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堅定堅持初的夢想走下去,再苦再累再難,堅定不移,才有可能走向成功,整理了“2020年司法考試備考知識點”,歡迎閱讀參考!更多相關訊息請關注!

【篇一】2020年司法考試備考知識點
《海牙送達公約》
1965年《關于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訴訟文書和非訴訟文書海牙公約》,簡稱《海牙送達公約》,自1992年1月1日起對我國生效。為此,高人民法院、外交部與司法部又聯(lián)合發(fā)布了《關于執(zhí)行〈關于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公約〉有關程序的通知》和《關于執(zhí)行海牙送達公約的實施辦法》,具體規(guī)定了運用該公約設立的機制進行文書域外送達的程序。
一、送達途徑
(一)外國法院文書向我國境內送達
1.該國法院或其他機關將請求交該國駐華使領館,經由我國司法部轉遞高人民法院,再由高人民法院交有關人民法院送達給當事人。
【注意】公約成員國駐華使領館也可直接向其在華的本國公民送達。
2.該國有權送交文書的主管*或司法助理人員直接送司法部,經由司法部轉遞給高人民法院,再由高人民法院交有關人民法院送達給當事人。
【注意】我國不允許主管*或司法助理人員在我國境內直接送達當事人,須司法部和高法轉遞。
(二)我國法院文書向境外當事人送達
1.我國法院向該外國公民或第三國公民或無國籍人送達文書,有關中級法院或專門法院將請求書和司法文書送有關高級法院轉高人民法院,由高法送司法部(或我國駐該國使領館)轉遞給該國指定的中央機關。
2.我國法院向在外國的中國公民送達文書,委托書和司法文書由有關中級法院或專門法院送有關高級法院轉高人民法院,由高法徑送或經司法部轉送我國駐該國使領館送達給當事人。
二、可以拒絕送達的理由
被請求國認為執(zhí)行請求將損害其主權或安全。
三、不能拒絕送達的理由
1.有關期限已過;
2.被請求方法院專屬管轄;
3.未附有被請求方文字譯本而附有英文或法文文本,法院不能拒絕送達,但受送達人有權拒收。
【篇二】2020年司法考試備考知識點
免職、撤職、開除公職、辭退的區(qū)別
一、免職
免職,即免去職務。是指有任免權的部門依照法律規(guī)定或組織程序免去公職人員的現(xiàn)任職務。免職不是公務員的處分形式,一般不具有懲罰性或制裁性,正常的工作調動、輪崗交流、任職期滿、退休等原因都會引起免職。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對于有一般過錯的公職人員或違法違紀等行為仍需進一步調查的公職人員,也會免職處理。但無論何種情形,免職都不是一種懲罰措施,被免職的公職人員只是免去現(xiàn)任職務,其身份仍然是公職人員。2020年1月30日,湖北省黃岡市衛(wèi)健委主任唐志紅因對中央指導組派出的督查組的提問一問三不知,被黃岡市委提名免去黃岡是衛(wèi)健衛(wèi)主任職務。這是公職人員存在過錯行為被免職的典型案例,但免職并不是對唐志紅的處分,其將要面臨何種處分,需待調查核實后另行處理。我們注意到此次湖北、武漢換將,沒有“免職”字樣,只用了“職務調整”,措辭意味深長。重溫一下官方媒體報道:中央對湖北省委主要負責人職務進行了調整。應勇同志任湖北省委委員、常委、書記,蔣超良同志不再擔任湖北省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王忠林同志任湖北省委委員、常委和武漢市委書記,馬國強不再擔任湖北省委副書記、常委、委員和武漢市委書記職務。
二、撤職
撤職,是指撤銷公務員所擔任的現(xiàn)任職務的紀律制裁方式。它與免職大的區(qū)別在于撤職是公務員處分的一種形式,其前提是公職人員存在違法違紀等過錯行為。被撤銷職務的,按規(guī)定降低一個職務層次以上從新任職,如,原為民政廳廳長,職務層次為廳局級正職,撤職處分后,撤銷民政廳廳長職務,按照副廳級及其以下職務層次安排工作。被撤職處分的公職人員按新任職務確定相應的級別和工資檔次。撤職處分的期限為24個月,公務員在受撤職處分期間不得晉升職務、職級和級別,不得晉升工資檔次。在受撤職處分期間有悔改表現(xiàn),并且沒有再發(fā)生違紀違法行為的,解除撤職處分后,晉升工資檔次、級別和職務、職級不再受原撤職處分的影響。2020年2月13日下午,四川省涼山州紀委監(jiān)委公開曝光3起疫情防控工作不力的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是冕寧縣石龍鎮(zhèn)原正科職干部馬宇寧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瞞報家屬返鄉(xiāng)信息的問題。馬宇寧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政務撤職處分,降為四級主任科員。
