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升國旗》教學反思

字號: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yè)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升國旗》教學反思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一年級語文《升國旗》教學反思
    《升國旗》是一首兒歌,三句六行,押韻上口,好讀易背,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學生在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的基礎(chǔ)上,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教學中,我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了教學設計,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語感,而且使愛國主義教育落到了實處。
    1、聯(lián)系日常生活,導入新課。
    一上課,從實物引入,認識國旗,感知國旗的形象,接著讓學生回想每個星期一早上我們都要做什么,這也和課文的插圖聯(lián)系在一起,一下激活了他們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使學生回到了升國旗時那莊嚴的時刻,為進一步學好課文打下了基礎(chǔ)。
    2、自主拼讀字詞,突破識字關(guān)。
    低年級是學習閱讀的起步階段,孩子剛從口語交際進入書面交流,不是一下就適應的,必須經(jīng)過不斷的學習,幫助他們切實過好認讀關(guān)。因此,在課前我就布置了學生的預習,讓學生從課外獲取學習的資源,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自己讀書,找出自己不會的字詞多拼讀,然后由會讀的同學帶領(lǐng)全班同學學習,調(diào)動了學生的表現(xiàn)欲,為每個孩子創(chuàng)造了參與的空間。
    3、指導朗讀,讓學生感悟語言,體會情感。
    語感是語文能力的核心成分,指導朗讀是培養(yǎng)語感能力重要、根本的手段。低年級閱讀教學,一定要精心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由于學生剛學完拼音初學課文,在感情朗讀上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要重點指導朗讀。在教學第一句話時,我先讓學生了解國旗上的五星代表什么,然后再用熱情洋溢的語言來激發(fā)學生的自豪感,從而使他們體會到擁有這樣的國旗是多么自豪;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過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人格的陶冶過程。教學第二句話時,我讓學生憑借畫面形象,使學生看到我們的國旗飄揚在祖國的大江南北,飄揚在五湖四海,體會到在國旗高高升起時是人們是多么的激動、多么的自豪!
    【篇二】小學一年級語文《升國旗》教學反思
    《升國旗》這首兒歌分5行,共5句,描述了少先隊員升旗的場景,也簡潔形象地讓學生了解了基本的升旗禮儀。兒歌短小精悍,有敘述,有抒情,凝練地傳達了國旗的知識,升旗的莊重,充分地表達了愛國的情感。
    本課的教學設計著力在以下三個方面:
    1、注重識字能力的培養(yǎng),采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自主識字,提高識字量。
    2、以朗讀為主,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讓學生在朗讀中獲得美好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魅力。
    3、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對國旗的敬仰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篇三】小學一年級語文《升國旗》教學反思
    孩子們一開學就參加了升旗儀式,之前的少先隊員入隊儀式也讓孩子們知道了紅領(lǐng)巾是紅旗的一角,升旗的時候要行隊禮。但是孩子們還不一定完全懂得升旗的作用和意義。在升旗的時候還有的孩子忍不住會動、會說話。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可以加深一年級孩子對升旗的意義的理解,從而培養(yǎng)孩子們的愛國之情,以及對國旗的尊敬。
    我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播放了國旗,出示了升旗儀式的畫面,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生動的升國旗的`情景??赐旰笠龑W生,升旗是一個嚴肅莊重的過程,要充滿崇敬,不能在升旗和國歌響起時說話、亂動。
    在課文學習環(huán)節(jié),課件出示范讀錄音,讓學生隨著錄音指認課本,初步感知文本,同時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認識。
    在講解課文時,重點強調(diào)課文的后一句:“向著國旗,我們立正;望著國旗,我們敬禮?!?,通過這句話的學習,讓學生知道:國旗代表著我們的祖國,向國旗立正、敬禮,就表示我們對國旗的尊重,對我們祖國的熱愛和尊重。
    這些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使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加強,也同時規(guī)范了學生升旗時的行為習慣,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