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愛唱歌的大葉楊》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語文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礎,是人文性的載體;而人文性則是對工具性的升華,它使語文的工具性充滿了活力和靈性。工具性與人文性是相互聯(lián)系、有機統(tǒng)一在一起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學生的基礎知識,還要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理解教材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等人文性的內涵。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愛唱歌的大葉楊》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二年級語文《愛唱歌的大葉楊》原文
    小鳥叫我們大葉楊,
    成天喜歡嘩啦啦地歌唱。
    刮風時唱得歡快,
    下雨時唱得響亮。
    沒有風雨來幫忙,
    我們也會悄悄地唱。 
    唱給學步的小寶寶,
    他正和蝴蝶捉迷藏。
    唱給勤勞的老奶奶,
    她坐在樹下縫衣裳。
    唱給白發(fā)的老爺爺,
    他在樹下享受涼爽。
    我們邊唱邊拉手,
    我們邊唱邊鼓掌,
    感謝秋天里金色的太陽,
    它使我們的歌聲
    染上了幾分金黃。
    【篇二】小學二年級語文《愛唱歌的大葉楊》教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葉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樂趣,初步感受楊樹與人類的關系。
    2、認識10個字,會寫6個字。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積累好詞。
    二、教學重點
    1、認識10個字,會寫6個字。
    2、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葉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樂趣,初步感受楊樹與人類的關系。
    三、教學準備
    1、識字卡片。
    2、課件。
    四、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件導入,激發(fā)興趣。
    你們愛唱歌嗎?愛唱歌的同學請起立,給大家展示一下你們的才能。你們唱歌的時候什么心情?說一說。
    愛唱歌的不僅有你們,聽聽還有誰也愛唱歌。(放錄音,有小鳥、蟈蟈等的叫聲和樹葉的聲音)
    畫外音:哈哈,聽出來了吧,我是大葉楊啊。我和你們一樣也愛唱歌。(課件出示:大楊樹和標題《愛唱歌的大葉楊》)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引導探究:大葉楊沒有嘴巴怎么唱歌?它給誰唱歌了?打開書,快讀一讀課文,就知道了。
    2、自由輕聲讀課文并思考。
    3、反饋交流。
    4、自由輕聲讀課文,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把字音讀準,盡量做到不丟字、不加字。
    5、檢查生字讀音:
    (1)出示卡片(生字帶拼音),指名認讀,小組讀、齊讀,抽卡搶讀。
    刮風悄悄地捉迷藏學步縫衣裳享受涼爽使
    提示:“悄悄地”的“地”要讀輕聲。
    (2)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
    悄迷縫衣裳享受爽
    提問:去掉拼音,你還能叫準這些生字朋友的名字嗎?(指名讀,小組齊讀,男女生比賽讀)
    6、同桌互讀課文,要求讀流利。
    (三)讀中感悟大葉楊的歌聲。
    1、你們就是大葉楊,讀一讀第一節(jié),用朗讀告訴老師你們的歌聲怎么樣。
    2、學生進入角色有感情地朗讀。
    教師隨機進行朗讀指導:要讀出歡快的語調,響亮的聲音,有時還要“悄悄地歌唱”。
    (四)感悟大葉楊與人們的深情厚誼,有感情地朗讀。
    1、提問:大葉楊把這動聽的歌兒唱給了誰?
    (在學生回答的同時,出示:樹陰下學步的寶寶捉迷藏,老奶奶縫衣裳,老爺爺在乘涼。)
    2、想象:大葉楊會為他們唱些什么?
    靜心思考——小組交流。
    3、角色扮演,進行口語交際。
    如果你是學步的小寶寶、享受涼爽的老爺爺、老奶奶,你和大葉楊之間會說些什么?
