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是一篇寫雪景的文章。文章為我們勾畫了一幅美麗喜人的瑞雪圖,展現(xiàn)了壯麗雄偉的北國風光,贊美了雪給人們帶來的希望和歡樂。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瑞雪》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三年級語文《瑞雪》原文
昨天中午,凜冽的寒風刮起來了,呼呼地刮了一個下午。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從昏暗的天空中紛紛揚揚地飄蕩下來。霎時間,山川、田野、村莊,全都籠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大雪下了整整一夜。
今天清早,雪停了,天也晴了。一輪紅日升起來,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銀裝,好一派壯麗雄偉的北國風光,好一幅瑞雪兆豐年的喜人圖畫。
“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面對一望無際的大雪,有經(jīng)驗的老農(nóng)高興得眉開眼笑,連聲說:“好雪!好雪!”
孩子們在雪地里堆雪人,擲雪球,奔跑著,追逐著,清脆的笑聲傳遍了山村。
【篇二】小學三年級語文《瑞雪》教案
一、教學目標
1、體會北國風光的雄偉和人們喜悅心情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有關(guān)詞語意思
3、理解“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意思
4、默讀課文后,能說出課文第1段中各句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
5、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3段,能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默讀課文第1段弄清敘述順序
2、教學難點:理解北國風光的雄偉壯麗和農(nóng)諺:“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三、教學準備
磁帶、錄音機、小黑板
四、教學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有關(guān)詞語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1、揭題,讀題
2、解題,瑞什么意思?
二、初讀課文,初知大意
1、默讀
2、這是什么地方的大雪?是一場怎樣的大雪?為什么成之為瑞雪?
三、學習生字
1、自學
2、檢查
A、指名分段讀課文
B、分析字形:凜、罩、蒙、巍、眉
C、辯字組詞
瑞()例()饅()
端()冽()漫()
D、解釋詞語
紛紛揚揚、白蒙蒙、茫茫、巍巍、一望無際、眉開眼笑、籠罩
E、寫出近義詞
凜冽、昏暗、分外、追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北國風光的雄偉
2、默讀課文后,能說出課文第1段中各句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
教學過程
一、復習:認讀生字新詞
二、第1段
1、默讀,說說這一段是按什么順序?qū)懙?BR> 2、劃出表示時間的詞語
3、這一段共幾句,分別寫什么?
4、4句中哪幾句寫下雪
5、哪些詞語寫出了雪大
6、下雪前刮風有哪些特點?
7、朗讀
三、第2段
1、指名讀
2、這一段寫的是什么時候的景象?
3、哪幾句具體描寫雪后的景象?找出來讀一讀
4、哪一句抒寫作者的感情?
A、指名讀
B、北國風光是什么意思?課文中指哪些景物?
C、為什么說雪后的景色是雄偉壯麗的?
D、大雪不僅帶來了迷人的風光,還帶來了什么?
E、“好一派、好一幅”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F、朗讀指導
四、作業(yè)
1、齊讀1、2段
2、摘錄課文第1段中反映風大雪大的詞語
3、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喜降瑞雪后人們的喜悅心情
2、理解“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3段,能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寫
2、課文第1段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渴窃鯓影磿r間順序?qū)懙模?BR> 二、第3、4段
1、默讀
2、這兩段分別寫誰?
3、老農(nóng)和小孩的心情一樣嗎?同樣是喜悅,表現(xiàn)有什么不同?
理解眉開眼笑、連聲、清脆的笑聲、傳遍
4、老農(nóng)和小孩高興的原因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A、指名讀農(nóng)諺
B、理解
被比喻什么?三層被形容什么?
來年什么意思?枕著饅頭睡是怎樣的情景,形容什么?
前半句和后半句什么關(guān)系?
為什么“今年麥蓋三層被”,就會“來年枕著饅頭睡”?
5、指導朗讀
三、總結(jié)
1、齊讀全文
2、為什么稱這場大雪是為瑞雪?
