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備考正在進行中,為了方便考生及時有效的備考,那么,為您精心整理了2021年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專業(yè)實務》復習要點匯編,供大家關注。如想獲取更多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的模擬題及備考資料,請關注的更新。

1.2021年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專業(yè)實務》復習要點匯編
安全事故調查組織:
1、相關規(guī)定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十九條規(guī)定:
特別重大事故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有關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重大事故、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別由事故發(fā)生地省級人民政府、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縣級人民政府負責調查。省級人民政府、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縣級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也可以授權或者委托有關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未造成人員傷亡的一般事故,縣級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發(fā)生單位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2、事故調查組的組成
根據事故的具體情況,事故調查組由有關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監(jiān)察機關、公安機關以及工會派人組成,并應當邀請人民檢察院派人參加。
事故調查組可以聘請有關專家參與調查。
事故調查組成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具有事故調查所需要的知識和專長;
2)與所調查事故沒有直接利害關系。
3、事故調查組的職責
1)查明事故發(fā)生的經過、原因、人員傷亡情況及直接經濟損失;
2)認定事故的性質和事故責任;
3)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
4)總結事故教訓,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5)提交事故調查報告。
2.2021年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專業(yè)實務》復習要點匯編
應急培訓的基本內容:
1、基本內容:
(1)報警。
(2)疏散。
(3)火災應急培訓。
(4)不同水平應急者培訓。具體培訓中,通常將應急者分為5種水平進行培訓,分別是:
1)初級意識水平應急者
2)初級操作水平應急者
3)危險物質專業(yè)水平應急者
4)危險物質專家水平應急者
5)事故指揮者水平應急者
2、訓練和演習類型
應急訓練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基礎訓練、專業(yè)訓練、戰(zhàn)術訓練和自選科目訓練4類。
根據演習的規(guī)模,可分為桌面演練;功能演練;全面演練。
3.2021年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專業(yè)實務》復習要點匯編
應急預案的編制方法:
應急預案的編制一般可以分為5個步驟,即組建應急預案編制隊伍、開展危險與應急能力分析、預案編制、預案評審與發(fā)布和預案的實施。
(一)組建編制隊伍
預案從編制、維護到實施都應該有各級各部門的廣泛參與,在預案實際編制工作中往往會由編制組執(zhí)筆,但是在編制過程中或編制完成之后,要征求各部門的意見,包括高層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人力資源部門,工程與維修部門,安全、衛(wèi)生和環(huán)境保護部門,鄰近社區(qū),市場銷售部門,法律顧問,財務部門等。
(二)危險與應急能力分析
1.法律法規(guī)分析
分析國家法律、地方政府法規(guī)與規(guī)章,如安全生產與職業(yè)衛(wèi)生法律、消防法律、法規(guī)與規(guī)程,應急管理規(guī)定等。調研現有預案內容包括政府與本單位的預案,如疏散預案、消防預案、工廠停產關閉的規(guī)定、員工手冊、危險品預案、安全評價程序、風險管理預案、資金投入方案、互助協議等。通過分析可以防止預案之間和預案與法律之間產生矛盾,保障預案與法律之間的一致。
2.風險分析
分析各類緊急情況的可能性和對單位的潛在影響,包括由地方應急管理部門所辨識出來的緊急情況。同時應考慮單位內部和社區(qū)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通常應考慮下列因素:
(1)歷史情況。本單位及其他兄弟單位,所在社區(qū)以往發(fā)生過的緊急情況,包括火災、危險物質泄漏、極端天氣、交通事故、地震、颶風、龍卷風等。
(2)地理因素。單位所處地理位置,如鄰近洪水區(qū)域,地震斷裂帶和大壩鄰近危險化學品的生產、貯存、使用和運輸企業(yè);鄰近重大交通干線和機場,鄰近核電廠等。
(3)技術問題。某工藝或系統出現故障可能產生的后果,包括火災、爆炸和危險品事故,安全系統失靈,通訊系統失靈,計算機系統失靈,電力故障,加熱和冷卻系統故障等。
(4)人的因素。人的失誤可能是因為下列原因造成的:培訓不足,工作沒有連續(xù)性,粗心大意,錯誤操作,疲勞等。
(5)物理因素??紤]設施建設的物理條件,危險工藝和副產品,易燃品的貯存,設備的布置,照明,緊急通道與出口,避難場所鄰近區(qū)域等。
管制因素。徹底分析緊急情況,考慮如下情況的后果:出入禁區(qū),電力故障,通訊電纜中斷,燃氣管道破裂}水害,煙害,結構受損,空氣或水污染,爆炸,建筑物倒塌,化學品泄漏等。
危險分析應該全面周到,從時間、空間、物質和人員上都要考慮。并且要根據危險對人身、財產、環(huán)境和生產經營的潛在影響來確定各類危險的大小,確定哪些風險是重點關注的風險。
3.應急能力分析
針對各類緊急情況,確認現有的綜合響應能力。包括各類應急響應資源,人力、物力和能力。為此,應考慮每一潛在緊急情況從發(fā)生、發(fā)展到結束所需要的資源。對每一緊急情況應考慮如下問題:
(1)所需要的資源與能力是否配備齊全。
(2)外部資源能否在需要時及時到位。
(3)是否還有其他可以優(yōu)先利用的資源。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可以繼續(xù)下一步驟工作。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則應提出整改方案。例如:編制額外的應急程序、開展額外的培訓、采購額外的設備、編制互助協議,簽訂專項合同或協議等。
(三)預案編制
根據企業(yè)風險和應急響應能力現狀,按照法律、法規(guī)和本單位相關規(guī)定編制應急預案。確定具體的工作目標和階段性工作時間表;編制工作任務清單,落實到具體的人員和時間;確定預案總體和各章節(jié)的結構;將預案按章節(jié)分配給每一位編寫組成員。在應急行動涉及外部機構時,應與他們事先溝通協調。企業(yè)編制預案時應將相關的情況報告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將上級的應急要求和精神納入本單位的應急預案。
(四)預案的評審與發(fā)布
預案應經單位各級管理人員、應急管理人員和應急響應人員充分討論和修訂、評審,經批準后發(fā)布預案。
(五)預案的實施
預案經批準后實施生教。但預案實施不僅指在緊急情況時的執(zhí)行,應將預案融人單位的整體活動、包括預案的培訓和演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