    同桌演練——全班展示交流,教師隨機指導。
    4、討論大葉楊為什么愿意把歌聲獻給人們。
    方式:小組討論,交流學習——匯報討論結果。
    5、想象著三幅畫面,有感情地朗讀第二小節(jié)。
    自由輕聲讀——指名讀——評讀。
    6、自由輕聲讀第三小節(jié)。提問:讀后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五)想象延伸。
    1、想象:大葉楊還會把歌聲唱給誰?
    課件出示:唱給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你當個小作家,仿照第二節(jié)寫一寫。
    (六)小結。
    大葉楊不僅給人們帶來了涼爽,帶來了歌聲,還帶來了歡樂,帶來了美麗,我們怎么愿意離開它呢?此時,你想對大葉楊說些什么?
    (七)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八)作業(yè)。
    從積累的詞語中選兩個詞寫話。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記憶字形。
    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讀音。
    (二)交流識字方法。
    1、和小組內的伙伴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朋友的樣子的,有什么巧妙的方法。
    2、你還在哪里見過這些生字朋友?
    3、檢查記字情況:
    提問:誰愿意具體介紹一下你的生字朋友們?說說它們什么樣,怎么才能讓我們很快認出它們?
    指名匯報,有不同記字方法的同學進行補充。
    4、自主選擇生字、詞語練習說話。
    (三)寫字指導。
    過渡:看到你們認識了這么多新生字朋友,我們的老朋友已經忍不住要出來和我們見面了。不過他們提出了一個小要求。(畫外音:你們不但要認識我們,還要把我們寫漂亮才行呢?。?BR>    1、出示:愛悄寶捉迷勞
    問:看看這些生字朋友分別是什么結構的?(半包圍、左右、上下結構)
    2、觀察:這2個左右結構的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左窄右寬,右邊的部分占到了左半格)
    3、指導觀察“悄”字,范寫指導。
    4、學生臨寫。
    5、與田字格中的字對比,再寫一個。要求:更勻稱、漂亮。
    6、按照剛才的方法寫另四個左右結構的字。
    7、指導上下結構的字。方式同上,教師范寫“勞”。
    (四)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篇三】小學二年級語文《愛唱歌的大葉楊》教學反思
    我今天上的《愛唱歌的大葉楊》這一課可以說是成功的,主要體現(xiàn)在我運用了短文長教的處理方法;《愛唱歌的大葉楊》是一篇篇幅較短的文章,于是我在這篇課文中卻運用到了短文長教中的三個處理方法:誦讀涵詠、聯(lián)想想象及讀寫拓展。
    1、誦讀涵詠。一篇短短的文章我就讓學生用多種方式反復朗誦了數(shù)次,有自由默讀課文,有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大葉楊進行的模仿閱讀,又有師生合作的閱讀。這種多樣的閱讀方式不但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而且能增強學生的語感、閱讀能力,也能成功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2、聯(lián)想想象。整節(jié)課大的特色就是周老師不斷地發(fā)掘學生的聯(lián)想與想象能力,我不但讓學生閱讀課文,然后從文章中想象“大葉楊”會對小寶寶、老奶奶以及老爺爺說些什么;想象“大葉楊”會對金色太陽說些什么;想象“大葉楊”還會感謝誰,并講出為什么;還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分角色表演,模仿文中的老爺爺、老奶奶、小寶寶說說他們想要對“大葉楊”說的話,讓學生入情、入境;采用聯(lián)想想象的'方法,不但能夠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文章,而且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此外,周老師還讓學生說說文章中小寶寶、老爺爺、老奶奶會對大葉楊說哪些感謝的話,從而引申出課文中“把快樂歌別人可以讓自己更快樂”的深刻意蘊,讓學生體驗到更深層次的別樣領悟。
    3、讀寫拓展。課堂上,我讓學生讀完課文后續(xù)編故事“大葉楊還會把歌唱給誰聽?”、“大葉楊會對金色的太陽說寫什么?”,后布置作業(yè)“把你想對大葉楊說的話寫下來”,這種方法不但能夠不斷激發(fā)學生閱讀與思考的欲望,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