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無常,行孝需趁早,最怕一轉(zhuǎn)身已是一輩子的遺憾。這是看過《你好,李煥英》后,我們的感慨。以下是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你好李煥英》觀后感【4篇】,供大家的品讀。
【篇一】《你好李煥英》觀后感
走出*,我呆呆地看著手中浸濕的紙巾。
《你好,李煥英》是最令我感動的一部電影,它值得我們流下的這些淚水,以及我們?yōu)橹冻龅母袆印?BR>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故事:女孩賈曉玲的母親李煥英遭遇了車禍,生命垂危。她很后悔自己小時候很調(diào)皮,總讓母親操心,沒有做過一件讓母親很開心的事。
直到訣別的時候,她才想起去珍惜那些和母親在一起的時光。帶著遺憾,她意外地穿越回了1981年——李煥英還年輕的時候,她決定去做一些讓母親開心的事,幫母親改變她的未來,讓母親過上更好的生活。
最后她才發(fā)現(xiàn),原來母親也穿越了過來,默默地愛她、守護(hù)著她……
從賈曉玲為了李煥英有更好的未來,明知改變歷史就不會有自己,還要撮合母親和別人成婚中,我看到了血濃于水的親情;
從李煥英堅持要按照歷史和賈曉玲父親結(jié)婚時,我看到了偉大的母愛;
從母親穿越回去,看到從天而降的女兒,第一反應(yīng)就是要接住她時,我看到了一個母親的軟肋;
從李煥英參加女排比賽,堅持不懈地追回比分,廠長不由自主地感慨道:“人只要有一股不服輸?shù)木?,就會有光彩”中,我看到了一個母親對女兒的言傳身教……
母愛就是一陣風(fēng),吹起了孩子心頭的漣漪;
母愛就是一首詩,吟出了孩子臉上的淚痕;
母愛就是一朵云,為孩子遮風(fēng)擋雨;
母愛就是一首歌,唱出了孩子心中的夢……
“我的孩子,我只要她健康、快樂就好!”這是李煥英及千萬母親的心愿。
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又是多少子女的遺憾呢?
可能正因為如此,這部電影才會如此扣人心弦、讓我們感動不已。
【篇二】《你好李煥英》觀后感
在拍攝《你好,李煥英》的時候,看到屏幕里的“媽媽”埋頭割水稻,賈玲突然紅了眼眶,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在晶瑩的淚光中,仿佛看見年輕時候的媽媽勞作的身影,那時的她也一直這么辛苦吧。可惜我再也不能和她相見了!
而當(dāng)旁邊的人問起時,賈玲只是笑著說了句“沒事”。但記憶的閘門一下子打開了,有關(guān)媽媽的歲月如同潮水般地噴涌而出……
1982年,賈玲出生于湖北襄陽的一個小山村,上面有一個大她5歲的姐姐,父母是當(dāng)?shù)鼗蕪S的工人,一家四口的生活比較清貧。
媽媽李煥英善良、活潑,會和閨蜜一起逃學(xué),見到喜歡的人心里會小鹿亂撞。結(jié)婚以后她就把心思放到操持家庭上,過日子有點“摳”,不舍得花錢。
她舍不得買冰箱,總是吃快要化了的雪糕,就連丈夫想給她買“隔壁李嬸兒的皮大衣”,她很喜歡卻說“我不要”。
賈玲印象最深刻的是媽媽一直有一個特別大的執(zhí)念,就是不讓兩個女兒做家務(wù),她媽媽覺得女孩做了家務(wù)以后,未來會去婆家一直做家務(wù)。
小時候賈玲和姐姐住一個房間,但是她不想和姐姐睡,經(jīng)常跑到爸媽的房間睡著在爸爸和媽媽中間,然后向爸媽吹牛說:“我將來有錢了,這個必須得有,那個必須得有,買一個雙門的大冰箱,給你們一人買一件皮大衣……”
但是,一個意外的發(fā)生,小時候吹過的牛再也無法完整兌現(xiàn),成為賈玲一生的遺憾。
2000年,高中畢業(yè)后的賈玲來到北京報考北京電影學(xué)院,失敗后她留在北京備考中央戲劇學(xué)院。
她用當(dāng)服務(wù)員賺來的錢給父母各自買了一件皮大衣,給爸爸那件剛好合適,給媽媽的那件綠皮衣卻小了一碼。
2001年,賈玲和姐姐賈丹同時考上了大學(xué),姐姐把上大學(xué)的機會讓給了妹妹,選擇了去工作。當(dāng)時賈丹一個月只有800塊工資,拿出500塊支持妹妹讀書。
女兒上學(xué)需要一大筆學(xué)費,賈玲的父母就利用周末的時間去割稻草補貼家用。