三、開除公職
開除公職指國家機關或公共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中的正式職務被開除,也是高的行政處分形式。對于被開除的公職人員,自處分決定生效之日起,解除其與單位的人事關系,不得再擔任公務員職務,且永不錄用為公務員。例如,高速交 警溫州支隊副大隊長胡基林因醉酒駕駛被判處刑罰,后被依法開除公職。
四、辭退
辭退是指黨和國家機關根據(jù)法定理由將公務員從所擔任的職位上辭走的行為。辭退不同于撤職和開除,不是行政處分行為,被辭退的公務員,期滿五年后仍然可以報考公務員,并且可以領取辭退費或者根據(jù)國家有關規(guī)定享受失業(yè)保險。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八十八條的規(guī)定,公務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辭退:(一)在年度考核中,連續(xù)兩年被確定為不稱職的;(二)不勝任現(xiàn)職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三)因所在機關調整、撤銷、合并或者縮減編制員額需要調整工作,本人拒絕合理安排的;(四)不履行公務員義務,不遵守法律和公務員紀律,經教育仍無轉變,不適合繼續(xù)在機關工作,又不宜給予開除處分的;(五)曠工或者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連續(xù)超過十五天,或者一年內累計超過三十天的。例如,廣東省云浮市公安局國內安全保衛(wèi)支隊民警薛某因違反計劃生育的相關規(guī)定被辭退。
【篇三】2020年司法考試備考知識點
英美法系
英美法系亦稱"普通法系"、"英國法系"、"判例法系"、"海洋法系"。以英國普通法為基礎發(fā)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指英國從11世紀起主要以源于日耳曼習慣法的普通法為基礎,逐漸形成的一種獨特的法律制度以及仿效英國的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qū)的法律制度。產生于英國,后擴大到曾經是英國殖民地、附屬國的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包括美國、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非洲的個別國家和地區(qū)。是西方國家中與大陸法系并列的歷史悠久和影響較大的法系,注重法典的延續(xù)性,以傳統(tǒng)、判例和習慣為判案依據(jù)。
在立法方面,除非某一項目的法例因為客觀環(huán)境的需要或為了解決爭議而需要以成文法制定,否則,只需要根據(jù)當?shù)剡^去對于該項目的習慣而評定誰是誰非。所以,普通法是判例之法,而非制定之法。是法官在地方習慣法的基礎上,歸納總結而形成的一套適用于整個社會的法律體系。通俗地講,這種法系根據(jù)人們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公序良俗進行判別誰是誰非,不看重學歷威望,用平民組成陪審團,即便沒有明文規(guī)定,只要不符合陪審團判別是非的觀念就是違法。這樣可以避免不法分子鉆法律的空子,而且可以解決更多容易產生爭議的案件,也有利于人們道德素質的進步。
在法律的分類方面,英美法系沒有嚴格的部門法概念,即沒有系統(tǒng)性、邏輯性很強的法律分類,他們的法律分類比較偏重實用。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英美法系從一開始就十分重視令狀和訴訟的形式,這種訴訟形式的劃分本身就缺乏邏輯性和系統(tǒng)性,因此就阻礙了英國法學家對法律分類的科學研究。