3、背誦課文
【篇三】小學三年級語文《瑞雪》教學反思
《瑞雪》是一篇寫雪景的文章。文章為我們勾畫了一幅美麗喜人的瑞雪圖,展現(xiàn)了壯麗雄偉的北國風光,贊美了雪給人們帶來的希望和歡樂。對于三年級的學生而言,已積累了一定的字詞,朗讀的能力也正在不斷加強和訓練。袁老師多次給足學生時間,讓學生在自由朗讀課文、反復品讀的過程中感受文字背后蘊涵的美感,進而在體會作者思想感情時可謂水到渠成。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好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朗讀。而對于同一語言材料,每個同學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背景對語言會形成獨特的感受;不同的感受,就有了不同的朗讀處理方法。袁老師力求鼓勵學生在各自感悟語言的基礎上,用各自的理解去朗讀文本,進而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情感,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中都能有所收獲、有所提高。
另外,袁老師對于教學目標的落實十分到位、扎實,教學環(huán)節(jié)層層深入,自然流暢。袁老師整堂課從課題入手,緊緊圍繞“人們?yōu)槭裁窗堰@場雪叫做瑞雪”這一問題展開教學,分別從“下雪前、下雪時、下雪后”三個方面進行深入細致地挖掘,后回歸到這個問題,不僅讓學生真正理解了“瑞雪”的含義,同時也讓學生對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有了全面的把握,可謂扎實而到位。在教學中,袁老師通過多媒體課件的輔助,將一幅幅美麗的雪景圖交替呈現(xiàn),給學生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創(chuàng)設了與課文內(nèi)容相似的情境,使學生真切地感悟到了語言文字所帶來的意境,感受到了雪大、景美、人樂,受到了熱愛生活、贊美祖國壯麗山河的情感熏陶。
在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袁老師始終關(guān)注著學生的學情,在自由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巡視,快速指出正誤,在與學生對話、互動過程中適時調(diào)控教學節(jié)奏,不斷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這是作為新教師的我需要不斷學習的。
后,讓我十分感慨和敬佩的是袁老師一絲不茍的敬業(yè)精神。課堂上生動的媒體資料和極富感染力的教學語言充分地表現(xiàn)了袁老師對教材的深入解讀和充分的課前準備。作為一名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袁老師并不憑借經(jīng)驗行事,他對文本反復推敲,對教材耐心細致的解讀是值得我好好學習的,我想這也是任何一名優(yōu)秀教師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
【篇一】小學三年級語文《瑞雪》原文
昨天中午,凜冽的寒風刮起來了,呼呼地刮了一個下午。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從昏暗的天空中紛紛揚揚地飄蕩下來。霎時間,山川、田野、村莊,全都籠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大雪下了整整一夜。
今天清早,雪停了,天也晴了。一輪紅日升起來,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銀裝,好一派壯麗雄偉的北國風光,好一幅瑞雪兆豐年的喜人圖畫。
“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面對一望無際的大雪,有經(jīng)驗的老農(nóng)高興得眉開眼笑,連聲說:“好雪!好雪!”
孩子們在雪地里堆雪人,擲雪球,奔跑著,追逐著,清脆的笑聲傳遍了山村。
【篇二】小學三年級語文《瑞雪》教案
一、教學目標
1、體會北國風光的雄偉和人們喜悅心情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有關(guān)詞語意思
3、理解“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意思
4、默讀課文后,能說出課文第1段中各句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
5、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3段,能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默讀課文第1段弄清敘述順序
2、教學難點:理解北國風光的雄偉壯麗和農(nóng)諺:“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三、教學準備
磁帶、錄音機、小黑板
四、教學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有關(guān)詞語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1、揭題,讀題
2、解題,瑞什么意思?
二、初讀課文,初知大意
1、默讀
2、這是什么地方的大雪?是一場怎樣的大雪?為什么成之為瑞雪?
三、學習生字
1、自學
2、檢查
A、指名分段讀課文
B、分析字形:凜、罩、蒙、巍、眉
C、辯字組詞
瑞()例()饅()
端()冽()漫()
D、解釋詞語
紛紛揚揚、白蒙蒙、茫茫、巍巍、一望無際、眉開眼笑、籠罩
E、寫出近義詞
凜冽、昏暗、分外、追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北國風光的雄偉
2、默讀課文后,能說出課文第1段中各句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
教學過程
一、復習:認讀生字新詞
二、第1段
1、默讀,說說這一段是按什么順序?qū)懙?BR> 2、劃出表示時間的詞語
3、這一段共幾句,分別寫什么?
