來,子羽游歷到長江,跟隨他的弟子有三百人,聲譽很高,各諸侯國都傳誦他的名字。孔子聽說了這件事,感慨地說:“我只憑言辭判斷人品質(zhì)能力的好壞,結(jié)果對宰予的判斷就錯了;我只憑相貌判斷人品質(zhì)能力的好壞,結(jié)果對子羽的判斷又錯了?!?BR> [提示]只根據(jù)外貌來判斷人品質(zhì)能力的好壞。
2.簡短成語故事:自相矛盾
從前,楚國有個人在街上賣兵器。他拿著矛說:“這支矛,是天下第一鋒利的,它能擊穿最堅固的盾牌?!彼帜闷鸲苷f:“這個盾牌,是天下第一堅固的,世界上沒有一支長矛能夠刺得穿它?!庇腥藛枺骸坝媚愕拿棠愕亩?,會怎么樣呢?”那人回答不出來了。
[注釋]矛:長矛。盾:盾牌。
[提示]比喻自己的言行前后相互抵觸。
3.簡短成語故事:掩耳盜鈴
古時候,有個人想偷別人家大門上掛著的門鈴,又怕門鈴響起來。他想出一個辦法來。他把自己的耳朵掩起來,然后去把門鈴?fù)迪聛?。結(jié)果被主人當場捉住了。他驚奇地問主人:“你怎么聽到了鈴聲?”主人說:“你掩住了自己的耳朵,可是沒有掩住我的耳朵??!”
[注釋]掩:遮蓋,捂。盜:偷。
[提示]比喻所做的事情不能欺騙別人,只能欺騙自己。
4.簡短成語故事:天羅地網(wǎng)
春秋時,楚平王聽信大臣費無忌的讒言,要殺害太子的師傅伍奢和他的兒子伍子胥。太子連夜告訴了在樊城做守將的伍子胥。當?shù)诙熨M無忌的兒子來騙伍子胥回都城時,伍子胥將他痛打一頓,說:“如果不是太子告訴真相,我就被騙入天羅地網(wǎng)了。”
[注釋]羅:捕鳥的網(wǎng)。
[提示]形容包圍嚴密。也比喻對敵人、罪犯等人嚴密防范。
5.簡短成語故事:守株待兔
春秋時,宋國有個農(nóng)夫在田里看見一只野兔撞在樹樁子上,折斷脖子而亡。他不費吹灰之力便吃到了兔肉。從那以后,他什么農(nóng)活兒也不干了,天天守在樹樁子旁邊,等著撿兔子??稍僖矝]有野兔來撞這樹樁子,他的行為被人們當作了笑話。
[注釋]株:樹樁子。
[提示]比喻不知道變通或妄想不經(jīng)過努力而僥幸得到成功。
6.簡短成語故事:打草驚蛇
南唐時,當涂縣令王魯是個貪 官。為了給他敲敲警鐘,人們聯(lián)名寫信,狀告他手下的一個主簿。告狀信上列舉的罪行,件件都與王魯這個縣令有牽連。心慌意亂的王魯,神差鬼使地在信上寫下了自己當時的真實思想:“你雖然打草,我已經(jīng)驚蛇?!?BR> [提示]比喻自己的行為使對方有所察覺和防備。
7.簡短成語故事:黃粱一夢
從前,有個窮書生碰到一位道士。睡覺時,道士拿出一個枕頭交給他,說道:“你枕著這個枕頭睡一覺,就可以獲得你想要的生活?!边@時,店主正在煮黃粱米飯,窮書生睡著后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生活得十分闊綽,官運亨通。最后夢見自己快要病死時,忽然驚醒。醒后,看見道士依然站在他的身邊,而店主的黃粱米飯還沒有煮熟。原來自己享受了幾十年的榮華富貴,不過是短暫的一夢而已。
[注釋]黃粱:黃小米,這里指黃小米飯。
[提示]比喻虛幻,一場空。也作“黃粱美夢”。
8.簡短成語故事:雞犬不寧
唐朝時,柳宗元勸說一個捕蛇者去種田,那人卻說:“種田,苛捐雜稅繁多,官吏逼債又兇,鬧得雞和狗都不得安寧。我干捕蛇這行當雖然有生命危險;但是也比種田要強?!绷谠挥傻酶袊@道:“這樣殘酷地壓榨老百姓的政府,真是比老虎還兇?。 ?BR> [注釋]寧:安寧。
[提示]形容侵擾得很厲害。
9.簡短成語故事:驕兵必敗
公元前65年,漢宣帝派軍攻打車師國,被匈奴所困。消息傳來,將軍趙充國認為,匈奴勢力微弱,可以此為由向他們發(fā)動進攻。御史魏相認為,自恃強大,對外炫耀武力,是驕兵,驕兵輕敵是一定要失敗的。漢宣帝聽從了魏相的勸諫,沒有出兵。
[提示]比喻自以為強大而輕敵的軍隊,必定要打敗仗。
10.簡短成語故事:無能為力
春秋時,秦國和晉國要組成聯(lián)軍攻打鄭國,鄭國的國君非常焦急。有人告訴他,有個叫燭之武的官員能夠勸說秦國退軍。國君立即召見了燭之武。燭之武對他說:“我年輕的時候就不如別人,現(xiàn)在年紀大了,就更沒有這個能力了?!?BR> [提示]多指沒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或解決某個問題。
11.簡短成語故事:錦囊妙計
三國時,為聯(lián)合抵抗曹操,孫權(quán)將南郡借給了劉備。后來孫權(quán)要收回,可劉備不愿歸還。周瑜設(shè)下美人計,招劉備來東吳與孫權(quán)的妹妹結(jié)婚,然后扣住劉備,逼他歸還南郡。劉備按諸葛亮給他的藏在三個錦囊中的三條計策行事,結(jié)果在他的保護下,安全地回到了荊州。
[注釋]錦囊:封藏機密文件或詩稿的織錦口袋。