幾個月后,賈玲前往北京報到,也帶上那件綠皮衣去更換,讓她意料不到的事發(fā)生了。剛?cè)雽W(xué)一個月,賈玲接到了姐姐打來的電話,說媽媽出了很嚴(yán)重的事,讓她馬上回來。
賈玲一下子蒙了,馬上買了回家的火車票,她在擁擠的火車上到處找人借電話打回家了解情況,后來有一個好心人愿意借給她,賈玲跪下感謝。
她不敢直接打給姐姐,因為害怕聽到不好的消息,從三哥口中獲悉媽媽真的不在了,賈玲瞬間哭成淚人。在人來人往的車廂連接處,賈玲無助地一直在哭,她怎么也不愿意相信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在自己身上。
短短15個小時的車程,賈玲卻感覺整整過了一年。
她心里一直以為媽媽只是不小心摔了一跤,卻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下車就要去火葬場看媽媽最后一眼。
姐姐告訴她當(dāng)時爸爸正在開拖拉機,離家還有五分鐘的路程,媽媽怕兩米多高的稻草會掉,于是坐在上面壓著,一不小心掉下來摔到小腦就沒了。
回家見著一夜白首的爸爸,看見那輛“肇事”的拖拉機,又想起媽媽,賈玲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
媽媽生前一直想買的綠皮衣,賈玲已經(jīng)換好碼拿回來了,但是,沒有機會穿上了……
成名后的賈玲給姐姐買了兩套房子一輛車,給爸爸買了一套房子一輛車。
而最親愛的媽媽,給她買個大房子也住不著了,媽媽一直想要一個冰箱,現(xiàn)在雙門冰箱有了,媽媽卻不在了。小時候躺在爸媽床上吹過的牛女兒有能力兌現(xiàn)了,但是屬于媽媽的那一份卻永遠(yuǎn)給不了……
【篇三】《你好李煥英》觀后感
為了緬懷媽媽,2016年賈玲把母親的故事改編成小品《你好,李煥英》,表演到最后,想到自己還沒來得及分享自己的榮耀與成就,還沒來得及報答媽媽的養(yǎng)育之恩,再也沒有機會躺在媽媽懷里撒嬌……賈玲放聲大哭,不能自已。
姐姐看完小品后也哭得稀里嘩啦,而當(dāng)賈玲的爸爸看完小品后,在女兒面前故作輕松地調(diào)侃飾演他的演員太胖了,晚上自己偷偷哭了一晚上。他們一家人對賈玲媽媽的突然離世都不能釋懷。
2019年賈玲決定把母親的故事搬上了大屏幕,一方面想通過片子把她的媽媽李煥英介紹給大家認(rèn)識,另一方面想用她的疼來告訴大家千萬不要像她一樣疼,她不希望大家也像她一樣悔恨和遺憾。
雖然媽媽的想法很簡單,女兒健康快樂就可以了,但是每一個子女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夠看到自己有出息那天,有能力給父母富足生活的時候。可賈玲事業(yè)有成了,卻已經(jīng)沒有媽媽了。
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此。
賈玲想通過電影告訴我們不要等到你想要表達(dá)那份愛的時候,接收的人已經(jīng)不在了。
背井離鄉(xiāng)與陪伴父母,這也是當(dāng)代很多奮斗在大城市年輕人心中的痛。我們離開父母來到異地打拼,是為了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實現(xiàn)我們小時候吹過的牛:等我有錢了、等我有出息了、等我實現(xiàn)夢想了……
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然而父母一天天老去,他們不一定等得起。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yuǎn)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BR> 【篇四】《你好李煥英》觀后感
當(dāng)電*的燈光亮起,熒幕上的字幕全部飄完,觀眾紛紛起身離去。我依然坐在座位上,借著口罩的遮蓋,已泣不成聲。慶幸只是一個人,可以無所顧忌的淚眼婆娑,無所顧忌的釋放著內(nèi)心深深的感動。
