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三篇

字號:

教案能夠展現(xiàn)出教師在備課中的思維過程,并且顯示出教師對課標、教材、學(xué)生的理解和把握的水平以及運用有關(guān)教育理論和教學(xué)原則組織教學(xué)活動的能力。準備了以下內(nèi)容,供大家參考!
    【篇一】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好吃的野菜
    活動目標:
    1、引導(dǎo)幼兒認識幾種常見野菜,了解其名稱、外行特征、用途。
    2、能合作設(shè)計出簡單的野菜食譜,并能在教師的指導(dǎo)下進行簡單的烹制。
    3、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自力能力,體驗合作共享的快樂。
    4、激發(fā)幼兒喜歡吃野菜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幫助幼兒準備挖野菜用的工具:鏟子、籃子。
    2、鍋、鏟等烹飪工具,油、鹽、醬、醋、甜醬等調(diào)料,雞蛋、豬肉適量。
    3、師、幼、家長一起搜集野菜圖片、實物,創(chuàng)設(shè)資料區(qū)。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1、小朋友吃過野菜嗎?吃過什么樣的野菜?什么味道?
    2、你還認識哪些野菜?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3、我們小區(qū)的小山上有好多野菜,小朋友想不想去挖?
    4、挖野菜需要什么工具?挖野菜時應(yīng)注意什么?
    二、上山挖野菜。
    1、引導(dǎo)幼兒探索不同野菜的挖法。
    ①苦菜主要吃它的什么?怎樣才能挖出它的根?
    ②薺菜主要吃它的什么?怎樣挖呢?
    ③婆婆丁主要吃它的什么?怎樣挖呢?
    ④灰灰菜、扁針芽?
    2、幼兒分散挖野菜。
    ①教師進一步強調(diào)安全:不亂跑,不可以拿著工具打鬧,注意別把泥土弄到衣服上和眼睛里,不挖不認識的野菜,看見洞口不掏不挖。
    ②引導(dǎo)幼兒辨認、采挖各種野菜。
    三、擇野菜。
    我們小朋友從山上挖回了這么多野菜寶寶,可這些野菜寶寶都迷了路找不到家了,而且,他們的衣服也都臟了,小朋友想不想幫小野菜把臟衣服換掉,并把它們送回家?教師指導(dǎo)幼兒擇菜、分類。
    四、野菜自助大餐。
    1、這些野菜寶寶很想成為我們小朋友的朋友,你知道怎樣和它交朋友嗎?(喜歡吃它)
    2、引導(dǎo)小朋友討論各種野菜的吃法。
    3、分組合作設(shè)計一份食譜。
    4、教師分組指導(dǎo)幼兒烹飪。
    5、舉行野菜自助大餐。
    活動延伸:休息日與爸爸媽媽一起去挖野菜,并與爸爸媽媽一起制作品嘗。
    【篇二】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年獸來了
    目標:
    1、練習躲閃跑和追逐跑。
    2、發(fā)展動作靈敏性。
    準備:裝水油桶5個軟飛盤年獸頭飾熱身活動音樂磁帶錄音機布置好場地"鞭炮"
    過程:
    1、年獸下山。
    ——有一個怪物喜歡嚇唬人,它的名字叫"年",冬天的時候年就會下山來,年是怎樣下山的呢?
    ——教師示范,幼兒跟老師一起做年獸下山的動作,并將活動膝關(guān)節(jié),踝關(guān)節(jié)等動作自然結(jié)合進去,如彎彎腰,扭扭胯,蹲一蹲,站起來,抬腳踵等為游戲活動做準備。
    2、年獸來了。
    ——年獸下山了,它到處嚇唬人,怎樣才能不被年獸抓住呢?
    ——教師講解,然后請一名幼兒合作,示范講解怎樣躲閃年獸及怎樣抓住小朋友。
    ——鼓勵幼兒自己試一試。
    ——幼兒分兩組,一組扮年獸,年獸有飛盤,一組扮被抓的小朋友,個別小朋友有"鞭炮"。
    ——老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聽到老師說"年獸下山了",游戲就開始了,年獸要抓人,小朋友要避免被抓住,還要躲閃飛盤,"不幸"被抓住的孩子退出此次游戲,如果年獸抓住有"鞭炮"的孩子則兩人同時退出。場內(nèi)的大樹可供幼兒躲藏。
    ——幼兒游戲后,引導(dǎo)幼兒說說怎樣才能躲閃年獸(或抓住小朋友)。
    ——幼兒互換角色,繼續(xù)游戲。教師根據(jù)幼兒活動量決定游戲次數(shù)。
    3、年獸和我做朋友。
    ——年獸想讓大家喜歡自己,就給小朋友準備了禮物,大家喜歡新的年,叫它新年。新年就和大家成了朋友,它再也不怕鞭炮了。
    ——幼兒和教師一起隨著輕松的音樂放松身體。
    4、活動結(jié)束。
    ——幼兒和教師一起收拾游戲場地,結(jié)束此次活動。
    教學(xué)反思:
    教學(xué)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jīng)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xué)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篇三】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我愛小手
    活動目標
    1、引導(dǎo)幼兒懂得人的生活、學(xué)習、勞動都離不開手,手不僅可以做許多事,還可感知出物體的冷、熱、軟、硬、光滑、粗糙等屬性。
    2、教育幼兒多動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并能注意保護小手。
    活動準備
    1、紙、筆、筷子、彈子、花生、剪刀等。
    2、口袋一個,里面裝有熱、冷、軟、硬、粗糙、光滑等不同特點的材料。
    活動過程
    1、猜謎,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提問:五個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長短不齊。
    2、游戲“印指紋”。讓幼兒了解每個人的手是不一樣的。
    提問:每個人的手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你發(fā)現(xiàn)紙上有什么?
    3、幼兒操作,認識手的功能。
    (1)、幼兒自選材料用手進行操作,如剝花生,夾彈子,紐紐扣、繪畫等。
    提問:你是用什么做事情的?怎樣用手做事情?
    (2)、實驗:光用大拇指解紐扣;用左手拿剪刀剪紙。
    提問:做實驗時有什么感覺?這說明什么?
    小結(jié):大拇指要和其他手指協(xié)同工作才能做成一件事,手要多用才靈活。
    (3)、提問:你的手還會做哪些事情?(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游戲“奇妙的口袋”。
    幼兒用手感知物體的不同屬性,出示口袋,請幼兒用手升入口袋觸摸,說出感覺,并拿出讓其他幼兒觸摸。
    小結(jié):做任何事離不開手,手能感知物體屬性。
    (5)、手勢游戲:幼兒和老師一塊用手勢表達意思,讓幼兒了解交警、聾啞人用手勢指揮、交流意思。
    4、引導(dǎo)幼兒思考并討論手的重要性及如何保護小手。
    (1)、假如沒有手會怎樣?
    (2)、我們應(yīng)該怎樣保護小手?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組織幼兒進行自我服務(wù)小競賽。
    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傳播健康知識要著眼于幼兒的內(nèi)化程度,培養(yǎng)幼兒的健康態(tài)度要著眼于幼兒的情感體驗,形成健康行為要著眼于幼兒的自覺自動,任何時候,健康教育都要調(diào)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遵循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币虼嗽谠O(shè)計此活動的備課時,我始終遵循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fā)點,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和參與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