[提示]比喻能及時解決緊急問題的辦法。
12.簡短成語故事:開卷有益
宋太宗趙光義命令宰相李昉組織編寫了一部學(xué)術(shù)價值頗高的百科全書,叫《太平御覽》,總字數(shù)達四百七十八萬個。他規(guī)定自己每天要看三卷。大臣們勸他不要太勞累了,宋太宗回答說:“只要打開這部書閱讀,就能從中獲益,也就不感到勞累了?!?BR> [注釋]開卷:打開書本,指讀書。
[提示]指讀書有很多好處。
13.簡短成語故事:開天辟地
據(jù)說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是合在一起的,一片混沌,像一只大雞蛋。而人類的祖先盤古,頂破了“蛋殼”。其中輕而清的物體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下沉,變成了地。盤古頭頂天,腳撐地,天升高一丈,地加厚一丈,盤古也高一丈,用了一萬八千年,盤古完成了開天辟地的任務(wù)。
[提示]現(xiàn)在常常比喻前所未有。
14.簡短成語故事:刻舟求劍
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個人坐船過江,不慎將佩劍掉進江里,他立即在劍落水的船身上刻上記號。同船的人問他:“你刻這個記號有什么用?”楚國人說:“剛才我的劍是從這里掉下去的。一會兒我可以順著這個記號下去找。”等船靠了岸,楚國人就從做上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找劍,結(jié)果自然找不到。
[提示]比喻辦事刻板拘泥不知變通。
15.簡短成語故事:空中樓閣
從前有一個財主,他看見別人的三層樓房,心里十分羨慕,決定也造一座。他要求找來的工匠只造第三層樓,第一層、第二層統(tǒng)統(tǒng)不要。工匠們聽了哭笑不得,說:“世界上哪有這樣的事,沒有第一層和第二層,怎么能蓋起第三層呢?”
[提示]比喻脫離實際的謬論或虛構(gòu)的事物。
16.簡短成語故事:如釋重負
春秋時,季孫、叔孫和孟孫三個家族掌握了魯國的軍政大權(quán)。魯昭公為奪回權(quán)利,派兵去攻打季孫氏。叔孫氏和孟孫氏知道后,立刻前來救援。三家聯(lián)合起來,把昭公的軍隊打得大敗,昭公只得逃亡齊國。因為他原來已經(jīng)失去了民心,百姓反而感覺像放下沉重的負擔。
[注釋]釋:放下。負:負擔。
[提示]形容人們解除了負擔后的輕松心情。
17.簡短成語故事:如魚得水
東漢末年,劉備請到諸葛亮做軍師后,經(jīng)常得到諸葛亮的指點,對天下形勢的理解和認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他與諸葛亮的關(guān)系十分親密。開始時,關(guān)羽和張飛很不服氣。劉備說:“我得到諸葛亮,就像魚得到了水一樣,你們應(yīng)該理解?!?BR> [提示]比喻得到與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很適合自己的環(huán)境。
18.簡短成語故事:千鈞一發(fā)
西漢的文學(xué)家枚乘,擅長寫辭賦。他在吳王劉濞那里做謀士時,反對吳王反叛朝廷。他勸吳王:“用一縷頭發(fā)系上千鈞之重的東西,下邊是深淵,頭發(fā)絲一斷,那東西你就別指望重新得到了。你謀反朝廷,危險的程度就像這頭發(fā)絲一樣?!眲㈠ú宦?,其兵反叛,最終被朝廷的大軍消滅。
[注釋]鈞:古代重量單位,三十斤(即十五千克)為一鈞。
[提示]比喻形勢或情況已極其危急。
19.簡短成語故事:手不釋卷
三國時,吳國大將呂蒙,善于領(lǐng)兵作戰(zhàn),立下不少戰(zhàn)功。但他有一個毛?。翰辉缸x書。吳王孫權(quán)對他說:“你掌管軍政大權(quán),應(yīng)該多讀兵書和史書。”他回答:“抽不出時間。”孫權(quán)說:“光武帝領(lǐng)兵打仗時,手都從來不離開書,你比他還忙嗎?”從此,呂蒙努力學(xué)習(xí),成了一個有學(xué)問的將領(lǐng)。
[注釋]釋:放開。卷:書本。
[提示]形容勤奮學(xué)習(xí)或看書入迷。
20.簡短成語故事:天衣無縫
古時候,有個年輕人名叫郭翰。盛夏的一個晚上,他在大樹底下乘涼。突然間,一個美麗的仙女從天上飄然而來。郭翰發(fā)現(xiàn)仙女的漂亮衣裙竟然連一條衣縫也沒有,他驚奇地問道:“你的衣服怎么沒有衣縫呢?”仙女笑道:“我穿的是天衣,天衣不是用針縫的,怎么會有衣縫呢?”
[提示]比喻事物非常自然完美,無任何紕漏破綻可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