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大興中考政策有哪些

字號:

中考是每一個孩子都會經歷的一場考試,而在這場考試中,各位同學在考試前期要平和一下自己的心態(tài),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平常心態(tài)應考。那考生們知道2021北京大興中考政策有哪些嗎?如果還不清楚,為考生整理了2021北京大興中考政策有哪些的資訊,歡迎閱讀!
    
    2021北京大興中考政策
    問:2021北京大興中考政策有哪些
    答:1、2021年北京中考總分為66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均為100分,體育40分,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均為80分。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地理在初二結課,選擇分數高的學科計入總分;化學、歷史初三結課,同樣擇高分計入總分;后,加上中考體育分就是總成績。
    與以往不同的是,中考與學業(yè)水平考試合為一體,中考成績可作為學業(yè)水平考試的依據,學業(yè)水平考試依據原始成績由高到低分為A、B、C、D四個等級,其中,C及以上為合格,D為不合格,所有考試均須取得合格成績,若有科目不合格,須補考。
    2、根據政策,2021年北京中考堅持和完善優(yōu)質高中校額到校的招生政策。據悉,全市優(yōu)質高中50%以上的招生名額分配到一般初中校,實現每所初中校學生升入優(yōu)質高中機會基本均等。
    需要提醒的是,2021年校額到校主要采用校內選拔方式,依據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錄取,其中綜合素質評價至少達到B等級以上。
    3、2021年中考,北京部分具備條件的高中階段學??砷_展自主招生改革試點。試點學校可根據辦學定位、傳統(tǒng)特色、學科優(yōu)勢等情況,開展人文、科學、藝術、體育、中外合作課程班等特色招生、校內或集團內直升、1+3培養(yǎng)試驗、職業(yè)教育人才培養(yǎng)試驗等改革探索。
    中考常識
    一、積極暗示
    積極暗示能強化自己的信心,消除煩惱。消極暗示會降低人的信心,徒增憂心。考生在考前就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積極暗示,自我打氣。“我行,我一定行”,“我潛力大”,“我進步大”,“我喜歡挑戰(zhàn)”。
    通過良好的自我暗示,可以驅散憂郁,克服怯懦,恢復自信,激發(fā)興奮點,把自己的心態(tài)、情緒,調整到狀態(tài)。
    二、正常作息
    考前保證充足睡眠,蓄精養(yǎng)銳去迎接中考是非常必要的。挑燈夜戰(zhàn),以犧牲睡眠時間去進行題海戰(zhàn)術是得不償失時。殊不知題目浩如煙海,你再做一年、兩年也做不完。
    頭天睡眠不足,第二天大腦就處于半休眠狀態(tài),思維就處于抑制狀態(tài),結果復習無效率,考試就發(fā)呆。但也不能走另一極端,認為考前要松手大休一周,停止復習,專調心態(tài),這也會適得其反。
    心理學家認為,人們如長期處于緊張的工作學習中,大腦中樞會相應建立起緊張思維運作模式,使人能適應緊張的工作學習。如果突然停下無事可干,原來的生物鐘就會打亂,心理模式就無從所適,考生會產生失落、不安和心慌等不適的心理現象,所以考生在考前還是按原來正常的作息時間作息。
    中考審題技巧
    一慢一快,指的是審題要慢要細,做題要快。題目本身是解題方法、技巧的信息源,特別是每卷必有的選擇題中的題干中有許多解答該題的規(guī)定性,諸如:選出完全正確的一項還是錯誤的一項,選一項還是兩項等,這些我們一定要在讀題時耐心地把它們讀透,弄清要求,否則是在做無用功。中考卷大多是容易的,在大家容易的情況下就看誰更細心,而細心主要的就是審題時要慢要細心。當然選擇題之外的題目也應如此。
    需注意的是文科與理科卷的審題要求有所不同。一般來說,解答理科類題目中出現的條件充分用到、用足,不能有多余條件;而文科,比如語文卷中,有些題中出現的條件、信息、卻不一定全用到,需要我們通過審題加以取舍,有些信息有用,有些信息是沒用的。
    理科非選擇類題目的審題要做到“三審”
    一審:解題前要審(這是做題的前提)
    二審:解題過程中碰到困難時要審(看看有何條件未用,什么條件背后隱含著個什么條件等等)
    三審:解題結束時要審,防止出現答非所問的現象,審題這一步,不怕“慢”。
    當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后,答題時速度應快。做到這一點可從兩方面入手:
    1、書寫速度應快,不可慢吞吞的。
    2、書寫的內容要簡明扼要,不拖泥帶水,嚕嗦重復,盡量寫出得分點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