2、英美法系重判例法,而反對法典編纂,判例法偏重實踐經驗,而忽視抽象的概括和理論探討。
3、英美法系在法院的設置上分為普通法院和衡平法院,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劃分從政治的角度看是國會和國王爭奪權利的表現(xiàn),從法律技術的角度看是衡平法對普通法缺陷的修改和補充,衡平法是以普通法為基礎的。他的說明價值在于指出了一般正義和個別正義的沖突和矛盾。而沒有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的區(qū)分。因此,對涉及政治權力的案件和普通私人案件在處理時沒有明顯的區(qū)分。這也阻礙了對法律的分類,尤其是難以形成公法和私法觀念。
4、在英美法系的發(fā)展過程中,起主要推動作用的是法官和律師。而且其教育方式也是以學徒制為主,這就決定了他們更加關心具體案件,而輕視抽象理論意義上的法律分類。另外,像前面所提到的,英美法系有悠久的劃分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傳統(tǒng),盡管在他們那里已經沒有普通法法院和衡平法院的劃分,但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區(qū)分仍然一直保留到現(xiàn)在。
在法學教育方面,英美法系主要是美國將法學教育定位于職業(yè)教育,學生入學前已取得一個學士學位,教學方法是判例教學法,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畢業(yè)后授予法律博士學位(JD),而且各學校有較大的自主權,不受教育行政機關的制約。在英國,大學的法學教育和大陸法系有些相似,也偏重于系統(tǒng)講授,但大學畢業(yè)從事律師職業(yè)前要經過律師學院或律師協(xié)會的培訓,而這時的教育主要是職業(yè)教育,仍然受學徒制教育傳統(tǒng)的影響。
在法律職業(yè)方面。職業(yè)流動性大,法官尤其是聯(lián)邦法院的法官一般都是來自律師。而且律師在政治上非?;钴S。法官和律師的社會地位也比大陸法系高。

【篇一】2020年司法考試備考知識點
《海牙送達公約》
1965年《關于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訴訟文書和非訴訟文書海牙公約》,簡稱《海牙送達公約》,自1992年1月1日起對我國生效。為此,高人民法院、外交部與司法部又聯(lián)合發(fā)布了《關于執(zhí)行〈關于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公約〉有關程序的通知》和《關于執(zhí)行海牙送達公約的實施辦法》,具體規(guī)定了運用該公約設立的機制進行文書域外送達的程序。
一、送達途徑
(一)外國法院文書向我國境內送達
1.該國法院或其他機關將請求交該國駐華使領館,經由我國司法部轉遞高人民法院,再由高人民法院交有關人民法院送達給當事人。
【注意】公約成員國駐華使領館也可直接向其在華的本國公民送達。
2.該國有權送交文書的主管*或司法助理人員直接送司法部,經由司法部轉遞給高人民法院,再由高人民法院交有關人民法院送達給當事人。
【注意】我國不允許主管*或司法助理人員在我國境內直接送達當事人,須司法部和高法轉遞。
(二)我國法院文書向境外當事人送達
1.我國法院向該外國公民或第三國公民或無國籍人送達文書,有關中級法院或專門法院將請求書和司法文書送有關高級法院轉高人民法院,由高法送司法部(或我國駐該國使領館)轉遞給該國指定的中央機關。
2.我國法院向在外國的中國公民送達文書,委托書和司法文書由有關中級法院或專門法院送有關高級法院轉高人民法院,由高法徑送或經司法部轉送我國駐該國使領館送達給當事人。
二、可以拒絕送達的理由
被請求國認為執(zhí)行請求將損害其主權或安全。
三、不能拒絕送達的理由
1.有關期限已過;
2.被請求方法院專屬管轄;
3.未附有被請求方文字譯本而附有英文或法文文本,法院不能拒絕送達,但受送達人有權拒收。
【篇二】2020年司法考試備考知識點
免職、撤職、開除公職、辭退的區(qū)別
一、免職