世上最深的愛勢必源于最深的情,只有相處時深深的牽掛、深深的快樂,才能令分別深深的不舍,深深的羈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來到這世界上,后來生命里出現(xiàn)的每一個人,不管是至親摯愛還是一面之緣,都是上天賜予的最寶貴的財富。他們的出現(xiàn),使我懂得了愛人和被愛,懂得了關(guān)心和感動,懂得了活著的意義。在活著的生命里,不僅僅是一個人,還有他們。
生命線尚有深淺長短,于是注定有人先離去。無論誰先離開,我們都要記得,在他/她還沒來之前,我們本來就是一個人生活。忘記一切難過,一切失望、一切坎坷。這是我們通常并且擅長的自我保護(hù)的釋懷招數(shù)。忘卻,代表過去、未來一切都沒有發(fā)生,往昔或美好、或糾結(jié)、或快樂、或遺憾,一朝變得毫無意義,倒不如從開始就不要經(jīng)歷。逃避自古以來就是這個世界療效的毒藥。
可忘記了又怎樣,解脫了又怎樣。那些實實在在經(jīng)歷的快樂過往也將一并被埋在了永遠(yuǎn)都不會開封的記憶深處。于是,就變成了一個空心的人,回憶模糊、過往虛度、沒有留戀,什么都是一片虛無。終究會有一天,當(dāng)我再也想不起曾經(jīng)騎著自行車帶我兜遍整個城市的她;再也想不起手里拿著冰棍等我從少年宮出來的她;再也想不起坐在書桌前給我講解除法的她……
死亡太可怕了。它讓相依為命的一家人,變成了孤孤單單的一個人。當(dāng)母女一起穿越回過去相聚。剎那間我明白了,即使生命不存在了,親情也依然羈絆著,與生俱來、揮之不去。親情深入血液,和靈魂糾纏在一起,無法分離。有家的人是幸福的。當(dāng)衣服破了有人幫你縫補;當(dāng)為了實現(xiàn)排球奪冠的愿望為你默默的奮斗;即使再活一回,也不會為了更好的未來,而放棄最初的愛。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一直沒有放棄愛。
命運多是坎坷且有豐富多彩,一路走過,生人樂活,不輕言放棄便是對親人摯愛的交代。又或許,在迷茫和糾結(jié)的時候,偶爾對逝去的人說說心里話,問問他們的意見,說不定藍(lán)天白云間出現(xiàn)的絢麗彩虹,會讓難下的決心變得輕而易舉。
因為,他們一直都在,從未離去。
【篇一】《你好李煥英》觀后感
走出*,我呆呆地看著手中浸濕的紙巾。
《你好,李煥英》是最令我感動的一部電影,它值得我們流下的這些淚水,以及我們?yōu)橹冻龅母袆印?BR>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故事:女孩賈曉玲的母親李煥英遭遇了車禍,生命垂危。她很后悔自己小時候很調(diào)皮,總讓母親操心,沒有做過一件讓母親很開心的事。
直到訣別的時候,她才想起去珍惜那些和母親在一起的時光。帶著遺憾,她意外地穿越回了1981年——李煥英還年輕的時候,她決定去做一些讓母親開心的事,幫母親改變她的未來,讓母親過上更好的生活。
最后她才發(fā)現(xiàn),原來母親也穿越了過來,默默地愛她、守護(hù)著她……
從賈曉玲為了李煥英有更好的未來,明知改變歷史就不會有自己,還要撮合母親和別人成婚中,我看到了血濃于水的親情;
從李煥英堅持要按照歷史和賈曉玲父親結(jié)婚時,我看到了偉大的母愛;
從母親穿越回去,看到從天而降的女兒,第一反應(yīng)就是要接住她時,我看到了一個母親的軟肋;
從李煥英參加女排比賽,堅持不懈地追回比分,廠長不由自主地感慨道:“人只要有一股不服輸?shù)木?,就會有光彩”中,我看到了一個母親對女兒的言傳身教……
母愛就是一陣風(fēng),吹起了孩子心頭的漣漪;
母愛就是一首詩,吟出了孩子臉上的淚痕;
母愛就是一朵云,為孩子遮風(fēng)擋雨;
母愛就是一首歌,唱出了孩子心中的夢……
“我的孩子,我只要她健康、快樂就好!”這是李煥英及千萬母親的心愿。
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又是多少子女的遺憾呢?
可能正因為如此,這部電影才會如此扣人心弦、讓我們感動不已。
【篇二】《你好李煥英》觀后感
在拍攝《你好,李煥英》的時候,看到屏幕里的“媽媽”埋頭割水稻,賈玲突然紅了眼眶,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在晶瑩的淚光中,仿佛看見年輕時候的媽媽勞作的身影,那時的她也一直這么辛苦吧。可惜我再也不能和她相見了!