4、4句中哪幾句寫下雪
5、哪些詞語寫出了雪大
6、下雪前刮風有哪些特點?
7、朗讀
三、第2段
1、指名讀
2、這一段寫的是什么時候的景象?
3、哪幾句具體描寫雪后的景象?找出來讀一讀
4、哪一句抒寫作者的感情?
A、指名讀
B、北國風光是什么意思?課文中指哪些景物?
C、為什么說雪后的景色是雄偉壯麗的?
D、大雪不僅帶來了迷人的風光,還帶來了什么?
E、“好一派、好一幅”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F、朗讀指導
四、作業(yè)
1、齊讀1、2段
2、摘錄課文第1段中反映風大雪大的詞語
3、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喜降瑞雪后人們的喜悅心情
2、理解“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3段,能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寫
2、課文第1段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渴窃鯓影磿r間順序?qū)懙模?BR> 二、第3、4段
1、默讀
2、這兩段分別寫誰?
3、老農(nóng)和小孩的心情一樣嗎?同樣是喜悅,表現(xiàn)有什么不同?
理解眉開眼笑、連聲、清脆的笑聲、傳遍
4、老農(nóng)和小孩高興的原因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A、指名讀農(nóng)諺
B、理解
被比喻什么?三層被形容什么?
來年什么意思?枕著饅頭睡是怎樣的情景,形容什么?
前半句和后半句什么關(guān)系?
為什么“今年麥蓋三層被”,就會“來年枕著饅頭睡”?
5、指導朗讀
三、總結(jié)
1、齊讀全文
2、為什么稱這場大雪是為瑞雪?
3、背誦課文
【篇三】小學三年級語文《瑞雪》教學反思
《瑞雪》是一篇寫雪景的文章。文章為我們勾畫了一幅美麗喜人的瑞雪圖,展現(xiàn)了壯麗雄偉的北國風光,贊美了雪給人們帶來的希望和歡樂。對于三年級的學生而言,已積累了一定的字詞,朗讀的能力也正在不斷加強和訓練。袁老師多次給足學生時間,讓學生在自由朗讀課文、反復品讀的過程中感受文字背后蘊涵的美感,進而在體會作者思想感情時可謂水到渠成。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好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朗讀。而對于同一語言材料,每個同學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背景對語言會形成獨特的感受;不同的感受,就有了不同的朗讀處理方法。袁老師力求鼓勵學生在各自感悟語言的基礎上,用各自的理解去朗讀文本,進而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情感,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中都能有所收獲、有所提高。
另外,袁老師對于教學目標的落實十分到位、扎實,教學環(huán)節(jié)層層深入,自然流暢。袁老師整堂課從課題入手,緊緊圍繞“人們?yōu)槭裁窗堰@場雪叫做瑞雪”這一問題展開教學,分別從“下雪前、下雪時、下雪后”三個方面進行深入細致地挖掘,后回歸到這個問題,不僅讓學生真正理解了“瑞雪”的含義,同時也讓學生對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有了全面的把握,可謂扎實而到位。在教學中,袁老師通過多媒體課件的輔助,將一幅幅美麗的雪景圖交替呈現(xiàn),給學生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創(chuàng)設了與課文內(nèi)容相似的情境,使學生真切地感悟到了語言文字所帶來的意境,感受到了雪大、景美、人樂,受到了熱愛生活、贊美祖國壯麗山河的情感熏陶。
在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袁老師始終關(guān)注著學生的學情,在自由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巡視,快速指出正誤,在與學生對話、互動過程中適時調(diào)控教學節(jié)奏,不斷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這是作為新教師的我需要不斷學習的。
后,讓我十分感慨和敬佩的是袁老師一絲不茍的敬業(yè)精神。課堂上生動的媒體資料和極富感染力的教學語言充分地表現(xiàn)了袁老師對教材的深入解讀和充分的課前準備。作為一名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袁老師并不憑借經(jīng)驗行事,他對文本反復推敲,對教材耐心細致的解讀是值得我好好學習的,我想這也是任何一名優(yōu)秀教師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