免職,即免去職務。是指有任免權的部門依照法律規(guī)定或組織程序免去公職人員的現(xiàn)任職務。免職不是公務員的處分形式,一般不具有懲罰性或制裁性,正常的工作調動、輪崗交流、任職期滿、退休等原因都會引起免職。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對于有一般過錯的公職人員或違法違紀等行為仍需進一步調查的公職人員,也會免職處理。但無論何種情形,免職都不是一種懲罰措施,被免職的公職人員只是免去現(xiàn)任職務,其身份仍然是公職人員。2020年1月30日,湖北省黃岡市衛(wèi)健委主任唐志紅因對中央指導組派出的督查組的提問一問三不知,被黃岡市委提名免去黃岡是衛(wèi)健衛(wèi)主任職務。這是公職人員存在過錯行為被免職的典型案例,但免職并不是對唐志紅的處分,其將要面臨何種處分,需待調查核實后另行處理。我們注意到此次湖北、武漢換將,沒有“免職”字樣,只用了“職務調整”,措辭意味深長。重溫一下官方媒體報道:中央對湖北省委主要負責人職務進行了調整。應勇同志任湖北省委委員、常委、書記,蔣超良同志不再擔任湖北省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王忠林同志任湖北省委委員、常委和武漢市委書記,馬國強不再擔任湖北省委副書記、常委、委員和武漢市委書記職務。
二、撤職
撤職,是指撤銷公務員所擔任的現(xiàn)任職務的紀律制裁方式。它與免職大的區(qū)別在于撤職是公務員處分的一種形式,其前提是公職人員存在違法違紀等過錯行為。被撤銷職務的,按規(guī)定降低一個職務層次以上從新任職,如,原為民政廳廳長,職務層次為廳局級正職,撤職處分后,撤銷民政廳廳長職務,按照副廳級及其以下職務層次安排工作。被撤職處分的公職人員按新任職務確定相應的級別和工資檔次。撤職處分的期限為24個月,公務員在受撤職處分期間不得晉升職務、職級和級別,不得晉升工資檔次。在受撤職處分期間有悔改表現(xiàn),并且沒有再發(fā)生違紀違法行為的,解除撤職處分后,晉升工資檔次、級別和職務、職級不再受原撤職處分的影響。2020年2月13日下午,四川省涼山州紀委監(jiān)委公開曝光3起疫情防控工作不力的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是冕寧縣石龍鎮(zhèn)原正科職干部馬宇寧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瞞報家屬返鄉(xiāng)信息的問題。馬宇寧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政務撤職處分,降為四級主任科員。
三、開除公職
開除公職指國家機關或公共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中的正式職務被開除,也是高的行政處分形式。對于被開除的公職人員,自處分決定生效之日起,解除其與單位的人事關系,不得再擔任公務員職務,且永不錄用為公務員。例如,高速交 警溫州支隊副大隊長胡基林因醉酒駕駛被判處刑罰,后被依法開除公職。
四、辭退
辭退是指黨和國家機關根據(jù)法定理由將公務員從所擔任的職位上辭走的行為。辭退不同于撤職和開除,不是行政處分行為,被辭退的公務員,期滿五年后仍然可以報考公務員,并且可以領取辭退費或者根據(jù)國家有關規(guī)定享受失業(yè)保險。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八十八條的規(guī)定,公務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辭退:(一)在年度考核中,連續(xù)兩年被確定為不稱職的;(二)不勝任現(xiàn)職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三)因所在機關調整、撤銷、合并或者縮減編制員額需要調整工作,本人拒絕合理安排的;(四)不履行公務員義務,不遵守法律和公務員紀律,經教育仍無轉變,不適合繼續(xù)在機關工作,又不宜給予開除處分的;(五)曠工或者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連續(xù)超過十五天,或者一年內累計超過三十天的。例如,廣東省云浮市公安局國內安全保衛(wèi)支隊民警薛某因違反計劃生育的相關規(guī)定被辭退。
【篇三】2020年司法考試備考知識點
英美法系