而當(dāng)旁邊的人問起時,賈玲只是笑著說了句“沒事”。但記憶的閘門一下子打開了,有關(guān)媽媽的歲月如同潮水般地噴涌而出……
1982年,賈玲出生于湖北襄陽的一個小山村,上面有一個大她5歲的姐姐,父母是當(dāng)?shù)鼗蕪S的工人,一家四口的生活比較清貧。
媽媽李煥英善良、活潑,會和閨蜜一起逃學(xué),見到喜歡的人心里會小鹿亂撞。結(jié)婚以后她就把心思放到操持家庭上,過日子有點“摳”,不舍得花錢。
她舍不得買冰箱,總是吃快要化了的雪糕,就連丈夫想給她買“隔壁李嬸兒的皮大衣”,她很喜歡卻說“我不要”。
賈玲印象最深刻的是媽媽一直有一個特別大的執(zhí)念,就是不讓兩個女兒做家務(wù),她媽媽覺得女孩做了家務(wù)以后,未來會去婆家一直做家務(wù)。
小時候賈玲和姐姐住一個房間,但是她不想和姐姐睡,經(jīng)常跑到爸媽的房間睡著在爸爸和媽媽中間,然后向爸媽吹牛說:“我將來有錢了,這個必須得有,那個必須得有,買一個雙門的大冰箱,給你們一人買一件皮大衣……”
但是,一個意外的發(fā)生,小時候吹過的牛再也無法完整兌現(xiàn),成為賈玲一生的遺憾。
2000年,高中畢業(yè)后的賈玲來到北京報考北京電影學(xué)院,失敗后她留在北京備考中央戲劇學(xué)院。
她用當(dāng)服務(wù)員賺來的錢給父母各自買了一件皮大衣,給爸爸那件剛好合適,給媽媽的那件綠皮衣卻小了一碼。
2001年,賈玲和姐姐賈丹同時考上了大學(xué),姐姐把上大學(xué)的機會讓給了妹妹,選擇了去工作。當(dāng)時賈丹一個月只有800塊工資,拿出500塊支持妹妹讀書。
女兒上學(xué)需要一大筆學(xué)費,賈玲的父母就利用周末的時間去割稻草補貼家用。
幾個月后,賈玲前往北京報到,也帶上那件綠皮衣去更換,讓她意料不到的事發(fā)生了。剛?cè)雽W(xué)一個月,賈玲接到了姐姐打來的電話,說媽媽出了很嚴(yán)重的事,讓她馬上回來。
賈玲一下子蒙了,馬上買了回家的火車票,她在擁擠的火車上到處找人借電話打回家了解情況,后來有一個好心人愿意借給她,賈玲跪下感謝。
她不敢直接打給姐姐,因為害怕聽到不好的消息,從三哥口中獲悉媽媽真的不在了,賈玲瞬間哭成淚人。在人來人往的車廂連接處,賈玲無助地一直在哭,她怎么也不愿意相信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在自己身上。
短短15個小時的車程,賈玲卻感覺整整過了一年。
她心里一直以為媽媽只是不小心摔了一跤,卻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下車就要去火葬場看媽媽最后一眼。
姐姐告訴她當(dāng)時爸爸正在開拖拉機,離家還有五分鐘的路程,媽媽怕兩米多高的稻草會掉,于是坐在上面壓著,一不小心掉下來摔到小腦就沒了。
回家見著一夜白首的爸爸,看見那輛“肇事”的拖拉機,又想起媽媽,賈玲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
媽媽生前一直想買的綠皮衣,賈玲已經(jīng)換好碼拿回來了,但是,沒有機會穿上了……
成名后的賈玲給姐姐買了兩套房子一輛車,給爸爸買了一套房子一輛車。
而最親愛的媽媽,給她買個大房子也住不著了,媽媽一直想要一個冰箱,現(xiàn)在雙門冰箱有了,媽媽卻不在了。小時候躺在爸媽床上吹過的牛女兒有能力兌現(xiàn)了,但是屬于媽媽的那一份卻永遠(yuǎn)給不了……
【篇三】《你好李煥英》觀后感
為了緬懷媽媽,2016年賈玲把母親的故事改編成小品《你好,李煥英》,表演到最后,想到自己還沒來得及分享自己的榮耀與成就,還沒來得及報答媽媽的養(yǎng)育之恩,再也沒有機會躺在媽媽懷里撒嬌……賈玲放聲大哭,不能自已。
姐姐看完小品后也哭得稀里嘩啦,而當(dāng)賈玲的爸爸看完小品后,在女兒面前故作輕松地調(diào)侃飾演他的演員太胖了,晚上自己偷偷哭了一晚上。他們一家人對賈玲媽媽的突然離世都不能釋懷。
2019年賈玲決定把母親的故事搬上了大屏幕,一方面想通過片子把她的媽媽李煥英介紹給大家認(rèn)識,另一方面想用她的疼來告訴大家千萬不要像她一樣疼,她不希望大家也像她一樣悔恨和遺憾。
雖然媽媽的想法很簡單,女兒健康快樂就可以了,但是每一個子女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夠看到自己有出息那天,有能力給父母富足生活的時候。可賈玲事業(yè)有成了,卻已經(jīng)沒有媽媽了。
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此。
賈玲想通過電影告訴我們不要等到你想要表達(dá)那份愛的時候,接收的人已經(jīng)不在了。
背井離鄉(xiāng)與陪伴父母,這也是當(dāng)代很多奮斗在大城市年輕人心中的痛。我們離開父母來到異地打拼,是為了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實現(xiàn)我們小時候吹過的牛:等我有錢了、等我有出息了、等我實現(xiàn)夢想了……
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然而父母一天天老去,他們不一定等得起。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yuǎn)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BR> 【篇四】《你好李煥英》觀后感
當(dāng)電*的燈光亮起,熒幕上的字幕全部飄完,觀眾紛紛起身離去。我依然坐在座位上,借著口罩的遮蓋,已泣不成聲。慶幸只是一個人,可以無所顧忌的淚眼婆娑,無所顧忌的釋放著內(nèi)心深深的感動。
世上最深的愛勢必源于最深的情,只有相處時深深的牽掛、深深的快樂,才能令分別深深的不舍,深深的羈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來到這世界上,后來生命里出現(xiàn)的每一個人,不管是至親摯愛還是一面之緣,都是上天賜予的最寶貴的財富。他們的出現(xiàn),使我懂得了愛人和被愛,懂得了關(guān)心和感動,懂得了活著的意義。在活著的生命里,不僅僅是一個人,還有他們。
生命線尚有深淺長短,于是注定有人先離去。無論誰先離開,我們都要記得,在他/她還沒來之前,我們本來就是一個人生活。忘記一切難過,一切失望、一切坎坷。這是我們通常并且擅長的自我保護(hù)的釋懷招數(shù)。忘卻,代表過去、未來一切都沒有發(fā)生,往昔或美好、或糾結(jié)、或快樂、或遺憾,一朝變得毫無意義,倒不如從開始就不要經(jīng)歷。逃避自古以來就是這個世界療效的毒藥。
可忘記了又怎樣,解脫了又怎樣。那些實實在在經(jīng)歷的快樂過往也將一并被埋在了永遠(yuǎn)都不會開封的記憶深處。于是,就變成了一個空心的人,回憶模糊、過往虛度、沒有留戀,什么都是一片虛無。終究會有一天,當(dāng)我再也想不起曾經(jīng)騎著自行車帶我兜遍整個城市的她;再也想不起手里拿著冰棍等我從少年宮出來的她;再也想不起坐在書桌前給我講解除法的她……
死亡太可怕了。它讓相依為命的一家人,變成了孤孤單單的一個人。當(dāng)母女一起穿越回過去相聚。剎那間我明白了,即使生命不存在了,親情也依然羈絆著,與生俱來、揮之不去。親情深入血液,和靈魂糾纏在一起,無法分離。有家的人是幸福的。當(dāng)衣服破了有人幫你縫補;當(dāng)為了實現(xiàn)排球奪冠的愿望為你默默的奮斗;即使再活一回,也不會為了更好的未來,而放棄最初的愛。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一直沒有放棄愛。
命運多是坎坷且有豐富多彩,一路走過,生人樂活,不輕言放棄便是對親人摯愛的交代。又或許,在迷茫和糾結(jié)的時候,偶爾對逝去的人說說心里話,問問他們的意見,說不定藍(lán)天白云間出現(xiàn)的絢麗彩虹,會讓難下的決心變得輕而易舉。
因為,他們一直都在,從未離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