英美法系亦稱"普通法系"、"英國法系"、"判例法系"、"海洋法系"。以英國普通法為基礎發(fā)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指英國從11世紀起主要以源于日耳曼習慣法的普通法為基礎,逐漸形成的一種獨特的法律制度以及仿效英國的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qū)的法律制度。產生于英國,后擴大到曾經是英國殖民地、附屬國的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包括美國、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非洲的個別國家和地區(qū)。是西方國家中與大陸法系并列的歷史悠久和影響較大的法系,注重法典的延續(xù)性,以傳統(tǒng)、判例和習慣為判案依據(jù)。
在立法方面,除非某一項目的法例因為客觀環(huán)境的需要或為了解決爭議而需要以成文法制定,否則,只需要根據(jù)當?shù)剡^去對于該項目的習慣而評定誰是誰非。所以,普通法是判例之法,而非制定之法。是法官在地方習慣法的基礎上,歸納總結而形成的一套適用于整個社會的法律體系。通俗地講,這種法系根據(jù)人們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公序良俗進行判別誰是誰非,不看重學歷威望,用平民組成陪審團,即便沒有明文規(guī)定,只要不符合陪審團判別是非的觀念就是違法。這樣可以避免不法分子鉆法律的空子,而且可以解決更多容易產生爭議的案件,也有利于人們道德素質的進步。
在法律的分類方面,英美法系沒有嚴格的部門法概念,即沒有系統(tǒng)性、邏輯性很強的法律分類,他們的法律分類比較偏重實用。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英美法系從一開始就十分重視令狀和訴訟的形式,這種訴訟形式的劃分本身就缺乏邏輯性和系統(tǒng)性,因此就阻礙了英國法學家對法律分類的科學研究。
2、英美法系重判例法,而反對法典編纂,判例法偏重實踐經驗,而忽視抽象的概括和理論探討。
3、英美法系在法院的設置上分為普通法院和衡平法院,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劃分從政治的角度看是國會和國王爭奪權利的表現(xiàn),從法律技術的角度看是衡平法對普通法缺陷的修改和補充,衡平法是以普通法為基礎的。他的說明價值在于指出了一般正義和個別正義的沖突和矛盾。而沒有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的區(qū)分。因此,對涉及政治權力的案件和普通私人案件在處理時沒有明顯的區(qū)分。這也阻礙了對法律的分類,尤其是難以形成公法和私法觀念。
4、在英美法系的發(fā)展過程中,起主要推動作用的是法官和律師。而且其教育方式也是以學徒制為主,這就決定了他們更加關心具體案件,而輕視抽象理論意義上的法律分類。另外,像前面所提到的,英美法系有悠久的劃分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傳統(tǒng),盡管在他們那里已經沒有普通法法院和衡平法院的劃分,但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區(qū)分仍然一直保留到現(xiàn)在。
在法學教育方面,英美法系主要是美國將法學教育定位于職業(yè)教育,學生入學前已取得一個學士學位,教學方法是判例教學法,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畢業(yè)后授予法律博士學位(JD),而且各學校有較大的自主權,不受教育行政機關的制約。在英國,大學的法學教育和大陸法系有些相似,也偏重于系統(tǒng)講授,但大學畢業(yè)從事律師職業(yè)前要經過律師學院或律師協(xié)會的培訓,而這時的教育主要是職業(yè)教育,仍然受學徒制教育傳統(tǒng)的影響。
在法律職業(yè)方面。職業(yè)流動性大,法官尤其是聯(lián)邦法院的法官一般都是來自律師。而且律師在政治上非?;钴S。法官和律師的社會地位也比大陸法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